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引他至軍帳坐下,水還沒來得及奉上,又聽士卒來報,言北路招討司張俊徐成二將到。此番耀州集結,北西兩路的主帥都不到,徐衛理所當然是各路武臣的首領,因此,兩路將領都往他這裏跑,也就不難理解了。
徐衛就命請二將入內,敘罷禮後,依軍階坐定。徐成一來就開門見山,直接對此次行動提出了質疑:「招討相公,曾有傳言,說徐宣撫謀劃三年練兵,五年積糧,待時局有變則大舉反攻。怎麽現在……」
語至此處,嘎然而止,隻因他發現,九叔猛盯了他一眼。
姚平仲似乎沒有察覺徐衛的異樣,立馬接過話頭道:「倒也是,之前在秦州會商,宣撫相公還再三表過態,怎麽突然就提前到現在了?」
徐衛興致不高,隨口道:「隻因在八月時,金人大舉南犯中原,宣撫相公認為西軍必須有所行動,沒奈何,我等便集兵此處了。」
一言既出,滿帳皆驚,金人又南下了?這,簡直是不讓人消停嘛!不過細想起來倒也怪,金軍從前一貫是兵出兩路,此番卻隻打中原?莫非是懼怕西軍?
幾人都震驚於金人進犯,沒有誰注意到了徐衛話中「沒奈何」這一句,倒是張俊似乎聽出些苗頭,試探著問道:「徐招討,現時進兵,莫非過急?」
徐衛聞言看向他,現在,他已經弄清楚張浚和張浚的區別。他的副手,就是歷史上以主戰而聞名的名臣;而眼前這個,則是歷史上所謂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同時也是陷害嶽飛的一員幹將,嶽飛墓前四個跪像中,就有他一席。
張俊曾經在他的麾下效過力,因此徐衛也不用跟他客氣,直言道:「既然宣撫處置司已經決定了,我等統軍之將,就不必再加議論。」盡管他內心也反對進兵,但在別路將佐麵前,還是要維護徐紹的權威。說得嚴重點,這事如果他也跟著拆台,仗就根本不用打。當然,要是連他都跟徐紹站到對立麵,陝西樂子就大了。
張浚聽明白了他話,告罪道:「倒是卑職唐突了。」
「徐招討,如今咱們三路兵馬齊集,怎生個打法?從何處進兵?」姚平仲突然問道。這恐怕也是在場所有將佐們心裏的疑團。
徐衛能說什麽?隻能搖了搖頭。這一下,帳中眾將麵麵相覷,搞什麽搞?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卻連個進兵方略都沒有?這也太倉促了吧?就連求戰立功心切的姚平仲,此時心裏也犯了嘀咕。這也太草率了吧?進兵方向都沒有,就把十幾萬大軍集結在耀州,徐宣撫怎麽如此著急?大軍征戰非同兒戲,將失一令,而軍敗身死,陝西戰略意義十分重大,萬一有個閃失,動搖的可是國家武力之根基!
從徐衛的營中出來,本來雄心勃勃的各路戰將都一言不發。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這事不那麽靠譜。
張俊在上馬的時候甚至不忘提醒小帥徐成:「依我看,此役吉兇難料,萬萬要記住招討相公來臨囑咐,我們爭取往鄜州打,切莫去碰關中平原。」
第四百五十三章 總管諸軍
九月下旬,三路西軍集結完畢,自秦州等運來的軍糧、餉銀、軍械在耀州背後邠州堆積如山,而宣撫處置司役使的搬運民夫,使得邠州這個小州,人口突然之間呈爆炸性增長。至此,西軍將士們隻差一件事情沒有弄明白,那就是,仗到底怎麽打?十幾萬兵馬不能象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吧?有鑑於此,已經到達耀州城內的徐紹,決定召集將帥,定下了戰略。但在此之前,卻發生了一件讓他不太痛快的事情。
耀州城,駐軍守將的衙署裏,正在進行一場家族性質的聚會。
這個偏廳中所有人都有一個同共的特點,那就是全部姓徐。徐勝、徐洪、徐良、徐衛以及晚一輩的徐成都在場。此外,這徐家叔侄兩輩五個人,沒有人說話。徐衛站在靠窗的位置,叉著腰,眼睛看著外頭。
徐勝徐洪坐在椅子上,一個端著茶杯卻沒喝,一個正襟危坐盯著地皮。徐良坐在上首,眼光不時地從兄弟們身上晃過。作為晚輩,徐成坐在最末,眼觀鼻,鼻觀心,一動不動。這場聚會沒有人發起,他們進城來本是為參加徐紹召集的會商。隻不過耀州作為徐衛的防區,他理所當然地來守將衙署視察。但巧命的是,他剛到,徐勝徐洪就聯袂而至,緊接著徐成也來了,徐良則是最後一個出現的。
氣氛有些怪異,徐良端起杯來作勢抿了一口,蓋上杯蓋,又裝作若無其事道:「時候差不多了,四哥五哥,九弟,還有徐成侄兒,走吧。」
徐四徐九都沒動,徐衛剛要站起來,卻發現九叔還在窗邊站著,遂坐落迴去。隻有徐洪抬起頭來,看著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道:「此事……」
他剛說兩個字,徐良就揮手道:「有什麽話,等到了徐宣撫麵前再說。本來召集將帥,就是為商討進兵方略。」
他不止打斷兄長的話,而且故意不稱「父親大人」,隻說是「徐宣撫」,這就是為了表示現在大家不是居家,而是有命在身,有些話就不要說了。
但徐洪顯然不是個圓滑的人,往椅子扶手上一撐,站將起來,朗聲道:「此次出兵,本來就倉促草率,我們幾個都是徐家子弟,容易說話,先好生商量商量,再勸勸父親大人。」
徐良眉頭一皺,五哥,我們可是爹的親兒子,你怎麽能拆他老人家的台?這四哥九弟都沒說話,你著急出什麽頭?你知道爹是怎麽想的麽?
徐衛就命請二將入內,敘罷禮後,依軍階坐定。徐成一來就開門見山,直接對此次行動提出了質疑:「招討相公,曾有傳言,說徐宣撫謀劃三年練兵,五年積糧,待時局有變則大舉反攻。怎麽現在……」
語至此處,嘎然而止,隻因他發現,九叔猛盯了他一眼。
姚平仲似乎沒有察覺徐衛的異樣,立馬接過話頭道:「倒也是,之前在秦州會商,宣撫相公還再三表過態,怎麽突然就提前到現在了?」
徐衛興致不高,隨口道:「隻因在八月時,金人大舉南犯中原,宣撫相公認為西軍必須有所行動,沒奈何,我等便集兵此處了。」
一言既出,滿帳皆驚,金人又南下了?這,簡直是不讓人消停嘛!不過細想起來倒也怪,金軍從前一貫是兵出兩路,此番卻隻打中原?莫非是懼怕西軍?
幾人都震驚於金人進犯,沒有誰注意到了徐衛話中「沒奈何」這一句,倒是張俊似乎聽出些苗頭,試探著問道:「徐招討,現時進兵,莫非過急?」
徐衛聞言看向他,現在,他已經弄清楚張浚和張浚的區別。他的副手,就是歷史上以主戰而聞名的名臣;而眼前這個,則是歷史上所謂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同時也是陷害嶽飛的一員幹將,嶽飛墓前四個跪像中,就有他一席。
張俊曾經在他的麾下效過力,因此徐衛也不用跟他客氣,直言道:「既然宣撫處置司已經決定了,我等統軍之將,就不必再加議論。」盡管他內心也反對進兵,但在別路將佐麵前,還是要維護徐紹的權威。說得嚴重點,這事如果他也跟著拆台,仗就根本不用打。當然,要是連他都跟徐紹站到對立麵,陝西樂子就大了。
張浚聽明白了他話,告罪道:「倒是卑職唐突了。」
「徐招討,如今咱們三路兵馬齊集,怎生個打法?從何處進兵?」姚平仲突然問道。這恐怕也是在場所有將佐們心裏的疑團。
徐衛能說什麽?隻能搖了搖頭。這一下,帳中眾將麵麵相覷,搞什麽搞?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卻連個進兵方略都沒有?這也太倉促了吧?就連求戰立功心切的姚平仲,此時心裏也犯了嘀咕。這也太草率了吧?進兵方向都沒有,就把十幾萬大軍集結在耀州,徐宣撫怎麽如此著急?大軍征戰非同兒戲,將失一令,而軍敗身死,陝西戰略意義十分重大,萬一有個閃失,動搖的可是國家武力之根基!
從徐衛的營中出來,本來雄心勃勃的各路戰將都一言不發。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這事不那麽靠譜。
張俊在上馬的時候甚至不忘提醒小帥徐成:「依我看,此役吉兇難料,萬萬要記住招討相公來臨囑咐,我們爭取往鄜州打,切莫去碰關中平原。」
第四百五十三章 總管諸軍
九月下旬,三路西軍集結完畢,自秦州等運來的軍糧、餉銀、軍械在耀州背後邠州堆積如山,而宣撫處置司役使的搬運民夫,使得邠州這個小州,人口突然之間呈爆炸性增長。至此,西軍將士們隻差一件事情沒有弄明白,那就是,仗到底怎麽打?十幾萬兵馬不能象無頭蒼蠅一樣亂撞吧?有鑑於此,已經到達耀州城內的徐紹,決定召集將帥,定下了戰略。但在此之前,卻發生了一件讓他不太痛快的事情。
耀州城,駐軍守將的衙署裏,正在進行一場家族性質的聚會。
這個偏廳中所有人都有一個同共的特點,那就是全部姓徐。徐勝、徐洪、徐良、徐衛以及晚一輩的徐成都在場。此外,這徐家叔侄兩輩五個人,沒有人說話。徐衛站在靠窗的位置,叉著腰,眼睛看著外頭。
徐勝徐洪坐在椅子上,一個端著茶杯卻沒喝,一個正襟危坐盯著地皮。徐良坐在上首,眼光不時地從兄弟們身上晃過。作為晚輩,徐成坐在最末,眼觀鼻,鼻觀心,一動不動。這場聚會沒有人發起,他們進城來本是為參加徐紹召集的會商。隻不過耀州作為徐衛的防區,他理所當然地來守將衙署視察。但巧命的是,他剛到,徐勝徐洪就聯袂而至,緊接著徐成也來了,徐良則是最後一個出現的。
氣氛有些怪異,徐良端起杯來作勢抿了一口,蓋上杯蓋,又裝作若無其事道:「時候差不多了,四哥五哥,九弟,還有徐成侄兒,走吧。」
徐四徐九都沒動,徐衛剛要站起來,卻發現九叔還在窗邊站著,遂坐落迴去。隻有徐洪抬起頭來,看著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道:「此事……」
他剛說兩個字,徐良就揮手道:「有什麽話,等到了徐宣撫麵前再說。本來召集將帥,就是為商討進兵方略。」
他不止打斷兄長的話,而且故意不稱「父親大人」,隻說是「徐宣撫」,這就是為了表示現在大家不是居家,而是有命在身,有些話就不要說了。
但徐洪顯然不是個圓滑的人,往椅子扶手上一撐,站將起來,朗聲道:「此次出兵,本來就倉促草率,我們幾個都是徐家子弟,容易說話,先好生商量商量,再勸勸父親大人。」
徐良眉頭一皺,五哥,我們可是爹的親兒子,你怎麽能拆他老人家的台?這四哥九弟都沒說話,你著急出什麽頭?你知道爹是怎麽想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