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衛將這番顧慮說出時,何灌也隱約感覺到似乎的確有些不妥。但金軍無論哪一路想要殺到東京來,都必須經過黃河。西路有大宋精銳的西軍,料想問題不大。東邊一線的各處要地都有重兵把守,黃河浮橋南岸,還有種師道在鎮守滑州。你徐衛七千雜牌都能守住黃河,何況種公?
徐衛卻不以為然,縱觀古今中外,沒有哪條防線稱得上萬無一失。黃河之長何止千裏?誰敢保證沒有半點疏漏?不過,折家軍,姚平仲,種師中已經率軍去救援太原,如果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如今氣候炎熱,圍困太原的完顏銀術可確有可能暫退。太原之圍如果解除,金軍再南侵,其西路軍又將重蹈覆轍,被牽製在太原一線。那麽,最大的威脅仍在東路軍。若金東路軍想速戰速決,還是會一門心思想著直取東京。但經歷上次奪取浮橋失敗的挫折後,這迴肯定會另闢蹊徑,極有可能繞開宋軍重兵防守的黃河浮橋,尋找合適地點,以舟船渡河。宋軍的戰術歷來保守,長於依託堅固城池防守,不擅野戰。可能會出現金軍在黃河以北從容尋找渡口,而大宋河北之軍堅守不出的狀況。
一旦金軍出現在河南地區,黃河天險不復存在,野戰不可避免。但種師道上陣一生,實戰經驗無人可比,金軍想一擊而潰,恐怕沒有那麽容易。想到這一層麵,遂向何灌問道:「官家給了種公多少兵馬?」
何灌一陣幹咳,無言以對。在徐衛追問下才有些惋惜地說道:「這話別外傳,官家認為種師道年老,不復往昔之勇,是以不肯重用。雖派其出鎮滑州,其實並無兵馬隨行。」
徐衛心頭一沉,什麽?又不給一兵一卒?這麽說來,滑州兵力,就是大哥徐原那點部隊?朝廷是到底是怎麽想的?既然決定抗金,那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上下一心,舉國同力!如今雖然表麵上對金強硬,卻將李綱所陳之策打了折扣再實行。你打折扣就罷了,至少也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最大的合理部署才是,怎麽最重要的滑州和東京反而不設重兵防禦?
見徐衛憂心,何灌寬慰道:「無妨,上迴被金軍打到河北,很大的原因在於我方猝不及防。此番已作周全布置,女真人便是三頭六臂也休想威脅帝闕。至於滑州麽,已有萬餘兵力,且有種公坐鎮,萬無一失!就算他們想繞開浮橋,借舟船渡河,那河北諸鎮都有重兵防守,豈容他安然通過?」
徐衛不再說話了。如果連何灌這種一直對女真保持高度戒備的軍中元老都這般樂觀,那官家和文臣的態度可想而知。
何灌見他這般模樣,細細一思索。徐衛對宋金局勢有深刻而清醒的認識,上次他斷定金軍必然盡速南侵,又推測其進兵路線,都被言中。這次的抗金策略,又是他提出來的,如果他認為不妥,那想必確有隱患。遂問道:「你認為滑州和東京有危險?」
徐衛並沒有正麵迴答,而是說道:「以我們目前實力,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無法辦到。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證東京萬無一失。」
何灌半晌無言,確實,東京若有個閃失,大宋承受不起。帶兵之人都知道,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然君失一策,則國破族亡。是得尋個機會,提醒官家才是。
又說一陣,何灌起身告辭,再三囑咐他用心練兵。徐衛應允,一直送出帳去,正要分別時,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姚平仲和種師中都為製置副使,誰節製誰?」
「哦,這個我倒是想到了。當初官家有意讓姚平仲獨當一麵,但我觀此人……」姚家正受官家倚重,有些話,身為武臣,還是不要亂說的好。「但我向官家奏明,種師中為西軍宿將,臨敵應變非姚平仲可比。官家遂以種師中節製姚平仲。」聽到這話,徐衛稍稍放心。種家兩兄弟都為宋軍名將,既有膽氣,又富韜略,應該沒有問題。
送走何灌之後,徐衛立在帳前思量局勢,一時竟入神。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被人喚醒。定睛一看,卻是張憲立在麵前。心頭不由一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彥張憲都為歷史上有名的勇悍之將。如今都投身靖綏營,大大緩解營中缺少統兵官的局麵。
「徐指揮使,不知對於在下加入鄉勇營一事……」張憲抱拳問道。
徐衛一怔,笑道:「你能加入靖綏營,我求之不得,這樣,就在營中作個都頭如何?」徐衛這營中的都頭可不比他處,禁軍都頭管個百十來個已經封頂,靖綏營的都頭,卻管著好幾千人馬!
張憲聽聞,臉上竟露出一絲慚愧的笑容:「指揮使,張憲知道,家父與何太尉私交頗厚。但你不必看何太尉情麵而收留於我。」頓了頓,四周一望,瞧見那巡邏士卒手中長槍,心頭一動,補充道「帶兵之人,既要有臨敵決斷之智,又要有身先士卒之勇。請徐指揮使看我手段之後,再作決定如何?」
他這話與徐衛平日教導軍官的相思不謀不合。而且,他不想依靠關係,而想憑真本事出頭,這樣的人,值得看重。徐衛將手一揮,大聲道:「不必。」
「這是為何?」張憲疑惑道。
「因為你是張憲!」
靖康元年五月末,六月初,金國使臣王訥離開東京。宋廷拒絕割讓三鎮之地,拒絕大宋天子尊金帝為伯父。隻答應賠款,數額也隻有女真人提出的三成不到。同時,考慮到宋金戰力的懸殊,以及局勢的艱難,趙桓同意從今以後,凡兩國文書,使節稱唿等方麵,在女真國號之前加「大」字,稱為「大金國」。
徐衛卻不以為然,縱觀古今中外,沒有哪條防線稱得上萬無一失。黃河之長何止千裏?誰敢保證沒有半點疏漏?不過,折家軍,姚平仲,種師中已經率軍去救援太原,如果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如今氣候炎熱,圍困太原的完顏銀術可確有可能暫退。太原之圍如果解除,金軍再南侵,其西路軍又將重蹈覆轍,被牽製在太原一線。那麽,最大的威脅仍在東路軍。若金東路軍想速戰速決,還是會一門心思想著直取東京。但經歷上次奪取浮橋失敗的挫折後,這迴肯定會另闢蹊徑,極有可能繞開宋軍重兵防守的黃河浮橋,尋找合適地點,以舟船渡河。宋軍的戰術歷來保守,長於依託堅固城池防守,不擅野戰。可能會出現金軍在黃河以北從容尋找渡口,而大宋河北之軍堅守不出的狀況。
一旦金軍出現在河南地區,黃河天險不復存在,野戰不可避免。但種師道上陣一生,實戰經驗無人可比,金軍想一擊而潰,恐怕沒有那麽容易。想到這一層麵,遂向何灌問道:「官家給了種公多少兵馬?」
何灌一陣幹咳,無言以對。在徐衛追問下才有些惋惜地說道:「這話別外傳,官家認為種師道年老,不復往昔之勇,是以不肯重用。雖派其出鎮滑州,其實並無兵馬隨行。」
徐衛心頭一沉,什麽?又不給一兵一卒?這麽說來,滑州兵力,就是大哥徐原那點部隊?朝廷是到底是怎麽想的?既然決定抗金,那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上下一心,舉國同力!如今雖然表麵上對金強硬,卻將李綱所陳之策打了折扣再實行。你打折扣就罷了,至少也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最大的合理部署才是,怎麽最重要的滑州和東京反而不設重兵防禦?
見徐衛憂心,何灌寬慰道:「無妨,上迴被金軍打到河北,很大的原因在於我方猝不及防。此番已作周全布置,女真人便是三頭六臂也休想威脅帝闕。至於滑州麽,已有萬餘兵力,且有種公坐鎮,萬無一失!就算他們想繞開浮橋,借舟船渡河,那河北諸鎮都有重兵防守,豈容他安然通過?」
徐衛不再說話了。如果連何灌這種一直對女真保持高度戒備的軍中元老都這般樂觀,那官家和文臣的態度可想而知。
何灌見他這般模樣,細細一思索。徐衛對宋金局勢有深刻而清醒的認識,上次他斷定金軍必然盡速南侵,又推測其進兵路線,都被言中。這次的抗金策略,又是他提出來的,如果他認為不妥,那想必確有隱患。遂問道:「你認為滑州和東京有危險?」
徐衛並沒有正麵迴答,而是說道:「以我們目前實力,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無法辦到。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證東京萬無一失。」
何灌半晌無言,確實,東京若有個閃失,大宋承受不起。帶兵之人都知道,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然君失一策,則國破族亡。是得尋個機會,提醒官家才是。
又說一陣,何灌起身告辭,再三囑咐他用心練兵。徐衛應允,一直送出帳去,正要分別時,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姚平仲和種師中都為製置副使,誰節製誰?」
「哦,這個我倒是想到了。當初官家有意讓姚平仲獨當一麵,但我觀此人……」姚家正受官家倚重,有些話,身為武臣,還是不要亂說的好。「但我向官家奏明,種師中為西軍宿將,臨敵應變非姚平仲可比。官家遂以種師中節製姚平仲。」聽到這話,徐衛稍稍放心。種家兩兄弟都為宋軍名將,既有膽氣,又富韜略,應該沒有問題。
送走何灌之後,徐衛立在帳前思量局勢,一時竟入神。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被人喚醒。定睛一看,卻是張憲立在麵前。心頭不由一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彥張憲都為歷史上有名的勇悍之將。如今都投身靖綏營,大大緩解營中缺少統兵官的局麵。
「徐指揮使,不知對於在下加入鄉勇營一事……」張憲抱拳問道。
徐衛一怔,笑道:「你能加入靖綏營,我求之不得,這樣,就在營中作個都頭如何?」徐衛這營中的都頭可不比他處,禁軍都頭管個百十來個已經封頂,靖綏營的都頭,卻管著好幾千人馬!
張憲聽聞,臉上竟露出一絲慚愧的笑容:「指揮使,張憲知道,家父與何太尉私交頗厚。但你不必看何太尉情麵而收留於我。」頓了頓,四周一望,瞧見那巡邏士卒手中長槍,心頭一動,補充道「帶兵之人,既要有臨敵決斷之智,又要有身先士卒之勇。請徐指揮使看我手段之後,再作決定如何?」
他這話與徐衛平日教導軍官的相思不謀不合。而且,他不想依靠關係,而想憑真本事出頭,這樣的人,值得看重。徐衛將手一揮,大聲道:「不必。」
「這是為何?」張憲疑惑道。
「因為你是張憲!」
靖康元年五月末,六月初,金國使臣王訥離開東京。宋廷拒絕割讓三鎮之地,拒絕大宋天子尊金帝為伯父。隻答應賠款,數額也隻有女真人提出的三成不到。同時,考慮到宋金戰力的懸殊,以及局勢的艱難,趙桓同意從今以後,凡兩國文書,使節稱唿等方麵,在女真國號之前加「大」字,稱為「大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