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後為了減輕他的心理負擔,在他做出選擇之後,言明,司徒晏並非王室血脈,而是頂替了幼時不幸遇襲身亡的宴太子的遺孤。
宴太子遇襲之事,發生在宴太子百日之時,當時還是王後的王太後攜他出宮,前往國寺進香還願之際。
襲擊者後被查出乃敵國所派。
當時東越正值民心不穩國基動搖之際,王室急需一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穩定民心國本。
那時王太後的另一子已被顧太醫帶離王城,下落不明。
王太後為了穩定愛人辛苦打下的江山,隻能忍痛瞞下親子已亡的事實,就近自寺內僧人撿來收養的數位遺孤中,選出一位眉眼與宴太子相似,年歲也與宴太子相仿的嬰孩,頂替親子。
至於那位不幸夭折的宴太子,便隻能以遺孤之名,草草葬於國寺後山。
再到後來,王太後實在過不了心裏那關,終是想了個法子,以」蓋」壓龍氣的名頭,使得先王親自下旨,為宴太子更名為晏,以期日為安上,龍氣升騰,以佑東越海晏河清,盛世長華。
與此同時,無人察覺,國寺後山的遺孤墳前,多了一個上書」宴兒之墓」的墓碑。
此事,除了王太後和一位貼身服侍她的宮女之外,再無人知曉。
王太後不僅瞞過了天下人,甚至就連先王也一無所知。
聞及此等秘事,阿諾爾已然再無退路。
此後王太後做出的種種安排,他也隻能照單全收。
因著王太後不能確定,阿諾爾亦無法保證,司徒晏知曉王太後的安排後,會不會因為不願委屈了阿諾爾,而反對阿諾爾以哥兒之名與之成婚。
所以二人思量再三,終是決定,直至大局落定後再放他出密室。
待到那時大局已定,無論他是驚還是喜,都斷無可能拒婚。
如此王太後也能徹底放下心來。
當可謂是皆大歡喜了。
這便是司徒晏慘遭一連五日囚禁的根本原因。
司徒晏對自己的身份轉換接受良好,聽到這裏,一邊猶不滿足的四處點著火,一邊輕吻著阿諾爾的耳垂說:「那小王子從何而來?莫非阿諾兒真的能生?」
「自是不能。」
察覺某物又有了甦醒的跡象,阿諾爾偏頭躲過頻頻落在耳畔的唇舌,往床裏側挪了挪,方道。
「那孩子正是你派人找來養在城外別苑的遺孤,王太後早已知曉你的打算,便借著此次你我二人大婚的勢頭,將他的身份過了明路。」
司徒晏略覺詫異:「母後她……當真願意接受那孩子?」
阿諾爾頷首:「當真。她說,先王曾說過,你們司徒家的人,守的不是能讓你們為所欲為的王權,也不是一方一寸的國土,而是那些在國土之上世代生活、艱難求存的平民百姓。」
「阿諾兒,我心甚喜。」司徒晏笑了,說著又貼了上去,準備再戰一迴。
阿諾爾一把握住他那雙四處作亂的手,啞著嗓子說:「夠了,天要亮了。」
司徒晏傾身在他唇角親了一下:「近日我無需上早朝。」
阿諾爾挑起唇角,似笑非笑道:「也不用去慈寧宮敬茶?」
司徒晏:「……」
默然片刻,司徒晏將頭埋在他的頸間,深吸一口氣,終是老實了下來。
——
東越朝正史雲,永華五年夏,帝後大婚。
同年秋,曜王子於周年誕辰之日,承太子之位。
次年春,東越各地藩王起事,於一個月後被朝廷起兵鎮壓。
永華六年秋,東越邊境戰亂四起,西啟北離同時發難,致使東越腹背受敵。
尚未稱帝的永華王,領親兵五千,精兵十萬,禦駕親征,直搗西啟王城。
次年夏,西啟國滅,北離自顧不暇。
同年冬末,永華王率親兵五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北離及其周邊十數小國,致使東越版圖一增再增。
至此,始皇永華帝以短短十餘年之期,一統東離大陸諸國的傳奇生涯,正式拉開帷幕。
此後千年,能與之比肩的傳奇人物,唯東越第一帝後一人而已。
永華帝領兵征戰一統大陸期間,帝後微服出巡,廣開醫堂學社,造福百姓無數,得後世尊稱」醫道聖祖」。
其所著顧氏醫經,被後世之人譽為」醫道聖典」,廣為所傳。
其弟子叢岩、賀銘,承其誌,一生教化醫道學子不知凡幾。
永華二十一年秋,始皇永華帝禪位曜太子。
次年春,帝後二人雙雙不知所蹤,疑為結伴雲遊四海矣。
東越朝野史有雲,東越朝第一位帝後,疑為假哥兒。
因其終其一生,也隻為終生獨寵他一人的始皇帝,誕下曜太子一子。
亦因其終其一生,也不曾正麵向任何一人承認過,他是個哥兒。
然,野史所雲究竟是真是假,早已無從查證。
後世之人信或不信,亦已無人在意。
話說迴來。
自司徒晏退位後,阿諾爾便和他一起過上了四處遊玩的悠閑生活。
幾十年間,二人幾乎走遍了東離大陸的每一寸土地。
曾一起仗劍天涯,在江湖上留下俠侶傳說。也曾一起揚帆起航,探索四海之外。
幾十年來兩人始終形影不離,恩愛如初。
宴太子遇襲之事,發生在宴太子百日之時,當時還是王後的王太後攜他出宮,前往國寺進香還願之際。
襲擊者後被查出乃敵國所派。
當時東越正值民心不穩國基動搖之際,王室急需一位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穩定民心國本。
那時王太後的另一子已被顧太醫帶離王城,下落不明。
王太後為了穩定愛人辛苦打下的江山,隻能忍痛瞞下親子已亡的事實,就近自寺內僧人撿來收養的數位遺孤中,選出一位眉眼與宴太子相似,年歲也與宴太子相仿的嬰孩,頂替親子。
至於那位不幸夭折的宴太子,便隻能以遺孤之名,草草葬於國寺後山。
再到後來,王太後實在過不了心裏那關,終是想了個法子,以」蓋」壓龍氣的名頭,使得先王親自下旨,為宴太子更名為晏,以期日為安上,龍氣升騰,以佑東越海晏河清,盛世長華。
與此同時,無人察覺,國寺後山的遺孤墳前,多了一個上書」宴兒之墓」的墓碑。
此事,除了王太後和一位貼身服侍她的宮女之外,再無人知曉。
王太後不僅瞞過了天下人,甚至就連先王也一無所知。
聞及此等秘事,阿諾爾已然再無退路。
此後王太後做出的種種安排,他也隻能照單全收。
因著王太後不能確定,阿諾爾亦無法保證,司徒晏知曉王太後的安排後,會不會因為不願委屈了阿諾爾,而反對阿諾爾以哥兒之名與之成婚。
所以二人思量再三,終是決定,直至大局落定後再放他出密室。
待到那時大局已定,無論他是驚還是喜,都斷無可能拒婚。
如此王太後也能徹底放下心來。
當可謂是皆大歡喜了。
這便是司徒晏慘遭一連五日囚禁的根本原因。
司徒晏對自己的身份轉換接受良好,聽到這裏,一邊猶不滿足的四處點著火,一邊輕吻著阿諾爾的耳垂說:「那小王子從何而來?莫非阿諾兒真的能生?」
「自是不能。」
察覺某物又有了甦醒的跡象,阿諾爾偏頭躲過頻頻落在耳畔的唇舌,往床裏側挪了挪,方道。
「那孩子正是你派人找來養在城外別苑的遺孤,王太後早已知曉你的打算,便借著此次你我二人大婚的勢頭,將他的身份過了明路。」
司徒晏略覺詫異:「母後她……當真願意接受那孩子?」
阿諾爾頷首:「當真。她說,先王曾說過,你們司徒家的人,守的不是能讓你們為所欲為的王權,也不是一方一寸的國土,而是那些在國土之上世代生活、艱難求存的平民百姓。」
「阿諾兒,我心甚喜。」司徒晏笑了,說著又貼了上去,準備再戰一迴。
阿諾爾一把握住他那雙四處作亂的手,啞著嗓子說:「夠了,天要亮了。」
司徒晏傾身在他唇角親了一下:「近日我無需上早朝。」
阿諾爾挑起唇角,似笑非笑道:「也不用去慈寧宮敬茶?」
司徒晏:「……」
默然片刻,司徒晏將頭埋在他的頸間,深吸一口氣,終是老實了下來。
——
東越朝正史雲,永華五年夏,帝後大婚。
同年秋,曜王子於周年誕辰之日,承太子之位。
次年春,東越各地藩王起事,於一個月後被朝廷起兵鎮壓。
永華六年秋,東越邊境戰亂四起,西啟北離同時發難,致使東越腹背受敵。
尚未稱帝的永華王,領親兵五千,精兵十萬,禦駕親征,直搗西啟王城。
次年夏,西啟國滅,北離自顧不暇。
同年冬末,永華王率親兵五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北離及其周邊十數小國,致使東越版圖一增再增。
至此,始皇永華帝以短短十餘年之期,一統東離大陸諸國的傳奇生涯,正式拉開帷幕。
此後千年,能與之比肩的傳奇人物,唯東越第一帝後一人而已。
永華帝領兵征戰一統大陸期間,帝後微服出巡,廣開醫堂學社,造福百姓無數,得後世尊稱」醫道聖祖」。
其所著顧氏醫經,被後世之人譽為」醫道聖典」,廣為所傳。
其弟子叢岩、賀銘,承其誌,一生教化醫道學子不知凡幾。
永華二十一年秋,始皇永華帝禪位曜太子。
次年春,帝後二人雙雙不知所蹤,疑為結伴雲遊四海矣。
東越朝野史有雲,東越朝第一位帝後,疑為假哥兒。
因其終其一生,也隻為終生獨寵他一人的始皇帝,誕下曜太子一子。
亦因其終其一生,也不曾正麵向任何一人承認過,他是個哥兒。
然,野史所雲究竟是真是假,早已無從查證。
後世之人信或不信,亦已無人在意。
話說迴來。
自司徒晏退位後,阿諾爾便和他一起過上了四處遊玩的悠閑生活。
幾十年間,二人幾乎走遍了東離大陸的每一寸土地。
曾一起仗劍天涯,在江湖上留下俠侶傳說。也曾一起揚帆起航,探索四海之外。
幾十年來兩人始終形影不離,恩愛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