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 作者:北郡的前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臥槽,這不妥妥的先天打工人聖體嗎?)
(我看是偷睡漏睡才對。)
(白天上白班,晚上找個夜班,一個人掙兩份錢簡直太爽了!)
(不是,你們為什麽想到的都是打工啊,難道不該是兩倍的壽命嗎?)
(我愛打工!)
而看著這麽一番言論,古人們也是頗為無語:“我怎麽感覺這些後世人都有些魔怔了,雖然勞動是好事,可這白天接晚上,晚上接白天的。”
“就算是牲畜也沒有這麽造的吧?”
“還有那個說愛打工的,有本事你摸著你的心再說一遍!”
【而除了以上這些,走近科學還拍了花了兩年半時間用奇石擺tv的大爺。】
【號稱能從任何部位吐出血的小夥,檢查後發現他牙齦出血。】
【老太太的遺像每晚都會流出眼淚,最後結果是離加濕器太近了等等等等。】
【當然了這些節目雖然看著很搞笑,但其實是國家為了破除迷信而設立,就是告訴大家沒有那麽多離奇的事情,一切都能利用科學找到背後的原因。】
重溫了這麽多經典案例,劉宇都是有些哭笑不得:“不是當年怎麽就沒發現《走近科學》這麽搞笑啊?”
“每次都是晚上看,然後就被嚇得睡不著覺!”
隨後手指一滑,一段新的視頻出現天幕中。
【直到看到這段帖子才明白了為什麽說“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經常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阿婆撿垃圾,但是他的兒子對此卻非常反感。】
【為此母子兩人經常發生爭吵,鬧得很不開心。】
【開始網友還以為是兒子覺得自己母親撿垃圾會讓他沒麵子,或者讓人覺得他虐待自己的母親,但實際交談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從男子口中得知,他年輕時出門打工卻沒人要,是靠著撿垃圾度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光。】
【所以他認為垃圾桶應該是屬於社會底層人最後的謀生手段,每一個走投無路的人都可以借此獲得生存的希望。】
【而他的母親生活並不拮據,每月都有退休金,他也會給母親一些錢。】
【因此她不該奪走底層人最後生存的手段。】
“說的好,我支持這個男的。”
“說實話我都沒想到這一層,這男子的境界確實高。”
“因為他也是從底層走出來的,所以明白底層的難處。”
“是啊,所謂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這老人的確不該再去撿拾垃圾。”
“唉,可是又有幾人能夠成功做到呢?”
聽到這樣的說法,不少古人都是愣了一瞬,然後都十分讚同男子的說法。
而聽到男子的這番言論,就連李世民也不由點頭稱讚:“嗯,說的有道理,從撿垃圾的角度悟出這番道理確是有趣。”
“《禮記·大學》中有言: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既然你並不缺少錢財,又何必去和底層去爭奪那微薄的利潤呢?”
“即便是為了所謂的節儉,可有時候過度的節儉又何嚐不是一種貪婪呢?”
“陛下英明!”
而聽著李世民的一番言論,百官也是連忙點頭稱讚。
不過雖然臉上一副讚同之色,但實際上能做到的就不知道有幾個了。
【而男子的這番話也讓人想起了當年紅極一時的社區買菜。】
【時間是在20年底,當時社區團購買菜不知道為何突然興起。】
【其模式上主打的是線上預訂+次日送站+站點自提,用戶隻要在當天23點前下單,第二天即可到附近站點提貨。】
【而因為疫情問題,這種不需要去人流量較大菜市場或超市的模式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或許這種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接下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的紛紛下場卻讓這種模式變了味。】
“說白了就是買個菜唄,從個人購買變成集體購買。”
“然後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就便宜,商家就能從中賺一點差價,這也沒什麽吧,為何那些所謂的巨頭都要參與?”
看到那些所謂的互聯網巨頭都下場,一些古人很是不解。
互聯網,就是網絡嘛,這種高科技集團不該是研究更厲害的科舉才對嘛,何必盯上買菜的這三瓜倆棗?
【各大互聯網巨頭下場後,為了快速爭奪用戶壟斷市場,直接就玩起來了價格戰。】
【就像當年的外賣大戰一樣,互聯網巨頭自己貼錢給廣大的用戶們進行了補貼。】
【一塊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顆白菜,這樣的菜價幾乎和白送沒有區別。】
【可互聯網巨頭們不在乎,他們有的是錢,哪怕是幾千萬、幾億、幾十億的砸他們也玩得起。】
【隻要能夠搶到用戶形成壟斷,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盒雞蛋才一塊錢,那不就相當於才一文錢?”
“或許還要更便宜一些。”
“娘咧,那和送有啥區別啊,這什麽互聯網巨頭可真是好人啊,咱這裏怎麽沒有?”
一群古人們看著菜價一個個都被驚掉了下巴,哪怕是後世菜價也不該這麽便宜啊!
“混賬,這些所謂的互聯網巨頭統統該死,其心可誅!”
大明,
朱元璋則是滿臉怒火的罵道,他大概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可就是如此才更加憤怒。
“是啊,天上哪有白掉的餡餅,這些所謂的巨頭自己貼錢不過是為了形成壟斷。”
“等到將所有人都劃歸到自己的平台後,那時的菜價不就任由他們掌控了嗎?”
一旁的劉伯溫等人也是皺著眉頭說道,可如此行徑後世朝廷也不可能不管,這不是在給自己找事嗎?
(我看是偷睡漏睡才對。)
(白天上白班,晚上找個夜班,一個人掙兩份錢簡直太爽了!)
(不是,你們為什麽想到的都是打工啊,難道不該是兩倍的壽命嗎?)
(我愛打工!)
而看著這麽一番言論,古人們也是頗為無語:“我怎麽感覺這些後世人都有些魔怔了,雖然勞動是好事,可這白天接晚上,晚上接白天的。”
“就算是牲畜也沒有這麽造的吧?”
“還有那個說愛打工的,有本事你摸著你的心再說一遍!”
【而除了以上這些,走近科學還拍了花了兩年半時間用奇石擺tv的大爺。】
【號稱能從任何部位吐出血的小夥,檢查後發現他牙齦出血。】
【老太太的遺像每晚都會流出眼淚,最後結果是離加濕器太近了等等等等。】
【當然了這些節目雖然看著很搞笑,但其實是國家為了破除迷信而設立,就是告訴大家沒有那麽多離奇的事情,一切都能利用科學找到背後的原因。】
重溫了這麽多經典案例,劉宇都是有些哭笑不得:“不是當年怎麽就沒發現《走近科學》這麽搞笑啊?”
“每次都是晚上看,然後就被嚇得睡不著覺!”
隨後手指一滑,一段新的視頻出現天幕中。
【直到看到這段帖子才明白了為什麽說“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事情的起因是有網友經常在小區門口看到一位阿婆撿垃圾,但是他的兒子對此卻非常反感。】
【為此母子兩人經常發生爭吵,鬧得很不開心。】
【開始網友還以為是兒子覺得自己母親撿垃圾會讓他沒麵子,或者讓人覺得他虐待自己的母親,但實際交談後卻發現根本不是這樣。】
【從男子口中得知,他年輕時出門打工卻沒人要,是靠著撿垃圾度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光。】
【所以他認為垃圾桶應該是屬於社會底層人最後的謀生手段,每一個走投無路的人都可以借此獲得生存的希望。】
【而他的母親生活並不拮據,每月都有退休金,他也會給母親一些錢。】
【因此她不該奪走底層人最後生存的手段。】
“說的好,我支持這個男的。”
“說實話我都沒想到這一層,這男子的境界確實高。”
“因為他也是從底層走出來的,所以明白底層的難處。”
“是啊,所謂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這老人的確不該再去撿拾垃圾。”
“唉,可是又有幾人能夠成功做到呢?”
聽到這樣的說法,不少古人都是愣了一瞬,然後都十分讚同男子的說法。
而聽到男子的這番言論,就連李世民也不由點頭稱讚:“嗯,說的有道理,從撿垃圾的角度悟出這番道理確是有趣。”
“《禮記·大學》中有言: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
“既然你並不缺少錢財,又何必去和底層去爭奪那微薄的利潤呢?”
“即便是為了所謂的節儉,可有時候過度的節儉又何嚐不是一種貪婪呢?”
“陛下英明!”
而聽著李世民的一番言論,百官也是連忙點頭稱讚。
不過雖然臉上一副讚同之色,但實際上能做到的就不知道有幾個了。
【而男子的這番話也讓人想起了當年紅極一時的社區買菜。】
【時間是在20年底,當時社區團購買菜不知道為何突然興起。】
【其模式上主打的是線上預訂+次日送站+站點自提,用戶隻要在當天23點前下單,第二天即可到附近站點提貨。】
【而因為疫情問題,這種不需要去人流量較大菜市場或超市的模式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或許這種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接下來各大互聯網巨頭的紛紛下場卻讓這種模式變了味。】
“說白了就是買個菜唄,從個人購買變成集體購買。”
“然後買的人多了價格自然就便宜,商家就能從中賺一點差價,這也沒什麽吧,為何那些所謂的巨頭都要參與?”
看到那些所謂的互聯網巨頭都下場,一些古人很是不解。
互聯網,就是網絡嘛,這種高科技集團不該是研究更厲害的科舉才對嘛,何必盯上買菜的這三瓜倆棗?
【各大互聯網巨頭下場後,為了快速爭奪用戶壟斷市場,直接就玩起來了價格戰。】
【就像當年的外賣大戰一樣,互聯網巨頭自己貼錢給廣大的用戶們進行了補貼。】
【一塊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顆白菜,這樣的菜價幾乎和白送沒有區別。】
【可互聯網巨頭們不在乎,他們有的是錢,哪怕是幾千萬、幾億、幾十億的砸他們也玩得起。】
【隻要能夠搶到用戶形成壟斷,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盒雞蛋才一塊錢,那不就相當於才一文錢?”
“或許還要更便宜一些。”
“娘咧,那和送有啥區別啊,這什麽互聯網巨頭可真是好人啊,咱這裏怎麽沒有?”
一群古人們看著菜價一個個都被驚掉了下巴,哪怕是後世菜價也不該這麽便宜啊!
“混賬,這些所謂的互聯網巨頭統統該死,其心可誅!”
大明,
朱元璋則是滿臉怒火的罵道,他大概明白了這些人的想法,可就是如此才更加憤怒。
“是啊,天上哪有白掉的餡餅,這些所謂的巨頭自己貼錢不過是為了形成壟斷。”
“等到將所有人都劃歸到自己的平台後,那時的菜價不就任由他們掌控了嗎?”
一旁的劉伯溫等人也是皺著眉頭說道,可如此行徑後世朝廷也不可能不管,這不是在給自己找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