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新年要來了。」
過了寶元年,便要進了慶曆年。
戰爭、新政,一波人下台,一波人又頂了上去。
都在下麵幾年啊。
張儒秀隻覺著自己進了一個無底洞一般,沒人是她的救星。
隻有身旁撐傘的那人,還能給她幾分溫暖。
於是她隻往司馬光懷裏靠,幾乎要纏到人身上去。
「怎麽了?」司馬光見她莫名惆悵,便低聲問道。
「有些冷。」張儒秀浸在大冷天裏,聲音也翁裏翁氣的。
就在來年變化莫測之前,盡情地尋歡罷。
張儒秀隨著心,將那些愁惱都拋到了明日。
路的盡頭,她踮起腳,抬頭貼上那瓣唇。
那人受了驚,傘稍稍歪了幾分,積雪便灑在了路旁。
月明地之下,他們都受著冷,卻在相擁之間找到了久散不去的溫存。
作者有話說:
第82章 隱情
年關將盡, 州郡之下,百姓也雀躍歡心起來。
巷裏巷外,街頭道裏, 人擠著人, 車水馬龍。大冷天的,說句話還哈著氣,可冷意阻不了臨過年的心熱。
簷上還落著沉下來的霜雪, 長街上的喧譁之聲便早早地傳遍各處, 暮鼓晨鍾之時,便已有了煙火氣。
求樂巷裏自然也熱鬧。
說也正巧, 今年除夕守歲夜, 恰好是張儒秀的生辰日。
從縣裏迴來後,張儒秀一直往返奔波在鋪裏與院間,偶爾的溫存便顯得格外金貴。
如今這處,前線戰亂的風聲愈來愈盛。先前隻是在田野鄉陌間偶有流傳而已。縣裏饑荒一過之後,風聲便大了起來, 不過兩三日, 便足夠叫百姓惶惶不安。
先前張儒秀還想著, 依照蘇州這處的散漫風氣,衙府裏的官怕不是要出慢手理事。誰知這風聲剛傳到衙府, 便被知州雷厲風行地給鎮壓了下來。
倒也正如富夫人所言,她家官人嗜酒, 也喜酒後辦大事, 時常叫人意外。富知州甚至連例會都沒開,自己一個人利索地想出了個法子, 馬上叫手下的推官縣衙去辦, 不消兩日, 便將風聲壓了下去。
要說快刀斬亂麻的法子也真是好,安了一眾百姓的心,生意也好了起來。
鋪裏,張儒秀一邊看著彈幕,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觀點。過年麽,客人的疑難問題都是繞不開「年」的。
老嬬會思念遠在北境的孩子,新婦會嘆著與自家官人兩地分居,壯年人苦於宦遊,士子苦於讀書……
一番接待過後,常常是見了人生百態。難的是還要對症下藥,走到今日這一步,看準人的心思這事已不足以支撐起一家生意來。
張儒秀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說一番安慰人心的空話,還真得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法子。
宦遊思親,遊人戀家的尋常事,她倒還能勸上一番。平時那些鄰裏之間家長裏短的事,她也能想著原先阿娘給她講的那些道理,給人好好捋一番。
叫她最為難的,從來隻是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事罷了。
約莫是兩月前,她這裏來了位看著五大三粗內心卻細膩敏感的小官人。
當時那位小官人帶著絡腮鬍,腫著眼走進了鋪裏。
那時張儒秀還以為他是事業不順,正想著說一番男兒有誌當自強的話,誰知下一瞬,那位小官人便哭唧唧地說著那些煩心話。
鋪裏每進來一位客人時,門扉便會掩了大半,也是營造著私人的氛圍。
不過那位官人到最後哭得太過悲戚,外麵搓手等著的客人聽著他的哭聲,臉上滿是驚疑,後來想著許是家裏出事了,人便是傷心過度了,便不再好奇,專心排著隊。
那位小官人,在張儒秀看來,可稱得上是一位壯漢,叫他煩憂的,竟是同自家娘子的感情問題。
當時張儒秀腦裏一片空白,便隨口說了幾句。小半旬過後,小官人又來到她這裏還願,說是虧得那日她的點撥,夫婦二人的感情才順暢起來。
也是自那日之後,張儒秀這處莫名成了一個「小姻緣寺」一般,來求一番如意情|事的官人娘子數不勝數,偏偏這些人給的價也叫人心動。
張儒秀便連著數日接著一樁樁的情|事,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幾句話。
情愛之事,信男信女的心思大多可以通過彈幕猜出來。張儒秀輸出的話,無非是給人加一把火而已,自身功勞並不大。
隻不過是在情愛之上,得了中肯的建議,見效成果往往比旁的事更明顯罷了。
隻是名聲打出去之後,愈來愈多的情場失意之人來到她這處,尋個安慰。
年關前,多數人都忙著置買年貨,情郎娘子來的次數也少了些。
今日來詢問情愛之事的,隻有一位嬌嬌弱弱的小娘子。
小娘子裝束金貴,一看便是哪位大員外家的貴娘子。身有弱柳扶風之態,走起路來腰肢輕搖,偏偏說出的話也婉轉動聽,任是張儒秀這般愣頭青,也給人吸引了過去。
她沒注意到,自己接待人的語氣也柔了幾分。
小娘子言,去年上元燈會時,相中了位小官人。莫瞧著小娘子這般弱不禁風的姿態,情愛之事上倒是頗為大膽。上元後,便叫人尋著這位小官人,也朝自家爹爹請示。大員外寵愛子女,一聽她這話,當即便笑著叫人隻管去追求。
過了寶元年,便要進了慶曆年。
戰爭、新政,一波人下台,一波人又頂了上去。
都在下麵幾年啊。
張儒秀隻覺著自己進了一個無底洞一般,沒人是她的救星。
隻有身旁撐傘的那人,還能給她幾分溫暖。
於是她隻往司馬光懷裏靠,幾乎要纏到人身上去。
「怎麽了?」司馬光見她莫名惆悵,便低聲問道。
「有些冷。」張儒秀浸在大冷天裏,聲音也翁裏翁氣的。
就在來年變化莫測之前,盡情地尋歡罷。
張儒秀隨著心,將那些愁惱都拋到了明日。
路的盡頭,她踮起腳,抬頭貼上那瓣唇。
那人受了驚,傘稍稍歪了幾分,積雪便灑在了路旁。
月明地之下,他們都受著冷,卻在相擁之間找到了久散不去的溫存。
作者有話說:
第82章 隱情
年關將盡, 州郡之下,百姓也雀躍歡心起來。
巷裏巷外,街頭道裏, 人擠著人, 車水馬龍。大冷天的,說句話還哈著氣,可冷意阻不了臨過年的心熱。
簷上還落著沉下來的霜雪, 長街上的喧譁之聲便早早地傳遍各處, 暮鼓晨鍾之時,便已有了煙火氣。
求樂巷裏自然也熱鬧。
說也正巧, 今年除夕守歲夜, 恰好是張儒秀的生辰日。
從縣裏迴來後,張儒秀一直往返奔波在鋪裏與院間,偶爾的溫存便顯得格外金貴。
如今這處,前線戰亂的風聲愈來愈盛。先前隻是在田野鄉陌間偶有流傳而已。縣裏饑荒一過之後,風聲便大了起來, 不過兩三日, 便足夠叫百姓惶惶不安。
先前張儒秀還想著, 依照蘇州這處的散漫風氣,衙府裏的官怕不是要出慢手理事。誰知這風聲剛傳到衙府, 便被知州雷厲風行地給鎮壓了下來。
倒也正如富夫人所言,她家官人嗜酒, 也喜酒後辦大事, 時常叫人意外。富知州甚至連例會都沒開,自己一個人利索地想出了個法子, 馬上叫手下的推官縣衙去辦, 不消兩日, 便將風聲壓了下去。
要說快刀斬亂麻的法子也真是好,安了一眾百姓的心,生意也好了起來。
鋪裏,張儒秀一邊看著彈幕,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觀點。過年麽,客人的疑難問題都是繞不開「年」的。
老嬬會思念遠在北境的孩子,新婦會嘆著與自家官人兩地分居,壯年人苦於宦遊,士子苦於讀書……
一番接待過後,常常是見了人生百態。難的是還要對症下藥,走到今日這一步,看準人的心思這事已不足以支撐起一家生意來。
張儒秀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說一番安慰人心的空話,還真得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法子。
宦遊思親,遊人戀家的尋常事,她倒還能勸上一番。平時那些鄰裏之間家長裏短的事,她也能想著原先阿娘給她講的那些道理,給人好好捋一番。
叫她最為難的,從來隻是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事罷了。
約莫是兩月前,她這裏來了位看著五大三粗內心卻細膩敏感的小官人。
當時那位小官人帶著絡腮鬍,腫著眼走進了鋪裏。
那時張儒秀還以為他是事業不順,正想著說一番男兒有誌當自強的話,誰知下一瞬,那位小官人便哭唧唧地說著那些煩心話。
鋪裏每進來一位客人時,門扉便會掩了大半,也是營造著私人的氛圍。
不過那位官人到最後哭得太過悲戚,外麵搓手等著的客人聽著他的哭聲,臉上滿是驚疑,後來想著許是家裏出事了,人便是傷心過度了,便不再好奇,專心排著隊。
那位小官人,在張儒秀看來,可稱得上是一位壯漢,叫他煩憂的,竟是同自家娘子的感情問題。
當時張儒秀腦裏一片空白,便隨口說了幾句。小半旬過後,小官人又來到她這裏還願,說是虧得那日她的點撥,夫婦二人的感情才順暢起來。
也是自那日之後,張儒秀這處莫名成了一個「小姻緣寺」一般,來求一番如意情|事的官人娘子數不勝數,偏偏這些人給的價也叫人心動。
張儒秀便連著數日接著一樁樁的情|事,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幾句話。
情愛之事,信男信女的心思大多可以通過彈幕猜出來。張儒秀輸出的話,無非是給人加一把火而已,自身功勞並不大。
隻不過是在情愛之上,得了中肯的建議,見效成果往往比旁的事更明顯罷了。
隻是名聲打出去之後,愈來愈多的情場失意之人來到她這處,尋個安慰。
年關前,多數人都忙著置買年貨,情郎娘子來的次數也少了些。
今日來詢問情愛之事的,隻有一位嬌嬌弱弱的小娘子。
小娘子裝束金貴,一看便是哪位大員外家的貴娘子。身有弱柳扶風之態,走起路來腰肢輕搖,偏偏說出的話也婉轉動聽,任是張儒秀這般愣頭青,也給人吸引了過去。
她沒注意到,自己接待人的語氣也柔了幾分。
小娘子言,去年上元燈會時,相中了位小官人。莫瞧著小娘子這般弱不禁風的姿態,情愛之事上倒是頗為大膽。上元後,便叫人尋著這位小官人,也朝自家爹爹請示。大員外寵愛子女,一聽她這話,當即便笑著叫人隻管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