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那位臨產的哥兒最後順利誕下了嬰孩兒,父子均安。
阿諾爾最後也一再向那夫夫兩人道明了,他並非哥兒的事實。
而那位強拉他為其夫郎接生的莊稼汗與其夫郎,亦皆非心胸狹隘之人。
此事的最終結果,勉強算是皆大歡喜。
冬去春來,盛夏將至。
他們一行三人一路向南而行,走出西平郡,踏過五脈山,行過烏盆嶺,邁出丘壑州,於春末夏初之際,進入黃海州境內。
第196章 分離
黃海州地處東越國西南邊境。
西鄰彈丸小國桑烏國,北鄰丘壑州,南臨海域,東臨渭南王藩地衍海州川淮郡。
此地沿海,冬暖夏熱,物產豐富,商路廣開,貿易發達。
民風較之臨近州郡更為開放。
例如,即便是夏季最熱之時,與之相鄰的丘壑州境內,也少有光胳膊露腿兒的哥兒的在外行走。
但此地卻是甫一入夏,就有那身穿半袖短衫的哥兒上街購物、下地幹活。
甚至就連那赤身做工的漢子,也比比皆是。
在這個地方,單從外表觀之,本地人和外地人區別極大。
像那些大熱天還衣著保守、身穿長袍、腳踏長靴之人,多半是外地人沒跑了。
而那些衣著簡單便利、隻圖涼快不那麽講究膚不外露之人,多半是本地人沒跑了。
除此之外,此地的方言口音也較重了些,外地人初來到此地,多半聽不懂本地人說了什麽。
例如,初至此地的叢岩和司徒晏。
等呆過一段時間,聽得懂此地方言了,那外地人同本地人說起話來,也難免被帶偏口音。
例如,此前原司諾記憶中曾隨顧郎中來過此地、是以如今聽得懂此地方言的阿諾爾。
對於阿諾爾和叢岩而言,較為富饒的黃海州與較為貧困的丘壑州,兩者之間區別不大,唯一的不同也隻是為人看診時,一個能收到的診金較多,一個能收到的診金較少而已。
但對於司徒晏卻不止於此。
在丘壑州,司徒晏看到的最多的便是因天災忽至而生活困苦的百姓,在黃海州他卻看到了一副百姓安居樂業,城郡繁華程度不輸東嶽國都的盛世之象。
同是東越國民,兩地百姓卻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這點不同,為他帶來極大的感觸。
自踏入黃海州以來,司徒晏的心情明顯變得好了許多。
這一變化,不止阿諾爾發現了,就連與之接觸較少的叢岩也若有所覺。
原主司諾曾隨顧郎中近乎走遍了黃海州內的各個郡縣及村落,至今雖然已然時隔近十年之久,但此地仍是有許多鄉民還記得那位醫術卓絕的顧郎中,且還記得當初跟在顧郎中身邊的總角小兒。
小司諾長大後,變化很大,再加上如今此司諾已非彼司諾。
按理說,那些記得小司諾的人應是認不出內裏換了個芯子的司郎中。
可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記憶力尤其的好。
何況,無論是司郎中眉心那顆抹不去的紅痣,還是他如今的郎中身份,皆與曾經的小司諾息息相關。
因此種種之故,來到此地的阿諾爾又多了個稱唿。
認出他就是曾經那個總角小兒的鄉民,皆會喚他一聲」司小郎」。
與此同時,那些喚他司小郎的鄉民,總是免不了要問上一句,顧孟平顧老郎中此番因何未至。
待阿諾爾解釋了其中緣故,那些鄉民們總會忍不住長嘆一聲,更有一些鄉民還會情難自禁潸然淚下。
第一次聞及顧郎中之名時,司徒晏愣在原地許久未動。
那時阿諾爾正忙著安慰,忽聞顧郎中噩耗、傷心難掩的鄉民,以至未曾及時發現司徒晏的異常反應。
直到夜幕降臨,他們該歇息了,阿諾爾這才後知後覺的察出不對勁兒之處。
這晚,上了塌的司徒晏,情緒極其激動,不僅抱著阿諾爾折騰到了半夜,還險些同他做到了最後一步。
阿諾爾被他折騰的累極,本想問他因何如此,卻終是沒能抵住睡意上湧,會了周公。
睡夢中,手被鬆開時,阿諾爾豁然驚醒。
司徒晏夜半起身,阿諾爾隻以為他這是要去方便,便佯裝未覺靜等其歸。
然而,一刻鍾過去,兩刻鍾過去,司徒晏依舊未歸。
阿諾爾起身披衣,出了房門,結果卻是尋遍了他們落腳的農舍各處,也不曾尋及司徒晏的身影。
房內,司徒晏褪下的外衣還疊放在榻邊矮凳上。
就連一些常用之物,司徒晏也不曾帶離,似是隻隨身攜帶了阿諾爾送他的那把骨製匕首。
阿諾爾看著獨屬於司徒晏的行李包裹,對燈枯坐半宿,也未能等得人歸。
翌日一早,叢岩敲響房門,為他送來一封信。
信上言明」司諾親啟」,字跡屬於司徒晏。
「哪裏來的?」阿諾爾邊問邊拆信查看。
叢岩答曰:「門口撿的。」
阿諾爾目光微凝,仔細看了一遍信上所言。
叢岩撓了撓頭,問:「信上是長華公子的字跡吧?他本就和我們在一起,有話大可當麵說,寫信作甚?」
阿諾爾神色平靜的收起信紙,說:「他走了。」
叢岩微愣:「啊?走了?什麽時候走的?去了哪?」
阿諾爾最後也一再向那夫夫兩人道明了,他並非哥兒的事實。
而那位強拉他為其夫郎接生的莊稼汗與其夫郎,亦皆非心胸狹隘之人。
此事的最終結果,勉強算是皆大歡喜。
冬去春來,盛夏將至。
他們一行三人一路向南而行,走出西平郡,踏過五脈山,行過烏盆嶺,邁出丘壑州,於春末夏初之際,進入黃海州境內。
第196章 分離
黃海州地處東越國西南邊境。
西鄰彈丸小國桑烏國,北鄰丘壑州,南臨海域,東臨渭南王藩地衍海州川淮郡。
此地沿海,冬暖夏熱,物產豐富,商路廣開,貿易發達。
民風較之臨近州郡更為開放。
例如,即便是夏季最熱之時,與之相鄰的丘壑州境內,也少有光胳膊露腿兒的哥兒的在外行走。
但此地卻是甫一入夏,就有那身穿半袖短衫的哥兒上街購物、下地幹活。
甚至就連那赤身做工的漢子,也比比皆是。
在這個地方,單從外表觀之,本地人和外地人區別極大。
像那些大熱天還衣著保守、身穿長袍、腳踏長靴之人,多半是外地人沒跑了。
而那些衣著簡單便利、隻圖涼快不那麽講究膚不外露之人,多半是本地人沒跑了。
除此之外,此地的方言口音也較重了些,外地人初來到此地,多半聽不懂本地人說了什麽。
例如,初至此地的叢岩和司徒晏。
等呆過一段時間,聽得懂此地方言了,那外地人同本地人說起話來,也難免被帶偏口音。
例如,此前原司諾記憶中曾隨顧郎中來過此地、是以如今聽得懂此地方言的阿諾爾。
對於阿諾爾和叢岩而言,較為富饒的黃海州與較為貧困的丘壑州,兩者之間區別不大,唯一的不同也隻是為人看診時,一個能收到的診金較多,一個能收到的診金較少而已。
但對於司徒晏卻不止於此。
在丘壑州,司徒晏看到的最多的便是因天災忽至而生活困苦的百姓,在黃海州他卻看到了一副百姓安居樂業,城郡繁華程度不輸東嶽國都的盛世之象。
同是東越國民,兩地百姓卻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這點不同,為他帶來極大的感觸。
自踏入黃海州以來,司徒晏的心情明顯變得好了許多。
這一變化,不止阿諾爾發現了,就連與之接觸較少的叢岩也若有所覺。
原主司諾曾隨顧郎中近乎走遍了黃海州內的各個郡縣及村落,至今雖然已然時隔近十年之久,但此地仍是有許多鄉民還記得那位醫術卓絕的顧郎中,且還記得當初跟在顧郎中身邊的總角小兒。
小司諾長大後,變化很大,再加上如今此司諾已非彼司諾。
按理說,那些記得小司諾的人應是認不出內裏換了個芯子的司郎中。
可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記憶力尤其的好。
何況,無論是司郎中眉心那顆抹不去的紅痣,還是他如今的郎中身份,皆與曾經的小司諾息息相關。
因此種種之故,來到此地的阿諾爾又多了個稱唿。
認出他就是曾經那個總角小兒的鄉民,皆會喚他一聲」司小郎」。
與此同時,那些喚他司小郎的鄉民,總是免不了要問上一句,顧孟平顧老郎中此番因何未至。
待阿諾爾解釋了其中緣故,那些鄉民們總會忍不住長嘆一聲,更有一些鄉民還會情難自禁潸然淚下。
第一次聞及顧郎中之名時,司徒晏愣在原地許久未動。
那時阿諾爾正忙著安慰,忽聞顧郎中噩耗、傷心難掩的鄉民,以至未曾及時發現司徒晏的異常反應。
直到夜幕降臨,他們該歇息了,阿諾爾這才後知後覺的察出不對勁兒之處。
這晚,上了塌的司徒晏,情緒極其激動,不僅抱著阿諾爾折騰到了半夜,還險些同他做到了最後一步。
阿諾爾被他折騰的累極,本想問他因何如此,卻終是沒能抵住睡意上湧,會了周公。
睡夢中,手被鬆開時,阿諾爾豁然驚醒。
司徒晏夜半起身,阿諾爾隻以為他這是要去方便,便佯裝未覺靜等其歸。
然而,一刻鍾過去,兩刻鍾過去,司徒晏依舊未歸。
阿諾爾起身披衣,出了房門,結果卻是尋遍了他們落腳的農舍各處,也不曾尋及司徒晏的身影。
房內,司徒晏褪下的外衣還疊放在榻邊矮凳上。
就連一些常用之物,司徒晏也不曾帶離,似是隻隨身攜帶了阿諾爾送他的那把骨製匕首。
阿諾爾看著獨屬於司徒晏的行李包裹,對燈枯坐半宿,也未能等得人歸。
翌日一早,叢岩敲響房門,為他送來一封信。
信上言明」司諾親啟」,字跡屬於司徒晏。
「哪裏來的?」阿諾爾邊問邊拆信查看。
叢岩答曰:「門口撿的。」
阿諾爾目光微凝,仔細看了一遍信上所言。
叢岩撓了撓頭,問:「信上是長華公子的字跡吧?他本就和我們在一起,有話大可當麵說,寫信作甚?」
阿諾爾神色平靜的收起信紙,說:「他走了。」
叢岩微愣:「啊?走了?什麽時候走的?去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