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縫。斡離不一時為之氣結,那阿兀魯雖隻是自己麾下一名百夫長,但身長體壯,武藝過人,每戰衝鋒於前,無人敢擋,竟被這大小眼宋將一槍刺於馬下?今年是怎地?流年不利?宋軍為何勇將輩出?攻徐衛時,其部下一將,使一口寶刀,刀起處,衣甲平過,擋者披靡。後宋軍來援,又有一將,單槍匹馬敢入萬軍陣中。現在又來個大小眼?莫非南朝合不該亡?
第一百六十七章 遣使議和
被這大小眼宋將一鬧,諸將皆忿然,都欲請戰。斡離不這會兒倒是鎮定多了,輕描淡寫地說,量一武夫何足為憂?且不去管他,若靠近城關隻亂箭射迴便是,咱們接著議。其實還有什麽好議的?前有阻敵,後有追兵,三萬餘人馬被困於滑州城內,上天無路,下地無門,這番苦也。王訥與韓昉為二太子麾下漢官之首,被譽為「謀主」,韓昉生死不知,斡離不對他也就格外重視了,因此首先問計於他。
此時,王訥心裏很明白,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宋金開戰之前,女真人認為大宋的武將隻有劉延慶而已,待延慶攻遼大敗,則認為南朝無將可用。可現在呢?種、折、姚、徐四家,父子兵,親兄弟輪番上陣。尤其是那徐衛小賊,兩次於關鍵時刻壞我大事,今番竟將我逼入絕路。眾所周知,南軍善於城池攻防,北軍擅長奔襲野戰。如今三萬大軍都縮在滑州城裏,若被宋軍包圍扣城,能支撐多久?
「太子郎,非是下臣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恕我直言,眼下,攻守已經易勢。若想突破重圍,安危返迴燕山已經沒有可能。臣認為,當固守,以待西路粘罕過河。再觀時待變。」王訥說的這是大實話,就連平日裏驕橫不可一世的女真將領們聞聽都沉默不言。
斡離不那個心酸,昨天,自己還想著劍指東京。到了今天,竟連自保都成問題。這怪誰?徐衛!去年若不是這廝作怪,大軍早已過了黃河,今年又是他!金軍出燕山時所攜糧草,並從真定等府州縣所獲物資,被他一把大火燒得幹幹淨淨,連根毛也沒搶迴來。不出七天,全軍就將斷糧,這對軍心士氣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見二太子落寞,王訥勸道:「太子郎,看來我們是低估了對手。南軍中不乏有勇有謀之將,亦不缺死戰不退之卒。兩次進軍,皆貪功冒進,孤軍深入,這就是……」
斡離不聽到此處臉色陡變,猛拍帥案吼道:「非是我孤軍深入!而是粘罕失期會師!他兵力並不少於我軍,且有銀術可、活女、馬五等勇將,卻至今未能渡河!使我獨力麵對十倍南軍!若能迴得朝去……」當著各族文武的麵,二太子還是沒把話說得太絕。
數落了粘罕,怒氣再度被激起的他又罵起了徐衛,說虎兒不除,終成猛獸,留得這小賊在,必為金軍之患!帳下文武見他盛怒,都不敢多言。郭藥師在眾人議論之時,一改往常的積極,始終不發一語,垂著頭若有所思。別人隻當他是遭遇大敗,心緒不佳所致,也沒多想。
但正當二太子怒火衝天,失去理智之時,他突然大聲說道:「太子郎!臣已有脫身之策!」
斡離不不懂漢語,聽到他語氣,見他神情,知道一定有極重要的話想說。趕緊望向王訥,當王訥將藥師之言解釋予他聽時,二太子終於消停下來,也沒打算將麵前這張當初姚古用過的帥案掀翻了。重新落座,問道:「但有良策,速速講來。」
藥師故作姿態,起身環視一眾文武,朗聲道:「郭某問諸位一句,眼下大宋君臣心裏最想的是什麽?」
你這不是廢話麽?我們一路披靡,打到東京城外,使南朝大將膽寒,皇帝束手。現在卻是糧草被焚,士氣低落,又被困在這滑州城裏,大宋君臣還不彈冠相慶,盡起大軍來攻滅於我?
聽完同僚們七嘴八舌的述說,郭藥師搖頭直笑:「不!在下在保證,眼下大宋君臣心裏想的,絕不是攻滅我軍。」
「何以見得?」王訥問道。也怪不得他不信,金國欲滅南朝,自然是其死敵,如今我等勢窮,對方怎會不斬盡殺絕?至少,若換成是我,必然這樣做!
郭藥師躊躇滿誌,對斡離不一抱拳,大聲道:「非是下臣誇口,在座諸公,對南朝見識皆不如我!誠如王訥所言,南軍不乏良將名帥,亦不缺勇悍之卒。但要知道,指揮他們的,是東京禁宮裏的少帝和一班不通軍務,卻慣於指手劃腳的腐儒!眼下,宋軍雖然占盡優勢,但未得東京點頭,他們不敢扣城。」
聽到這麽一說,眾人心裏多多少少恢復了幾分底氣。但轉念一想,不對吧,就算南朝少帝和文臣們都不懂軍務,但眼下局勢,就算是個傻子也看得出來,我們插翅難飛!對方再蠢,也不會放著到嘴的肥肉不吃。當下,眾人紛紛質疑。
郭藥師不為所動,繼續奏道:「還是那句話,重點便是大宋君臣的心態。此時,他們並沒有想著要把我部攻滅於境內,而是想著趕緊將我等打發走!」
此語一出,滿堂譁然!絕大部分文武都認為藥師此議太過於想當然,南人不是說,縱虎歸山,終將成患,眼下我軍已處絕境,少帝就是再弱,也不會放任我等安危迴到北地。倒是王訥聞訊之後沉吟不語,見眾人都詰難,勸道:「諸位勿躁,且聽他把話說完。」
「諸位試想,那少帝受命於危難之際。太上大禍臨頭之時,將這擔子扔給了他,自坐上皇位那刻起,他就沒有安生過。此時,說句不中聽的話,我等在其眼中,如同瘟神。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危急時刻,他連劃河為界都能答應,諸位還看不出這位大宋天子是何等樣人嗎?」郭藥師侃侃而談,倒是有些人信了他的話。畢竟,此人原為宋臣,還極受趙宋太上趙佶的寵信,深知南朝虛實。
第一百六十七章 遣使議和
被這大小眼宋將一鬧,諸將皆忿然,都欲請戰。斡離不這會兒倒是鎮定多了,輕描淡寫地說,量一武夫何足為憂?且不去管他,若靠近城關隻亂箭射迴便是,咱們接著議。其實還有什麽好議的?前有阻敵,後有追兵,三萬餘人馬被困於滑州城內,上天無路,下地無門,這番苦也。王訥與韓昉為二太子麾下漢官之首,被譽為「謀主」,韓昉生死不知,斡離不對他也就格外重視了,因此首先問計於他。
此時,王訥心裏很明白,現在的處境非常危險。宋金開戰之前,女真人認為大宋的武將隻有劉延慶而已,待延慶攻遼大敗,則認為南朝無將可用。可現在呢?種、折、姚、徐四家,父子兵,親兄弟輪番上陣。尤其是那徐衛小賊,兩次於關鍵時刻壞我大事,今番竟將我逼入絕路。眾所周知,南軍善於城池攻防,北軍擅長奔襲野戰。如今三萬大軍都縮在滑州城裏,若被宋軍包圍扣城,能支撐多久?
「太子郎,非是下臣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恕我直言,眼下,攻守已經易勢。若想突破重圍,安危返迴燕山已經沒有可能。臣認為,當固守,以待西路粘罕過河。再觀時待變。」王訥說的這是大實話,就連平日裏驕橫不可一世的女真將領們聞聽都沉默不言。
斡離不那個心酸,昨天,自己還想著劍指東京。到了今天,竟連自保都成問題。這怪誰?徐衛!去年若不是這廝作怪,大軍早已過了黃河,今年又是他!金軍出燕山時所攜糧草,並從真定等府州縣所獲物資,被他一把大火燒得幹幹淨淨,連根毛也沒搶迴來。不出七天,全軍就將斷糧,這對軍心士氣是一個災難性的打擊。
見二太子落寞,王訥勸道:「太子郎,看來我們是低估了對手。南軍中不乏有勇有謀之將,亦不缺死戰不退之卒。兩次進軍,皆貪功冒進,孤軍深入,這就是……」
斡離不聽到此處臉色陡變,猛拍帥案吼道:「非是我孤軍深入!而是粘罕失期會師!他兵力並不少於我軍,且有銀術可、活女、馬五等勇將,卻至今未能渡河!使我獨力麵對十倍南軍!若能迴得朝去……」當著各族文武的麵,二太子還是沒把話說得太絕。
數落了粘罕,怒氣再度被激起的他又罵起了徐衛,說虎兒不除,終成猛獸,留得這小賊在,必為金軍之患!帳下文武見他盛怒,都不敢多言。郭藥師在眾人議論之時,一改往常的積極,始終不發一語,垂著頭若有所思。別人隻當他是遭遇大敗,心緒不佳所致,也沒多想。
但正當二太子怒火衝天,失去理智之時,他突然大聲說道:「太子郎!臣已有脫身之策!」
斡離不不懂漢語,聽到他語氣,見他神情,知道一定有極重要的話想說。趕緊望向王訥,當王訥將藥師之言解釋予他聽時,二太子終於消停下來,也沒打算將麵前這張當初姚古用過的帥案掀翻了。重新落座,問道:「但有良策,速速講來。」
藥師故作姿態,起身環視一眾文武,朗聲道:「郭某問諸位一句,眼下大宋君臣心裏最想的是什麽?」
你這不是廢話麽?我們一路披靡,打到東京城外,使南朝大將膽寒,皇帝束手。現在卻是糧草被焚,士氣低落,又被困在這滑州城裏,大宋君臣還不彈冠相慶,盡起大軍來攻滅於我?
聽完同僚們七嘴八舌的述說,郭藥師搖頭直笑:「不!在下在保證,眼下大宋君臣心裏想的,絕不是攻滅我軍。」
「何以見得?」王訥問道。也怪不得他不信,金國欲滅南朝,自然是其死敵,如今我等勢窮,對方怎會不斬盡殺絕?至少,若換成是我,必然這樣做!
郭藥師躊躇滿誌,對斡離不一抱拳,大聲道:「非是下臣誇口,在座諸公,對南朝見識皆不如我!誠如王訥所言,南軍不乏良將名帥,亦不缺勇悍之卒。但要知道,指揮他們的,是東京禁宮裏的少帝和一班不通軍務,卻慣於指手劃腳的腐儒!眼下,宋軍雖然占盡優勢,但未得東京點頭,他們不敢扣城。」
聽到這麽一說,眾人心裏多多少少恢復了幾分底氣。但轉念一想,不對吧,就算南朝少帝和文臣們都不懂軍務,但眼下局勢,就算是個傻子也看得出來,我們插翅難飛!對方再蠢,也不會放著到嘴的肥肉不吃。當下,眾人紛紛質疑。
郭藥師不為所動,繼續奏道:「還是那句話,重點便是大宋君臣的心態。此時,他們並沒有想著要把我部攻滅於境內,而是想著趕緊將我等打發走!」
此語一出,滿堂譁然!絕大部分文武都認為藥師此議太過於想當然,南人不是說,縱虎歸山,終將成患,眼下我軍已處絕境,少帝就是再弱,也不會放任我等安危迴到北地。倒是王訥聞訊之後沉吟不語,見眾人都詰難,勸道:「諸位勿躁,且聽他把話說完。」
「諸位試想,那少帝受命於危難之際。太上大禍臨頭之時,將這擔子扔給了他,自坐上皇位那刻起,他就沒有安生過。此時,說句不中聽的話,我等在其眼中,如同瘟神。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危急時刻,他連劃河為界都能答應,諸位還看不出這位大宋天子是何等樣人嗎?」郭藥師侃侃而談,倒是有些人信了他的話。畢竟,此人原為宋臣,還極受趙宋太上趙佶的寵信,深知南朝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