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秦王破陣樂
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 作者:北郡的前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完了考公題目後,朱元璋突發奇想的想給大明考生加點難度,給他們來點服從性測試
“標兒,你說咱要是給科舉裏加幾道這種題會怎麽樣?”
“呃,父皇別鬧了,其他的事不敢說,但背地裏多罵您幾句考生還是做的出來的。”
而大秦,嬴政則是眯著眼睛。
他突然覺得這些考題挺有意思的,可惜他現在要的是真正的人才。
不過等到扶蘇,或者秦四世、五世的時候倒是可以試試這些考題。
在現代這邊,劉宇看著這些考題也是腦瓜子都疼。
好歹有著二分之一的山東血統,為啥對這些考公題就沒什麽天份呢?
隨後手指一滑又刷到一個新的視頻。
【秦王破陣樂】
“秦王?是說我大秦的王嗎?”
“嗯,朕雖未親自上陣殺敵,但後世人給朕寫一曲樂曲倒也可以。”
一聽是秦王,嬴政立馬就想到了自己,不過這樂曲的名字得改一改了,得叫秦皇破陣樂!
而李世民則是一捋胡子,大笑道:“哈哈,是朕的秦王破陣樂!”
“看來這一次天幕又是要誇讚朕的功績了!”
而瞅著李世民那誌得意滿的樣子,一旁的某位噴子默默地開始上子彈,隨時準備開噴。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軍歌。】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讚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而李世民顯然也很喜歡這支軍歌,在公元633年,李世民親自設計《秦王破陣樂舞圖》】
【他讓太常丞呂才加工編製了音樂,令李百藥、虞世南、儲亮、魏徵等製歌詞,並命呂才依照舞圖排練,遂成後世流傳之《破陣樂》】
“沒錯沒錯,這正是朕創作這《秦王破陣樂》的全過程。”
“唉,沒想到隻是隨手所做居然都能傳唱千古,真是讓人無奈啊!”
仿佛是受到新年氣氛的影響,李世民此時顯得十分放鬆,對於天幕的“吹捧”更是表現得十分受用。
“咳咳,陛下。。。。。”
而大秦這邊,嬴政則是很不開心,原來剛才是白高興了。
“哼,那可惡的李世民,你既然是大唐的皇帝就該寫個《唐王破陣樂!》才對。”
“占我大秦的便宜幹什麽,朕跟你可不熟!”
【而這首《秦王破陣樂》也貫穿了整個唐朝的曆史。】
【李世民在這首樂曲的背景下打下了大唐的江山,掃平了周邊的四夷,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天可汗。】
【而在唐末之際當這首樂曲再度被奏響之時,卻幫助大唐延續了近三十年的國運。】
“什麽?一首樂曲就能幫助皇朝延續三十年的國運?”
“來人,給朕叫樂師來,朕也要創作一首樂曲,就叫做《大漢天子破陣樂》”
聽到一首樂曲就能延續國運,劉徹那是直接就坐不住了,當即就表示也要來上一首破陣樂。
大唐這邊還在被魏征逮著一陣噴的李世民則是急忙喊道:“玄成,玄成,先停一停,看一天天幕說的三十年到底是怎麽迴事。”
而魏征聞言也是愣了下,想了想還是正事重要,至於噴李世民那有的是時間。
【而之所以這麽說是在大唐末年,也就是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
【唐僖宗延續自己祖宗們的傳統再次西逃,而黃巢在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也被盡數誅殺。】
【而各地節度使要麽作壁上觀、要麽投降黃巢,一時間大唐似乎真的要滅亡了。】
【不過在此之中還是有一位清流,那便是鳳翔節度使鄭畋。】
【鄭畋出身於滎陽鄭氏,考中進士後在藩鎮幕府為官,唐僖宗即位後,鄭畋被召迴朝中擔任兵部侍郎,後世更是官至宰相。】
【不過因為在招安黃巢之事上與盧攜發生爭執,被罷免相位,被貶成為鳳翔隴右節度使。】
“天子又逃了嗎?”
“唉,那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可是他的後代怎麽就如此不知羞呢。”
“還不得怪那李隆基,他給開了一個好頭,後世的子孫自然都紛紛模仿了!”
“沒錯,這貨才是萬惡之源,硬是把一個好好地大唐玩沒了。”
“那玄武門繼承製不就是李世民開的頭嗎!”
看到皇帝再次出逃,古人們,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朝代都感覺無語了。
好歹也是與大漢一起被認為華夏最為鼎盛的兩個朝代,這皇帝怎麽就這麽愛跑路呢?
而李隆基則是麵色一紅,也沒想到曆史上的他居然給大唐開了這麽惡劣的一個頭。
【當時的鳳翔城內,鄭畋召集了軍府將吏,商議討賊之事。】
【但是諸將都認為黃巢勢大,建議等各地勤王軍隊雲集再做打算,鄭畋聽到他們這麽說直接被氣的暈倒在地。】
【而黃巢的招降使者此時正好抵達了鳳翔,監軍彭敬柔趁著鄭畋暈倒,竟然以鄭畋的名義起草謝表,表示歸順黃巢,並設宴款待來使。但在席間,諸多將士一想到要歸順黃巢都不自覺的哭了起來。】
【鄭畋醒來後得知這一情況認為將士們尚未厭唐,於是也召集了一場晚宴。】
【在宴席上便奏響了當年唐太宗的那首《秦王破陣樂》,聽著那首熟悉的樂曲當場就有人抱頭痛哭,就連營帳之外都有人掩麵而泣。】
【此時鄭畋抓住機會人曉以大義終於得到諸將的支持,此後鄭畋秘密聯絡周邊各藩鎮,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等皆各率所部,抵達鳳翔。】
【數萬散落於關中各地而無人指揮的神策軍也被全部召集到鳳翔,接著鄭畋又斬殺黃巢使者,與黃巢正式決裂。】
“做得好,沒想到傾覆之下我打他竟然還有如此忠臣,真是難得啊!”
“後麵的故事朕也知道了,此一戰黃巢被擊潰,我大唐再次存在數十年。”
看到鄭畋的所作所為,李世民也是大聲叫好。
與其說是他的《秦王破陣樂》為大唐延續了國運,還不如說是有這些忠臣的存在,才能讓大唐繼續存在。
“標兒,你說咱要是給科舉裏加幾道這種題會怎麽樣?”
“呃,父皇別鬧了,其他的事不敢說,但背地裏多罵您幾句考生還是做的出來的。”
而大秦,嬴政則是眯著眼睛。
他突然覺得這些考題挺有意思的,可惜他現在要的是真正的人才。
不過等到扶蘇,或者秦四世、五世的時候倒是可以試試這些考題。
在現代這邊,劉宇看著這些考題也是腦瓜子都疼。
好歹有著二分之一的山東血統,為啥對這些考公題就沒什麽天份呢?
隨後手指一滑又刷到一個新的視頻。
【秦王破陣樂】
“秦王?是說我大秦的王嗎?”
“嗯,朕雖未親自上陣殺敵,但後世人給朕寫一曲樂曲倒也可以。”
一聽是秦王,嬴政立馬就想到了自己,不過這樂曲的名字得改一改了,得叫秦皇破陣樂!
而李世民則是一捋胡子,大笑道:“哈哈,是朕的秦王破陣樂!”
“看來這一次天幕又是要誇讚朕的功績了!”
而瞅著李世民那誌得意滿的樣子,一旁的某位噴子默默地開始上子彈,隨時準備開噴。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軍歌。】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讚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而李世民顯然也很喜歡這支軍歌,在公元633年,李世民親自設計《秦王破陣樂舞圖》】
【他讓太常丞呂才加工編製了音樂,令李百藥、虞世南、儲亮、魏徵等製歌詞,並命呂才依照舞圖排練,遂成後世流傳之《破陣樂》】
“沒錯沒錯,這正是朕創作這《秦王破陣樂》的全過程。”
“唉,沒想到隻是隨手所做居然都能傳唱千古,真是讓人無奈啊!”
仿佛是受到新年氣氛的影響,李世民此時顯得十分放鬆,對於天幕的“吹捧”更是表現得十分受用。
“咳咳,陛下。。。。。”
而大秦這邊,嬴政則是很不開心,原來剛才是白高興了。
“哼,那可惡的李世民,你既然是大唐的皇帝就該寫個《唐王破陣樂!》才對。”
“占我大秦的便宜幹什麽,朕跟你可不熟!”
【而這首《秦王破陣樂》也貫穿了整個唐朝的曆史。】
【李世民在這首樂曲的背景下打下了大唐的江山,掃平了周邊的四夷,成為了至高無上的天可汗。】
【而在唐末之際當這首樂曲再度被奏響之時,卻幫助大唐延續了近三十年的國運。】
“什麽?一首樂曲就能幫助皇朝延續三十年的國運?”
“來人,給朕叫樂師來,朕也要創作一首樂曲,就叫做《大漢天子破陣樂》”
聽到一首樂曲就能延續國運,劉徹那是直接就坐不住了,當即就表示也要來上一首破陣樂。
大唐這邊還在被魏征逮著一陣噴的李世民則是急忙喊道:“玄成,玄成,先停一停,看一天天幕說的三十年到底是怎麽迴事。”
而魏征聞言也是愣了下,想了想還是正事重要,至於噴李世民那有的是時間。
【而之所以這麽說是在大唐末年,也就是公元880年,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
【唐僖宗延續自己祖宗們的傳統再次西逃,而黃巢在長安城中的世家大族也被盡數誅殺。】
【而各地節度使要麽作壁上觀、要麽投降黃巢,一時間大唐似乎真的要滅亡了。】
【不過在此之中還是有一位清流,那便是鳳翔節度使鄭畋。】
【鄭畋出身於滎陽鄭氏,考中進士後在藩鎮幕府為官,唐僖宗即位後,鄭畋被召迴朝中擔任兵部侍郎,後世更是官至宰相。】
【不過因為在招安黃巢之事上與盧攜發生爭執,被罷免相位,被貶成為鳳翔隴右節度使。】
“天子又逃了嗎?”
“唉,那李世民被尊為天可汗,可是他的後代怎麽就如此不知羞呢。”
“還不得怪那李隆基,他給開了一個好頭,後世的子孫自然都紛紛模仿了!”
“沒錯,這貨才是萬惡之源,硬是把一個好好地大唐玩沒了。”
“那玄武門繼承製不就是李世民開的頭嗎!”
看到皇帝再次出逃,古人們,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朝代都感覺無語了。
好歹也是與大漢一起被認為華夏最為鼎盛的兩個朝代,這皇帝怎麽就這麽愛跑路呢?
而李隆基則是麵色一紅,也沒想到曆史上的他居然給大唐開了這麽惡劣的一個頭。
【當時的鳳翔城內,鄭畋召集了軍府將吏,商議討賊之事。】
【但是諸將都認為黃巢勢大,建議等各地勤王軍隊雲集再做打算,鄭畋聽到他們這麽說直接被氣的暈倒在地。】
【而黃巢的招降使者此時正好抵達了鳳翔,監軍彭敬柔趁著鄭畋暈倒,竟然以鄭畋的名義起草謝表,表示歸順黃巢,並設宴款待來使。但在席間,諸多將士一想到要歸順黃巢都不自覺的哭了起來。】
【鄭畋醒來後得知這一情況認為將士們尚未厭唐,於是也召集了一場晚宴。】
【在宴席上便奏響了當年唐太宗的那首《秦王破陣樂》,聽著那首熟悉的樂曲當場就有人抱頭痛哭,就連營帳之外都有人掩麵而泣。】
【此時鄭畋抓住機會人曉以大義終於得到諸將的支持,此後鄭畋秘密聯絡周邊各藩鎮,前朔方節度使唐弘夫、涇原節度使程宗楚等皆各率所部,抵達鳳翔。】
【數萬散落於關中各地而無人指揮的神策軍也被全部召集到鳳翔,接著鄭畋又斬殺黃巢使者,與黃巢正式決裂。】
“做得好,沒想到傾覆之下我打他竟然還有如此忠臣,真是難得啊!”
“後麵的故事朕也知道了,此一戰黃巢被擊潰,我大唐再次存在數十年。”
看到鄭畋的所作所為,李世民也是大聲叫好。
與其說是他的《秦王破陣樂》為大唐延續了國運,還不如說是有這些忠臣的存在,才能讓大唐繼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