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疑惑,但李綱不明言,他也不好去問。沉默片刻之後,他建議道:「宣撫,眼下女真捲土重來,氣勢洶洶,還是戰局為要。曲端手握重兵,要擊退金軍,必須得依靠他和徐家兄弟合力。這六路都統製他已經作了,沒奈何,還是先穩住他吧。」
李綱一時沒作表態,他知道何灌今日將曲端呈文轉到宣撫司是什麽意思。何灌掌兵,部隊調動,將帥任免,是他的權力。但如此涉及到軍事主官執掌地方政權,就不是他的職責範圍了,那得宣撫使說了算。看樣子,何灌也明白曲端的用意,便將這事捅到宣撫司來了。
良久,他嘆了口氣,無奈道:「罷,戰事要緊,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四月中旬,何灌在得到李綱點頭之後,行文鄜州,向曲端表示,隻要能打退金人,便許他鄜延帥位。曲端現在雖代行環慶經略安撫使職權,但「代」字表明,隻是暫時性掌管,等有了合適人選,也就沒他什麽事了。而在他調任製置司都統之時,又已經卸任了陝華經略安撫使,現在許他鄜延帥位,也就表示,哪怕仗打完了,你曲端還是有立足之地的。
而與此同時,盤踞洛陽的完顏婁宿也順著上次南侵北撤的路線,在河清河陽等地渡河,經澤州,轉兵向東,奔赴河中府與粘罕會合。河東規模較大的義軍,不是被剿滅,就是被趕入山區,隻餘下澤州平陽兩處,如果李植連這兩城都控製不了,那他對大金來說有什麽用?
沒有了後顧之憂,金軍士氣復振,雄心勃勃要再與西軍鏖兵,一雪前恥。可難題隨之而來,你要跟西軍交手,首先就得過黃河。可現在,宋軍把守著潼關和蒲津浮橋,怎麽過去?說來也怪,這世上的事還真巧,當初大金初征南朝時,就是徐衛守住紫金山,阻大軍前進之路。這一迴,又是徐衛把住蒲津浮橋,擋大軍入關中之途。這廝如今還真成了女真勁敵,二太子生前之言,果然沒有說錯!
粘罕與婁宿會合之後,前軍進駐與關中隔河相望的河東縣,而他則屯兵虞鄉,伺機過河。河中府幾歷兵禍,百姓逃散近半,留守下來的也是戰戰兢兢,今日不知明日事,活著一天算一天,又尤其是金軍進駐之後,金國各族士兵肆意搶奪行兇,莫說府庫一空,就是尋常百姓家也被劫得家徒四壁,稍敢不從,便刀槍相加……
這日,粘罕齊集麾下各族文武數十人,一是聽婁宿匯報此前戰敗經過,二是製定進攻陝西的戰略。
雖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甚至引以為平生恥辱,但婁宿還是將進入關中以後種種布置安排,戰役經過詳細陳述。並一再提醒,西軍確實不同於其他宋軍,戰力強悍,器械精良,是一支在百年征戰之中摔打出來的雄師,萬不可小覷。尤其注意種師中的重步兵和折可求的輕騎兵。
粘罕聽罷,頗為不悅。你婁宿也稱得上是百戰名將,此番讓你掛帥,怎生犯如此錯誤?在平陽受阻之時,你就應該當機立斷,直趨關中,為何要強攻數十日,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之後才揮師南下?這也就罷了,你進入關中,控製浮橋和潼關,聯通河東河南,這無疑是極為明智的。卻為何偏偏被種師中略施小計,誘入渭水以南的狹窄地帶?就算你中了計,發現之後也當立即調整,何以對峙十數日?
當粘罕直言不諱地責怪時,婁宿一言不發,並不為自己爭辯。其實,定戎一戰,宋軍也是兇險萬分,如果沒有徐衛和折可求攪局,西軍在他和耶律馬五夾擊之下必然師潰。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料到,李綱竟然調河東西北角的折家軍去救徐衛?
「耶律馬五,聽說你負了傷?」粘罕高居於堂上,下麵左右兩邊,分坐著四十餘員文武,涵蓋漢、契丹、女真、奚、渤海各色人等。他看到契丹將領耶律馬五時,突然問道。
「多承國相關切,已無大礙。」馬五迴道。
見他身著常服,未穿鎧甲,粘罕心知他傷勢未愈,遂道:「軍中都說你上馬能作戰,下馬能出謀。你且說說,此番該怎樣進兵?」
堂內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他,馬五一時不知語從何起。定戎一敗,他也委實窩火,可以說是輸得很不服氣。卻也沒奈何,背後中了一槍,現在連馬背都不能上,再衝鋒陷陣一雪戰敗之恥是不可能了。現在粘罕詢問進兵之策,他頗感意外,但隨即想到,馬背上不能奪迴來的東西,我動動腦子,出謀劃策也好。
好一陣,就在眾人都快等得不耐之時,馬五開口了。
「國相,入關中最便捷的,莫過於走浮橋,入潼關。但宋軍鐵定集結重兵防守,眼下已是四月,若強攻不知幾時方能克定。其次,便是經風陵渡過河,但據報,風陵渡對岸,已見宋軍營寨。」
馬五說到此處,粘罕冷笑一聲:「紫金虎倒是把關中護得鐵桶一般。好在,婁宿於洛陽集得一批舟船,過河當不是難事。但過河之後,進攻方向你認為應當放在何處?」
「國相,渭水橫貫陝西,在關中地區,渭水以北地勢開闊,極利我馬軍奔行。而渭水以南,地形狹窄,多高山險隘,重兵不易展開。而徐衛的巢穴,便在渭水以南的定戎。因此,卑職建議,一旦大軍渡過河,便以渭水為界,先打緣邊三路!」
所謂的「緣邊三路」,便是指陝西北部的鄜延、環慶、涇原三路。這三個經略安撫司都處於宋夏邊境,而有「緣邊」之稱。
李綱一時沒作表態,他知道何灌今日將曲端呈文轉到宣撫司是什麽意思。何灌掌兵,部隊調動,將帥任免,是他的權力。但如此涉及到軍事主官執掌地方政權,就不是他的職責範圍了,那得宣撫使說了算。看樣子,何灌也明白曲端的用意,便將這事捅到宣撫司來了。
良久,他嘆了口氣,無奈道:「罷,戰事要緊,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四月中旬,何灌在得到李綱點頭之後,行文鄜州,向曲端表示,隻要能打退金人,便許他鄜延帥位。曲端現在雖代行環慶經略安撫使職權,但「代」字表明,隻是暫時性掌管,等有了合適人選,也就沒他什麽事了。而在他調任製置司都統之時,又已經卸任了陝華經略安撫使,現在許他鄜延帥位,也就表示,哪怕仗打完了,你曲端還是有立足之地的。
而與此同時,盤踞洛陽的完顏婁宿也順著上次南侵北撤的路線,在河清河陽等地渡河,經澤州,轉兵向東,奔赴河中府與粘罕會合。河東規模較大的義軍,不是被剿滅,就是被趕入山區,隻餘下澤州平陽兩處,如果李植連這兩城都控製不了,那他對大金來說有什麽用?
沒有了後顧之憂,金軍士氣復振,雄心勃勃要再與西軍鏖兵,一雪前恥。可難題隨之而來,你要跟西軍交手,首先就得過黃河。可現在,宋軍把守著潼關和蒲津浮橋,怎麽過去?說來也怪,這世上的事還真巧,當初大金初征南朝時,就是徐衛守住紫金山,阻大軍前進之路。這一迴,又是徐衛把住蒲津浮橋,擋大軍入關中之途。這廝如今還真成了女真勁敵,二太子生前之言,果然沒有說錯!
粘罕與婁宿會合之後,前軍進駐與關中隔河相望的河東縣,而他則屯兵虞鄉,伺機過河。河中府幾歷兵禍,百姓逃散近半,留守下來的也是戰戰兢兢,今日不知明日事,活著一天算一天,又尤其是金軍進駐之後,金國各族士兵肆意搶奪行兇,莫說府庫一空,就是尋常百姓家也被劫得家徒四壁,稍敢不從,便刀槍相加……
這日,粘罕齊集麾下各族文武數十人,一是聽婁宿匯報此前戰敗經過,二是製定進攻陝西的戰略。
雖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甚至引以為平生恥辱,但婁宿還是將進入關中以後種種布置安排,戰役經過詳細陳述。並一再提醒,西軍確實不同於其他宋軍,戰力強悍,器械精良,是一支在百年征戰之中摔打出來的雄師,萬不可小覷。尤其注意種師中的重步兵和折可求的輕騎兵。
粘罕聽罷,頗為不悅。你婁宿也稱得上是百戰名將,此番讓你掛帥,怎生犯如此錯誤?在平陽受阻之時,你就應該當機立斷,直趨關中,為何要強攻數十日,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之後才揮師南下?這也就罷了,你進入關中,控製浮橋和潼關,聯通河東河南,這無疑是極為明智的。卻為何偏偏被種師中略施小計,誘入渭水以南的狹窄地帶?就算你中了計,發現之後也當立即調整,何以對峙十數日?
當粘罕直言不諱地責怪時,婁宿一言不發,並不為自己爭辯。其實,定戎一戰,宋軍也是兇險萬分,如果沒有徐衛和折可求攪局,西軍在他和耶律馬五夾擊之下必然師潰。隻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料到,李綱竟然調河東西北角的折家軍去救徐衛?
「耶律馬五,聽說你負了傷?」粘罕高居於堂上,下麵左右兩邊,分坐著四十餘員文武,涵蓋漢、契丹、女真、奚、渤海各色人等。他看到契丹將領耶律馬五時,突然問道。
「多承國相關切,已無大礙。」馬五迴道。
見他身著常服,未穿鎧甲,粘罕心知他傷勢未愈,遂道:「軍中都說你上馬能作戰,下馬能出謀。你且說說,此番該怎樣進兵?」
堂內眾人,都將目光投向他,馬五一時不知語從何起。定戎一敗,他也委實窩火,可以說是輸得很不服氣。卻也沒奈何,背後中了一槍,現在連馬背都不能上,再衝鋒陷陣一雪戰敗之恥是不可能了。現在粘罕詢問進兵之策,他頗感意外,但隨即想到,馬背上不能奪迴來的東西,我動動腦子,出謀劃策也好。
好一陣,就在眾人都快等得不耐之時,馬五開口了。
「國相,入關中最便捷的,莫過於走浮橋,入潼關。但宋軍鐵定集結重兵防守,眼下已是四月,若強攻不知幾時方能克定。其次,便是經風陵渡過河,但據報,風陵渡對岸,已見宋軍營寨。」
馬五說到此處,粘罕冷笑一聲:「紫金虎倒是把關中護得鐵桶一般。好在,婁宿於洛陽集得一批舟船,過河當不是難事。但過河之後,進攻方向你認為應當放在何處?」
「國相,渭水橫貫陝西,在關中地區,渭水以北地勢開闊,極利我馬軍奔行。而渭水以南,地形狹窄,多高山險隘,重兵不易展開。而徐衛的巢穴,便在渭水以南的定戎。因此,卑職建議,一旦大軍渡過河,便以渭水為界,先打緣邊三路!」
所謂的「緣邊三路」,便是指陝西北部的鄜延、環慶、涇原三路。這三個經略安撫司都處於宋夏邊境,而有「緣邊」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