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內,夫妻對拜、青絲合髻,互飲合巹酒,酒杯同花冠床下倒扣著,眾人皆道著「大吉」喜。


    拜完禮後,床帳又被掩上。


    最後兩禮,新郎官到外陪酒,晚間夫妻洞房。


    眾人都走後,張儒秀終於得了解放,像是一條擱淺已久的魚,此刻終於又歸於深海之中。


    「娘子辛苦了。」一旁的晴末說道。


    晴末是她屋裏的貼身小丫鬟,也是同張儒秀最為親近的一位內人。人機靈能幹,深得張儒秀的心。


    晴末說罷,給張儒秀端來了一盞茶,叫她解渴。新郎官在那處逍遙自在,可自家娘子卻隻能在屋裏耐心等著。此時雖是午後,可距晚間還有一大段距離要走。晴末心疼張儒秀起了大早還餓著肚子,便多抱怨了幾句。


    還未等張儒秀開口,另一個小丫鬟晴連也替她抱著不平。


    「小娘子在府裏何曾受過這種苦?雖說這也是一種禮,省不得,可我心裏還是給娘子難受著。」


    「你倆也受苦了。」張儒秀笑道。


    這兩位丫鬟實在是有趣。前幾日大娘子定陪嫁人時,也是她倆自告奮勇地要跟過來,旁的人都是大娘子給定的。這二位自打張儒秀穿越過來,便同她親近,萬事也替她想著。故而現今在男家,二人自然也成了張儒秀的心腹。


    「別快傻站著了,去搬幾個凳子坐著罷。」張儒秀開口吩咐道。


    「這哪兒成?這可是娘子您同郎官的新房,物件是你倆的,我們下人怎麽敢私自動?」晴末說道。


    「是啊。」晴連也低著頭附和道。


    「唉,我代表新娘子本人和新郎官允許你倆可以搬個板凳坐下同我說話。」張儒秀開著玩笑。她也明白她倆的處境,畢竟是剛來到一個新地方,行動有所拘束自然是正常的。


    晴末晴連聽了她這話後,便也不再扭捏。方才一路上她倆走了那麽遠的路,又陪著張儒秀去了家廟和前堂,腿肚酸得很。此刻坐到凳子上,身子才免於再受折磨下去。


    午後到晚間這段時辰內,都是幾位院內的女使在陪著張儒秀。後院時不時傳來前堂的幾聲嬉笑之聲,隔著老遠傳了過來,恍如隔世,聽得不真切。


    同前堂的觥籌交錯相比,後院便冷清了許多。院裏多是些女眷,女子家交談不似男子那般高聲闊談,就是遇上些新奇事,也隻是兩三人聚在一起小聲說著,生怕多心的人聽到。


    今日後院所說的,無非就是這樁婚事。女眷言語間盡是些無端的誇讚。她們先前也隻是聽到過張家三小娘子的名兒,今日一見,便分外覺著欣喜。三小娘子同府裏的二哥站在一起,便是佳偶天成,郎才女貌。又言,三小娘子一看便會是位溫良賢淑的新婦,她們先前懸著的心也總算是落了下來。


    有些愛閑侃的女子,這會兒子閑暇時刻,便從天南說到海北。


    這陣子司馬府內上下也同張府一般,忙著婚事,何況還是男家一方,操心的自然隻會更多。這些小女使累壞了,這巧姑爺在前堂陪著酒,夫人也在新房裏坐著。這兩方各司其職,倒是叫這些下人清閑起來。雖說還是要瞻前顧後半些雜事,可她們先前熬了許多夜,此刻再忙,較之從前也隻是覺著清閑。


    聶夫人寵愛這位剛過門的新婦,甚至在成婚前,就將一向珍視的鐲子贈給的張儒秀。昨晚,聶夫人又來了這處,喚來所有下人,叫他們日後好生伺候張儒秀。聶夫人當家多年,把司馬家治理的處處妥帖,在下人心中的威信自然也非比尋常。她這一發話,眾人自然是明白了張儒秀的地位,日後也會愈加上心地待人家。


    百無聊賴間,張儒秀同晴末晴連也是自在閑侃,連著說了不少話。先前沒這般閑時候,如今一聊,張儒秀直嘆兩位小丫鬟身上有著許多趣事。


    小丫鬟說,自張儒秀風寒痊癒之後,對外的秉性還是從前那般清清淡淡,不欲與人為伍,喜靜不喜鬧。隻是同內人待在一起時,倒像是變了一人似的。


    染病之前,張儒秀確實同下人交流不多,哪怕是自己屋裏的貼身下人,也是清淡模樣。晴末晴連八歲入府,如今入府剛滿十年。哪怕是入府這般早,二人同張儒秀也並未有過多深入交流。


    而從張儒秀風寒痊癒後,二人同她的交流便多了起來。


    最開始,是因著張儒秀剛穿過來對一切都不甚熟悉,便尋了二人有意無意間套話。再後來熟稔之後,張儒秀便常同人傳播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把人說得一愣一愣的。


    這二人先前並未有這方麵的念頭,經張儒秀不斷「洗腦」之後,倒像是驀地開了竅一般,三觀愈發與張儒秀同化。


    此般孤獨時刻,若非有這兩人陪著,張儒秀指不定會無聊成什麽樣子。


    照禮,自辰時起,新房裏便要散了旁人,獨留新娘子一人坐在床邊等。


    故而卯時末,張儒秀便叫晴末晴連出了房去。


    晚春五月,晚間辰時二刻,彎月依稀升了出來,而後院終於傳來了動靜。


    尚在閑著侃侃閑聊的下人聽了這動靜,便趕忙起身迎接人來。


    來人,正是從前堂宴席上應付了許久的新郎官。


    新郎官這時來,自然是要入洞房的。照禮,這時便是由養娘高聲喊著「新郎官入新房」,用來提醒新娘子和旁人的。可司馬光卻違了禮,給了領事養娘一份厚紅包,叫人閉了口。也叫隨從端來一托盤,分給後院的女眷,也是有意封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第一女講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鬆挽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鬆挽就並收藏大宋第一女講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