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此!娘的!扯後腿的來了!
「為何?」徐衛心中雖怒,不形於外,仍舊平靜地問道。
「請大帥下令停止進軍,下官再詳細稟報不遲。」張浚朗聲道。
徐衛不假思索道:「無妨,邊走邊說吧。」語畢,催動戰馬,往前而行。張浚一怔,還是追了上去。
吳玠等人以及張浚的隨扈都跟在後頭,徐衛心裏窩火,迴頭一虛鞭:「別跟著!」
張浚亦迴頭阻止隨從,而後與徐衛並鞍而行,等了一陣,見徐衛不問他。便自顧言道:「下官此來,是奉命入陝西傳詔。」
徐衛直視著前方,問道:「聖上有何旨意?」
「著即免去李綱陝西宣撫使差遣,解迴鎮江聽候發落。」張浚低聲說道。
盡管早料到有這一天,可徐衛親耳聽到時,還是不免暗嘆。正唏噓時,突然轉過頭:「你說什麽?『解』迴鎮江?」這官員被免職,要召迴朝廷的,自己迴去聽候發落便是。為何對李綱,卻要將他押解到行在?這預示著什麽嗎?
張浚默默地點頭,並無半句話。徐衛嘆了一聲,亦無下文。
良久,又聽張浚言道:「另有一詔,是給大帥的。」
徐衛沒心情,隨口道:「甲冑在身,恕難行禮,還是請張大人迴到長安後再宣示吧。」
「理當如此,不過,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訴大帥。行在授大帥為『上護軍』,正三品,距『建節』隻半步之遙。」張浚道。
這上護軍,也是個虛銜,宋軍軍製,設軍階五十餘等,最高一階,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當然,一個武臣不可能從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在這兩個軍階之間,還有從四品的諸衛將軍,正四品的諸衛大將軍,從三品的諸衛上將軍,正三品的上護軍,加上武臣們望眼欲穿的至高榮耀「從二品節度使」,武臣從九品至正二品才算齊活。當然,如果皇帝愛你愛得不行,可以給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員。從此可以看出,上護軍這個虛銜,距離節度使,確實隻有半步之遙。
徐衛麵無表情,這些虛頭巴腦的官銜對他來說,都是浮雲。
「此外,秦鳳帥趙點,調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檢使』,秦鳳帥印,由大帥接掌。」張浚滿以為,這句話說出來,你徐九總該有點表示了吧?哪知,徐衛就跟沒聽見一般,繼續前行。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鄜延割出去了,把陝華也割出去,永興軍路也十割其九。當然要給自己找個安置的地方,秦鳳是最好的選擇。
張浚見此情形,心說這小徐經略相公怎麽油鹽不進呢?一橫心,幹脆合盤托出:「令兄權陝西製置副使的任命,鎮江行在沒有通過,已經撤銷東京留守司下達的任命狀。由折樞密提議,經『詳議司』合議,一致認為,在宣撫使與製置使都出缺的情況下,政務由宣撫判官王庶主持,軍務應由徐大帥暫掌。」
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之喜
聽到這句話,徐衛就不能再玩深沉了。政務由王庶主持,軍務由我主持?什麽意思?讓我主持製置司?也不對啊,如果是這樣,朝廷應該有明確的任命,讓自己代理製置副使才對。隻說句「主持軍務」,這算什麽事?
在宋代,某一個機構如果暫時沒有人掌管,需要有人來主持日常的工作,但選中的這個人資歷又不夠,不足以讓他擔任或者代理,一般就不給任命和頭銜,以公文和詔書的形式,公示他主持這個機構的日常事務。比如,徐衛當初任定戎知軍時,朝廷讓他「同節陝華兵馬」,同節就是共同節製,共同管理的意思。
鎮江行在是考慮到,李綱被罷免後,陝西的軍政長官都出缺了。不過和議既然已經達到,估計也沒什麽重要軍事行動,想來想去,在陝西本地的官員中,好像也隻有徐衛合適暫時幫忙張羅一下製置司的事務。徐原「製置副使」的任命之所以沒有通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雖然是出自徐家,但卻是位純粹的西軍將領。
但既然是朝廷的詔命,就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隻要沒有正式派出製置使的人選,陝西的軍務,理論上說,就得聽徐衛的。當然,其他各路大帥會不會把徐衛放在眼裏,那得單說。
「大帥,下官來時,官家囑咐給大帥帶句話,官家的原話是,陝西局勢複雜,望徐子昂勉力而為。又言,子昂在陝西多有功勞,朕心裏是有數的。」張浚說道。
徐衛沒空卻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緊的是,我帶著四萬人,挾勝利之威,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這個時候讓我勒兵迴去,這不是扯蛋麽?可問題是,張浚雖然是個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卻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絕對不能撤。
徐衛苦思對策時同,張浚忽地問了一句:「行在以陝西局勢堪憂,長安不保,而與北夷議和。大帥為何還出兵?」
「什麽長安不保?慢,女真人難道對行在說,攻長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徐衛非常驚訝。
可張浚更驚訝:「難道不是?」
「狗屁!他圍了我三個月,折了無數兵馬,連座城門都沒攻下來!本帥已經決定戰略反攻了,結果突然收到消息,說是議和了,讓我們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誰說理去?」徐衛這話,當然是吹牛,可這個牛必須吹!
「為何?」徐衛心中雖怒,不形於外,仍舊平靜地問道。
「請大帥下令停止進軍,下官再詳細稟報不遲。」張浚朗聲道。
徐衛不假思索道:「無妨,邊走邊說吧。」語畢,催動戰馬,往前而行。張浚一怔,還是追了上去。
吳玠等人以及張浚的隨扈都跟在後頭,徐衛心裏窩火,迴頭一虛鞭:「別跟著!」
張浚亦迴頭阻止隨從,而後與徐衛並鞍而行,等了一陣,見徐衛不問他。便自顧言道:「下官此來,是奉命入陝西傳詔。」
徐衛直視著前方,問道:「聖上有何旨意?」
「著即免去李綱陝西宣撫使差遣,解迴鎮江聽候發落。」張浚低聲說道。
盡管早料到有這一天,可徐衛親耳聽到時,還是不免暗嘆。正唏噓時,突然轉過頭:「你說什麽?『解』迴鎮江?」這官員被免職,要召迴朝廷的,自己迴去聽候發落便是。為何對李綱,卻要將他押解到行在?這預示著什麽嗎?
張浚默默地點頭,並無半句話。徐衛嘆了一聲,亦無下文。
良久,又聽張浚言道:「另有一詔,是給大帥的。」
徐衛沒心情,隨口道:「甲冑在身,恕難行禮,還是請張大人迴到長安後再宣示吧。」
「理當如此,不過,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訴大帥。行在授大帥為『上護軍』,正三品,距『建節』隻半步之遙。」張浚道。
這上護軍,也是個虛銜,宋軍軍製,設軍階五十餘等,最高一階,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當然,一個武臣不可能從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在這兩個軍階之間,還有從四品的諸衛將軍,正四品的諸衛大將軍,從三品的諸衛上將軍,正三品的上護軍,加上武臣們望眼欲穿的至高榮耀「從二品節度使」,武臣從九品至正二品才算齊活。當然,如果皇帝愛你愛得不行,可以給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員。從此可以看出,上護軍這個虛銜,距離節度使,確實隻有半步之遙。
徐衛麵無表情,這些虛頭巴腦的官銜對他來說,都是浮雲。
「此外,秦鳳帥趙點,調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檢使』,秦鳳帥印,由大帥接掌。」張浚滿以為,這句話說出來,你徐九總該有點表示了吧?哪知,徐衛就跟沒聽見一般,繼續前行。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鄜延割出去了,把陝華也割出去,永興軍路也十割其九。當然要給自己找個安置的地方,秦鳳是最好的選擇。
張浚見此情形,心說這小徐經略相公怎麽油鹽不進呢?一橫心,幹脆合盤托出:「令兄權陝西製置副使的任命,鎮江行在沒有通過,已經撤銷東京留守司下達的任命狀。由折樞密提議,經『詳議司』合議,一致認為,在宣撫使與製置使都出缺的情況下,政務由宣撫判官王庶主持,軍務應由徐大帥暫掌。」
第三百八十一章 意外之喜
聽到這句話,徐衛就不能再玩深沉了。政務由王庶主持,軍務由我主持?什麽意思?讓我主持製置司?也不對啊,如果是這樣,朝廷應該有明確的任命,讓自己代理製置副使才對。隻說句「主持軍務」,這算什麽事?
在宋代,某一個機構如果暫時沒有人掌管,需要有人來主持日常的工作,但選中的這個人資歷又不夠,不足以讓他擔任或者代理,一般就不給任命和頭銜,以公文和詔書的形式,公示他主持這個機構的日常事務。比如,徐衛當初任定戎知軍時,朝廷讓他「同節陝華兵馬」,同節就是共同節製,共同管理的意思。
鎮江行在是考慮到,李綱被罷免後,陝西的軍政長官都出缺了。不過和議既然已經達到,估計也沒什麽重要軍事行動,想來想去,在陝西本地的官員中,好像也隻有徐衛合適暫時幫忙張羅一下製置司的事務。徐原「製置副使」的任命之所以沒有通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雖然是出自徐家,但卻是位純粹的西軍將領。
但既然是朝廷的詔命,就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隻要沒有正式派出製置使的人選,陝西的軍務,理論上說,就得聽徐衛的。當然,其他各路大帥會不會把徐衛放在眼裏,那得單說。
「大帥,下官來時,官家囑咐給大帥帶句話,官家的原話是,陝西局勢複雜,望徐子昂勉力而為。又言,子昂在陝西多有功勞,朕心裏是有數的。」張浚說道。
徐衛沒空卻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緊的是,我帶著四萬人,挾勝利之威,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這個時候讓我勒兵迴去,這不是扯蛋麽?可問題是,張浚雖然是個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卻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絕對不能撤。
徐衛苦思對策時同,張浚忽地問了一句:「行在以陝西局勢堪憂,長安不保,而與北夷議和。大帥為何還出兵?」
「什麽長安不保?慢,女真人難道對行在說,攻長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徐衛非常驚訝。
可張浚更驚訝:「難道不是?」
「狗屁!他圍了我三個月,折了無數兵馬,連座城門都沒攻下來!本帥已經決定戰略反攻了,結果突然收到消息,說是議和了,讓我們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誰說理去?」徐衛這話,當然是吹牛,可這個牛必須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