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原本通宵歡騰的京城因金人南寇提前安靜下來,盡管朝廷並沒有宣布戒嚴。
徐紹從偏門出了官邸,踏出門檻的時候,他險些跌了一跤。這讓服侍他多年的老家人十分疑惑,樞密相公可是武臣出身,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龍,最近怎地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相公,不打緊吧?」扶住徐紹,老家人關切道。
徐紹搖了搖頭,正當鑽進轎子,像是突然想起什麽,猶豫片刻,招了招手。老家人趕緊附耳過去,卻聽相公輕聲道:「連夜收拾細軟,府中僕人遣散了去,留下要緊的就是。」語畢,鑽進轎中,隨宮裏出來的內侍匆匆而去。留下瞠目結舌的老僕在那處呆立當場。
坐在轎中,徐紹有些無力地靠著。誰能想到,僅僅兩年多時間,女真人再次捲土重來!據前線報告說,金國此次可算是傾巢而出!僅其西路軍,便號稱二十多萬!失策!前些時日,三路西軍就不該去撩撥金軍!現在倒好,捅了馬蜂窩!女真人以我朝背盟毀約為藉口,大舉來犯,搞得我們倒像失了理一般。
老九招討河東,現在被圍在平陽城裏,也不知情況怎樣。李綱宣撫陝西,可他是文臣,不通軍務。何灌倒是身經百戰,但他一來資歷無法和種師中這種西軍元老相提並論,二來又與李綱鬧出不和。陝西局勢,也讓人揪心吶!大宋立國一百七十餘年,真到了千瘡百孔,病入膏肓的地步麽?
連日來,詳議司根本沒議阻敵方略,就在一件事情上糾纏。那就是官家走不走,要走,又往哪處?一部隊主戰派大臣極力反對棄守東京,要求官家死守社稷。但更多的大臣從前兩次金軍入侵明白了一個道理,東京實在是無險可守,與其紮在東京提心弔膽,遇事就四處調兵勤王,搞得天下雞飛狗跳,不如退守一處,從長計議。
隻是,即便這些同議棄守東京的大臣,意見也不盡相同。有人支持去京兆,而且用禦駕親征的名義。陝西六路得此鼓舞,還不浴血奮戰?有數十萬強兵拱衛,不說萬無一失,至少比東京安全不是?退一萬步說,哪怕陝西丟了,咱還可以往四川退。守著天府之國,餓不死,打不怕,沒聽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麽?
可以耿南仲為代表的大臣則持反對意見,他們建議往南退,去江寧,去鎮江,去杭州,哪裏都行,就是不能去陝西。而且話說得非常直白,信不過西軍!那班潑皮,除了披著張禁軍的皮以外,跟匪盜有啥區別?怎麽能讓官家身陷虎狼之地?幾十萬強兵駐紮在那裏,萬一有個別人腦袋一熱,提兵作亂,怎生了得?江南繁榮富庶之所,更兼水道縱橫,女真人在馬背上了得,但你敢下水來麽?
就這麽在詳議司裏吵是不可開交,官家聽完這個聽那個,始終拿不定個主意。今晚,宮裏突然來了內侍,說是天子緊急召見,莫非皇帝下定決心了?
轎子停了下來,徐紹知道,到禁中了。下轎的時候,他甚至不得不抓著官橋的抬槓,內侍一見,趕緊過來扶住。一路穿於宮中,徐紹見內侍、宮娥、官員往來奔走,一片慌亂。心頭一震,這是在準備撤離!官家已經作出了決定,隻是,退往哪處?陝西?江南?
奮力加快了腳步,不多時至垂拱殿外,早望見耿南仲、何栗、折彥質、秦檜等人候在殿外。與往常的穩如泰山相比,此時,這些朝廷要員們個個踱步不止,顯得異常焦急。一看到他來,除了耿南仲,其他人都圍上前,七嘴八舌地問著。
正亂作一團時,殿中內侍出外宣詔,言官家召見。眾臣慌忙入內,望見天子坐於禦案後,一動不動。麵上看不出來丁點表情,渾如泥胎一般。推金山,倒玉柱,禮數還沒盡完,趙桓的聲音突然響起:「朕意已決!」
第二百六十七章 總攻在即
當一班執宰大臣從垂拱殿出來,不管心情如何,俱都風風火火不敢絲毫遷延。何栗出了殿門,便立在台階之上,手撫欄杆,眺望皇城。從戰國七雄的魏國開始,開封就醞釀了自己的王者氣象。此後,梁、晉、漢、周四朝都在此建都,大宋開國,太祖皇帝定都於此,經歷代先王苦心經營,東京方有今日之規模。可如今,大宋遭遇了立國一百七十餘年來未之有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東京已經成為女真狄夷眼中的一塊肥肉,非吃到嘴不可!官家不得已,隻能離京退守了。
「何相,走罷。」身旁響起一個聲音,何栗側身視之,乃禦史中丞秦檜。一聲長嘆,何灌最後看了一眼這王者之都,舉步下了台階。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重返中原……
凡是在「詳議司」掛了名的重臣都出來了,卻獨獨不見樞密使徐紹。趙桓在宣布離京退守的口頭詔命後,他被單獨留了下來。此時垂拱殿內,君臣二人相顧無言,好大一陣後,官家吩咐道:「給樞相看座。」
內侍省都知錢成搬了張凳子,徐紹謝過之後,緩緩坐了下去。當天子留下他那一刻起,他心裏就大概猜到是什麽事情了。自唐宋以來,皇帝親征或出巡,必留親王或重臣守京師,稱為「留守」。本朝立國,置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除東京外,其餘三京各有留守,但都是由當地行政長官兼任,並沒有多少特殊的權力。今日,天子在口詔退守南邊後,單獨留下自己,其用意不言自明。
徐紹從偏門出了官邸,踏出門檻的時候,他險些跌了一跤。這讓服侍他多年的老家人十分疑惑,樞密相公可是武臣出身,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擒龍,最近怎地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相公,不打緊吧?」扶住徐紹,老家人關切道。
徐紹搖了搖頭,正當鑽進轎子,像是突然想起什麽,猶豫片刻,招了招手。老家人趕緊附耳過去,卻聽相公輕聲道:「連夜收拾細軟,府中僕人遣散了去,留下要緊的就是。」語畢,鑽進轎中,隨宮裏出來的內侍匆匆而去。留下瞠目結舌的老僕在那處呆立當場。
坐在轎中,徐紹有些無力地靠著。誰能想到,僅僅兩年多時間,女真人再次捲土重來!據前線報告說,金國此次可算是傾巢而出!僅其西路軍,便號稱二十多萬!失策!前些時日,三路西軍就不該去撩撥金軍!現在倒好,捅了馬蜂窩!女真人以我朝背盟毀約為藉口,大舉來犯,搞得我們倒像失了理一般。
老九招討河東,現在被圍在平陽城裏,也不知情況怎樣。李綱宣撫陝西,可他是文臣,不通軍務。何灌倒是身經百戰,但他一來資歷無法和種師中這種西軍元老相提並論,二來又與李綱鬧出不和。陝西局勢,也讓人揪心吶!大宋立國一百七十餘年,真到了千瘡百孔,病入膏肓的地步麽?
連日來,詳議司根本沒議阻敵方略,就在一件事情上糾纏。那就是官家走不走,要走,又往哪處?一部隊主戰派大臣極力反對棄守東京,要求官家死守社稷。但更多的大臣從前兩次金軍入侵明白了一個道理,東京實在是無險可守,與其紮在東京提心弔膽,遇事就四處調兵勤王,搞得天下雞飛狗跳,不如退守一處,從長計議。
隻是,即便這些同議棄守東京的大臣,意見也不盡相同。有人支持去京兆,而且用禦駕親征的名義。陝西六路得此鼓舞,還不浴血奮戰?有數十萬強兵拱衛,不說萬無一失,至少比東京安全不是?退一萬步說,哪怕陝西丟了,咱還可以往四川退。守著天府之國,餓不死,打不怕,沒聽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麽?
可以耿南仲為代表的大臣則持反對意見,他們建議往南退,去江寧,去鎮江,去杭州,哪裏都行,就是不能去陝西。而且話說得非常直白,信不過西軍!那班潑皮,除了披著張禁軍的皮以外,跟匪盜有啥區別?怎麽能讓官家身陷虎狼之地?幾十萬強兵駐紮在那裏,萬一有個別人腦袋一熱,提兵作亂,怎生了得?江南繁榮富庶之所,更兼水道縱橫,女真人在馬背上了得,但你敢下水來麽?
就這麽在詳議司裏吵是不可開交,官家聽完這個聽那個,始終拿不定個主意。今晚,宮裏突然來了內侍,說是天子緊急召見,莫非皇帝下定決心了?
轎子停了下來,徐紹知道,到禁中了。下轎的時候,他甚至不得不抓著官橋的抬槓,內侍一見,趕緊過來扶住。一路穿於宮中,徐紹見內侍、宮娥、官員往來奔走,一片慌亂。心頭一震,這是在準備撤離!官家已經作出了決定,隻是,退往哪處?陝西?江南?
奮力加快了腳步,不多時至垂拱殿外,早望見耿南仲、何栗、折彥質、秦檜等人候在殿外。與往常的穩如泰山相比,此時,這些朝廷要員們個個踱步不止,顯得異常焦急。一看到他來,除了耿南仲,其他人都圍上前,七嘴八舌地問著。
正亂作一團時,殿中內侍出外宣詔,言官家召見。眾臣慌忙入內,望見天子坐於禦案後,一動不動。麵上看不出來丁點表情,渾如泥胎一般。推金山,倒玉柱,禮數還沒盡完,趙桓的聲音突然響起:「朕意已決!」
第二百六十七章 總攻在即
當一班執宰大臣從垂拱殿出來,不管心情如何,俱都風風火火不敢絲毫遷延。何栗出了殿門,便立在台階之上,手撫欄杆,眺望皇城。從戰國七雄的魏國開始,開封就醞釀了自己的王者氣象。此後,梁、晉、漢、周四朝都在此建都,大宋開國,太祖皇帝定都於此,經歷代先王苦心經營,東京方有今日之規模。可如今,大宋遭遇了立國一百七十餘年來未之有變,山河破碎,生靈塗炭,東京已經成為女真狄夷眼中的一塊肥肉,非吃到嘴不可!官家不得已,隻能離京退守了。
「何相,走罷。」身旁響起一個聲音,何栗側身視之,乃禦史中丞秦檜。一聲長嘆,何灌最後看了一眼這王者之都,舉步下了台階。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重返中原……
凡是在「詳議司」掛了名的重臣都出來了,卻獨獨不見樞密使徐紹。趙桓在宣布離京退守的口頭詔命後,他被單獨留了下來。此時垂拱殿內,君臣二人相顧無言,好大一陣後,官家吩咐道:「給樞相看座。」
內侍省都知錢成搬了張凳子,徐紹謝過之後,緩緩坐了下去。當天子留下他那一刻起,他心裏就大概猜到是什麽事情了。自唐宋以來,皇帝親征或出巡,必留親王或重臣守京師,稱為「留守」。本朝立國,置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應天府,除東京外,其餘三京各有留守,但都是由當地行政長官兼任,並沒有多少特殊的權力。今日,天子在口詔退守南邊後,單獨留下自己,其用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