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紅昭的祖父曲老將軍,曾做過先帝伴讀,兩人少年時交情很好,先帝對她的信任多少有幾分曲老將軍的情麵在內。
眼前這位少年皇帝接傳位聖旨時,曲紅昭的三萬邊軍就駐紮在京師北門之外,而她本人,就站在他身側不遠處,身上甲冑齊全,手裏提著長劍。
先皇要的就是這份壓力與威懾。
這至高無上的皇位誰不想分一杯羹?先帝時的皇子奪嫡捲入了太多人,太多勢力。以至於先皇病重要用人時,能肯定毫無異心的居然就隻有一個年紀輕輕的曲紅昭。
好在她到底鎮住了場,少年將軍抱著劍不聲不響地站在那裏,背脊挺得筆直,一動不動,麵無表情,宛如一柄鋒利的刀,給皇城裏各有心思的宵小們帶來了無形的震懾。
她在大殿門口守了近十個時辰,直到喪鍾傳來,曲紅昭閉了閉眼,知道那位肯賞識她、提拔她的老皇帝駕崩了。
從先皇駕崩,到新帝登基,曲紅昭一直守在宮裏,連陛下的膳食都要過她的手。
那段時間,她自認和皇帝也算結下來些兄弟般的情誼。
新帝正式登基,一切塵埃落定後,先帝身邊的大太監對她行了一禮,贊了她一句:「少將軍不負曲老將軍遺風。」
「公公言重了。」曲紅昭迴了一禮,在各方勢力投來的複雜眼神中離開皇宮,走出宮門,又對著先帝寢宮的方向拜了兩拜,才直奔北城門,率大軍迴轉邊關。
新帝已登基,她的三萬邊軍若不即刻離去,就是天大的把柄了。
雖然她覺得這位小皇帝並不是一位殘暴的人,但曲紅昭當然不會拿幾萬邊軍的身家性命去測試帝王的底線。
後來她遠在邊關,卻也聽說這位新帝讓京裏的勛貴世家們頭疼了好一陣子。
他不是先皇的子嗣,先帝的兩位皇子出事後,老皇帝從宗室過繼了他。
京裏世家不了解他的喜好、性情,為了討好新帝,很是慌亂了一陣。
但想討好一位皇帝,最方便簡潔的方式,當然就是往宮裏送女人。
新帝大概也看出了他們的小算盤,女人一概不收,選秀絕不鬆口。
幾大世家紛紛折戟之後,群臣開始道貌岸然地力諫。先帝就是因為子嗣不豐,最終鬧得要從宗室過繼,多現成的例子。
群臣大有一種皇帝不點頭就要死諫的氣勢。
皇帝最終倒是妥協了,陸續收了幾位女子進後宮,但都是家世平平之輩。
這與其說是收後宮,倒不如說是少年天子和世家的拉鋸戰。
—————
曲紅昭還在追憶往事的時候,宮人們已經識趣退下,寢殿裏獨留帝王和麗妃二人。
皇帝大概也沒什麽臨幸妃子的經驗,和曲紅昭很是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
為了打破尷尬,曲紅昭拿起窗邊的食盒遞了過去:「吃嗎?」
皇帝撚起一塊豌豆黃:「朕還是第一次見到拿隻剩半盒的點心招待朕的。」
「不吃就還我吧。」
「誰說朕不吃?」
這別扭勁兒讓曲紅昭沒忍住笑出聲。
皇帝想瞪她一眼以保持威嚴,但大概也覺得自己剛剛的舉止太幼稚,沒忍住也跟著笑了起來。
他笑起來,還有幾分少年人的天真。
曲紅昭倒是怔了怔,當皇帝一年多了,他居然還沒怎麽變。
她當初在大殿前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這位小世子一定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養出來的,神色裏還帶著些天真和驕矜,被選中做帝位繼承人的時候,不但沒有狂喜,反而仿佛被趕鴨子上架一般為難。
如今曲紅昭被趕鴨子上架般當了麗妃娘娘,迴想起此事,難免對這位少年天子帶了兩分感同身受般的同情。見他剛吃了點心,就隨手拿起一邊的酒壺,給他斟了一杯清酒。
沒有曲意逢迎,她的動作就像給同僚倒酒一樣自然。
皇帝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轉頭看她:「坐吧,在朕麵前無需拘謹。」
曲紅昭依言在他身側入座。
皇帝問她:「進宮之後還適應嗎?」
「還好。」
皇帝認真對她說:「如果有什麽不適應的地方,就來告訴朕。」
曲紅昭知道自己此時應該起身施禮謝恩,但皇帝看起來很真誠,所以她隻是微笑著迴了一句「好」。
「當初若不是你姐姐,朕未必能活著登基,」皇帝自斟自飲了一杯,「如今你進了宮,朕理當照拂於你。」
他說得倒並不誇張,當初奪嫡之爭裏連先皇的親嗣都被弄死過,在那些為了帝位殺紅了眼的人看來,他一個寧王世子算什麽?
京裏人人都知道曲少將軍護新帝上位有功。定北侯府如今的地位水漲船高,和曲紅昭當初三萬邊軍鎮京師脫不開關係。
但小皇帝說了這話,曲紅昭就忍不住想笑,覺得他實在不怎麽會討姑娘歡心,哪有在寵幸妃子的時候提人家姐姐的功勞的?
雖然身為帝王,大概也不需要學會這個,自有人主動去討他的歡心。
他這一杯接著一杯,曲紅昭也看出來了,他大概是心情不太好,想找個人說說話。
皇帝在朝上的確有些麻煩事,但他顯然不覺得曲二小姐會關心朝政,便也不拿這些煩心事來困擾她。
他不說,曲紅昭也不問,等他自斟自飲把一壺酒都喝完,一抬頭,發現桌上的點心都已經進了麗妃娘娘的肚子。
眼前這位少年皇帝接傳位聖旨時,曲紅昭的三萬邊軍就駐紮在京師北門之外,而她本人,就站在他身側不遠處,身上甲冑齊全,手裏提著長劍。
先皇要的就是這份壓力與威懾。
這至高無上的皇位誰不想分一杯羹?先帝時的皇子奪嫡捲入了太多人,太多勢力。以至於先皇病重要用人時,能肯定毫無異心的居然就隻有一個年紀輕輕的曲紅昭。
好在她到底鎮住了場,少年將軍抱著劍不聲不響地站在那裏,背脊挺得筆直,一動不動,麵無表情,宛如一柄鋒利的刀,給皇城裏各有心思的宵小們帶來了無形的震懾。
她在大殿門口守了近十個時辰,直到喪鍾傳來,曲紅昭閉了閉眼,知道那位肯賞識她、提拔她的老皇帝駕崩了。
從先皇駕崩,到新帝登基,曲紅昭一直守在宮裏,連陛下的膳食都要過她的手。
那段時間,她自認和皇帝也算結下來些兄弟般的情誼。
新帝正式登基,一切塵埃落定後,先帝身邊的大太監對她行了一禮,贊了她一句:「少將軍不負曲老將軍遺風。」
「公公言重了。」曲紅昭迴了一禮,在各方勢力投來的複雜眼神中離開皇宮,走出宮門,又對著先帝寢宮的方向拜了兩拜,才直奔北城門,率大軍迴轉邊關。
新帝已登基,她的三萬邊軍若不即刻離去,就是天大的把柄了。
雖然她覺得這位小皇帝並不是一位殘暴的人,但曲紅昭當然不會拿幾萬邊軍的身家性命去測試帝王的底線。
後來她遠在邊關,卻也聽說這位新帝讓京裏的勛貴世家們頭疼了好一陣子。
他不是先皇的子嗣,先帝的兩位皇子出事後,老皇帝從宗室過繼了他。
京裏世家不了解他的喜好、性情,為了討好新帝,很是慌亂了一陣。
但想討好一位皇帝,最方便簡潔的方式,當然就是往宮裏送女人。
新帝大概也看出了他們的小算盤,女人一概不收,選秀絕不鬆口。
幾大世家紛紛折戟之後,群臣開始道貌岸然地力諫。先帝就是因為子嗣不豐,最終鬧得要從宗室過繼,多現成的例子。
群臣大有一種皇帝不點頭就要死諫的氣勢。
皇帝最終倒是妥協了,陸續收了幾位女子進後宮,但都是家世平平之輩。
這與其說是收後宮,倒不如說是少年天子和世家的拉鋸戰。
—————
曲紅昭還在追憶往事的時候,宮人們已經識趣退下,寢殿裏獨留帝王和麗妃二人。
皇帝大概也沒什麽臨幸妃子的經驗,和曲紅昭很是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
為了打破尷尬,曲紅昭拿起窗邊的食盒遞了過去:「吃嗎?」
皇帝撚起一塊豌豆黃:「朕還是第一次見到拿隻剩半盒的點心招待朕的。」
「不吃就還我吧。」
「誰說朕不吃?」
這別扭勁兒讓曲紅昭沒忍住笑出聲。
皇帝想瞪她一眼以保持威嚴,但大概也覺得自己剛剛的舉止太幼稚,沒忍住也跟著笑了起來。
他笑起來,還有幾分少年人的天真。
曲紅昭倒是怔了怔,當皇帝一年多了,他居然還沒怎麽變。
她當初在大殿前第一次見到他,就覺得這位小世子一定是一個很幸福的家庭養出來的,神色裏還帶著些天真和驕矜,被選中做帝位繼承人的時候,不但沒有狂喜,反而仿佛被趕鴨子上架一般為難。
如今曲紅昭被趕鴨子上架般當了麗妃娘娘,迴想起此事,難免對這位少年天子帶了兩分感同身受般的同情。見他剛吃了點心,就隨手拿起一邊的酒壺,給他斟了一杯清酒。
沒有曲意逢迎,她的動作就像給同僚倒酒一樣自然。
皇帝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轉頭看她:「坐吧,在朕麵前無需拘謹。」
曲紅昭依言在他身側入座。
皇帝問她:「進宮之後還適應嗎?」
「還好。」
皇帝認真對她說:「如果有什麽不適應的地方,就來告訴朕。」
曲紅昭知道自己此時應該起身施禮謝恩,但皇帝看起來很真誠,所以她隻是微笑著迴了一句「好」。
「當初若不是你姐姐,朕未必能活著登基,」皇帝自斟自飲了一杯,「如今你進了宮,朕理當照拂於你。」
他說得倒並不誇張,當初奪嫡之爭裏連先皇的親嗣都被弄死過,在那些為了帝位殺紅了眼的人看來,他一個寧王世子算什麽?
京裏人人都知道曲少將軍護新帝上位有功。定北侯府如今的地位水漲船高,和曲紅昭當初三萬邊軍鎮京師脫不開關係。
但小皇帝說了這話,曲紅昭就忍不住想笑,覺得他實在不怎麽會討姑娘歡心,哪有在寵幸妃子的時候提人家姐姐的功勞的?
雖然身為帝王,大概也不需要學會這個,自有人主動去討他的歡心。
他這一杯接著一杯,曲紅昭也看出來了,他大概是心情不太好,想找個人說說話。
皇帝在朝上的確有些麻煩事,但他顯然不覺得曲二小姐會關心朝政,便也不拿這些煩心事來困擾她。
他不說,曲紅昭也不問,等他自斟自飲把一壺酒都喝完,一抬頭,發現桌上的點心都已經進了麗妃娘娘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