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那炭工說,河對岸是徐四官人,也就是徐勝的部隊。可徐勝不是跟徐衛一起出征,坐鎮澤州置辦糧草軍需麽?為何又在此處?原來,就在徐衛堅守平陽,跟女真人血戰時,李綱已經召迴徐勝,授意他「措置陝華防務」。這不是官職,甚至不是差遣,隻是陝西宣撫司以行文的方式命他暫且代理指揮。此時,曲端已經被調往京兆,任何灌製置司的都統製。因此,嚴格說起來,現在陝華的帥臣應該是經朝廷直接任命,「同節陝華兵馬」的徐衛。
徐勝迴到陝華後,可以說是難題一大堆。首先,九弟出征河東,帶走了一萬多部隊。而河中府的張家兄弟,以及華州的康隨,都是曲端的親信,即便是曲端調走,他也不可能真正指揮得動。匆忙之間,他隻能集合自己的同州軍以及定戎的虎捷鄉軍,緊急開赴河中府防守浮橋壁壘。
幸好,不久之後,徐家老大就從涇原帶著三萬精兵趕赴陝華助戰。眼下,徐勝坐鎮河中府,徐原坐鎮同州,拱衛陝西的軍政中樞,長安。徐衛當初提出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陝華的防務必須要由徐家兄弟主持。他之所以敢提這個要求,李綱之所以滿口答應,原因就在於。李綱也沒有別的選擇,其他幾路西軍一來他鎮不住,二來就算聽他指揮,他能放心麽?陝華是阻擋金軍進攻長安的重要防線。尤其是同州,渭水南岸地形狹窄,重兵不易展開,而同州位於長安以東的渭水北岸,是進攻長安或拱衛長安的一處重鎮。除此之外,它還是潼關和和蒲津浮橋防禦體係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縱觀陝西六路,能讓李綱放心地將如此戰略要地交到其手的,也隻有徐家兄弟了。
長安,這座號稱「帝都之首」的大城市,此時還不知女真十幾萬大軍已經逼近關中。街市上仍舊熱鬧非凡,百業興旺。百姓該幹啥還幹啥,坐在小攤前,啃個肉夾饃,喝碗羊肉湯,肚子裏一片暖和,沒什麽比這更愜意的了。
一彪馬軍,約十數騎,飛奔入城,攪亂了街頭的平靜。作為軍政中樞,又是整個對夏前線的物資集散之地,長安居民早就習慣了這種陣仗,沒誰把它當迴事。等那些急著去投胎的軍漢過去,啃肉夾饃那位吹掉上麵的塵土,又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殊不知滅頂之災,正一步步靠攏他們。
宣撫司衙署
陝西最高軍政長官,李綱正會見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徐原。花廳上,李綱身著紫色公服,頭戴烏紗,束金佩魚,神色凝重地傾聽著。
客位上,一身戎裝的徐原正向他匯報備戰情況。說起來,李綱雖是方麵大員,軍政一把抓,可他的年紀還不到五十,比徐原還略小幾歲。
這徐家兄弟,雖說有骨肉血緣,但相貌都大不一樣。徐原天生的大將風範,兩道濃眉直入鬢中,鼻樑高挺,臉龐削瘦帶著一道疤痕,頜下一把短須,端得是威武不凡,氣勢懾人。
「眼下,徐勝親自守衛蒲津防線,卑職集兵於同州,金人若窺京兆,必予迎頭痛擊!」徐原嗓門極大,平常說話也跟吵架一般。
李綱聽了這話,麵上愁雲仍舊不散:「子昂率軍招討河東,以致陝華兵力空虛。義德如今雖率涇原軍來,與金軍恐怕仍舊懸殊,能擋得住麽?」怪不得他如此擔憂,徐衛傳來消息,說是金軍號稱二十四萬。這自然是虛誇,但估測一下,十萬左右應該還是有的。
徐原卻是麵露笑容:「這點,請宣相盡管放心。卑職這位小堂弟在定戎留下了充足的兵源!」
李綱眉頭一皺,徐衛的虎捷鄉軍攏共兩萬出頭,帶走精銳去了河東,定戎怎麽可能還有充足的兵源?
見他如此模樣,徐原解釋道:「金軍二次南侵撤軍後,河東大亂,盜賊蜂起。定戎非但湧入大批流民,更一度被強人所據。徐衛剿平匪患之後,將收降的亂軍,入陝的流民編為鄉軍,於解縣,定戎兩處置屯墾大營。忙時耕作,閑時操練,時至今日,這幾萬人馬隻要披上鎧甲,挎上器械,就能直接作戰!」當初,徐衛剛剛到任時,定戎軍是一片狼藉。他請示李綱,又得到朝廷批準後,將投誠賊寇,河東流民約七萬人安置在定戎境內。挑選出了勇壯四萬餘編為鄉兵,分屯華縣解縣。這幾萬人馬一直是由吳璘張憲負責訓練,幾年下來,早就已經形成戰力了。徐衛之所以沒有將他們編入虎捷鄉軍,是不想引起過多注意。試想一下,你一個小小的知軍就帶甲五六萬,甚至超過一個經略安撫司的規模,那還得了?別說是東京,即便是李綱恐怕都要懷疑,徐九你想作甚?
出征河東時,他要求將陝華防務交到自己的哥哥手中,原因之一,就是想著這幾萬預備部隊,萬萬不能落入曲端手裏。這位大帥連義軍都敢動,何況你定戎的鄉兵?別我忙活一陣,倒替他人作了嫁衣。
「哦?果有此事?」李綱驚喜地問道。沒等對方迴答,他就想起來了,是有這麽個事,當初徐衛請示自己,自己又報給了東京,得到了朝廷的批準。到底是徐衛啊,這份遠見,就是幾路大帥裏,又有哪個具備?
「宣相,卑職此來,是想請京兆調撥一批裝備。將定戎鄉軍武裝起來,務必確保京兆萬無一失!」徐原此時才說到了此行的正題上。
李綱略一思索,當場決定道:「本相給你一萬五千人的裝備,軍需糧草餉錢也比照此數。別急著謝,你兄弟二人必須保證京兆的安全!如果失利……」
徐勝迴到陝華後,可以說是難題一大堆。首先,九弟出征河東,帶走了一萬多部隊。而河中府的張家兄弟,以及華州的康隨,都是曲端的親信,即便是曲端調走,他也不可能真正指揮得動。匆忙之間,他隻能集合自己的同州軍以及定戎的虎捷鄉軍,緊急開赴河中府防守浮橋壁壘。
幸好,不久之後,徐家老大就從涇原帶著三萬精兵趕赴陝華助戰。眼下,徐勝坐鎮河中府,徐原坐鎮同州,拱衛陝西的軍政中樞,長安。徐衛當初提出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陝華的防務必須要由徐家兄弟主持。他之所以敢提這個要求,李綱之所以滿口答應,原因就在於。李綱也沒有別的選擇,其他幾路西軍一來他鎮不住,二來就算聽他指揮,他能放心麽?陝華是阻擋金軍進攻長安的重要防線。尤其是同州,渭水南岸地形狹窄,重兵不易展開,而同州位於長安以東的渭水北岸,是進攻長安或拱衛長安的一處重鎮。除此之外,它還是潼關和和蒲津浮橋防禦體係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縱觀陝西六路,能讓李綱放心地將如此戰略要地交到其手的,也隻有徐家兄弟了。
長安,這座號稱「帝都之首」的大城市,此時還不知女真十幾萬大軍已經逼近關中。街市上仍舊熱鬧非凡,百業興旺。百姓該幹啥還幹啥,坐在小攤前,啃個肉夾饃,喝碗羊肉湯,肚子裏一片暖和,沒什麽比這更愜意的了。
一彪馬軍,約十數騎,飛奔入城,攪亂了街頭的平靜。作為軍政中樞,又是整個對夏前線的物資集散之地,長安居民早就習慣了這種陣仗,沒誰把它當迴事。等那些急著去投胎的軍漢過去,啃肉夾饃那位吹掉上麵的塵土,又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殊不知滅頂之災,正一步步靠攏他們。
宣撫司衙署
陝西最高軍政長官,李綱正會見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徐原。花廳上,李綱身著紫色公服,頭戴烏紗,束金佩魚,神色凝重地傾聽著。
客位上,一身戎裝的徐原正向他匯報備戰情況。說起來,李綱雖是方麵大員,軍政一把抓,可他的年紀還不到五十,比徐原還略小幾歲。
這徐家兄弟,雖說有骨肉血緣,但相貌都大不一樣。徐原天生的大將風範,兩道濃眉直入鬢中,鼻樑高挺,臉龐削瘦帶著一道疤痕,頜下一把短須,端得是威武不凡,氣勢懾人。
「眼下,徐勝親自守衛蒲津防線,卑職集兵於同州,金人若窺京兆,必予迎頭痛擊!」徐原嗓門極大,平常說話也跟吵架一般。
李綱聽了這話,麵上愁雲仍舊不散:「子昂率軍招討河東,以致陝華兵力空虛。義德如今雖率涇原軍來,與金軍恐怕仍舊懸殊,能擋得住麽?」怪不得他如此擔憂,徐衛傳來消息,說是金軍號稱二十四萬。這自然是虛誇,但估測一下,十萬左右應該還是有的。
徐原卻是麵露笑容:「這點,請宣相盡管放心。卑職這位小堂弟在定戎留下了充足的兵源!」
李綱眉頭一皺,徐衛的虎捷鄉軍攏共兩萬出頭,帶走精銳去了河東,定戎怎麽可能還有充足的兵源?
見他如此模樣,徐原解釋道:「金軍二次南侵撤軍後,河東大亂,盜賊蜂起。定戎非但湧入大批流民,更一度被強人所據。徐衛剿平匪患之後,將收降的亂軍,入陝的流民編為鄉軍,於解縣,定戎兩處置屯墾大營。忙時耕作,閑時操練,時至今日,這幾萬人馬隻要披上鎧甲,挎上器械,就能直接作戰!」當初,徐衛剛剛到任時,定戎軍是一片狼藉。他請示李綱,又得到朝廷批準後,將投誠賊寇,河東流民約七萬人安置在定戎境內。挑選出了勇壯四萬餘編為鄉兵,分屯華縣解縣。這幾萬人馬一直是由吳璘張憲負責訓練,幾年下來,早就已經形成戰力了。徐衛之所以沒有將他們編入虎捷鄉軍,是不想引起過多注意。試想一下,你一個小小的知軍就帶甲五六萬,甚至超過一個經略安撫司的規模,那還得了?別說是東京,即便是李綱恐怕都要懷疑,徐九你想作甚?
出征河東時,他要求將陝華防務交到自己的哥哥手中,原因之一,就是想著這幾萬預備部隊,萬萬不能落入曲端手裏。這位大帥連義軍都敢動,何況你定戎的鄉兵?別我忙活一陣,倒替他人作了嫁衣。
「哦?果有此事?」李綱驚喜地問道。沒等對方迴答,他就想起來了,是有這麽個事,當初徐衛請示自己,自己又報給了東京,得到了朝廷的批準。到底是徐衛啊,這份遠見,就是幾路大帥裏,又有哪個具備?
「宣相,卑職此來,是想請京兆調撥一批裝備。將定戎鄉軍武裝起來,務必確保京兆萬無一失!」徐原此時才說到了此行的正題上。
李綱略一思索,當場決定道:「本相給你一萬五千人的裝備,軍需糧草餉錢也比照此數。別急著謝,你兄弟二人必須保證京兆的安全!如果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