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十大文物
開局介紹人妖,古人傻眼了 作者:戒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衣內頭部有玉眼蓋、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門塞。】
【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
【臉蓋上刻畫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凸,完全似人之體型。】
【全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做工十分精細。】
【玉片成衣後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麵平整,顏色協調,反映出玉師傑出的技藝和達官奢侈的生活。】1
【同時,因為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忘了是哪部小說了,裏麵說女主身穿金縷玉衣登場,驚豔了所有人。”
---“驚豔?驚嚇才對吧,穿個入殮服出來,別人沒準兒以為是詐屍了。”
---“真的是很嚴實,不過我想問一下,這東西是手雷嗎?”
---“誒?那劉勝的屍體去哪兒了,玉衣裏麵沒有屍體嗎?”
---“當初發現金縷玉衣的時候,裏麵就沒屍體,隻有幾顆牙齒,大概率是劉勝的屍骨已經徹底化為灰燼了。”
“那看來這玉衣也沒什麽用嘛。”
大秦,嬴政頗為失望的說道。
“朕還以為這用玉做的殮服真能保證屍身不腐呢。”
“現在看來,也不過是無用之功。”
“不過..........”
嬴政話音一轉。
“你們說,有沒有那麽一丟丟的可能性。”
“這劉勝會直接白日飛升呢?”
扶蘇搖頭道。
“應該不可能。”
“誰家好人飛升之後掉牙呢?”
...................
正說著光幕播放第二件國寶。
【第九名:馬踏飛燕】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
【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
【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誌,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征。】
【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迴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全身的著力點集注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之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
【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這個.........那什麽,我去看過,但沒發現什麽特別之處。”
---“這東西隻能看側麵,看正麵容易繃不住。”
---“一看就是跑急眼了。”
---“銅奔馬成為國寶主要還是因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曆史意義,以及精湛的工藝水平,”
“做的倒是惟妙惟肖。”
大漢,漢武帝點了點頭,但隨即向衛青問道。
“衛青,你有沒有發現這馬有一個問題。”
“陛下,臣.......沒看出來,還請陛下明示。”
漢武帝笑道,指著光幕中的銅奔馬道。
“這馬。”
“它順拐了。”
“啊?”
聞言,衛青抬頭看去。
銅奔馬果然是同手同腳的在奔跑。
衛青也是忍不住笑道。
“陛下,其實這也正常的。”
“有的馬跑起來的確是順拐的?。”
“這種順拐跑的馬稱?之為走馬,此種姿勢比奔馬更平穩,速度也很快。”
“而且還會減少顛簸,騎乘感會更為舒適。”
“隻不過天生就能順拐跑的馬屬於少數,必須要經過後天的訓練。”
“就比如現在軍中,也都在訓練戰馬順拐跑。”
“哦~~”
漢武帝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看來你對馬的確非常了解。”
聞言,衛青笑了笑,心道。
“可不咋滴。”
“畢竟我可是騎奴出身。”
“論對馬的了解,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
【第八位: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
【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征意義和極大的想象空間。】
【該器生動的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這個逼格確實高,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用的就是太陽神鳥金飾圖案。”
---“這也是成都市的市徽,三千年設計的,依舊大氣。”
---“隻能說這是logo設計界的天花板!”
---“不管是從製作工藝上的超級超級薄,還是蘊含的多重意義上;不管是古蜀人的宗教崇拜,還是作為現代各類標誌,太陽神鳥金飾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寶藏!”
“金烏負日啊~~”
大秦。
嬴政笑道。
“商朝的確是信仰太陽神,由此圖案也不足為怪。”
“不過既然是金烏的話,那根據古書記載應該有十隻啊,為何隻有四隻?”
聞言,一旁的李斯道。
“陛下,想必其意義不同吧。”
“那四隻金烏應該代表著四季,而那十二道條紋可能是代表十二個時辰,當然,更為可能是代表每年的十二個月。”
“嗯。”
嬴政點頭道。
“有理。”
.......................
【第七位:利簋。】 【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
【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周緣以紅色織物鎖邊,褲筒處裹以鐵條鎖邊,使其加固成型。】
【臉蓋上刻畫眼、鼻、嘴形,胸背部寬闊,臀腹部鼓凸,完全似人之體型。】
【全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做工十分精細。】
【玉片成衣後排列整齊,對縫嚴密,表麵平整,顏色協調,反映出玉師傑出的技藝和達官奢侈的生活。】1
【同時,因為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嶽精英”,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泄,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用於喪葬的玉器在漢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忘了是哪部小說了,裏麵說女主身穿金縷玉衣登場,驚豔了所有人。”
---“驚豔?驚嚇才對吧,穿個入殮服出來,別人沒準兒以為是詐屍了。”
---“真的是很嚴實,不過我想問一下,這東西是手雷嗎?”
---“誒?那劉勝的屍體去哪兒了,玉衣裏麵沒有屍體嗎?”
---“當初發現金縷玉衣的時候,裏麵就沒屍體,隻有幾顆牙齒,大概率是劉勝的屍骨已經徹底化為灰燼了。”
“那看來這玉衣也沒什麽用嘛。”
大秦,嬴政頗為失望的說道。
“朕還以為這用玉做的殮服真能保證屍身不腐呢。”
“現在看來,也不過是無用之功。”
“不過..........”
嬴政話音一轉。
“你們說,有沒有那麽一丟丟的可能性。”
“這劉勝會直接白日飛升呢?”
扶蘇搖頭道。
“應該不可能。”
“誰家好人飛升之後掉牙呢?”
...................
正說著光幕播放第二件國寶。
【第九名:馬踏飛燕】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
【為東漢青銅器,國寶級文物。】
【高34.5厘米,長45厘米,寬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顯示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豪情壯誌,是中華民族偉大氣質的象征。】
【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掠飛鳥的瞬間,飛鳥迴首驚顧,更增強奔馬急速向前的動勢,全身的著力點集注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之上,準確地掌握了力學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
【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為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這個.........那什麽,我去看過,但沒發現什麽特別之處。”
---“這東西隻能看側麵,看正麵容易繃不住。”
---“一看就是跑急眼了。”
---“銅奔馬成為國寶主要還是因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曆史意義,以及精湛的工藝水平,”
“做的倒是惟妙惟肖。”
大漢,漢武帝點了點頭,但隨即向衛青問道。
“衛青,你有沒有發現這馬有一個問題。”
“陛下,臣.......沒看出來,還請陛下明示。”
漢武帝笑道,指著光幕中的銅奔馬道。
“這馬。”
“它順拐了。”
“啊?”
聞言,衛青抬頭看去。
銅奔馬果然是同手同腳的在奔跑。
衛青也是忍不住笑道。
“陛下,其實這也正常的。”
“有的馬跑起來的確是順拐的?。”
“這種順拐跑的馬稱?之為走馬,此種姿勢比奔馬更平穩,速度也很快。”
“而且還會減少顛簸,騎乘感會更為舒適。”
“隻不過天生就能順拐跑的馬屬於少數,必須要經過後天的訓練。”
“就比如現在軍中,也都在訓練戰馬順拐跑。”
“哦~~”
漢武帝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看來你對馬的確非常了解。”
聞言,衛青笑了笑,心道。
“可不咋滴。”
“畢竟我可是騎奴出身。”
“論對馬的了解,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
【第八位: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為商周時期的金器。】
【整體為圓形薄片,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征意義和極大的想象空間。】
【該器生動的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隻神鳥圍繞著旋轉的太陽飛翔,周而複始,循環往複,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現收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這個逼格確實高,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用的就是太陽神鳥金飾圖案。”
---“這也是成都市的市徽,三千年設計的,依舊大氣。”
---“隻能說這是logo設計界的天花板!”
---“不管是從製作工藝上的超級超級薄,還是蘊含的多重意義上;不管是古蜀人的宗教崇拜,還是作為現代各類標誌,太陽神鳥金飾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寶藏!”
“金烏負日啊~~”
大秦。
嬴政笑道。
“商朝的確是信仰太陽神,由此圖案也不足為怪。”
“不過既然是金烏的話,那根據古書記載應該有十隻啊,為何隻有四隻?”
聞言,一旁的李斯道。
“陛下,想必其意義不同吧。”
“那四隻金烏應該代表著四季,而那十二道條紋可能是代表十二個時辰,當然,更為可能是代表每年的十二個月。”
“嗯。”
嬴政點頭道。
“有理。”
.......................
【第七位:利簋。】 【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
【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