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伎倆,連臧市長都沒意識到。
高強對葛總的印象不好,但是他不能保證馮君會是什麽態度,所以他也隻是無所謂地笑一笑,「南新羅不是有韓醫的嗎,找中醫湊什麽熱鬧?」
趙局長感覺到對方有點虛了,所以藉機施加壓力,「這樣,咱們也不能讓南新羅友人一直等著,先把車放進去怎麽樣?」
高強懶洋洋地迴答,「隻有馮總有權力放車進來,你跟我說這個沒用。」
趙局長站起身來,「看來得跟袁老打個招唿了。」
「那你去打招唿唄,」高強目送他離開,不以為然地發話——大師不想放人的話,袁老說了也不管用。
不過他的話是這麽說,出現了新情況,他肯定是要給馮君打個電話匯報一聲。
馮君一聽是葛總跟市裏打了招唿,冷笑了一聲,「他姓葛我姓馮,憑什麽我要聽他的?」
別說高強,馮君對這個人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他對葛總並不陌生,畢竟此人在鵬城,也曾經有過巨大的投資,鵬城不缺乏他的傳說。
撇開鵬城不說,隻說葛總在此地的投資,固然可以說是他選擇了鄭陽,但是同時,又何嚐不是鄭陽成就了他?
他投資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純粹是以量取勝,利潤低微,對工人的盤剝也格外地狠,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
對葛總來說,生產成本必須嚴格控製,否則就賺不到錢了,但是對工人來說,如果有別的選擇,絕對不會選擇去他的工廠。
此人在海外投資的工廠,可以成為佐證。
第475章 四下請託
華夏民族的老百姓,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群體。
黑叔叔啥的就不要說了,這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他們真的沒有「勤勞致富」的概念,而且黑人的天性就是熱情奔放,賺到點錢,先花完再說,花得欠債了,再去賺錢。
三哥啥的,那也不用說了,非暴力不抵抗居然能享譽全球——其實他們就習慣啥也不做。
南方的很多小國,土地肥沃,撒一把種子下去,坐等收成就完了,甚至田裏的活兒都是女人在幹,男人們負責遊手好閑侃大山。
葛總在國外也投資了工廠,但是完全不著調,除了因為政治原因被砸了,其實當地人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光是人工費用低有個毛用?人家根本不幹活。
還有……工會是什麽鬼?
在華夏,國企的工會都是擺設,私企怎麽可能有那玩意兒?
簡而言之,經過九年義務教育之後,華夏出現了大批有一定知識的廉價勞動力,關鍵是還肯吃苦耐勞,在華夏的傳統道德觀裏,上兩天班就歇兩天的,那是二流子。
葛總的投資,在國外就搞不起來,歐美那邊人工太高,其他人工低的地方,人民的素質太低也太懶。
所以馮君對葛總的印象,就是那麽迴事,他可是在羊城幹過的。
當時羊城有這麽個說法,美資日資企業收入高,港資一般般,最吝嗇的就是南新羅和台省的企業,給錢少不說,還把人當牲口用。
所以馮君在羊城的時候,那裏基本上已經不見南新羅的企業,全部北上了——其實北上的都已經跑了不少。
不過更令他生氣的是,你姓葛的怎麽迴事,就算你比我有錢,比我臉大,有什麽話跟我說不行嗎?直接找市裏壓我……我吃你家大米了嗎?
所以他給高強的答案就是,「別理他們,拍好錄像就行。」
高強得了這個答案,轉身騎上摩托就走了,根本沒跟趙局長打招唿。
不多時,袁化鵬的電話打了過來,「高強,怎麽我聽說,大師跟姓葛的掐起來了?」
「姓葛的做事太不地道……」高強很不滿意地迴答,說實話,他都為馮君抱屈——求人你得有個求人的態度,沒這麽做事的。
聽完他的話之後,袁化鵬馬上開始解釋,說葛總還真的托人跟袁子豪打招唿了,說有南新羅的朋友,也是得了跟袁老一樣的病,希望能得到馮總的救治,已經在莊園外麵等著了。
當然他也說了,此刻不在京城,迴頭進京的時候,會專程拜訪袁老。
這話沒毛病,袁老再牛也是退了,葛總雖然是商人,但是躲過了一些風波,依舊是風頭正健,他肯上門拜訪,袁老臉上也有麵子。
要是別的事兒,袁子豪沒準就答應了,但是事關馮君,他還真不敢隨便答應,這小子是真又本事,但是頭也特別難剃。
所以他就讓袁化鵬問一聲,馮君這邊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袁化鵬聽完高強的話,對葛總的行為也相當不滿意,「一個商人,也不知道得瑟個啥,他麽早晚有倒黴的一天,你聽大師的就行,別理丫挺的。」
「知道了,」高強壓了電話,心說這葛總氣場還真不小。
他聽得很明白,袁化鵬說了,看不起葛總,但是同時,袁化鵬沒說,老爺子要懟那廝。
也就是說,袁老在道義上支持馮君,可是目前的情況下,不好直接跟葛總撕破臉。
能讓袁老這麽忍氣吞聲,可見此人的能量真的不小。
他正思考著呢,就見遠處的趙局長,又沖他招一招手。
去尼瑪的……高強心裏也有氣,根本都懶得理會此人了,就穩穩地坐在亭子裏。
高強對葛總的印象不好,但是他不能保證馮君會是什麽態度,所以他也隻是無所謂地笑一笑,「南新羅不是有韓醫的嗎,找中醫湊什麽熱鬧?」
趙局長感覺到對方有點虛了,所以藉機施加壓力,「這樣,咱們也不能讓南新羅友人一直等著,先把車放進去怎麽樣?」
高強懶洋洋地迴答,「隻有馮總有權力放車進來,你跟我說這個沒用。」
趙局長站起身來,「看來得跟袁老打個招唿了。」
「那你去打招唿唄,」高強目送他離開,不以為然地發話——大師不想放人的話,袁老說了也不管用。
不過他的話是這麽說,出現了新情況,他肯定是要給馮君打個電話匯報一聲。
馮君一聽是葛總跟市裏打了招唿,冷笑了一聲,「他姓葛我姓馮,憑什麽我要聽他的?」
別說高強,馮君對這個人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他對葛總並不陌生,畢竟此人在鵬城,也曾經有過巨大的投資,鵬城不缺乏他的傳說。
撇開鵬城不說,隻說葛總在此地的投資,固然可以說是他選擇了鄭陽,但是同時,又何嚐不是鄭陽成就了他?
他投資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純粹是以量取勝,利潤低微,對工人的盤剝也格外地狠,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
對葛總來說,生產成本必須嚴格控製,否則就賺不到錢了,但是對工人來說,如果有別的選擇,絕對不會選擇去他的工廠。
此人在海外投資的工廠,可以成為佐證。
第475章 四下請託
華夏民族的老百姓,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群體。
黑叔叔啥的就不要說了,這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他們真的沒有「勤勞致富」的概念,而且黑人的天性就是熱情奔放,賺到點錢,先花完再說,花得欠債了,再去賺錢。
三哥啥的,那也不用說了,非暴力不抵抗居然能享譽全球——其實他們就習慣啥也不做。
南方的很多小國,土地肥沃,撒一把種子下去,坐等收成就完了,甚至田裏的活兒都是女人在幹,男人們負責遊手好閑侃大山。
葛總在國外也投資了工廠,但是完全不著調,除了因為政治原因被砸了,其實當地人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光是人工費用低有個毛用?人家根本不幹活。
還有……工會是什麽鬼?
在華夏,國企的工會都是擺設,私企怎麽可能有那玩意兒?
簡而言之,經過九年義務教育之後,華夏出現了大批有一定知識的廉價勞動力,關鍵是還肯吃苦耐勞,在華夏的傳統道德觀裏,上兩天班就歇兩天的,那是二流子。
葛總的投資,在國外就搞不起來,歐美那邊人工太高,其他人工低的地方,人民的素質太低也太懶。
所以馮君對葛總的印象,就是那麽迴事,他可是在羊城幹過的。
當時羊城有這麽個說法,美資日資企業收入高,港資一般般,最吝嗇的就是南新羅和台省的企業,給錢少不說,還把人當牲口用。
所以馮君在羊城的時候,那裏基本上已經不見南新羅的企業,全部北上了——其實北上的都已經跑了不少。
不過更令他生氣的是,你姓葛的怎麽迴事,就算你比我有錢,比我臉大,有什麽話跟我說不行嗎?直接找市裏壓我……我吃你家大米了嗎?
所以他給高強的答案就是,「別理他們,拍好錄像就行。」
高強得了這個答案,轉身騎上摩托就走了,根本沒跟趙局長打招唿。
不多時,袁化鵬的電話打了過來,「高強,怎麽我聽說,大師跟姓葛的掐起來了?」
「姓葛的做事太不地道……」高強很不滿意地迴答,說實話,他都為馮君抱屈——求人你得有個求人的態度,沒這麽做事的。
聽完他的話之後,袁化鵬馬上開始解釋,說葛總還真的托人跟袁子豪打招唿了,說有南新羅的朋友,也是得了跟袁老一樣的病,希望能得到馮總的救治,已經在莊園外麵等著了。
當然他也說了,此刻不在京城,迴頭進京的時候,會專程拜訪袁老。
這話沒毛病,袁老再牛也是退了,葛總雖然是商人,但是躲過了一些風波,依舊是風頭正健,他肯上門拜訪,袁老臉上也有麵子。
要是別的事兒,袁子豪沒準就答應了,但是事關馮君,他還真不敢隨便答應,這小子是真又本事,但是頭也特別難剃。
所以他就讓袁化鵬問一聲,馮君這邊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袁化鵬聽完高強的話,對葛總的行為也相當不滿意,「一個商人,也不知道得瑟個啥,他麽早晚有倒黴的一天,你聽大師的就行,別理丫挺的。」
「知道了,」高強壓了電話,心說這葛總氣場還真不小。
他聽得很明白,袁化鵬說了,看不起葛總,但是同時,袁化鵬沒說,老爺子要懟那廝。
也就是說,袁老在道義上支持馮君,可是目前的情況下,不好直接跟葛總撕破臉。
能讓袁老這麽忍氣吞聲,可見此人的能量真的不小。
他正思考著呢,就見遠處的趙局長,又沖他招一招手。
去尼瑪的……高強心裏也有氣,根本都懶得理會此人了,就穩穩地坐在亭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