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在東京呆了不少時間,那裏距離襄陽不算太遠,因此他對襄漢地區有所了解。聽吳玠如此說,贊同道:「有道理!襄漢西接秦蜀,東瞰吳越,進可出擊中原,退可掩衛湖廣,更兼漢水經其境,控製漢水,則有沿江之勢。金人避開陝西,恐怕還真是對策略作出了修改。」
「從完顏婁宿引軍犯陝西算起,西軍與金軍在陝西大小幾十戰,雙方損失都不小。但我們耗得起,金軍就不一定。因此,放棄陝西,轉攻襄漢,這也是說得過去。」劉子羽分析道。
徐處仁聽了一陣,見徐九不發言,遂問道:「徐製置,你以為呢?」
徐衛遍視眾人,麵帶三分笑:「諸位,這對大宋來說,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放在陝西,無疑是個機會。」
宣撫副使王庶,也算是徐衛的老長官了,聞言問道:「哦,子昂,這從何說起?」
徐衛喝了口茶,潤了潤嗓,正色道:「適才徐判說了,襄漢地區戰略意義重大,金人轉攻此處,我軍必奮起反抗。如今,何宣撫鎮荊湖,折彥質鎮江西,這兩人都是精通軍旅,極富韜略之輩。再者,襄漢之重,關乎行在安危,朝廷也必然鼎力支持。女真人想併吞襄漢絕非易事,在下大膽預測,襄漢戰區,必定有一段長時間的拉鋸戰!」
吳玠目光閃動,沉聲道:「製置相公所言極是!金人誌在必得,我軍不容有失,襄漢之爭奪,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分曉的。」
「嗯,金人把力量集中到襄漢,就無法兼顧陝西……」
徐衛剛說到這裏,徐良就打斷了他:「不對,且不說鄜延還在金人手裏,韓常也苦心經營。便是那河中府,金人就屯積了大軍,這不就是在防備陝西麽?」
「沒錯,韓常在鄜延苦心經營,四處設防,河中府也集結了金軍精銳。但首先,眼目下,陝西局勢已經有利於我。關中平原大半在我軍手上,北麵劉光世又據著保安軍,時刻威脅延安。韓常不久前發兵攻保安,也是鎩羽而歸。現在陝西的金軍,倒不敢說它是甕中之鱉,但絕對是日薄西山。」
「反倒是河中府的金軍威脅較大。他們紮在那裏,守護蒲津關和浮橋,聯通陝西與河東。進可攻,退可守,金人之所以放心地去打襄漢,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徐衛坦承道。
徐處仁仔細地聽著,此時問道:「那你說的機會何在?」
徐衛點點頭:「機會當然有。一直以來,陝西的金軍,從來作不到自給自足,必須依靠河東補給。是也不是?」
「這是當然,陝西號稱八百裏秦川天府之國,但真正富饒的,也就是關中平原。其他地方,都是貧瘠山區,自顧且不濟,哪裏供應得了軍需?」王庶贊同道。
徐衛頻頻點頭:「王宣撫說得極是,既然要靠河東補給,那麽維護河東穩定,就應該是女真人必須作的。」
聽到這裏,在場多位官員都笑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河東並不穩定。自李植叛國,盤踞河東以來,局勢就一直不穩。河東義軍雖然遭到李軍和金軍聯合圍剿,陷入低潮,但一直沒被連根拔掉,太行山裏就有多股義軍,結寨與李植對抗。等到後來高世由稱帝,在兩河境內倒行逆行,橫徵暴斂,搞得民怨沸騰,動亂四起。
「高李二逆攪亂在前,兩河已不太平,如今女真人廢偽朝,直接管轄兩河之地。諸位難道認為他們真幹得了這事?」徐衛問道。
王庶隨後接口道:「聽說,金國皇帝銳意改革,效仿漢製,也置三省,設宰相,學習我們這一套製度……」
徐處仁聞言大笑:「哈哈!子尚兄,我們這一套,是祖先摸索了幾千年才形成的。想那北夷,起於山林之間,之前過得還是茹毛飲血的日子,短短時間,它能學到幾分?徐製置的意思,本相明白,這新舊交替之際,本來就最容易產生亂源,更何況女真人直接管轄地方,勢必引起各種矛盾。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徐衛拱手道:「宣撫相公之言,切中要害。不錯,鄜延和河中的金軍,都要靠河東補給。河東如果不穩,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我方如果再從中周旋,攪渾這一灘水,想必金軍的日子更難過。」
徐處仁接過話茬:「有理,趁金軍轉兵襄漢之際,我們川陝兩地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待時有變,復全陝之期,不遠矣。」他說這話時,眉飛色舞,難掩欣喜。也不奇怪,陝西先後有李綱徐紹兩位重臣坐鎮經營,都企圖光復全陝,打過黃河去。但他們都沒作到,如果在我徐處仁手裏,完成收復陝西,進兵河東的大業,莫說什麽大功一件,更是名垂青史的事跡!
在射洪召開的這次會議,川陝宣撫處置司定下了收復全陝的策略。陝西方麵,當然是徐衛全權負責,除了讓西軍厲兵秣馬以外,永興這個前沿必須穩固好。其次,自從當年虎兒軍從河東撤走之後,官府與河東義軍就逐漸失去了聯繫。現在,局勢好轉,應該聯絡河東豪傑,共襄盛舉。這事,當然也得徐衛負責,誰叫他當年曾是河東義軍總管?
至於四川,什麽也不用幹,狠命地屯積錢糧就是。打仗就是燒錢耗糧,沒有雄厚的本錢,誰也玩不起這個昂貴的遊戲。
徐衛迴到秦州以後,就徵召了軍中出身河東義軍的幾名軍官,命他們潛入河東,聯絡各方豪傑,摸查情況,及速迴報。而後,又召集了環慶帥劉光世、涇原帥徐原、熙河帥姚平仲、永興帥楊彥至秦州召開軍事會議,傳達宣撫處置司的會議紀要,命令西軍勤修戰備,以待時機。這其中,涇原經略安撫使徐原,因病不能前來,派其次子徐成作為代表,出席軍事會議。
「從完顏婁宿引軍犯陝西算起,西軍與金軍在陝西大小幾十戰,雙方損失都不小。但我們耗得起,金軍就不一定。因此,放棄陝西,轉攻襄漢,這也是說得過去。」劉子羽分析道。
徐處仁聽了一陣,見徐九不發言,遂問道:「徐製置,你以為呢?」
徐衛遍視眾人,麵帶三分笑:「諸位,這對大宋來說,當然不是什麽好事,但放在陝西,無疑是個機會。」
宣撫副使王庶,也算是徐衛的老長官了,聞言問道:「哦,子昂,這從何說起?」
徐衛喝了口茶,潤了潤嗓,正色道:「適才徐判說了,襄漢地區戰略意義重大,金人轉攻此處,我軍必奮起反抗。如今,何宣撫鎮荊湖,折彥質鎮江西,這兩人都是精通軍旅,極富韜略之輩。再者,襄漢之重,關乎行在安危,朝廷也必然鼎力支持。女真人想併吞襄漢絕非易事,在下大膽預測,襄漢戰區,必定有一段長時間的拉鋸戰!」
吳玠目光閃動,沉聲道:「製置相公所言極是!金人誌在必得,我軍不容有失,襄漢之爭奪,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分曉的。」
「嗯,金人把力量集中到襄漢,就無法兼顧陝西……」
徐衛剛說到這裏,徐良就打斷了他:「不對,且不說鄜延還在金人手裏,韓常也苦心經營。便是那河中府,金人就屯積了大軍,這不就是在防備陝西麽?」
「沒錯,韓常在鄜延苦心經營,四處設防,河中府也集結了金軍精銳。但首先,眼目下,陝西局勢已經有利於我。關中平原大半在我軍手上,北麵劉光世又據著保安軍,時刻威脅延安。韓常不久前發兵攻保安,也是鎩羽而歸。現在陝西的金軍,倒不敢說它是甕中之鱉,但絕對是日薄西山。」
「反倒是河中府的金軍威脅較大。他們紮在那裏,守護蒲津關和浮橋,聯通陝西與河東。進可攻,退可守,金人之所以放心地去打襄漢,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徐衛坦承道。
徐處仁仔細地聽著,此時問道:「那你說的機會何在?」
徐衛點點頭:「機會當然有。一直以來,陝西的金軍,從來作不到自給自足,必須依靠河東補給。是也不是?」
「這是當然,陝西號稱八百裏秦川天府之國,但真正富饒的,也就是關中平原。其他地方,都是貧瘠山區,自顧且不濟,哪裏供應得了軍需?」王庶贊同道。
徐衛頻頻點頭:「王宣撫說得極是,既然要靠河東補給,那麽維護河東穩定,就應該是女真人必須作的。」
聽到這裏,在場多位官員都笑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河東並不穩定。自李植叛國,盤踞河東以來,局勢就一直不穩。河東義軍雖然遭到李軍和金軍聯合圍剿,陷入低潮,但一直沒被連根拔掉,太行山裏就有多股義軍,結寨與李植對抗。等到後來高世由稱帝,在兩河境內倒行逆行,橫徵暴斂,搞得民怨沸騰,動亂四起。
「高李二逆攪亂在前,兩河已不太平,如今女真人廢偽朝,直接管轄兩河之地。諸位難道認為他們真幹得了這事?」徐衛問道。
王庶隨後接口道:「聽說,金國皇帝銳意改革,效仿漢製,也置三省,設宰相,學習我們這一套製度……」
徐處仁聞言大笑:「哈哈!子尚兄,我們這一套,是祖先摸索了幾千年才形成的。想那北夷,起於山林之間,之前過得還是茹毛飲血的日子,短短時間,它能學到幾分?徐製置的意思,本相明白,這新舊交替之際,本來就最容易產生亂源,更何況女真人直接管轄地方,勢必引起各種矛盾。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徐衛拱手道:「宣撫相公之言,切中要害。不錯,鄜延和河中的金軍,都要靠河東補給。河東如果不穩,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我方如果再從中周旋,攪渾這一灘水,想必金軍的日子更難過。」
徐處仁接過話茬:「有理,趁金軍轉兵襄漢之際,我們川陝兩地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待時有變,復全陝之期,不遠矣。」他說這話時,眉飛色舞,難掩欣喜。也不奇怪,陝西先後有李綱徐紹兩位重臣坐鎮經營,都企圖光復全陝,打過黃河去。但他們都沒作到,如果在我徐處仁手裏,完成收復陝西,進兵河東的大業,莫說什麽大功一件,更是名垂青史的事跡!
在射洪召開的這次會議,川陝宣撫處置司定下了收復全陝的策略。陝西方麵,當然是徐衛全權負責,除了讓西軍厲兵秣馬以外,永興這個前沿必須穩固好。其次,自從當年虎兒軍從河東撤走之後,官府與河東義軍就逐漸失去了聯繫。現在,局勢好轉,應該聯絡河東豪傑,共襄盛舉。這事,當然也得徐衛負責,誰叫他當年曾是河東義軍總管?
至於四川,什麽也不用幹,狠命地屯積錢糧就是。打仗就是燒錢耗糧,沒有雄厚的本錢,誰也玩不起這個昂貴的遊戲。
徐衛迴到秦州以後,就徵召了軍中出身河東義軍的幾名軍官,命他們潛入河東,聯絡各方豪傑,摸查情況,及速迴報。而後,又召集了環慶帥劉光世、涇原帥徐原、熙河帥姚平仲、永興帥楊彥至秦州召開軍事會議,傳達宣撫處置司的會議紀要,命令西軍勤修戰備,以待時機。這其中,涇原經略安撫使徐原,因病不能前來,派其次子徐成作為代表,出席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