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戰果,對於從未受過軍事訓練的鄉兵來說,可謂輝煌!
夏津城門口,左右兩列衣甲鮮明的禁軍士兵威武挺立著。可軍姿再威武,換來的也隻是老百姓心中的一句暗罵。慫包!咱都打完了,你們這些賊配軍才到,靠你們,夏津早他娘的歇菜了!
一輛馬車不急不徐的停在城門口,一身材高大,相貌英武的老者,手拄拐杖,從馬車上下來。幾名精壯的漢子扶著他,向城內而來。見他如此「托大」,負責城門守衛的一名副都頭有意為難,擋住去路,按刀喝道:「來者何人?」
老者沒答話,甚至沒看過他一眼,那副都頭正當發作,便聽老者身側一漢子迴答道:「此乃徐太公。」
徐太公?沒聽過!量這窮鄉僻壤也沒什麽人物,想必是……慢,怎麽著,姓徐?這可得好生問問,現如今,「徐」這個字在夏津可是有特殊的分量。
「借問一聲,軍中徐四指揮使是?」副都頭問了一句。
「那是太公長子。」漢子迴答道。
副都頭暗吃一驚,又問道:「敢問,那位人稱夏津之虎的徐衛徐九郎是?」
第二十章 知府的垂青
「夏津之虎?哦,那是太公幼子。」漢子頗有些神氣的迴答道。
副都頭迅速將按刀的手放下,緩緩拱起,萬分景仰道:「哎呀呀!老太公!真是虎父無犬子!小的這跟您道喜了!」麵對禁軍老前輩,老長官,他半分脾氣也沒了。何況,人家那兩個兒子,嗨,甭說了,一個字,牛!
正說著,徐勝領著幾個健卒,匆匆而來,未到太公麵前,已經跪倒在地,叩頭道:「兒不孝!讓老父受驚,請父親大人責罰!」
徐太公上前扶起,隨手撫去他鎧甲上的汙穢,欣慰道:「你指揮守城,乃是職責所在,豈能因公廢私?打的不錯,沒給我丟臉。」
徐勝有些激動:「若非九弟及時增援,夏津恐已不保。爹,九弟這次可算是立下大功了!知濟南府張公點名要見他!」
徐太公沙場宿將,聽到這話,也不禁微微吃驚。本朝皇帝登基後,升大郡為府,派遣朝臣任行政長官,兼管軍事,稱「以某官知某府事」,位高權重。那濟南知府張叔夜,乃天子寵信之臣,為何點名要見我家老九?還有,他濟南府怎麽會派兵援助夏津?
戰事結束後,首要任務自然是清點戰果,統計傷亡,賞功罰過。此次作戰,若論功勞,相信是眾望所歸,毫無懸念。徐家兩兄弟,一個守城得力,一個增援及時,都是大大的功臣。是以,濟南知府張叔夜以及本縣知縣相公,派人赴徐家莊,請來了老太公徐彰。
因上官到來,夏津縣衙被充作帥府。此時,內衙花廳上,僅有主位坐著一位官人,年約六旬,鬚髮花白,但雄姿偉略,顧盼生威。雖然領軍,卻著文官常服,此時正立在廳中,若有所思。聽聞外麵傳來腳步聲,遂轉身向外。
徐太公,徐勝兩父子入得廳中,徐勝軍職在身,自是大禮相見。張叔夜含笑受禮後,才伸手虛托,笑道:「不必多禮。」
那徐彰徐太公,因是五品致仕,僅拱手施禮,口稱:「見過知府……」
「老哥哥,十餘年不見,別來無恙否?」張叔夜上前,一把執住徐太公雙手,如好友故舊一般,熱情非常。當年徐太公在西北統兵,張知府也在西北任職,兩人倒是相識,但說有多深的交情麽,還真淡不上。如今,徐太公已然去職,他卻是代天子守牧一方的封疆大吏,如此客氣,倒叫徐太公有些不自在了。
幹咳兩聲,徐太公迴道:「行將就木,等死罷了。」
張知府不論真假,總是一番熱忱,聽到這話,隻得幹笑:「老哥哥說哪裏話?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今,令郎繼承父誌,投身行伍,早早晚晚,必成大器啊。來來來,坐下說話。」
三人坐定,張叔夜說了些場麵話,無非是迴憶當年在西北的「戰鬥情誼」,又稱讚徐太公「虎父無犬子」雲雲。
徐太公卻是個急性子,喜怒皆形於色,臉上不耐煩的神情漸漸顯露。徐勝暗自擔心,老父親的脾氣剛烈,直爽,容易得罪人,當年正是開罪了上頭,才被迫致仕。這次知府接見,意義非常,可千萬別出差子。
「不知老哥哥膝下幾子?」張知府突然話鋒一轉,問了這麽一句。
「一女二子。」徐太公生硬的迴道。
「哦?那這位想必就是在大名府軍中任職指揮使的長子吧?」張叔夜看著徐勝問道。
「是。」徐太公當真惜墨如金,身旁的徐勝繃緊了皮,生怕父親犯了性子。
張叔夜略一頷首,贊道:「將門虎子,前途無量。不知昨夜那位馳援縣城的,夏津之虎何在?」自從楊彥在城下嚎那一嗓子「徐家莊之虎,夏津小霸王」後,徐衛的光輝事跡,今天已傳得有些變樣了。
而徐家老九的形象,也從「紈絝子弟」「潑皮無賴」,搖身一變成為「少有大誌」「不拘小節」,甚至「夜讀春秋」「文武雙全」。
「什麽夏津之虎,一個敗家子而已。」徐太公其實聽得心裏十分受用,可臉上仍舊沒有絲毫表情,語氣也生硬得緊。張知府一片熱忱,見對方是油鹽不進,漸漸也變了臉色。
「哎,自古英雄出少年,何必太過謙虛?」張知府輕笑一聲,又接道「老哥哥,你這長子受恩蔭作了官,幼子想必是要留在身邊侍奉養老吧?」
夏津城門口,左右兩列衣甲鮮明的禁軍士兵威武挺立著。可軍姿再威武,換來的也隻是老百姓心中的一句暗罵。慫包!咱都打完了,你們這些賊配軍才到,靠你們,夏津早他娘的歇菜了!
一輛馬車不急不徐的停在城門口,一身材高大,相貌英武的老者,手拄拐杖,從馬車上下來。幾名精壯的漢子扶著他,向城內而來。見他如此「托大」,負責城門守衛的一名副都頭有意為難,擋住去路,按刀喝道:「來者何人?」
老者沒答話,甚至沒看過他一眼,那副都頭正當發作,便聽老者身側一漢子迴答道:「此乃徐太公。」
徐太公?沒聽過!量這窮鄉僻壤也沒什麽人物,想必是……慢,怎麽著,姓徐?這可得好生問問,現如今,「徐」這個字在夏津可是有特殊的分量。
「借問一聲,軍中徐四指揮使是?」副都頭問了一句。
「那是太公長子。」漢子迴答道。
副都頭暗吃一驚,又問道:「敢問,那位人稱夏津之虎的徐衛徐九郎是?」
第二十章 知府的垂青
「夏津之虎?哦,那是太公幼子。」漢子頗有些神氣的迴答道。
副都頭迅速將按刀的手放下,緩緩拱起,萬分景仰道:「哎呀呀!老太公!真是虎父無犬子!小的這跟您道喜了!」麵對禁軍老前輩,老長官,他半分脾氣也沒了。何況,人家那兩個兒子,嗨,甭說了,一個字,牛!
正說著,徐勝領著幾個健卒,匆匆而來,未到太公麵前,已經跪倒在地,叩頭道:「兒不孝!讓老父受驚,請父親大人責罰!」
徐太公上前扶起,隨手撫去他鎧甲上的汙穢,欣慰道:「你指揮守城,乃是職責所在,豈能因公廢私?打的不錯,沒給我丟臉。」
徐勝有些激動:「若非九弟及時增援,夏津恐已不保。爹,九弟這次可算是立下大功了!知濟南府張公點名要見他!」
徐太公沙場宿將,聽到這話,也不禁微微吃驚。本朝皇帝登基後,升大郡為府,派遣朝臣任行政長官,兼管軍事,稱「以某官知某府事」,位高權重。那濟南知府張叔夜,乃天子寵信之臣,為何點名要見我家老九?還有,他濟南府怎麽會派兵援助夏津?
戰事結束後,首要任務自然是清點戰果,統計傷亡,賞功罰過。此次作戰,若論功勞,相信是眾望所歸,毫無懸念。徐家兩兄弟,一個守城得力,一個增援及時,都是大大的功臣。是以,濟南知府張叔夜以及本縣知縣相公,派人赴徐家莊,請來了老太公徐彰。
因上官到來,夏津縣衙被充作帥府。此時,內衙花廳上,僅有主位坐著一位官人,年約六旬,鬚髮花白,但雄姿偉略,顧盼生威。雖然領軍,卻著文官常服,此時正立在廳中,若有所思。聽聞外麵傳來腳步聲,遂轉身向外。
徐太公,徐勝兩父子入得廳中,徐勝軍職在身,自是大禮相見。張叔夜含笑受禮後,才伸手虛托,笑道:「不必多禮。」
那徐彰徐太公,因是五品致仕,僅拱手施禮,口稱:「見過知府……」
「老哥哥,十餘年不見,別來無恙否?」張叔夜上前,一把執住徐太公雙手,如好友故舊一般,熱情非常。當年徐太公在西北統兵,張知府也在西北任職,兩人倒是相識,但說有多深的交情麽,還真淡不上。如今,徐太公已然去職,他卻是代天子守牧一方的封疆大吏,如此客氣,倒叫徐太公有些不自在了。
幹咳兩聲,徐太公迴道:「行將就木,等死罷了。」
張知府不論真假,總是一番熱忱,聽到這話,隻得幹笑:「老哥哥說哪裏話?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今,令郎繼承父誌,投身行伍,早早晚晚,必成大器啊。來來來,坐下說話。」
三人坐定,張叔夜說了些場麵話,無非是迴憶當年在西北的「戰鬥情誼」,又稱讚徐太公「虎父無犬子」雲雲。
徐太公卻是個急性子,喜怒皆形於色,臉上不耐煩的神情漸漸顯露。徐勝暗自擔心,老父親的脾氣剛烈,直爽,容易得罪人,當年正是開罪了上頭,才被迫致仕。這次知府接見,意義非常,可千萬別出差子。
「不知老哥哥膝下幾子?」張知府突然話鋒一轉,問了這麽一句。
「一女二子。」徐太公生硬的迴道。
「哦?那這位想必就是在大名府軍中任職指揮使的長子吧?」張叔夜看著徐勝問道。
「是。」徐太公當真惜墨如金,身旁的徐勝繃緊了皮,生怕父親犯了性子。
張叔夜略一頷首,贊道:「將門虎子,前途無量。不知昨夜那位馳援縣城的,夏津之虎何在?」自從楊彥在城下嚎那一嗓子「徐家莊之虎,夏津小霸王」後,徐衛的光輝事跡,今天已傳得有些變樣了。
而徐家老九的形象,也從「紈絝子弟」「潑皮無賴」,搖身一變成為「少有大誌」「不拘小節」,甚至「夜讀春秋」「文武雙全」。
「什麽夏津之虎,一個敗家子而已。」徐太公其實聽得心裏十分受用,可臉上仍舊沒有絲毫表情,語氣也生硬得緊。張知府一片熱忱,見對方是油鹽不進,漸漸也變了臉色。
「哎,自古英雄出少年,何必太過謙虛?」張知府輕笑一聲,又接道「老哥哥,你這長子受恩蔭作了官,幼子想必是要留在身邊侍奉養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