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揮手打斷道:「他說的是前任徐宣撫。」
「怎麽?當初那位徐宣撫已然卸任?」那人皺起了眉頭。
「不錯,如今我為此地長官,有事跟我說也是一樣。」徐衛沒必要跟對方解釋太多。
但那人顯然有些疑慮,一時不肯說話。馬擴看在眼裏,提醒道:「諸位不必過慮,這位製置相公乃前任徐宣撫親侄。」
聽了這話,那人才打消疑慮,正色道:「我等當日受徐宣撫的款待,歸國之後,如實上稟國主。此次復來,便是攜帶禮物前來致意,並帶來國主的口信。」
國主,明顯就是指遼帝耶律大石吧?
馬擴看徐衛一眼,見他不打算說話,遂問道:「有心了,敢問貴國君王有何口信?」
「我國主說,當年他統兵燕雲,貴國以宦官童貫為帥,統十萬大軍前來入寇。當時,有位使者,姓馬,曾經麵見國主,有意勸降,被我國主拒絕。後來,十萬大軍兵敗如山,被國主一直追到雄州。」
聽他提起這事,在場眾官臉上都沒光,尤其是馬擴。想一想,當年幹的荒唐事,搞什麽海上之盟,聯金滅遼,意圖收迴燕雲十六州。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燕雲沒拿迴來,反倒引狼入室,把大半個中國都丟了……
第五百零七章 曙光初現
「遙憶昔年,南北結為兄弟之好。貴朝仁宗皇帝駕崩,我道宗皇帝聞訊慟哭,造衣冠塚,四時祭祀從無懈怠。此番深情,就換得南朝轉麵無恩,背信棄義?」那遼人越說越有些激動了。
他提的那樁故事,在宋遼之間流傳甚廣,並一直是宋遼兄弟之誼的見證。事情是這樣的,宋仁宗在位時,有一次遼國派使團前來。當時遼國的太子叫耶律洪基,他自小讀四書五經,治儒家經典,當然也不會放棄契丹人的弓馬騎射。他非常想看看南朝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有刺探內情之意。
於是,他混在使團裏前往南邊。結果,他自以為作得機密,誰知剛到宋遼邊境,就被南朝的官員認出來了。這事非同小可,大宋官員不動聲色,飛馬將此事報到了東京。等耶律洪基到了東京,正驚奇地四處遊覽參觀時,來自禁中的內侍出現在他麵前,把他請入了皇宮。
宋仁宗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去接待他,而是在內廷,與自己的皇後,用家宴的方式款待耶律洪基。這讓契丹太子非常感動,臨別之時,宋仁宗以長輩的身份,賜給他非常豐厚的禮物,並拉著他的手說:「吾與汝一家也,當以盟好為念。」
耶律洪基即位以後,總是思念東京皇宮裏那位長者,於是提出一個請求,請宋仁宗送一幅畫像給他,看到畫像,如睹真顏。當時為這事,宋廷起了不小的爭執,有大臣認為契丹人提出這種要求,恐怕居心不良,萬一他們把畫像拿去詛咒紮針什麽的,於官家有妨。
宋仁宗不理會這些言論,讓殿中侍禦史畫了一副像,送到遼國。畫像到時,耶律洪基親自出京城迎接。後來仁宗皇帝駕崩,耶律洪基驚聞噩耗,痛哭失聲,把仁宗遺像和契丹歷代皇帝的畫像同掛堂中,並哭著對宋使說:「四十二載不聞兵矣。」就是說,因為南北兩朝的友好關係,我們四十二年沒打仗了。
聽遼人這一番數落,在場眾官麵子有些掛不住,吳玠不悅道:「諸位遠道而來,就是為翻這些舊帳?」
徐衛一揮手:「哎,遠來是客,讓人家說。」當初海上之盟,大宋聯金攻遼,在道理上來說,確實不厚道,還不讓人家發發牢騷?
那遼使看了徐衛兩眼,也不發意思再揭傷疤了,轉移話題道:「女真狄夷起於山林,本是我朝奴僕,竟逆而作亂,以致我山河破碎,聖主蒙塵。國主於危難之際率部西走,得契丹族人襄助,破西域十數國,重續大遼國柞。然念念不忘者,恢復故土,迎還聖上。」
契丹人稱女真人為「狄夷」,聽起來有些不合適。但其實,遼國用漢製,尊儒家,從來沒把自己當成蠻夷外族。曾經有漢官給遼帝講解儒家經典,其中有一句「狄夷之有君」,漢官不好解釋。遼帝卻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意思就是說,我崇尚和學習中國文化,彬彬有禮的,跟中國沒有任何區別,我又不是狄夷,有什麽不好說的?
他這個觀點,即使放到一千年以後,也是正確的。血緣不算甚,文化才代表中國。
耶律大石想恢復故土,這不容置疑,至於迎還被女真人俘虜的遼末代皇帝,恐怕隻是個政治口號罷了。
對於從前的聯金攻遼的舊帳,徐衛不方便評論,隻是贊道:「貴國國主有如此雄心,在下甚為欽佩。」
遼使點點頭,繼續道:「當日之失,以致今日之禍,我北朝雖然國破家亡,聖主蒙塵,然南朝亦丟城陷土,損兵折將,怎不叫人扼腕?」
又說一陣,徐衛等大宋官員基本不怎麽搭腔。直到馬擴突然插了一句:「貴國與黨項人一直有來往?」
「這是自然,昔日契丹危險之際,夏主曾遣軍救援。雖然無法挽迴頹勢,但這份情義,我國主卻是銘記在心的。在西域重立大遼後,仍然與夏國保持聯繫。隻是……」那遼使沒再說下去。
他不說馬擴也知道,隻是現在黨項人也晦氣了,沒有實力和女真人抗衡,因此不得不俯首稱臣。但既然如此,夏國為什麽還要和被女真人視為餘孽,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耶律大石保持關係?甚至還通商?這一個問題困擾著馬五,直到這次禮節性的會見結束,他也沒能想明白。
「怎麽?當初那位徐宣撫已然卸任?」那人皺起了眉頭。
「不錯,如今我為此地長官,有事跟我說也是一樣。」徐衛沒必要跟對方解釋太多。
但那人顯然有些疑慮,一時不肯說話。馬擴看在眼裏,提醒道:「諸位不必過慮,這位製置相公乃前任徐宣撫親侄。」
聽了這話,那人才打消疑慮,正色道:「我等當日受徐宣撫的款待,歸國之後,如實上稟國主。此次復來,便是攜帶禮物前來致意,並帶來國主的口信。」
國主,明顯就是指遼帝耶律大石吧?
馬擴看徐衛一眼,見他不打算說話,遂問道:「有心了,敢問貴國君王有何口信?」
「我國主說,當年他統兵燕雲,貴國以宦官童貫為帥,統十萬大軍前來入寇。當時,有位使者,姓馬,曾經麵見國主,有意勸降,被我國主拒絕。後來,十萬大軍兵敗如山,被國主一直追到雄州。」
聽他提起這事,在場眾官臉上都沒光,尤其是馬擴。想一想,當年幹的荒唐事,搞什麽海上之盟,聯金滅遼,意圖收迴燕雲十六州。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燕雲沒拿迴來,反倒引狼入室,把大半個中國都丟了……
第五百零七章 曙光初現
「遙憶昔年,南北結為兄弟之好。貴朝仁宗皇帝駕崩,我道宗皇帝聞訊慟哭,造衣冠塚,四時祭祀從無懈怠。此番深情,就換得南朝轉麵無恩,背信棄義?」那遼人越說越有些激動了。
他提的那樁故事,在宋遼之間流傳甚廣,並一直是宋遼兄弟之誼的見證。事情是這樣的,宋仁宗在位時,有一次遼國派使團前來。當時遼國的太子叫耶律洪基,他自小讀四書五經,治儒家經典,當然也不會放棄契丹人的弓馬騎射。他非常想看看南朝到底是個什麽樣子,有刺探內情之意。
於是,他混在使團裏前往南邊。結果,他自以為作得機密,誰知剛到宋遼邊境,就被南朝的官員認出來了。這事非同小可,大宋官員不動聲色,飛馬將此事報到了東京。等耶律洪基到了東京,正驚奇地四處遊覽參觀時,來自禁中的內侍出現在他麵前,把他請入了皇宮。
宋仁宗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去接待他,而是在內廷,與自己的皇後,用家宴的方式款待耶律洪基。這讓契丹太子非常感動,臨別之時,宋仁宗以長輩的身份,賜給他非常豐厚的禮物,並拉著他的手說:「吾與汝一家也,當以盟好為念。」
耶律洪基即位以後,總是思念東京皇宮裏那位長者,於是提出一個請求,請宋仁宗送一幅畫像給他,看到畫像,如睹真顏。當時為這事,宋廷起了不小的爭執,有大臣認為契丹人提出這種要求,恐怕居心不良,萬一他們把畫像拿去詛咒紮針什麽的,於官家有妨。
宋仁宗不理會這些言論,讓殿中侍禦史畫了一副像,送到遼國。畫像到時,耶律洪基親自出京城迎接。後來仁宗皇帝駕崩,耶律洪基驚聞噩耗,痛哭失聲,把仁宗遺像和契丹歷代皇帝的畫像同掛堂中,並哭著對宋使說:「四十二載不聞兵矣。」就是說,因為南北兩朝的友好關係,我們四十二年沒打仗了。
聽遼人這一番數落,在場眾官麵子有些掛不住,吳玠不悅道:「諸位遠道而來,就是為翻這些舊帳?」
徐衛一揮手:「哎,遠來是客,讓人家說。」當初海上之盟,大宋聯金攻遼,在道理上來說,確實不厚道,還不讓人家發發牢騷?
那遼使看了徐衛兩眼,也不發意思再揭傷疤了,轉移話題道:「女真狄夷起於山林,本是我朝奴僕,竟逆而作亂,以致我山河破碎,聖主蒙塵。國主於危難之際率部西走,得契丹族人襄助,破西域十數國,重續大遼國柞。然念念不忘者,恢復故土,迎還聖上。」
契丹人稱女真人為「狄夷」,聽起來有些不合適。但其實,遼國用漢製,尊儒家,從來沒把自己當成蠻夷外族。曾經有漢官給遼帝講解儒家經典,其中有一句「狄夷之有君」,漢官不好解釋。遼帝卻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何嫌之有?」意思就是說,我崇尚和學習中國文化,彬彬有禮的,跟中國沒有任何區別,我又不是狄夷,有什麽不好說的?
他這個觀點,即使放到一千年以後,也是正確的。血緣不算甚,文化才代表中國。
耶律大石想恢復故土,這不容置疑,至於迎還被女真人俘虜的遼末代皇帝,恐怕隻是個政治口號罷了。
對於從前的聯金攻遼的舊帳,徐衛不方便評論,隻是贊道:「貴國國主有如此雄心,在下甚為欽佩。」
遼使點點頭,繼續道:「當日之失,以致今日之禍,我北朝雖然國破家亡,聖主蒙塵,然南朝亦丟城陷土,損兵折將,怎不叫人扼腕?」
又說一陣,徐衛等大宋官員基本不怎麽搭腔。直到馬擴突然插了一句:「貴國與黨項人一直有來往?」
「這是自然,昔日契丹危險之際,夏主曾遣軍救援。雖然無法挽迴頹勢,但這份情義,我國主卻是銘記在心的。在西域重立大遼後,仍然與夏國保持聯繫。隻是……」那遼使沒再說下去。
他不說馬擴也知道,隻是現在黨項人也晦氣了,沒有實力和女真人抗衡,因此不得不俯首稱臣。但既然如此,夏國為什麽還要和被女真人視為餘孽,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耶律大石保持關係?甚至還通商?這一個問題困擾著馬五,直到這次禮節性的會見結束,他也沒能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