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未授,朝中大臣普遍都認為,這相位八成是留給徐紹的。隻不過因為他在陝西大敗歸來不久,現在暫時不宜相授,等段時間,風波過去,他早晚是要拜相的。


    除這些首腦人物以外,其他參與政變的大臣,如劉延慶等,各有升賞。至於耿南仲,因他聲名狼藉,惹了眾怒,被罕見地降六官,吉陽軍安置。王宗濋因有皇親之尊,僅被免去殿帥差遣。依附耿南仲的黃潛善,待遇要好一些,副相是保不住了,外放端州作知州。


    其他舊臣,幾乎沒怎麽變動。一是因為趙諶心慈,二是因為朱勝非等人發動政變,非為清洗報復,因此並不像耿南仲那般痛下狠手。也正因為如此,局勢才得以迅速穩定。


    五月,趙諶下詔,讓掛「中太一宮使」閑職的徐紹暫管「禦營司」。同時,按照宋金隆興和議的約定,遣使團往金國通報消息。


    當政變的塵埃落定,人心思穩,朝野有感於隆興和議所帶來的羞辱,都希望新上台執政的朱勝非能有所作為。而朱相也知道人心所思,在上台後不久,就連上三道奏疏。認為現在宋金雖然議和,但女真人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大宋處在這種環境之下,尤其應該「興兵甲以自備」。而要「興兵」,不外乎幾個條件,錢糧,將帥,壯士。


    錢糧,朝廷還承擔得起,將帥也還撿得出來那麽幾個,所缺者,唯壯士而已。禦營司的部隊,在這次抗金作戰中,受的損失不算很大。折家現在在江西練兵,揚州守臣趙點,在和約締結後,也引部南渡。何薊統率的常捷軍,正拱衛行在,張家兄弟的西京兵,擔負著中樞警戒。但這幾支兵馬加起來,也不過四萬人。就算把張所帶過來的東京留守司部隊,主要是韓世忠嶽飛二將的兵力都加上,也才五萬出頭。


    這五萬兵馬,要保護整個南方,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有鑑於此,朱勝非認為,應該以管幹禦營司的徐紹為首,節製諸軍,大力充實行伍,選智勇兼備之將,授以兵柄,務求打造一支能保南方平安的王師。長江以北淪入金人之手,南渡之民極多,都是拖家帶口,居無定所,食不裹腹的流民,應該從這些人當中招募士兵,如此一來,非但軍隊得到補充,百姓也因為「一人從征,而全家得活」。


    趙諶年方十六,於朝政素無經驗,於是趁每月四次例行看望太上皇的機會,求教於其父趙桓。趙桓剛剛丟了皇權,實在不習慣當個清閑的太上皇,因此對兒子的求教表現出審慎的積極。他告訴趙諶,宋金實力懸殊,恢復暫時無望,但要保住江南半壁,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是必不可少的。並讓他依據慣例,開詳議司討論。


    趙諶又去問親手給他披上黃袍的祖父,趙佶也是這個意思。心裏有底的新帝,便親自主持詳議司,結果,朱勝非、秦檜、許翰、徐紹等大臣,無異議通過。


    朱勝非「興兵」的主張裏,除了保全江南外,另一個重點就是守蜀。他認為,若四川不保,則江南亦危。要守住蜀地,先就要從陝西下手,要「禦敵於蜀門之外」。陝西雖然丟了最為富庶的東部,並遭受大敗,但尚餘涇原、環慶、秦鳳、熙河四路,十幾萬西軍。若善加經營,仍然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仍然可以作為大宋西北部的長城。


    要經營陝西,首先就要川陝合治。因為現在陝西丟了關中平原,物資補給,大多依靠四川。而西軍已經退至大散關一線,把守著入蜀的門戶,如果川陝整合,對抗金來說,是有利的。


    這個意見,朝中大臣多持贊同態度。太上皇和太皇太上皇也認為確有必要,趙諶遂以詔書的形式,罷四川宣撫司和陝西宣撫處置司,正式批準成立川陝宣撫司。注意,隻是「宣撫司」,而非「宣撫處置司」,少了「處置」兩個字,也就是意味著沒有「便宜行事」的權力。這也與宋金議和,轉攻為守的政治氣候分不開。


    川陝宣撫使的人選,沒有多大的異議,普遍認為四川宣撫使徐處仁主政四川數載,政績顯著,沒必要更換,川陝宣撫使就是他了。原陝西宣撫處置司判官王庶,在陝多年,功勞苦勞都有,為了撫慰這位勤勤懇懇的老臣,川陝宣撫副使的位置不為過。


    徐紹此時動用自己在朝中的影響,為兒子徐良,成功爭取到川陝宣撫判官的差遣,徐六一躍進入川陝宣撫司最高決策層。


    但他為兒子謀了福祉,就不得不放棄另一次機會,那就是替某位侄子,謀求陝西最高軍事長官的差遣。


    在詳議司討論川陝問題的時候,就檢討了陝西兵敗一事。徐紹自陳,之所有鄜州慘敗,主要責任在他,是他樂觀估計了敵我態勢,在準備並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反攻,投機心理致成了大錯。


    要知道,徐紹在朝中,是以文武兼備而聞名的。他在陝西都吃了敗仗,這說明什麽問題?這說明,打仗,真的要倚重武臣!術業有專攻,運籌帷幄,謀篇布局,行軍擺陣,臨敵指揮,那就應該是武臣的事。


    所謂「祖宗不足法」,現在這種大環境下,對武臣就不要再彈壓了。讓他們肩負起應負的責任,授予他們足夠的權力,讓他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意見在現今的杭州行在裏,不是個別現象。從聯金攻遼開始,一直發展到今天的丟失半壁江山,很多人都在思考原因到底是什麽。不得不承認,文臣領兵,以致將無專征,雖然說並非大宋一敗再敗的根本原因,但有相當關係。和平時期,我們可以這樣搞,但現在國難當頭,已經到了事關生死存亡的境地,該放開手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