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知軍夫人
連續十餘日陰霾的天氣,壓得整個陝西喘不氣過來。對於京兆的百姓來說,金軍入寇陝西已經讓他們有了切身的體會。那就是蜂擁而來的流民。最初,宣撫司和製置司耀州集結大軍,便有百姓為避兵禍紛紛奔往京兆來,沒隔多久,同州、華州、丹州、坊州大片地區的流民齊齊湧向陝西首府。起先,流民人數不多,官府還可支應一二,可到現在,非但城裏擠滿了各地百姓,連城牆根下,甚至城郊都被流民所占據。
京兆知府見情況緊急,先是派兵阻擋流民進城,後來連救濟糧也停止發放。可難民越聚越多,數以萬計的嘴巴要吃飯,紙是包不住火的。沒奈何,京兆府隻能將此事上報到宣撫司,請李綱定奪。
李伯紀已經被戰事攪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他顧,委派宣撫判官王庶處理。可王庶能有什麽辦法?出城一看,難民潮跟發了洪水一般,逮到個當官模樣的就壓上來哀求。慌得王庶逃迴城裏,對李綱說,沒辦法,還是用祖宗舊製,招兵吧。
正月初五,清晨,雲集京兆的十幾萬百姓終於又熬過一個寒夜。許多人這一夜就沒有睡過,咬著牙挺到黎明。望向那緊閉的城門,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家裏但凡有青壯年男丁的,都去投軍了,官府給每個入伍的士兵家庭發放二十斤口糧。雖然丈夫兒子投軍,家裏沒有了頂樑柱,但有這二十斤糧至少暫時不會餓死。
已經有人開始支起鍋,把官府發放的白麵摻上野菜,想攤張餅給全家分著吃。對,就是分著吃,因為沒有人知道以後世道還要怎麽變,必須得省。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八百裏秦川,還是頭一迴碰上這等事。黨項人那般兇悍,也從來沒有威脅到過這長安城。看來,這女真人還真不是好惹的。
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那厚重的城門緩緩推開,有百姓朝城內望去。但見一列列馬軍步出城來,不多時,一桿大旗亮得分明!當看清旗號時,人群開始騷動了。
「是老種相公!是老種相公!」有人放聲喊著。城門四周的百姓潮水般湧了上去,擋住了部隊前進的道路,大聲要求著要見種師中。
前頭的軍官將消息迅速報向中軍,一陣之後,一身戎裝,鬚髮皆白的陝西老將跨馬而來。他一出現,人群中立時哀聲四起,百姓們嘩啦啦跪倒一片,不停地磕頭。也不知是哭訴自己的遭遇,又或是求種家軍報仇。
種師中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麵色不曾稍改,一陣之後,聲若洪鍾道:「你等的委屈,怨恨,本官知道。女真人奪了兩河,如今又來犯陝西,這歷代先人繁衍生息,遺留吾人之土地,豈容北夷踐踏?今我奉上命,率軍拒敵,必奪還你等容身立命之處!不把金人趕出陝西,老夫誓不甘休!」
這話一出,百姓口耳相傳,號哭之聲頓時大作。陝西諸路雖說強兵數十萬,可真到了緊要關頭,還是得靠這些老將門吶!看那劉光世,他老子劉延慶當年還作過童貫麾下的都統製,如今金狗撲來了,他一仗不打就棄了鄜州,也配稱將門?狗屁!
人群終於散開,給種家軍讓出了一條道。但見鎧甲鮮明,刀槍生輝的士兵鼓譟而前,端得是威武。百姓們心裏默默地祈禱著,但願老天庇佑,讓這些軍漢打退女真人,還我安身立命之地來。
就在種家軍緊急趕往同州時,徐家兄弟已經率軍與婁宿激戰數日。寺前鎮裏,停滿了待救的傷兵和陣亡的屍首。一些附近的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到鎮裏幫助救治傷者,掩埋英烈。這日,前方又在血戰,據下來的傷兵說,兩軍已經對陣了好幾個迴合,打得極為艱苦。連徐四官人都親上一線了。
一處臨時搭建的草棚裏,受傷的士兵呻吟聲不斷。能叫喚說明還活著,有些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便已為國捐軀了。
「啊呀!」一聲慘叫,悽厲得讓渾身發麻。這名軍的右臂被金軍斬傷,送下來的時候還沒甚異樣,這會兒整條手臂都沒了血色。劇烈的疼痛讓他難以忍受,隻能慘叫不止。可這裏條件不是有限,而是幾乎沒有,幾個懂醫道的還全是虎捷鄉軍的伎術官,另外就是定戎的胡茂昌胡大官人,經營石炭那位,自掏腰包捐贈了一批藥材。可幾天下來,藥也用得差不離。現在,醫官們看到傷兵,先看輕傷重傷,如果是重傷,就拿血在他額頭上劃一槓,意思是,放一邊等死吧。
或許是這名士兵的嗓門大,吸引了注意,一名挽著袖子,滿手是血的醫官走過來瞧了瞧,見他右臂一指寬的創口,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骨頭都缺了,遂伸出手去想在他額頭上劃一槓。
「他隻傷著手,如何沒救?」正在此時,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
醫官迴頭行了禮,答道:「非是小人不願救他,要想活命,他這條手就得鋸掉。有這功夫,小人不若多止幾個血,興許還能多搶迴幾條性命來。」這話聽似無情,卻是再實在不過了。亂世人命賤如狗,不,是不如狗。狗死了,還可以扒皮吃肉,人死了能麽?
他的話,那傷兵清清楚楚地聽在耳裏,此時強忍著劇痛望著醫官和那婦人,哀求道:「救命!救我一救!」
那婦人聽罷,一麵挽起袖子,一麵說道:「止血我會,你救他罷。」語畢,帶著幾個五大三粗的村婦走開了。
醫官嘆了口氣,又搖了搖頭,讓人取來一把鋸子,竟然就是木匠用的工具。提在手裏,看了那傷兵一眼,說道:「算你命大,忍著。」語畢,兩人按住,他一隻腳踩著那傷兵的肩膀,架上了鋸子……
連續十餘日陰霾的天氣,壓得整個陝西喘不氣過來。對於京兆的百姓來說,金軍入寇陝西已經讓他們有了切身的體會。那就是蜂擁而來的流民。最初,宣撫司和製置司耀州集結大軍,便有百姓為避兵禍紛紛奔往京兆來,沒隔多久,同州、華州、丹州、坊州大片地區的流民齊齊湧向陝西首府。起先,流民人數不多,官府還可支應一二,可到現在,非但城裏擠滿了各地百姓,連城牆根下,甚至城郊都被流民所占據。
京兆知府見情況緊急,先是派兵阻擋流民進城,後來連救濟糧也停止發放。可難民越聚越多,數以萬計的嘴巴要吃飯,紙是包不住火的。沒奈何,京兆府隻能將此事上報到宣撫司,請李綱定奪。
李伯紀已經被戰事攪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他顧,委派宣撫判官王庶處理。可王庶能有什麽辦法?出城一看,難民潮跟發了洪水一般,逮到個當官模樣的就壓上來哀求。慌得王庶逃迴城裏,對李綱說,沒辦法,還是用祖宗舊製,招兵吧。
正月初五,清晨,雲集京兆的十幾萬百姓終於又熬過一個寒夜。許多人這一夜就沒有睡過,咬著牙挺到黎明。望向那緊閉的城門,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家裏但凡有青壯年男丁的,都去投軍了,官府給每個入伍的士兵家庭發放二十斤口糧。雖然丈夫兒子投軍,家裏沒有了頂樑柱,但有這二十斤糧至少暫時不會餓死。
已經有人開始支起鍋,把官府發放的白麵摻上野菜,想攤張餅給全家分著吃。對,就是分著吃,因為沒有人知道以後世道還要怎麽變,必須得省。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八百裏秦川,還是頭一迴碰上這等事。黨項人那般兇悍,也從來沒有威脅到過這長安城。看來,這女真人還真不是好惹的。
隨著巨大的轟鳴聲,那厚重的城門緩緩推開,有百姓朝城內望去。但見一列列馬軍步出城來,不多時,一桿大旗亮得分明!當看清旗號時,人群開始騷動了。
「是老種相公!是老種相公!」有人放聲喊著。城門四周的百姓潮水般湧了上去,擋住了部隊前進的道路,大聲要求著要見種師中。
前頭的軍官將消息迅速報向中軍,一陣之後,一身戎裝,鬚髮皆白的陝西老將跨馬而來。他一出現,人群中立時哀聲四起,百姓們嘩啦啦跪倒一片,不停地磕頭。也不知是哭訴自己的遭遇,又或是求種家軍報仇。
種師中看著眼前黑壓壓的人群,麵色不曾稍改,一陣之後,聲若洪鍾道:「你等的委屈,怨恨,本官知道。女真人奪了兩河,如今又來犯陝西,這歷代先人繁衍生息,遺留吾人之土地,豈容北夷踐踏?今我奉上命,率軍拒敵,必奪還你等容身立命之處!不把金人趕出陝西,老夫誓不甘休!」
這話一出,百姓口耳相傳,號哭之聲頓時大作。陝西諸路雖說強兵數十萬,可真到了緊要關頭,還是得靠這些老將門吶!看那劉光世,他老子劉延慶當年還作過童貫麾下的都統製,如今金狗撲來了,他一仗不打就棄了鄜州,也配稱將門?狗屁!
人群終於散開,給種家軍讓出了一條道。但見鎧甲鮮明,刀槍生輝的士兵鼓譟而前,端得是威武。百姓們心裏默默地祈禱著,但願老天庇佑,讓這些軍漢打退女真人,還我安身立命之地來。
就在種家軍緊急趕往同州時,徐家兄弟已經率軍與婁宿激戰數日。寺前鎮裏,停滿了待救的傷兵和陣亡的屍首。一些附近的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到鎮裏幫助救治傷者,掩埋英烈。這日,前方又在血戰,據下來的傷兵說,兩軍已經對陣了好幾個迴合,打得極為艱苦。連徐四官人都親上一線了。
一處臨時搭建的草棚裏,受傷的士兵呻吟聲不斷。能叫喚說明還活著,有些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便已為國捐軀了。
「啊呀!」一聲慘叫,悽厲得讓渾身發麻。這名軍的右臂被金軍斬傷,送下來的時候還沒甚異樣,這會兒整條手臂都沒了血色。劇烈的疼痛讓他難以忍受,隻能慘叫不止。可這裏條件不是有限,而是幾乎沒有,幾個懂醫道的還全是虎捷鄉軍的伎術官,另外就是定戎的胡茂昌胡大官人,經營石炭那位,自掏腰包捐贈了一批藥材。可幾天下來,藥也用得差不離。現在,醫官們看到傷兵,先看輕傷重傷,如果是重傷,就拿血在他額頭上劃一槓,意思是,放一邊等死吧。
或許是這名士兵的嗓門大,吸引了注意,一名挽著袖子,滿手是血的醫官走過來瞧了瞧,見他右臂一指寬的創口,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骨頭都缺了,遂伸出手去想在他額頭上劃一槓。
「他隻傷著手,如何沒救?」正在此時,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
醫官迴頭行了禮,答道:「非是小人不願救他,要想活命,他這條手就得鋸掉。有這功夫,小人不若多止幾個血,興許還能多搶迴幾條性命來。」這話聽似無情,卻是再實在不過了。亂世人命賤如狗,不,是不如狗。狗死了,還可以扒皮吃肉,人死了能麽?
他的話,那傷兵清清楚楚地聽在耳裏,此時強忍著劇痛望著醫官和那婦人,哀求道:「救命!救我一救!」
那婦人聽罷,一麵挽起袖子,一麵說道:「止血我會,你救他罷。」語畢,帶著幾個五大三粗的村婦走開了。
醫官嘆了口氣,又搖了搖頭,讓人取來一把鋸子,竟然就是木匠用的工具。提在手裏,看了那傷兵一眼,說道:「算你命大,忍著。」語畢,兩人按住,他一隻腳踩著那傷兵的肩膀,架上了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