馬五認為,現在不是談論入援陝西的時候,韓常鐵定完蛋了。現在金軍該作的,是整頓河東防務,阻止徐虎兒挾勝利之威收復三晉之地,至於陝西,以後再說吧。基於這種想法,他上書替自己辯白和解釋。
金國朝內吵成一團,宰相之一的完顏宗幹,也就是阿骨打的庶長子主張傾舉國之兵報復,他的弟弟兀朮,也就是完顏宗弼也附和。
但主張南北議和的金太宗之子完顏宗磐隻一句話把他兩位堂叔問啞,金軍攻襄漢受挫,如今陝西又危,連戰連敗,損失無算,再傾舉國之兵,你們窮兵黷武,是怕大金國不亡對吧?另外,睜開眼睛看看兩河,又尤其是河東,暴民漫野,四處民變,你連自己的地盤尚且穩固不了,還談什麽進攻?
當務之急,是趕緊把和談弄出結果來,停止戰爭,重新劃定疆界,然後埋頭改革發展,先把自己後院弄好再說。現在我們也是有家有業的人,不能再像當年那樣作強盜四處搶掠,江山打下來了就得經營治理,不能無休止地征戰。
宗磐這個策略,得到了朝中各族大臣的響應,又尤其是契丹和漢兩族官員。這些人都深受中原文明影響,知道該怎麽治理天下,知道窮兵黷武行不通。
金帝完顏亶本來傾心漢化,在大臣們的支持下,決定採納宗磐的建議,命他全權主持此事。宗磐很快拿出來了具體的議和方案,派張通古為使,出使江南。
張通古南下,是十月的事,也正是徐衛率西軍在延安打得火熱之時。張通古代表大金國,提出三大條件,稱臣、休戰、納貢。與此前宋金歷次和議相比,這迴女真人不那麽強硬,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可觀,至少在杭州某些人看來是這樣。這個代價就是,中原地區,江淮地區,都還給大宋。
這讓趙官家和部分大臣頗為心動,因為打了這麽些年,金國頭一迴把吃到嘴裏的肉再吐出來。但徐紹卻提出質疑,你這又中原又江淮的,怎麽偏偏沒有陝西?張通古的迴答是,陝西不在談判之列。
陝西應當遵循舊日高世由韓國的情況,永興鄜延屬金,秦鳳、環慶、涇原、熙河屬宋。這也就是說,西軍要把已經收復的京兆府、耀州、寧州、坊州、華州、邠州、同州、丹州、鄜州……都交出來,重新迴到岐山大戰之前的勢力範圍。
徐紹堅決反對,他對趙諶說,和約這個東西,對金國沒有絲毫約束力。他今日疲敝,來與你和談,明日緩過勁來,又會撕毀約定再次興兵。大宋沒有必要跟北夷和談,我們有錢有糧,他隨時打,我們隨時奉陪,管他打十年二十年,我們咬牙撐住,就是不跟他和談,拖也拖死他。這迴女真人使的招數,叫誘降,用中原和江淮引誘我們稱臣,這是奇恥大辱,絕不可為。
趙諶很猶豫,首先從他內心來說,也覺得稱臣有些難以接受。但實際來看,隻要議和,便能取迴江淮和中原。淮河地區是江南的屏障,得此地,則江南無憂。中原,是王者之地,故都所在,取得中原,意義非常重大。
而且皇帝認為,既然大臣們都說金國疲敝,那是不是這次議和之後,就長期不用打仗了?誠若如此,那麽這次和談,就還真談得。
第五百八十六章 千裏報捷
杭州行在
又是一年佳節至,杭州城的百姓都在緊鑼密鼓地置辦年貨。杭州本是天堂般的所在,歷來富饒,這幾年更兼朝廷推行政策,強力推動工商和貿易發展,杭州百姓家資百萬者甚多,至於腰纏數萬貫的,扔塊磚出去,都能砸到一兩個。
再加上中央機構都在此地,更加助力了杭州的發展,麵對如此繁榮的景象,使得某此人產生了錯覺,忘了這裏隻是行在,故都還在開封,所謂「欣然忘亡」也。
與城中的熱鬧相比,禁中卻緊張得多。金國使團還在行在,等大宋迴話,金使張通古時常催問,讓君臣好不煩惱。對於議和,很多人都贊同,但阻力也不小,主要是來自於次相徐紹,和以他為代表的積極抗戰派大臣。
杭州行在的宮殿是前些年太上皇從福州返迴江南時才動工修建的,規模和東京故都自然沒法比,跟原來的鎮江行在也遜色一些。計殿十六,堂十二,齋四,樓五,閣三,軒一,除了殿多一些外,個別富商巨賈或是達官貴人的府邸比這皇宮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此時,在皇宮西北處有一座堂,名喚「勤政堂」,這名字是趙官家自己取的,是他日常看書治學和批閱奏章的地方,與書房無異。
時過境遷,昔年哭著鬧著拒絕祖父給自己披上黃袍的少年天子趙諶也已經二十好幾,不知道這位皇帝是壓抑了還是怎麽著,長到二十幾歲身材仍舊單薄,既不像他祖父趙佶年輕時那樣氣宇軒昂,便是與他父親趙桓相比也不成,似乎有些先天不足之症。
在勤政堂內,他居於禦案之後,單薄的身形即便披了件大氅也顯得孤零。埋著頭,搓著手,正看著首相朱勝非報上來的奏章。他腳下的火爐已經熄滅多時,堂裏分外冷清,可皇帝似乎渾然忘我,隻顧一個勁地搓手,忘了叫內侍添上。
「官家。」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趙諶抬起頭一看,是他最為信任的內侍沈擇。
「如何?」趙諶問道。
沈擇搖了搖頭:「情況不太好,小奴去時,相公尚在書齋寫字,話沒說上就被扶迴了房臥塌。問過禦醫,說病已入膏肓,藥已經沒甚用處,不如能吃點就吃點,能喝些就喝些,興許還能應付些時日。」
金國朝內吵成一團,宰相之一的完顏宗幹,也就是阿骨打的庶長子主張傾舉國之兵報復,他的弟弟兀朮,也就是完顏宗弼也附和。
但主張南北議和的金太宗之子完顏宗磐隻一句話把他兩位堂叔問啞,金軍攻襄漢受挫,如今陝西又危,連戰連敗,損失無算,再傾舉國之兵,你們窮兵黷武,是怕大金國不亡對吧?另外,睜開眼睛看看兩河,又尤其是河東,暴民漫野,四處民變,你連自己的地盤尚且穩固不了,還談什麽進攻?
當務之急,是趕緊把和談弄出結果來,停止戰爭,重新劃定疆界,然後埋頭改革發展,先把自己後院弄好再說。現在我們也是有家有業的人,不能再像當年那樣作強盜四處搶掠,江山打下來了就得經營治理,不能無休止地征戰。
宗磐這個策略,得到了朝中各族大臣的響應,又尤其是契丹和漢兩族官員。這些人都深受中原文明影響,知道該怎麽治理天下,知道窮兵黷武行不通。
金帝完顏亶本來傾心漢化,在大臣們的支持下,決定採納宗磐的建議,命他全權主持此事。宗磐很快拿出來了具體的議和方案,派張通古為使,出使江南。
張通古南下,是十月的事,也正是徐衛率西軍在延安打得火熱之時。張通古代表大金國,提出三大條件,稱臣、休戰、納貢。與此前宋金歷次和議相比,這迴女真人不那麽強硬,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可觀,至少在杭州某些人看來是這樣。這個代價就是,中原地區,江淮地區,都還給大宋。
這讓趙官家和部分大臣頗為心動,因為打了這麽些年,金國頭一迴把吃到嘴裏的肉再吐出來。但徐紹卻提出質疑,你這又中原又江淮的,怎麽偏偏沒有陝西?張通古的迴答是,陝西不在談判之列。
陝西應當遵循舊日高世由韓國的情況,永興鄜延屬金,秦鳳、環慶、涇原、熙河屬宋。這也就是說,西軍要把已經收復的京兆府、耀州、寧州、坊州、華州、邠州、同州、丹州、鄜州……都交出來,重新迴到岐山大戰之前的勢力範圍。
徐紹堅決反對,他對趙諶說,和約這個東西,對金國沒有絲毫約束力。他今日疲敝,來與你和談,明日緩過勁來,又會撕毀約定再次興兵。大宋沒有必要跟北夷和談,我們有錢有糧,他隨時打,我們隨時奉陪,管他打十年二十年,我們咬牙撐住,就是不跟他和談,拖也拖死他。這迴女真人使的招數,叫誘降,用中原和江淮引誘我們稱臣,這是奇恥大辱,絕不可為。
趙諶很猶豫,首先從他內心來說,也覺得稱臣有些難以接受。但實際來看,隻要議和,便能取迴江淮和中原。淮河地區是江南的屏障,得此地,則江南無憂。中原,是王者之地,故都所在,取得中原,意義非常重大。
而且皇帝認為,既然大臣們都說金國疲敝,那是不是這次議和之後,就長期不用打仗了?誠若如此,那麽這次和談,就還真談得。
第五百八十六章 千裏報捷
杭州行在
又是一年佳節至,杭州城的百姓都在緊鑼密鼓地置辦年貨。杭州本是天堂般的所在,歷來富饒,這幾年更兼朝廷推行政策,強力推動工商和貿易發展,杭州百姓家資百萬者甚多,至於腰纏數萬貫的,扔塊磚出去,都能砸到一兩個。
再加上中央機構都在此地,更加助力了杭州的發展,麵對如此繁榮的景象,使得某此人產生了錯覺,忘了這裏隻是行在,故都還在開封,所謂「欣然忘亡」也。
與城中的熱鬧相比,禁中卻緊張得多。金國使團還在行在,等大宋迴話,金使張通古時常催問,讓君臣好不煩惱。對於議和,很多人都贊同,但阻力也不小,主要是來自於次相徐紹,和以他為代表的積極抗戰派大臣。
杭州行在的宮殿是前些年太上皇從福州返迴江南時才動工修建的,規模和東京故都自然沒法比,跟原來的鎮江行在也遜色一些。計殿十六,堂十二,齋四,樓五,閣三,軒一,除了殿多一些外,個別富商巨賈或是達官貴人的府邸比這皇宮恐怕也差不了多少。
此時,在皇宮西北處有一座堂,名喚「勤政堂」,這名字是趙官家自己取的,是他日常看書治學和批閱奏章的地方,與書房無異。
時過境遷,昔年哭著鬧著拒絕祖父給自己披上黃袍的少年天子趙諶也已經二十好幾,不知道這位皇帝是壓抑了還是怎麽著,長到二十幾歲身材仍舊單薄,既不像他祖父趙佶年輕時那樣氣宇軒昂,便是與他父親趙桓相比也不成,似乎有些先天不足之症。
在勤政堂內,他居於禦案之後,單薄的身形即便披了件大氅也顯得孤零。埋著頭,搓著手,正看著首相朱勝非報上來的奏章。他腳下的火爐已經熄滅多時,堂裏分外冷清,可皇帝似乎渾然忘我,隻顧一個勁地搓手,忘了叫內侍添上。
「官家。」一個聲音在旁邊響起。趙諶抬起頭一看,是他最為信任的內侍沈擇。
「如何?」趙諶問道。
沈擇搖了搖頭:「情況不太好,小奴去時,相公尚在書齋寫字,話沒說上就被扶迴了房臥塌。問過禦醫,說病已入膏肓,藥已經沒甚用處,不如能吃點就吃點,能喝些就喝些,興許還能應付些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