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憲
一家人正興高采烈的說笑著,徐勝起身走到弟弟身邊,小聲說道:「姐夫也在,你稍後見了他客氣些。」
聽到「姐夫」兩個字,徐衛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之後向四哥問道:「他怎麽在東京?」怪事,東京成西天了?都趕著來取經?
徐勝還沒迴答,徐秀萍在旁聽聞,搶著說道:「當初爹不是寫信到真定,請他們一家來作客麽。那個,九弟啊,你萬事看姐姐麵上,還是多少給他留些臉麵吧。」都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這話還真是半點不假。那廝一來,三姐轉身就忘了當日範經是怎麽對待她和父親的。
但姐姐話已說到這份上,他還能怎樣?清官難斷家務事,愛咋咋地吧。正說著,便見姐夫範經扶著一位老婦從裏麵出來,三個年紀相仿的小丫頭接連竄出,見了徐衛個個歡喜,小舅小舅地叫個不停。徐衛這才知道,三姐在範家的日子為什麽不好過了,在這重男輕女的時代,連生三個女兒,實在算是「罪過」。
滿屋子的侄男侄女叫舅舅,徐衛一摸身邊,想找個銅錢刮癢都沒有。他從前做老千,布局騙錢,過的是擔驚受怕跑江湖的日子,一有機會便狂歡作樂,那錢來得快去得更快。穿越到宋代,帶起了兵,與士卒同甘共苦,身邊自然也沒餘錢。
徐秀萍是個心直口快之人,一看兄弟這模樣,取笑道:「人家作官,家財萬貫,我家兄弟這官作得,敢情一直在倒貼?」
徐衛聞言大笑:「三姐還真說對了,我領著朝廷俸祿,還有官家賞賜,怎麽身邊總留不住個錢?侄兒們,先欠著,等小舅下次領了俸,一定給你們補上!」
徐秀萍和徐王氏兩個對看一眼,笑得十分曖昧,向弟弟道:「人無妻如屋無梁,又言男主外,女主內,你連個媳婦都沒有,誰替你管錢?還不是大手大腳花了去?」
徐衛看來心情不錯,打趣道:「姐姐嫂子今天給我相一個合適的,明天我就娶進門,如何?」話一出口,惹得全家哄堂大笑。
那一眾侄兒侄女看來從前便對小舅舅極為親近,圍在他身邊七嘴八舌地聒噪個沒完。一直含笑不語,樂得安享天倫的徐太公此時發話道:「你們把孩子領下去。」徐家兩個婦道一聽,心知老爺子怕是有事要說,便連拖帶拽將五六個娃弄出客堂。這時,那範經才看著徐衛,麵無表情地叫了一聲:「九弟。」當初,他在徐家趾高氣揚,簡直連嶽父老泰山也沒放在眼裏,更不用提徐衛了。
徐衛嗯了一聲算是迴答,那範經之母將他打量一番,笑著對徐太公說道:「親家公,多年不見,你這季子出落得這般模樣了。」
徐衛聽得眉頭一鎖,什麽叫出落?合著我是大家閨秀?
徐彰似乎不太想接這話茬,笑了一下,敷衍幾句。範家母子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閑話便自行離去。他們前腳剛一走,徐衛就問道:「真的全家都來了?」
徐彰嘆了一聲,沉默不語。徐勝也是猶豫再三,這才道出原因,當日徐彰修書一封送往真定,請他們一家過來作客,也替範經徐秀萍夫妻兩個調解調解。可那信送出後,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就在金軍突然發動襲擊,攻陷燕雲之後,範家母子拖家帶口出現了。剛來的時候,還死撐著臉皮,說是看在兩家結親,徐家老爺子又極力邀請的份上才來。可誰都知道,女真人攻陷燕雲,真定危急。派出援兵又被金軍擊潰,那真定城裏一片恐慌。不論貧富,紛紛南逃。範家被逼得沒辦法,這是來投靠徐家了。
不至於吧?範家老爺子不是聽說在京城作禮部侍郎麽?大小也是個四品官,怎麽範家不到京城來?徐衛疑惑不解。
原來,範經母子二人起初倒的確是這麽想的,可東京大名,誰近誰遠?便想著先到大名,等局勢穩定些,再去京城。可跟著徐家來到東京後才得知,範家老爺子是蔡京一黨,已經跟隨太上皇南逃江淮了。那母子二人初到徐家時,十分跋扈,在得知這事之後才稍作收斂。
「太上皇以及隨行官員不是迴京了麽?範父也應該……」徐衛又問道。
徐勝苦笑一聲:「迴來更慘,前腳剛到京城,官家後腳就下了詔,一貶再貶,並流放廣南安置,立即執行。你沒瞧見麽,範母現在對爹客氣多了。」
「貶到什麽級別?」
「貶到他現在要是見到你,都得作揖問安的級別。」
徐衛心中暗思,被劃為蔡京一黨,那這位範老爺子的下半輩子可能都要在嶺南吃荔枝了。那這麽說來,範家母子豈非吃定我們徐家?咱還得替她養老送終?
徐彰一直沒有說話,聽到此處,幹咳兩聲,向兒子問道:「老九,你靖綏營要人吧?」
怎地?難道老爺子要憑藉在西軍中的關係,給自己招兵買馬?那敢情好!現在種、姚、折幾家西軍都有部隊在京城,爹從前是西軍勇將,廉頗雖老,威名仍在,如今又是步軍司二把手,他要是出麵,招幾個統兵官過來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一念至此,上前連聲道:「要要要!爹有什麽好介紹?」
徐彰瞄了他一眼,似乎有些難以啟齒。徐勝見狀,想起三姐那苦苦央求的模樣,把心一橫,說道:「爹,還是我來說吧。」
徐彰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徐勝轉向兄弟道:「九弟,坐下說。」待弟弟落座之後,徐勝這才道出緣由。範家老爺子被貶廣南,按規矩,家屬也要同行。可範母年邁多病,怕是經不起這山高路遠的折騰,範經從前倒是受過蔭補,可剛當上官就犯了事,又得罪了上頭,結果被削職為民。他的意思是,能不能讓徐衛在靖綏營給他謀個差事。一旦有公職在身,他就不需要追隨父親而去。這樣,也能在京城落腳,奉養老母。
一家人正興高采烈的說笑著,徐勝起身走到弟弟身邊,小聲說道:「姐夫也在,你稍後見了他客氣些。」
聽到「姐夫」兩個字,徐衛一時竟沒有反應過來,之後向四哥問道:「他怎麽在東京?」怪事,東京成西天了?都趕著來取經?
徐勝還沒迴答,徐秀萍在旁聽聞,搶著說道:「當初爹不是寫信到真定,請他們一家來作客麽。那個,九弟啊,你萬事看姐姐麵上,還是多少給他留些臉麵吧。」都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這話還真是半點不假。那廝一來,三姐轉身就忘了當日範經是怎麽對待她和父親的。
但姐姐話已說到這份上,他還能怎樣?清官難斷家務事,愛咋咋地吧。正說著,便見姐夫範經扶著一位老婦從裏麵出來,三個年紀相仿的小丫頭接連竄出,見了徐衛個個歡喜,小舅小舅地叫個不停。徐衛這才知道,三姐在範家的日子為什麽不好過了,在這重男輕女的時代,連生三個女兒,實在算是「罪過」。
滿屋子的侄男侄女叫舅舅,徐衛一摸身邊,想找個銅錢刮癢都沒有。他從前做老千,布局騙錢,過的是擔驚受怕跑江湖的日子,一有機會便狂歡作樂,那錢來得快去得更快。穿越到宋代,帶起了兵,與士卒同甘共苦,身邊自然也沒餘錢。
徐秀萍是個心直口快之人,一看兄弟這模樣,取笑道:「人家作官,家財萬貫,我家兄弟這官作得,敢情一直在倒貼?」
徐衛聞言大笑:「三姐還真說對了,我領著朝廷俸祿,還有官家賞賜,怎麽身邊總留不住個錢?侄兒們,先欠著,等小舅下次領了俸,一定給你們補上!」
徐秀萍和徐王氏兩個對看一眼,笑得十分曖昧,向弟弟道:「人無妻如屋無梁,又言男主外,女主內,你連個媳婦都沒有,誰替你管錢?還不是大手大腳花了去?」
徐衛看來心情不錯,打趣道:「姐姐嫂子今天給我相一個合適的,明天我就娶進門,如何?」話一出口,惹得全家哄堂大笑。
那一眾侄兒侄女看來從前便對小舅舅極為親近,圍在他身邊七嘴八舌地聒噪個沒完。一直含笑不語,樂得安享天倫的徐太公此時發話道:「你們把孩子領下去。」徐家兩個婦道一聽,心知老爺子怕是有事要說,便連拖帶拽將五六個娃弄出客堂。這時,那範經才看著徐衛,麵無表情地叫了一聲:「九弟。」當初,他在徐家趾高氣揚,簡直連嶽父老泰山也沒放在眼裏,更不用提徐衛了。
徐衛嗯了一聲算是迴答,那範經之母將他打量一番,笑著對徐太公說道:「親家公,多年不見,你這季子出落得這般模樣了。」
徐衛聽得眉頭一鎖,什麽叫出落?合著我是大家閨秀?
徐彰似乎不太想接這話茬,笑了一下,敷衍幾句。範家母子說了幾句無關緊要的閑話便自行離去。他們前腳剛一走,徐衛就問道:「真的全家都來了?」
徐彰嘆了一聲,沉默不語。徐勝也是猶豫再三,這才道出原因,當日徐彰修書一封送往真定,請他們一家過來作客,也替範經徐秀萍夫妻兩個調解調解。可那信送出後,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就在金軍突然發動襲擊,攻陷燕雲之後,範家母子拖家帶口出現了。剛來的時候,還死撐著臉皮,說是看在兩家結親,徐家老爺子又極力邀請的份上才來。可誰都知道,女真人攻陷燕雲,真定危急。派出援兵又被金軍擊潰,那真定城裏一片恐慌。不論貧富,紛紛南逃。範家被逼得沒辦法,這是來投靠徐家了。
不至於吧?範家老爺子不是聽說在京城作禮部侍郎麽?大小也是個四品官,怎麽範家不到京城來?徐衛疑惑不解。
原來,範經母子二人起初倒的確是這麽想的,可東京大名,誰近誰遠?便想著先到大名,等局勢穩定些,再去京城。可跟著徐家來到東京後才得知,範家老爺子是蔡京一黨,已經跟隨太上皇南逃江淮了。那母子二人初到徐家時,十分跋扈,在得知這事之後才稍作收斂。
「太上皇以及隨行官員不是迴京了麽?範父也應該……」徐衛又問道。
徐勝苦笑一聲:「迴來更慘,前腳剛到京城,官家後腳就下了詔,一貶再貶,並流放廣南安置,立即執行。你沒瞧見麽,範母現在對爹客氣多了。」
「貶到什麽級別?」
「貶到他現在要是見到你,都得作揖問安的級別。」
徐衛心中暗思,被劃為蔡京一黨,那這位範老爺子的下半輩子可能都要在嶺南吃荔枝了。那這麽說來,範家母子豈非吃定我們徐家?咱還得替她養老送終?
徐彰一直沒有說話,聽到此處,幹咳兩聲,向兒子問道:「老九,你靖綏營要人吧?」
怎地?難道老爺子要憑藉在西軍中的關係,給自己招兵買馬?那敢情好!現在種、姚、折幾家西軍都有部隊在京城,爹從前是西軍勇將,廉頗雖老,威名仍在,如今又是步軍司二把手,他要是出麵,招幾個統兵官過來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一念至此,上前連聲道:「要要要!爹有什麽好介紹?」
徐彰瞄了他一眼,似乎有些難以啟齒。徐勝見狀,想起三姐那苦苦央求的模樣,把心一橫,說道:「爹,還是我來說吧。」
徐彰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徐勝轉向兄弟道:「九弟,坐下說。」待弟弟落座之後,徐勝這才道出緣由。範家老爺子被貶廣南,按規矩,家屬也要同行。可範母年邁多病,怕是經不起這山高路遠的折騰,範經從前倒是受過蔭補,可剛當上官就犯了事,又得罪了上頭,結果被削職為民。他的意思是,能不能讓徐衛在靖綏營給他謀個差事。一旦有公職在身,他就不需要追隨父親而去。這樣,也能在京城落腳,奉養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