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再有數日便是幹元節了,到時我們可以出去好好玩玩。」二姐扯著張儒秀的手興高采烈地往前走,邊走邊說。
幹元節張儒秀是知道一二的。北宋把官家生辰那天定為節日,那時普天同慶,女子可結伴而行盡情玩樂。而這四月十四幹元節過得便是仁宗的生辰。
仁宗期間程朱理學還未興盛起來,故未婚女子出行也格外便利,不受什麽規矩約束,隻是出門前要經爹爹娘娘許可才行。隻是張父嚴謹,想必之前對這方麵的事也多有限製。
不過既然是幹元節,張父也會忙於應酬,自然沒有閑心關心自家兒女的出行。
張儒秀迴過神來,連連點頭,她喜歡探索些民風古事,此次遊玩,便是了解北宋民間的一個絕佳時機。民間是不是如《清明上河圖》中那般熙熙攘攘,車水馬呢?
二姐拉著張儒秀一路好走,將蓮池,鬆林與亭榭都繞了個遍,見張儒秀實在無力才揶揄著放她迴去。
走之前還說了句「你可要好好練練身子骨,以後要走的路還多著呢!」
說罷便揮手告別,走進她的西廂房,就在張儒秀住的東廂房的對麵。
第4章 夢醒時分
這邊張儒秀喚來方才那四位女使中的其中兩人,吩咐了一些事,也詢問了一些事。
原身並沒有多親近的女使,所以張儒秀喚那兩個小丫頭來的時候,二人還有些受寵若驚。
現在府裏上上下下都知曉了她失憶這事,這也給張儒秀的問話提供了捷徑。
二位女使口中,「張儒秀」是一位不喜熱鬧的書呆子,整日裏與書相伴,不喜歡出去遊玩,隻把自己關在小書房裏,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
聽完女使的描述,張儒秀在心裏默默給原身豎起了個大拇指。如今熱愛經史子集,真叫人佩服才是。
不過原身這般清冷的性子倒是給張儒秀省了不少麻煩。原身沒有幾個好友,所以張儒秀不用替她維持原本的社交。原身整日宅在家,出去也沒幾個人認識,所以張儒秀不用擔心自己會崩人設這事。更重要的是,原身和她一樣孤寡,在情愛方麵,也與張儒秀想的一致,故而張儒秀不用費力去處理那些爛桃花。
原身交予她一個近乎潔白無瑕的宣紙,任她自由潑墨,瀟灑揮斥。張儒秀對此是無比感激的。既來之則安之,現在她要做的,便是活出一個精彩紛呈的人生,是拓寬格局,是青史留名!
想著想著,張儒秀就躺在了床褥上去。柔軟的床褥讓她的思緒也陷了進去。
夢來得突然,明明隻是眨眼慢了幾瞬,眼皮就已經合上。
她夢見了另一個「張儒秀」。
張儒秀走到一處林子裏,那裏樹長得高大,隻能透過來幾縷陽光。有人站在不遠處,張儒秀還未向前,那人便轉過身來。
「我知曉你來自很多年之後.」原身並未多做寒暄,直接開口。
「我也知曉如今我已不存人世,我的身體,我的魂魄,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原身的語氣清清淡淡,聽不出什麽情緒來。
張儒秀雖然心裏滿是疑惑但還是選擇繼續聽她說下去。
「不過我也沒有滿腹怨言。」
「我不告誡你太多,但我有些話必須要交付於你。」
原身語罷,直勾勾地盯著張儒秀。
「你說。」
「你一定要不虛此生,我要你覺得,這一生你真真切切地活過,不為任何人。」
「如此,足矣。」
原身的話重重地砸在張儒秀的心坎上,她幾乎要激動地叫起來。因為原身所說的每一句,都是張儒秀心中所嚮往並且願意去做的。
「好。」擲地有聲,簡短有力。
原身聽到了意料之中的迴答。她沒有看錯那個「她」。如此甚好。
原身沒有再說什麽話,轉身向林子深處走去。
張儒秀還想再說些什麽,卻發現此刻自己嘴也張不開腿也邁不開,眼前的畫麵就此定住,視線逐漸模糊。原身的身影漸漸遠去看不清,她沒有再轉過身來。
「哎,哎,等等啊!你先別走啊!」張儒秀拚命發聲,終於發出了夢裏的最後一句話。
醒來時她最直觀的感覺便是,夢裏的那位真是人狠話不多。張儒秀選擇相信,夢裏所發生的,便是原身最後的留言。
為何?畢竟這年頭穿越這事都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又有什麽理由不去相信,原身託夢給自己呢?
不過原身的思想倒是與張儒秀本人頗有相似之處,原身長在深閨大院,難得有如此思想。
不過張儒秀不願再想這事,爬到床邊蹬上繡花鞋,迷迷糊糊地走到檀木茶案邊。剛睡醒身子骨都是軟酥的,提不起一分力來。呷了幾口茶後,張儒秀才感覺自己慢慢恢復了過來,瞥一眼窗外,天都暗了幾分。
張儒秀仔細看了看茶桌。
這茶案上還擺著一盞叫不出名兒的花草。葉莖旁支側生,崎嶇婉轉,長得極其舒展大氣。花骨朵藏匿在翠葉中,還未曾舒展。泥土翻新黏膩,看得出這花是剛移栽過來的。
原身還挺有情調,品味也好。這花這麽一擺,巧妙地紓解了屋子裏太過古板呆滯的格局。
張儒秀也喜愛那盞花瓶,她愛憐得撫摸著瓶身。
「啪嗒。」
一聲傳來,嚇得張儒秀猛地收迴了手。
幹元節張儒秀是知道一二的。北宋把官家生辰那天定為節日,那時普天同慶,女子可結伴而行盡情玩樂。而這四月十四幹元節過得便是仁宗的生辰。
仁宗期間程朱理學還未興盛起來,故未婚女子出行也格外便利,不受什麽規矩約束,隻是出門前要經爹爹娘娘許可才行。隻是張父嚴謹,想必之前對這方麵的事也多有限製。
不過既然是幹元節,張父也會忙於應酬,自然沒有閑心關心自家兒女的出行。
張儒秀迴過神來,連連點頭,她喜歡探索些民風古事,此次遊玩,便是了解北宋民間的一個絕佳時機。民間是不是如《清明上河圖》中那般熙熙攘攘,車水馬呢?
二姐拉著張儒秀一路好走,將蓮池,鬆林與亭榭都繞了個遍,見張儒秀實在無力才揶揄著放她迴去。
走之前還說了句「你可要好好練練身子骨,以後要走的路還多著呢!」
說罷便揮手告別,走進她的西廂房,就在張儒秀住的東廂房的對麵。
第4章 夢醒時分
這邊張儒秀喚來方才那四位女使中的其中兩人,吩咐了一些事,也詢問了一些事。
原身並沒有多親近的女使,所以張儒秀喚那兩個小丫頭來的時候,二人還有些受寵若驚。
現在府裏上上下下都知曉了她失憶這事,這也給張儒秀的問話提供了捷徑。
二位女使口中,「張儒秀」是一位不喜熱鬧的書呆子,整日裏與書相伴,不喜歡出去遊玩,隻把自己關在小書房裏,常常一坐便是一整天。
聽完女使的描述,張儒秀在心裏默默給原身豎起了個大拇指。如今熱愛經史子集,真叫人佩服才是。
不過原身這般清冷的性子倒是給張儒秀省了不少麻煩。原身沒有幾個好友,所以張儒秀不用替她維持原本的社交。原身整日宅在家,出去也沒幾個人認識,所以張儒秀不用擔心自己會崩人設這事。更重要的是,原身和她一樣孤寡,在情愛方麵,也與張儒秀想的一致,故而張儒秀不用費力去處理那些爛桃花。
原身交予她一個近乎潔白無瑕的宣紙,任她自由潑墨,瀟灑揮斥。張儒秀對此是無比感激的。既來之則安之,現在她要做的,便是活出一個精彩紛呈的人生,是拓寬格局,是青史留名!
想著想著,張儒秀就躺在了床褥上去。柔軟的床褥讓她的思緒也陷了進去。
夢來得突然,明明隻是眨眼慢了幾瞬,眼皮就已經合上。
她夢見了另一個「張儒秀」。
張儒秀走到一處林子裏,那裏樹長得高大,隻能透過來幾縷陽光。有人站在不遠處,張儒秀還未向前,那人便轉過身來。
「我知曉你來自很多年之後.」原身並未多做寒暄,直接開口。
「我也知曉如今我已不存人世,我的身體,我的魂魄,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原身的語氣清清淡淡,聽不出什麽情緒來。
張儒秀雖然心裏滿是疑惑但還是選擇繼續聽她說下去。
「不過我也沒有滿腹怨言。」
「我不告誡你太多,但我有些話必須要交付於你。」
原身語罷,直勾勾地盯著張儒秀。
「你說。」
「你一定要不虛此生,我要你覺得,這一生你真真切切地活過,不為任何人。」
「如此,足矣。」
原身的話重重地砸在張儒秀的心坎上,她幾乎要激動地叫起來。因為原身所說的每一句,都是張儒秀心中所嚮往並且願意去做的。
「好。」擲地有聲,簡短有力。
原身聽到了意料之中的迴答。她沒有看錯那個「她」。如此甚好。
原身沒有再說什麽話,轉身向林子深處走去。
張儒秀還想再說些什麽,卻發現此刻自己嘴也張不開腿也邁不開,眼前的畫麵就此定住,視線逐漸模糊。原身的身影漸漸遠去看不清,她沒有再轉過身來。
「哎,哎,等等啊!你先別走啊!」張儒秀拚命發聲,終於發出了夢裏的最後一句話。
醒來時她最直觀的感覺便是,夢裏的那位真是人狠話不多。張儒秀選擇相信,夢裏所發生的,便是原身最後的留言。
為何?畢竟這年頭穿越這事都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她又有什麽理由不去相信,原身託夢給自己呢?
不過原身的思想倒是與張儒秀本人頗有相似之處,原身長在深閨大院,難得有如此思想。
不過張儒秀不願再想這事,爬到床邊蹬上繡花鞋,迷迷糊糊地走到檀木茶案邊。剛睡醒身子骨都是軟酥的,提不起一分力來。呷了幾口茶後,張儒秀才感覺自己慢慢恢復了過來,瞥一眼窗外,天都暗了幾分。
張儒秀仔細看了看茶桌。
這茶案上還擺著一盞叫不出名兒的花草。葉莖旁支側生,崎嶇婉轉,長得極其舒展大氣。花骨朵藏匿在翠葉中,還未曾舒展。泥土翻新黏膩,看得出這花是剛移栽過來的。
原身還挺有情調,品味也好。這花這麽一擺,巧妙地紓解了屋子裏太過古板呆滯的格局。
張儒秀也喜愛那盞花瓶,她愛憐得撫摸著瓶身。
「啪嗒。」
一聲傳來,嚇得張儒秀猛地收迴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