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天花
開局介紹人妖,古人傻眼了 作者:戒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所周知,“病毒”一直是人們生命健康麵臨的威脅之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它的存在始終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困擾。】
【從中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到造成上億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從科學與醫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存發展史,就是一次次與各種病毒搏鬥的曆史。】
【但遺憾的是,盡管人類每一次都幸運地從病毒的魔爪之下逃脫並繁衍至今,但幾乎從來沒有真正地徹底戰勝過病毒,將病毒置於死地。】
【迄今,人類唯一消滅了的病毒是天花病毒,也一並滅絕了天花這種傳染病。】
“天花!”
聽到這個名字,康熙就沒來由的打了個哆嗦。
清朝12位皇帝,患過天花的有順治、康熙、鹹豐、同治四位。
三分之一都得過天花。
有一種說法是,天花源自北非的古埃及。
公元前1143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五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天花病人。
大約在公元前250年,天花病毒輾轉由匈奴傳入中國。
一千多年的天花肆虐,中原漢人雖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防治經驗,但仍有高達百分之三四十的死亡率。
而剛接觸天花的滿族人對這種病毒則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染病者死亡往往十之八九。
為防天花,滿族人製定了一套嚴格的“避痘製度”。
他們的第一招,是逃避。
即使遇到重大的國家慶典,要是正好發生天花疫情,即使是皇族,隻要是未曾出痘的,都可以迴避缺席。
其次,是隔離。
滿洲治下的 八旗軍民一旦患上痘疫,即被強行驅逐遠離都城。滿族人對皇族的規定尤為詳盡,已出痘和未出痘的皇族不得共聚一處。凡是未出痘者患病,須九日後方可探視。
滿清入關之前就有的查痘製度,到進了北京城後,更為嚴苛。
當時痘疹幾乎每歲必發,查痘的對象從八旗軍民擴及京城住民、出洋貿易者,以及來京外藩。
一旦發現症狀,即進行隔離,強行驅逐患痘居民遠離都城,或諭令未出痘外藩不必來京。
順治效仿皇太極,為自己在南苑和西苑各建了一處避痘所。
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急忙奔往避痘,這樣的情形僅正史有載的就有五次之多。
但後來,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感染天花死亡。
三四個月後,又一場天花疫情在京城蔓延,深陷痛苦之中的順治竟然忘了出城避痘——這一點倒是與民間傳說中那個 情深義重的年輕皇帝形象相符。
康熙在得過天花後,曾在太醫院下專門設痘診科,廣征名醫,在北京城內設專門的“查痘章京”,負責八旗防痘事宜。
並且他還興建了曆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
.........................
“天花竟然被消滅了!”
“這也太離譜了吧!那可是天花啊!”
“這種傳染率極高的病症也能根治?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光幕前的眾人驚詫連連。
就連李世民也是驚歎不已,畢竟在唐朝,天花還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瘟疫。
每當天花爆發,無數百姓死亡,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除了隔離等死別無他法。
一旁的孫思邈也是尤為震驚。
他雖然對天花也研究了多年,但別說救活,能夠防止天花的效率也並不顯著。
他的醫治方法是,用取自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著在皮膚上來預防天花,但作用卻是微乎其微。
“後世究竟是如何消滅的天花的?”
孫思邈一臉希冀的盯著光幕,口中喃喃道。
“千萬不要是什麽疫苗之法!”
“若是這樣,老朽即便想照葫蘆畫瓢,也是極難的一件事。”
就在這時,光幕道。
【說起治療天花,就不得不提清朝的一位縣令——傅為格。】
【傅為格懂得種痘之術,這正是當時一種先進的天花治療方法。】
【種痘之術最早起源於明朝隆慶年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旱苗法,一種叫水苗法。】
【所謂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加冰片、樟腦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則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釋,植入種痘者鼻中。】
【種痘法使種痘者輕微染上天花症狀,然後出天花,再通過中醫精心護理,使他們安全經過天花期,種痘者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哦?!這樣就可以了嗎!”
孫思邈大喜過望。
他本以為,這治療天花的手段會極其複雜。
哪怕後世教給自己方法,自己也得研究個十年八年的。
但沒想到結果卻是如此簡單!
而且一旦種痘成功,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也就是說這輩子再也不會感染天花!
孫思邈欣喜不已,忙道。
“趕忙將這兩種方法記錄下來,準備晚些時候,迴去試驗一番。”
“就是不知道什麽地方還有天花病人!”
“唉!”
“這事兒整的。”
“不想它來的時候它來。”
“想讓它來的時候又不知道去哪兒找!”
“真費勁啊!”
..........................
【種痘法在中國的成功引起了外國的注意。】
【1688年,俄國醫生來北京學習種痘及檢痘法。18世紀,此法又由俄國傳至土耳其。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1718年返英後,在國內大力提倡種痘,從此人痘接種在英國盛行起來。】
【人痘接種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拯救了數以千萬計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即使在最理想的醫療條件下,仍然會有2%的死亡率,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造成將近一半的種痘者死亡。】
“還要什麽自行車兒!”
李世民苦笑道。
“2%的死亡率就夠低了。”
“我大唐感染天花的百姓,能有2%的存活率嗎?”
【1796年,幼時也種過人痘的英國鄉村醫生詹納,偶然發現,牛也會得一種類似天花的“牛痘”,但病情會比人得天花平穩很多。】
【而擠牛乳的婦女很容易傳染上牛痘,一旦得過牛痘後就不會再生天花。】
【詹納由此得到 啟發,想到這可能是牛痘使他們對天花產生了抵抗力。】
【隨後,詹納首次從正在患牛痘的擠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漿接種在一個八歲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
【六周後詹納特意給這個男孩接種天花痘漿,結果這個男孩安然無恙,證明他對天花有免疫力,比人痘法更加安全有效牛痘接種法由此麵世,並不斷完善。】
............................
【從中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到造成上億人死亡的西班牙大流感,從科學與醫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生存發展史,就是一次次與各種病毒搏鬥的曆史。】
【但遺憾的是,盡管人類每一次都幸運地從病毒的魔爪之下逃脫並繁衍至今,但幾乎從來沒有真正地徹底戰勝過病毒,將病毒置於死地。】
【迄今,人類唯一消滅了的病毒是天花病毒,也一並滅絕了天花這種傳染病。】
“天花!”
聽到這個名字,康熙就沒來由的打了個哆嗦。
清朝12位皇帝,患過天花的有順治、康熙、鹹豐、同治四位。
三分之一都得過天花。
有一種說法是,天花源自北非的古埃及。
公元前1143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五世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天花病人。
大約在公元前250年,天花病毒輾轉由匈奴傳入中國。
一千多年的天花肆虐,中原漢人雖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防治經驗,但仍有高達百分之三四十的死亡率。
而剛接觸天花的滿族人對這種病毒則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染病者死亡往往十之八九。
為防天花,滿族人製定了一套嚴格的“避痘製度”。
他們的第一招,是逃避。
即使遇到重大的國家慶典,要是正好發生天花疫情,即使是皇族,隻要是未曾出痘的,都可以迴避缺席。
其次,是隔離。
滿洲治下的 八旗軍民一旦患上痘疫,即被強行驅逐遠離都城。滿族人對皇族的規定尤為詳盡,已出痘和未出痘的皇族不得共聚一處。凡是未出痘者患病,須九日後方可探視。
滿清入關之前就有的查痘製度,到進了北京城後,更為嚴苛。
當時痘疹幾乎每歲必發,查痘的對象從八旗軍民擴及京城住民、出洋貿易者,以及來京外藩。
一旦發現症狀,即進行隔離,強行驅逐患痘居民遠離都城,或諭令未出痘外藩不必來京。
順治效仿皇太極,為自己在南苑和西苑各建了一處避痘所。
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便急忙奔往避痘,這樣的情形僅正史有載的就有五次之多。
但後來,順治最寵愛的董鄂妃感染天花死亡。
三四個月後,又一場天花疫情在京城蔓延,深陷痛苦之中的順治竟然忘了出城避痘——這一點倒是與民間傳說中那個 情深義重的年輕皇帝形象相符。
康熙在得過天花後,曾在太醫院下專門設痘診科,廣征名醫,在北京城內設專門的“查痘章京”,負責八旗防痘事宜。
並且他還興建了曆史上最有名的避痘所——承德避暑山莊。
.........................
“天花竟然被消滅了!”
“這也太離譜了吧!那可是天花啊!”
“這種傳染率極高的病症也能根治?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光幕前的眾人驚詫連連。
就連李世民也是驚歎不已,畢竟在唐朝,天花還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瘟疫。
每當天花爆發,無數百姓死亡,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除了隔離等死別無他法。
一旁的孫思邈也是尤為震驚。
他雖然對天花也研究了多年,但別說救活,能夠防止天花的效率也並不顯著。
他的醫治方法是,用取自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著在皮膚上來預防天花,但作用卻是微乎其微。
“後世究竟是如何消滅的天花的?”
孫思邈一臉希冀的盯著光幕,口中喃喃道。
“千萬不要是什麽疫苗之法!”
“若是這樣,老朽即便想照葫蘆畫瓢,也是極難的一件事。”
就在這時,光幕道。
【說起治療天花,就不得不提清朝的一位縣令——傅為格。】
【傅為格懂得種痘之術,這正是當時一種先進的天花治療方法。】
【種痘之術最早起源於明朝隆慶年間,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叫旱苗法,一種叫水苗法。】
【所謂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細末,加冰片、樟腦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則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釋,植入種痘者鼻中。】
【種痘法使種痘者輕微染上天花症狀,然後出天花,再通過中醫精心護理,使他們安全經過天花期,種痘者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哦?!這樣就可以了嗎!”
孫思邈大喜過望。
他本以為,這治療天花的手段會極其複雜。
哪怕後世教給自己方法,自己也得研究個十年八年的。
但沒想到結果卻是如此簡單!
而且一旦種痘成功,就會對天花有了免疫力!
也就是說這輩子再也不會感染天花!
孫思邈欣喜不已,忙道。
“趕忙將這兩種方法記錄下來,準備晚些時候,迴去試驗一番。”
“就是不知道什麽地方還有天花病人!”
“唉!”
“這事兒整的。”
“不想它來的時候它來。”
“想讓它來的時候又不知道去哪兒找!”
“真費勁啊!”
..........................
【種痘法在中國的成功引起了外國的注意。】
【1688年,俄國醫生來北京學習種痘及檢痘法。18世紀,此法又由俄國傳至土耳其。英國駐土耳其大使夫人孟塔古1718年返英後,在國內大力提倡種痘,從此人痘接種在英國盛行起來。】
【人痘接種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拯救了數以千萬計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即使在最理想的醫療條件下,仍然會有2%的死亡率,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造成將近一半的種痘者死亡。】
“還要什麽自行車兒!”
李世民苦笑道。
“2%的死亡率就夠低了。”
“我大唐感染天花的百姓,能有2%的存活率嗎?”
【1796年,幼時也種過人痘的英國鄉村醫生詹納,偶然發現,牛也會得一種類似天花的“牛痘”,但病情會比人得天花平穩很多。】
【而擠牛乳的婦女很容易傳染上牛痘,一旦得過牛痘後就不會再生天花。】
【詹納由此得到 啟發,想到這可能是牛痘使他們對天花產生了抵抗力。】
【隨後,詹納首次從正在患牛痘的擠奶女孩手上,沾了一些痘漿接種在一個八歲的未患天花的男孩手臂上。】
【六周後詹納特意給這個男孩接種天花痘漿,結果這個男孩安然無恙,證明他對天花有免疫力,比人痘法更加安全有效牛痘接種法由此麵世,並不斷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