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不確定這個王彥,是否就是歷史上那位。略一思索,搖頭道:「不必,我親自去見。」說罷,匆匆出門,剛一下樓便瞧見日前所遇那漢子立在櫃檯之前。上前敘禮已畢,徐衛也不客套,直接邀請他一同出城。王彥也是個爽利之人,並不推託。二人並肩而騎,出了東京城,便望見外頭那不見邊際的軍營。越往外走,越是嘈雜,那各種勤王之師雲集東京,沒有統一指揮,日日生事,鬧得不可開交。


    徐衛一路上見士卒毫無紀律,尋釁鬥毆隨處可見,甚至欺淩百姓,搶奪財物,哪像保家衛國的樣子?心裏正感嘆著,身邊王彥憤然道:「官軍殘敗如此,怎能上陣殺敵?若女真人不來便罷,一旦兵至,就憑這等草包,怕是望風而逃!」


    徐衛苦笑一聲,並不迴應,繼續前行。問起王彥情況,得知其為上黨人,年輕時曾入東京謀職,隸屬於「弓馬子弟所」。後來得到官家親自測試,任命為清河縣尉。曾跟隨種師道兩次入夏作戰,立有軍功。後因家中變故,棄職返鄉。近來聞聽金軍南侵,朝廷召師勤師,遂棄家來京。不料朝中大臣多數隨太上皇南逃江淮,他遍尋各衙,也不得迴應。


    徐衛正聽著,忽見一處軍營裏,士卒正忙碌地收拾行裝,拆除營帳。又見數將並騎而出,為首一人,正是知濟南府張叔夜!聽李貫說,張知府率軍從山東趕來勤王,入京後,被拜為簽書樞密院事。他奉自己的軍令前來東京麵見何太尉,若不是張步夜相助,幾乎進不了城。


    正欲上前詢問,張叔夜卻已經看到徐衛,打馬過來,語未出口先嘆一聲。心中一動,徐衛問道:「大人這是……」


    張叔夜無言以對,沉默片刻,對徐衛道:「隨我來。」言畢,催馬就向西行。徐衛跟王彥打了聲招唿,隨即跟上前去。兩人奔出一箭之地,同下馬來。


    「剛剛收到朝廷詔命,任我為鄧州知州,兼鄧州南道兵馬都總管。並限期到任,否則重辦!所部兵馬,也劃歸姚平仲。」張叔夜語氣沉重地說道。


    徐衛一驚,張叔夜帶兵進京勤王,是有功勞的,再加上又是軍中宿將,應該加以重用才是,怎麽反而將他貶為區區知州?甚至收了他的兵權?


    「徐九,時局多變,女真人雖然北撤,但我料想其必再復來。朝中局勢也是渾濁不堪,你要小心行事。切記,切記。」張叔夜對這個後輩還是非常看重的,再三囑咐道。


    徐衛應下,張叔夜伸出手來按著他肩膀,嘴唇一動,想說什麽。可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唯有數聲長嘆,頻頻搖頭。局麵到了這個地步,有心報國,無力迴天吶。


    徐衛本想安慰這位老人幾句,卻不知語從何起。張叔夜忽地一笑,拍著他肩膀說道:「我到底沒有看錯人,你率領殘軍,卻能堅守黃河浮橋,使女真人難以逾越雷池。徐九啊,好好幹,我們這些老將已經不堪大用,抗敵衛國的重擔,就落在你們年輕一輩的肩上了。」


    聽到這話,徐衛突然想明白了。不是老將們不堪大用,而是大位易主,新君要整肅文武官員。張叔夜雖然有功,但他是趙佶的老臣,又不像種師道那樣威名赫赫,趙桓決不會重用。


    「卑職謹記大人教誨。」徐衛正色道。


    張叔夜投之以讚許的目光,此次金軍南侵,果如徐衛之前所料。有洞察敵情之先機,又有率部死戰之果敢,假以時日,此子必為中興之將!


    又說一陣,張叔夜才告辭赴鄧州上任。徐衛目送這位忠心為國的老將離去後,陷入沉思之中。朝廷既然開始著手整頓勤王之師,那就說明朝堂上必然已經形成了決議!但是戰是和,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不管戰和,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和地位,都說不上話,必須盡快擴充。朝廷既然動手整頓防務,自己身為「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又兼著「大名靖綏鄉勇營指揮使」,那靖綏營估計隨後也會調到東京。正好借這個機會,從義軍中挑選士卒擴編!


    打定主意後,策馬迴去,在王彥陪同下檢點各路義軍。那兩河之地的忠義民兵自進京以來,被放在東京最外圍,意圖很明顯,就是拿他們當擋箭牌!


    聽聞朝廷派員前來視察,義軍首領紛紛趕來拜見。痛訴背井離鄉,妻離子散之苦,請求朝廷速速發兵收復失地,還我河山。徐衛好言安撫,並命眾首領上報所部民兵人數,計有六萬之眾!多為兩河地區的農戶,因金軍南侵,官兵潰敗而自發組織起來。最先本是保衛桑梓,朝廷詔命各府州縣進京勤王,他們立即趕來東京。沒想到,來到天子腳下,朝廷不但未給一錢一糧,還時常受到官軍欺淩。


    「不錯!徐大人,我輩本著忠義之心進京勤王,誰想卻是這般境地!叫人好生寒心!」一名「忠義巡社」的社頭大聲吼道。


    徐衛抬頭一看,奇哉怪也,這天下還真是小,居然跟這兒碰上了。那社頭見徐衛盯著他看,心頭一時發慌,突然跪倒在地,拜道:「小人從前……」


    不等他把話說完,徐衛上前扶起他,笑道:「舊事就不用再提了,如今你們都本著一顆忠義之心勇赴國難,便如我兄弟一般。」


    那社頭聞言,一時愕然!不會吧?我沒聽錯?這話會從徐家老九嘴裏說出來?待清醒過來,見徐衛還執著自己的手,心下感動,一言不發,再度一拜!你當他是誰?不是旁人,正是徐衛剛剛穿越過來時,在夏津縣城跟他一番惡鬥的賭坊東主,綽號「沒角牛」的楊進!自當日事發後,他無法在夏津立足,便想投奔他處。沒想到,金軍驟然南侵,他便借江湖上的關係,組織義軍,進京勤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