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深所知的情況,也止於此處。他之後在延安聽長安來的人說種太尉病重,已經不能理事,便猜測種師中的部隊應該是改隸徐家兄弟之中哪一個了。因為徐家本來就是源自種家,而也隻有徐家兄弟才能取得李綱的信任。
所以,當粘罕問他時,他便把種家軍算進徐家軍裏,並不單獨提出來。
就在金軍這邊緊鑼密鼓製定作戰計劃時,長安那邊也沒閑著。徐衛突然決定據守長安,讓李綱激動不已,迅速將這個消息發布出去,以求穩定軍民之心。但要布置長安的防務,問題還很大,首要的,就是怎麽給徐衛定位。
他本是陝華經略安撫使,現在要調他來守衛長安,而且現在京兆府境內就剩下他一個大帥了,種太尉又不能理事,所部也隻能劃給徐衛節製,你總得給他一個名正言順的差遣吧?而且獎罰分明是治軍第一要則,他擔這麽大的風險,與長安共存亡,不升個一級半級的,他答應,他的部下也不答應。
這事把李綱愁得夠嗆,本打算不管徐衛的資歷,把他升作都統製,總管諸軍。可徐衛卻拒絕了,說是自己還不夠格。
其實徐衛很明白,都統製?統個屁!陝西這地方,你能統得了誰啊?統曲端,人家鳥你麽?統徐家老大?人家是製置副使!統秦鳳趙大帥?他才幾個兵啊!統熙河王倚?隔著那麽遠,等我統到他,肉夾饃都涼了。
與其掛個都統製的虛名,不如給我來點實際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給李綱提了醒,也不知那個人是不是馬擴,反正李綱最終決定下來,要給徐衛一個什麽差遣了。
這天是七月二十,黃道吉日。在長安城外,一處曠野中,人聲鼎沸,軍旗飛舞,甲士如林,人山人海。一座高逾三丈的高壇巍然聳立!壇上遍插旗幟,每一層,皆有鎧甲鮮明的武士執戈把守。
壇前五十步內,不許閑雜人等靠近。而五十步外,列著整齊隊伍的將士們各執兵器,雄糾氣昂!再外,則是長安的百姓們,扶老攜幼出城而來!別誤會,不是郭京之流又死灰復燃要在這裏作法了。這座高台,叫拜將台,古禮中有「承壇拜將」一說,是不是出自劉邦拜韓信,不知道。
無論軍民,盡皆欣喜。之前的「謠言」已經不攻自破了,陝華小徐經略相公一力擔起長安存亡!在諸軍都撤退之後,獨率虎捷雄師拱衛京兆!不愧是徐彰的兒子!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記得當年縱橫邊陲的西軍第一虎將徐天甫。
徐衛此時遠離人潮,與十餘騎在拜將壇北麵數百步之外。騎士們都牽著韁繩等候在一旁,徐六徐九兩兄弟正談論著什麽。
「六哥此去,一路小心。」徐衛鄭重道。
「這話該哥哥對你說,金軍勢大,長安就靠你了。」徐良拍著堂弟的肩膀道。他這是準備去涇原見徐大。徐衛雖然決定保住長安,但畢竟與金軍兵力有所懸殊,為了保險起見,徐良自己提出來,往涇原去見大哥,跟他商量商量,是看迴師,還是怎樣。
徐衛點點頭,轉身看了數百步外如潮的人群,表現得十分平靜。徐良一見,忍不住笑道:「我說九弟,你比我小七歲,卻已經作到一路帥守,如今李宣撫又要承壇拜將,你就沒點表示?」
徐衛苦笑一聲:「救火的事,總少不了我,也不知幸與不幸。」
徐良左右一張望,靠前一小步,低聲道:「民心可依,長安軍民之前飽受驚嚇。你這個時候站出來登高一唿,率軍抗敵!無論勝改,小徐經略相公的威名,註定震動全陝!而且你的身份特殊,經此一事,在陝西還有誰能動搖得了你?曲端?嗬嗬,他不是數次違節麽?待哥哥迴到東京,便可稟明父親大人,調曲端去留守司,要不然就幹脆一點,調他去鎮江拱衛行在,如何?」
徐衛笑了笑,不置可否。
徐良見時候不早,遂跨上馬背,身後衛士也都上馬,向堂弟作別道:「好生用兵!莫負了二伯一世英名!」
堂兄本是一番好意,可在徐衛聽來,怎麽就那麽不順耳呢?我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死在我手底下的女真人也有以萬計算吧?怎麽人提起我徐九,還說是徐彰的兒子?就不能說徐彰是徐衛的父親?莫非,我那位老頭子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顛峰?
徐良自然不明白堂弟心中所想,又囑咐幾句之後,調轉馬頭,狠抽一鞭,絕塵而去!
徐衛目送他離開,迴過身,深吸一口氣,大步前往拜將台!
第三百四十八章 眾望所歸
太陽早已鑽進了烏雲層中了,廣袤的野外之中,大風吹動軍旗,獵獵作響。由徐家軍和種家軍組成的一萬校閱部隊,穿著鋥亮的鎧甲,整齊地列成四陣,環繞拜將台。將士們的目光都匯聚在那座高台之上,就在今天,我們的統帥將要擔負起守衛長安古都的重任。金狗猖狂,數年之間,拔燕雲,陷兩河,掃蕩中原,踐踏陝西!家國社稷,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鄜延淪陷,長安告急,關中八百裏秦川沃野有覆亡之虞!國難當頭之際,諸軍不以大局為念,先後撤退,唯我虎捷與兩萬秦鳳之師直麵金賊!敵雖眾,不足懼,城雖殘,猶可為,但有英雄登高一唿,我輩便血灑疆場又何足惜!
與軍隊的決絕不同,長安的百姓心情更為複雜。數日來,他們在疑慮、不安、驚恐中度過,直到宣撫司發布文告,號召軍民一心,共赴國難,惶惶的人心才稍稍穩定。今日出城而來的人終究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此時若有人進長安城,便會發現,十室已空六七。
所以,當粘罕問他時,他便把種家軍算進徐家軍裏,並不單獨提出來。
就在金軍這邊緊鑼密鼓製定作戰計劃時,長安那邊也沒閑著。徐衛突然決定據守長安,讓李綱激動不已,迅速將這個消息發布出去,以求穩定軍民之心。但要布置長安的防務,問題還很大,首要的,就是怎麽給徐衛定位。
他本是陝華經略安撫使,現在要調他來守衛長安,而且現在京兆府境內就剩下他一個大帥了,種太尉又不能理事,所部也隻能劃給徐衛節製,你總得給他一個名正言順的差遣吧?而且獎罰分明是治軍第一要則,他擔這麽大的風險,與長安共存亡,不升個一級半級的,他答應,他的部下也不答應。
這事把李綱愁得夠嗆,本打算不管徐衛的資歷,把他升作都統製,總管諸軍。可徐衛卻拒絕了,說是自己還不夠格。
其實徐衛很明白,都統製?統個屁!陝西這地方,你能統得了誰啊?統曲端,人家鳥你麽?統徐家老大?人家是製置副使!統秦鳳趙大帥?他才幾個兵啊!統熙河王倚?隔著那麽遠,等我統到他,肉夾饃都涼了。
與其掛個都統製的虛名,不如給我來點實際的。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給李綱提了醒,也不知那個人是不是馬擴,反正李綱最終決定下來,要給徐衛一個什麽差遣了。
這天是七月二十,黃道吉日。在長安城外,一處曠野中,人聲鼎沸,軍旗飛舞,甲士如林,人山人海。一座高逾三丈的高壇巍然聳立!壇上遍插旗幟,每一層,皆有鎧甲鮮明的武士執戈把守。
壇前五十步內,不許閑雜人等靠近。而五十步外,列著整齊隊伍的將士們各執兵器,雄糾氣昂!再外,則是長安的百姓們,扶老攜幼出城而來!別誤會,不是郭京之流又死灰復燃要在這裏作法了。這座高台,叫拜將台,古禮中有「承壇拜將」一說,是不是出自劉邦拜韓信,不知道。
無論軍民,盡皆欣喜。之前的「謠言」已經不攻自破了,陝華小徐經略相公一力擔起長安存亡!在諸軍都撤退之後,獨率虎捷雄師拱衛京兆!不愧是徐彰的兒子!上了年紀的人,都還記得當年縱橫邊陲的西軍第一虎將徐天甫。
徐衛此時遠離人潮,與十餘騎在拜將壇北麵數百步之外。騎士們都牽著韁繩等候在一旁,徐六徐九兩兄弟正談論著什麽。
「六哥此去,一路小心。」徐衛鄭重道。
「這話該哥哥對你說,金軍勢大,長安就靠你了。」徐良拍著堂弟的肩膀道。他這是準備去涇原見徐大。徐衛雖然決定保住長安,但畢竟與金軍兵力有所懸殊,為了保險起見,徐良自己提出來,往涇原去見大哥,跟他商量商量,是看迴師,還是怎樣。
徐衛點點頭,轉身看了數百步外如潮的人群,表現得十分平靜。徐良一見,忍不住笑道:「我說九弟,你比我小七歲,卻已經作到一路帥守,如今李宣撫又要承壇拜將,你就沒點表示?」
徐衛苦笑一聲:「救火的事,總少不了我,也不知幸與不幸。」
徐良左右一張望,靠前一小步,低聲道:「民心可依,長安軍民之前飽受驚嚇。你這個時候站出來登高一唿,率軍抗敵!無論勝改,小徐經略相公的威名,註定震動全陝!而且你的身份特殊,經此一事,在陝西還有誰能動搖得了你?曲端?嗬嗬,他不是數次違節麽?待哥哥迴到東京,便可稟明父親大人,調曲端去留守司,要不然就幹脆一點,調他去鎮江拱衛行在,如何?」
徐衛笑了笑,不置可否。
徐良見時候不早,遂跨上馬背,身後衛士也都上馬,向堂弟作別道:「好生用兵!莫負了二伯一世英名!」
堂兄本是一番好意,可在徐衛聽來,怎麽就那麽不順耳呢?我大大小小的仗也打了不少,死在我手底下的女真人也有以萬計算吧?怎麽人提起我徐九,還說是徐彰的兒子?就不能說徐彰是徐衛的父親?莫非,我那位老頭子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顛峰?
徐良自然不明白堂弟心中所想,又囑咐幾句之後,調轉馬頭,狠抽一鞭,絕塵而去!
徐衛目送他離開,迴過身,深吸一口氣,大步前往拜將台!
第三百四十八章 眾望所歸
太陽早已鑽進了烏雲層中了,廣袤的野外之中,大風吹動軍旗,獵獵作響。由徐家軍和種家軍組成的一萬校閱部隊,穿著鋥亮的鎧甲,整齊地列成四陣,環繞拜將台。將士們的目光都匯聚在那座高台之上,就在今天,我們的統帥將要擔負起守衛長安古都的重任。金狗猖狂,數年之間,拔燕雲,陷兩河,掃蕩中原,踐踏陝西!家國社稷,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鄜延淪陷,長安告急,關中八百裏秦川沃野有覆亡之虞!國難當頭之際,諸軍不以大局為念,先後撤退,唯我虎捷與兩萬秦鳳之師直麵金賊!敵雖眾,不足懼,城雖殘,猶可為,但有英雄登高一唿,我輩便血灑疆場又何足惜!
與軍隊的決絕不同,長安的百姓心情更為複雜。數日來,他們在疑慮、不安、驚恐中度過,直到宣撫司發布文告,號召軍民一心,共赴國難,惶惶的人心才稍稍穩定。今日出城而來的人終究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此時若有人進長安城,便會發現,十室已空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