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聽罷,淡然笑道:「知府大人指揮有方,知縣大人調度有理,夏津鄉兵齊心效命,這才有了此次大勝,徐衛不敢居功。」


    張叔夜聞言,大感意外,你小子多大年紀?怎地說起話來四平八穩,滴水不漏?跟你那老爹簡直是天壤之別。當下,對徐衛又多了幾分好感,早把先前與徐彰的不快扔到一邊。又問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徐衛皆對答如流。張叔夜愈加欣賞,便生了拉攏之心,但又怕他隻有匹夫之勇,而無真才實學。


    「坐下說話,來人,看茶。」張叔夜待他坐下後,又問道「你父親當年號稱西軍第一悍將,黨項人畏之如虎;你兄長也投身行伍,嶄露頭角。你將來有何打算?」


    徐衛略一沉吟,正色道:「準備拚命。」


    張叔夜方端起茶杯,聽到這話,將茶杯放下,疑惑道:「契丹已亡,黨項疲弱,金國又與我朝交好,正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何來拚命一說?」


    徐衛來之前,便聽說了接見他的是濟南知府張叔夜。從前看《水滸》,張叔夜的名字並不陌生,後來仰仗百度,才知其人並非《水滸》中說的那樣。此人並非科舉正途出身,而是依賴先祖的門蔭,踏入仕途。但與其他蔭官相比,張叔夜卻是有真本事的。在當了一段時間地方官後,政績卓著,受到天子召見,所陳意見深得帝心,於是留作京官。曾經出使遼國,在國宴是,契丹人自侍勇武,有意羞辱,要與宋廷使節比試。張叔夜表現了高超的箭術,契丹人深為欽佩。後來金軍南侵,他帶兵勤王,靖康之變,隨徽欽二帝被俘,行至白溝,絕食而死,氣節人格,震撼敵軍。


    當下,見張叔夜問起,他並不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大人真相信女真人與我國交好?」


    張叔夜心中一動,仍舊不動聲色道:「契丹敗亡後,金國交還我幽雲六州,已連續數次派遣使節,入朝交好,這是人所共知的。」


    徐衛又問:「大人應該知道,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女真人,都在馬背上長大,民風剽悍,尚武敢死。而且自古以來,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都對中原的花花江山眼饞得緊。現在遼國滅亡,擋在宋金之間一道屏障已經消除,如果您是金國之主,您會怎麽做?」


    張叔夜那杯茶,是無論如何喝不下去了。當年宋金立下「海上之盟」時,他就上書極力反對,建議聯遼抗金。可惜,當今天子和滿朝文武,都被宋遼百年世仇蒙蔽了眼睛,派遣大軍,一同攻遼。反被日薄西山的遼軍打得大敗而迴,女真人看在眼裏,早早晚晚,必定揮師南下。


    「你是說,女真人早晚會對大宋動手?」張叔夜直視著徐衛。


    後者祭出了預知歷史的金手指,神色肅穆,沉聲道:「不是早晚,就是今年!」


    張叔夜這一驚,非同小可!他雖然也判定女真人早晚會南下攻宋,可那至少也得等上三五年,今年南下,有這可能麽?但這小子既然敢口出狂語,想必有些想法。遂問道:「兩國交戰,最是耗費國力,女真人憑什麽一年之內,連續用兵?」


    「大人,所有的遊牧民族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戰養戰,通用掠奪來收集戰爭資源。而我國,各類資源十分充足,不管是糧食,肉類,鐵器,人口,可謂應有盡有。是以,女真人不必擔心耗費國力的問題,他們隻會越打越強。」徐衛說道。


    張叔夜久久無語,徐衛的意見與他的想法雖不中,亦不遠。今年宋金相約攻遼,宋軍的實力被女真人看了個真切,如今讓金國這隻老貓,枕著大宋這條鹹魚,怎能安然入睡?


    「照你的意思,我們有幾成勝算?」良久,張叔夜抿了一口冷茶問道。


    「那得看上頭是什麽意思,如果上頭無意抗戰,一心求和,那我們還就真懸了。」徐衛迴答道。


    放下茶杯,張叔夜又問:「若是朝廷舉傾國之力與之抗衡呢?」


    「十成勝算!女真人雖然勇武,但我們也不乏敢戰之士,況且我們的資源遠非金國可比,隻要決心抵抗,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咱們跟他耗!關閉邊關,堅壁清野,敵來我守,敵走我追,鯨吞蠶食,逐步推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看誰硬得過誰。」徐衛侃侃而淡,條理清楚。


    「好!」一聲大喝,張知府一掌拍在桌上,徐衛所陳之策,正與他不謀而合!「沒想到,徐彰還生了這麽一個兒子!好!」


    「知府大人過獎,我不過是紙上談兵,耍耍嘴皮子而已。」徐衛輕笑道。


    張叔夜高深莫測的盯了他一眼,笑道:「紙上談兵?砍橋拒賊,誘敵深入,甕中捉鱉,四麵圍堵,虛張聲勢,嚇退強敵,這些都是紙上談兵?」


    徐衛這下笑不出來了,對方知道得這麽詳細,看來今天不僅僅是接見嘉獎這麽簡單。


    「我那些伎倆,對付這些烏合之眾或者有用,其他麽……」徐衛這倒不是自謙,而是實話實說。這次雖然獲勝,但對方是些什麽貨色?不過是一群未經訓練的強盜,女真鐵騎卻是千錘百鍊,從屍山血海中滾出來的百戰之師。


    「事在人為嘛。」張叔夜起身,踱步至徐衛身旁坐下,「徐衛啊,你兄長已受了門蔭,作了軍官,你就沒有什麽想法?」與徐衛的一番對談,張知府慶幸自己沒有意氣用事,此子雖然年少,但其見識不凡,且有膽略,是根好苗子。更難得的是,與自己意見相投,正當趁機網羅,為國儲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默然並收藏宋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