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曾說過,幼時他還有一小名兒,叫「年年」。幼時他頑皮淘氣,總是貪著每年的年夜飯,想著這一頓大快朵頤。結果每次都會吃撐,被教訓了許多次仍是「下次還敢」。聶夫人無奈,給他起了個「年年」的名兒,保佑他年年平安喜樂,也是勸他莫要貪心。
有了這般緣故,司馬光才會在得知張儒秀的名兒「歲歲」那一刻,臉上頗為驚訝,還問她有沒有什麽別樣的緣由。
年年歲歲,四字含在口中反覆輾轉,是前有未有的期冀,也是獨一無二的羈絆。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是他們兩人的秘密。
張儒秀把信看完,把臉上的紅暈逼下去,才能淡然坐到凳子上,才能做出反應來。
同是母單,有的人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張儒秀覺著自己的心砰砰亂跳著。情愛方麵,她比司馬光一比,倒是成了愣頭青。張儒秀決心在今日出遊時跟人家好好學學。
張儒秀興許有些遲鈍,可她不是傻。
以往的約會中,司馬光的種種行為都表示,他已經紮進了愛河裏不可自拔,頭朝下掉進去現在連腳都竄到了八萬裏處。可是二人也隻見過幾次麵而已,人怎會這麽快就動心呢?
難道是汴京城風水養人,都把這小頑固搞成了小情種?或是文人一向風流多情,容易動情?又或是張儒秀她自己身上哪處特別吸引人?
張儒秀細細想了下,好像那種情況都與司馬光這行為對不上。
故而這次邀約她定會赴,她會問問,關於他的動心。
司馬光約在了戌時一刻,不再是半晌不夜的時刻,他約在了夜市繁華時段,意圖明顯。
往常司馬光約的時刻,總是被爹爹阿娘議論著「想不通」。爹爹和阿娘感嘆著司馬光的直腸子,約女子家出去私會哪能選些午後的時辰呢?隻是這些事他們也沒法子同司馬光直說,隻能靠司馬光自己去悟。不過還好,司馬光跟開了竅一樣,時間地點都別致得很。
司馬光說,他會在州橋夜市東側王記梨糕小攤等她。夜市東側口便是王記梨膏小攤,司馬光在那處等她,二人也好相見。
汴京城內有兩處較大的夜市。一處便是禦街一帶的州橋夜市。州橋夜市位於禦街與東西禦道的交叉口,橫跨汴河。
範圍自橋南去,出了外城的正南門下的南熏門,再一直往北走,至朱雀門前的龍津橋。州橋東側的沿街開滿了店鋪,橋的西側則多是鼓館酒樓,張燈結彩,瀉歌燕飛,一片歡生之景。
夜黑後,汴河四側都掛起了燈,明明暗暗,正是萬千華燈初上之美景。船自汴河上過,載幾位吟詩作對的騷客文人,或是載著滿身脂粉香的小姐行首,趕趁奏雅樂,娘子翩然起舞,好不自在。
岸上的燈明兒投到河上,便成了粼粼而動的破碎影兒,隨著船行過的水波,一揚一盪飄忽不定。
五月初,人趕忙。幹元節過罷不久,汴京街上又是行人匆匆而過,寺院的行者、頭陀拿著鐵牌子報曉,催著兩參或是四參,而官員披著露水騎著高頭大馬也在暮鼓晨鍾中上朝。
故而到了夜市時間,忙了一天的人總要上街走一圈。哪怕什麽也不買,也隻是想出來看個熱鬧市景,散去滿身疲憊。
司馬光約在此處,是人之常情,亦是私心作祟。
張儒秀乘著馬車一路顛簸,不久後便到了約定的地兒。
付了錢,張儒秀叫車夫尋個歇腳的地兒,等著她。
張儒秀一下車,隨意一望,便瞧見了王記梨膏鋪,自然也瞧見了在人家鋪子一旁傻站著的司馬光。當然他也沒真的傻站著,他手上提著幾匣秋梨小糕,應是方才在王記鋪裏買下的。
王記鋪子距她不過二三十步遠,幾下便能走到。
司馬光站的位置巧妙。他沒擋著人家小鋪的生意路,小鋪前人來人往,司馬光站在那處,並不顯得累贅。司馬光站在陰暗交界處,身旁是一盞一人高的長明燈,燈芯燃得久,自然隻是照了人一半亮。
司馬光側身站著,故而隻能叫人看見一半沐浴在燈光下的身子,另一半則陷入黑暗之中。
張儒秀覺著司馬光提著物件側身直立而站的形象莫名乖巧,就像是等著主人的大狗狗一般,想到這處,張儒秀的嘴角便勾了起來。
「光哥!」張儒秀大聲喊道,順便揮了揮手。
街上有幾位路人聽了她這話,側著頭瞥了瞥她。
司馬光自然也聽見了這聲。他轉身正麵張儒秀,一時間整個人都明亮起來,被光映出了幾分繾綣之意。見張儒秀來了此處,他方才的落寞全都消解開來,化成了抑製不住的輕快。
司馬光開口,「歲歲。」
他念得低沉,兩個字疊聲而出,字少音短,卻迸發出一股強勁的生氣,沖開熙熙攘攘的人流,想要傳入張儒秀的耳中。
張儒秀瞧見司馬光的唇瓣動了動,她聽不見司馬光在說什麽,不過從口型也能認出司馬光在叫她的小字。
霎時,好像有什麽破開了凍土一般,黯然滋生著,不知是在誰的心裏野蠻生長。
張儒秀小跑過去,這數十步間還得顧著躲開行人。張儒秀本想一身瀟灑地跑到司馬光身邊,誰知現實卻是如躲貓貓一樣東拐西拐,跟一條貪吃蛇一樣,沒個正型。
「慢點,我又不走。」司馬光瞧著張儒秀這一副驚慌的樣子,出聲安慰道,彼時張儒秀已然跑到了他麵前。
有了這般緣故,司馬光才會在得知張儒秀的名兒「歲歲」那一刻,臉上頗為驚訝,還問她有沒有什麽別樣的緣由。
年年歲歲,四字含在口中反覆輾轉,是前有未有的期冀,也是獨一無二的羈絆。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是他們兩人的秘密。
張儒秀把信看完,把臉上的紅暈逼下去,才能淡然坐到凳子上,才能做出反應來。
同是母單,有的人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張儒秀覺著自己的心砰砰亂跳著。情愛方麵,她比司馬光一比,倒是成了愣頭青。張儒秀決心在今日出遊時跟人家好好學學。
張儒秀興許有些遲鈍,可她不是傻。
以往的約會中,司馬光的種種行為都表示,他已經紮進了愛河裏不可自拔,頭朝下掉進去現在連腳都竄到了八萬裏處。可是二人也隻見過幾次麵而已,人怎會這麽快就動心呢?
難道是汴京城風水養人,都把這小頑固搞成了小情種?或是文人一向風流多情,容易動情?又或是張儒秀她自己身上哪處特別吸引人?
張儒秀細細想了下,好像那種情況都與司馬光這行為對不上。
故而這次邀約她定會赴,她會問問,關於他的動心。
司馬光約在了戌時一刻,不再是半晌不夜的時刻,他約在了夜市繁華時段,意圖明顯。
往常司馬光約的時刻,總是被爹爹阿娘議論著「想不通」。爹爹和阿娘感嘆著司馬光的直腸子,約女子家出去私會哪能選些午後的時辰呢?隻是這些事他們也沒法子同司馬光直說,隻能靠司馬光自己去悟。不過還好,司馬光跟開了竅一樣,時間地點都別致得很。
司馬光說,他會在州橋夜市東側王記梨糕小攤等她。夜市東側口便是王記梨膏小攤,司馬光在那處等她,二人也好相見。
汴京城內有兩處較大的夜市。一處便是禦街一帶的州橋夜市。州橋夜市位於禦街與東西禦道的交叉口,橫跨汴河。
範圍自橋南去,出了外城的正南門下的南熏門,再一直往北走,至朱雀門前的龍津橋。州橋東側的沿街開滿了店鋪,橋的西側則多是鼓館酒樓,張燈結彩,瀉歌燕飛,一片歡生之景。
夜黑後,汴河四側都掛起了燈,明明暗暗,正是萬千華燈初上之美景。船自汴河上過,載幾位吟詩作對的騷客文人,或是載著滿身脂粉香的小姐行首,趕趁奏雅樂,娘子翩然起舞,好不自在。
岸上的燈明兒投到河上,便成了粼粼而動的破碎影兒,隨著船行過的水波,一揚一盪飄忽不定。
五月初,人趕忙。幹元節過罷不久,汴京街上又是行人匆匆而過,寺院的行者、頭陀拿著鐵牌子報曉,催著兩參或是四參,而官員披著露水騎著高頭大馬也在暮鼓晨鍾中上朝。
故而到了夜市時間,忙了一天的人總要上街走一圈。哪怕什麽也不買,也隻是想出來看個熱鬧市景,散去滿身疲憊。
司馬光約在此處,是人之常情,亦是私心作祟。
張儒秀乘著馬車一路顛簸,不久後便到了約定的地兒。
付了錢,張儒秀叫車夫尋個歇腳的地兒,等著她。
張儒秀一下車,隨意一望,便瞧見了王記梨膏鋪,自然也瞧見了在人家鋪子一旁傻站著的司馬光。當然他也沒真的傻站著,他手上提著幾匣秋梨小糕,應是方才在王記鋪裏買下的。
王記鋪子距她不過二三十步遠,幾下便能走到。
司馬光站的位置巧妙。他沒擋著人家小鋪的生意路,小鋪前人來人往,司馬光站在那處,並不顯得累贅。司馬光站在陰暗交界處,身旁是一盞一人高的長明燈,燈芯燃得久,自然隻是照了人一半亮。
司馬光側身站著,故而隻能叫人看見一半沐浴在燈光下的身子,另一半則陷入黑暗之中。
張儒秀覺著司馬光提著物件側身直立而站的形象莫名乖巧,就像是等著主人的大狗狗一般,想到這處,張儒秀的嘴角便勾了起來。
「光哥!」張儒秀大聲喊道,順便揮了揮手。
街上有幾位路人聽了她這話,側著頭瞥了瞥她。
司馬光自然也聽見了這聲。他轉身正麵張儒秀,一時間整個人都明亮起來,被光映出了幾分繾綣之意。見張儒秀來了此處,他方才的落寞全都消解開來,化成了抑製不住的輕快。
司馬光開口,「歲歲。」
他念得低沉,兩個字疊聲而出,字少音短,卻迸發出一股強勁的生氣,沖開熙熙攘攘的人流,想要傳入張儒秀的耳中。
張儒秀瞧見司馬光的唇瓣動了動,她聽不見司馬光在說什麽,不過從口型也能認出司馬光在叫她的小字。
霎時,好像有什麽破開了凍土一般,黯然滋生著,不知是在誰的心裏野蠻生長。
張儒秀小跑過去,這數十步間還得顧著躲開行人。張儒秀本想一身瀟灑地跑到司馬光身邊,誰知現實卻是如躲貓貓一樣東拐西拐,跟一條貪吃蛇一樣,沒個正型。
「慢點,我又不走。」司馬光瞧著張儒秀這一副驚慌的樣子,出聲安慰道,彼時張儒秀已然跑到了他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