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章製度當然是隨著軍鎮的製度化,近代化而必然出現的東西。
大明的軍人榮譽感,絕對需要這個東西來拔高,催化,使之變質。惟功看過戚繼光的很多文稿,特別是他拿來鼓勵麾下義烏新兵的那一段話。
戚少保無疑是個誠懇的人,他的部下也是一群很樸實的農民和礦工組成的質樸的新兵。戚繼光的話,有理有節,所以打動人心,加上訓練和戚繼光的天才指揮,戚家軍百戰百勝,終於威名赫赫。
但戚家軍隻是如戚繼光所說,激發天良,吃餉打仗,訓練是為了在戰場上保命,不然就太蠢了。
或許這樣的軍隊是封建時代軍隊的最高典範之一,但毫無疑問,戚繼光的成就隻局限於此,相比較而言,在他之前之後的同時代的歐洲,有古斯塔夫二世這樣的更傑出的軍事指揮家和更為精銳的軍隊,東西方這千年之間,中國自唐宋或是武力或是文明一直在領先,到目前來說,經濟總量仍然領先,而很多東西,毫無疑問已經開始落後了。
軍事成就,亦是嚴重落後。
惟功要扭轉,就一定要做的比戚繼光更好,更強,更為先進。
迅速提升軍人榮譽,先秦的授勳授爵給田也是華夏古典軍國主義的最佳辦法,但惟功現在走的路,顯然更好,更為先進。
一枚勳章掛在李達的身上,聽著惟功對勳章的講解,李達這樣的鋼鐵般的漢子都是忍不住渾身顫抖,熱淚長流。
可想而知,這種榮譽對長久缺乏這種東西的大明軍人和軍戶來說,是何等重要!
甚至在場的很多軍人,肯定願意用性命和財富來換取李達此時的榮譽,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僅會有,而且一定會有不少。
哪怕是普通的士兵,獲得三等勳章就等同千總資曆,不僅僅是資曆,而是武職會保到指揮僉事這四品職司,世職也有千戶,一整套的待遇下來,一枚勳章不僅僅是榮譽,還有很多實質性的東西,可想而知,這東西會有多難得,又會使得人多麽狂熱的想去得到那麽一枚。
對勳章的製造也是極盡工本,全部是純金打製,巧匠製造,光是本身的價值就已經十分昂貴,導致惟功對李達開起玩笑,叫他窮困時可莫拿去當了賣酒。
至於獲得的難度,則是每一次大規模的戰事根據軍事主管和士兵的表現,戰績,然後來確定下發的勳章數字,接著再評定最終能獲得勳章的軍官和士兵。
這一次援沈戰事打的很漂亮,斬首多,救助的百姓也多,使得遼陽鎮在沈陽為核心的遼東地區也打開了局麵,在未來的時間對沈陽等地的滲透和掌握會變的更容易……雖然如此,勳章下發也並不多,佟士祿這個帶隊軍官就沒有份,軍官中隻有馬世龍有一枚三級優秀勳章,二級被李達得了,還有幾個表現突出的士兵獲得優秀勳章,當然,他們的勳章會在內部軍鎮會議時頒發,這一次的軍民大會,就李達一人有這種榮譽了。
這當然是有政治考量,算是千金市骨,李達一人,可以邀買遼中和遼南數十萬軍戶的人心,倒是值了。
舍人營出身的人,難免會給本地軍人強龍過江的印象,過於強勢雖然使人心歸附,但肯定有潛在的問題,李達這一枚二級勳章能解決不小的麻煩,倒是真的值得了。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也就惟功和寥寥幾人知道,而麵對感激涕零的李達時,惟功的心中,變是拋卻其餘的念頭,竟也是單純的羨慕起李達來。
“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一天,誰能給我一枚勳章?”
惟功的話是真心,他也是一個武人,這樣的榮譽,也是他所渴求的。
李達不知道如何答,半響才道:“大人總會有一日,凱旋迴京。”
“嗬嗬,但願如此。”
朝堂汙濁,豈是眼前這單純的軍人能理解的,惟功也並沒有多說,隻是由得李達敬了一個軍禮,轉身下台。
至此,今日大會,算是可以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到了這時,惟功才轉向周永泰所在的方向,用探詢的聲音問道:“軍門大人,是否上來校閱三軍?”
周永泰此時還能說什麽,隻得客客氣氣的答道:“不必了,今日本官大開眼界,今日之事,必當具本奏聞當今。”
“此事在日前本將已經奏上了,軍門大人當然請隨意。”
“甚好,本官還要在城中巡查一番,總兵官有什麽公務,亦請自便。”
“是,軍門大人請慢走。”
到了此時,周永泰四周的遼陽鎮軍人才散了開來,讓開了一條道路。
周永泰四周的隨員和撫標親兵戰戰兢兢的過來,圍住巡撫軍門,慢慢的退了出去。
自來巡撫出門,恐怕憋屈如周永泰的,也真是開天辟地的頭一迴了。
至此當然散會,但王鐸等人能輕鬆返迴的卻並不多。
有官身的,自是安然散去,然而在生員和外來人員的四周道路上,軍法司和公安司加上軍情司的人帶著鎮兵已經守候多時。
普通的鄉紳,宗族的族老,小地主,刁滑長工和出言不遜之輩,加上那些青皮無賴,一個個被點名叫了出來。
被叫出來的當然麵無人色,可當著刺刀長矛,反抗的念頭也變的十分可笑,隻能老老實實的束手就擒。
也有少數笨蛋,大嚷大叫,誰知立刻就是被槍托給重重砸在臉上和身上的要害之處。
一個生員剛剛開始辱罵動手的士兵,立時就被一槍托打在胃囊部門,整個人蜷縮在地上,如同一隻煮熟了的蝦米,臉上和身上,都紅的可怕。
“上頭有令,事實已經清楚,再有胡說八道,辱罵遼陽鎮將帥士兵者,一律拿捕。”
有了法理,下頭這些經手辦事的人當然不會客氣,相同的情形在長長的隊列之中時有發生,聰明的生員和士紳都知道今日大會以後,張惟功和遼陽鎮在遼中遼南等地的權威無可觸犯,連巡撫軍門都毫無辦法,最少在當麵時是毫無辦法,事後的奏折打架是朝堂層麵的事情了,他們在這裏如果繼續強硬,眼前虧是吃定了的……現在的遼陽一帶,誰還會為生員們出頭?以前辛辛苦苦造出來的一點輿論,現在已經是毫無用處,隻剩下一點餘燼而已!
王鐸等人,氣的渾身發抖,他們不停的想護住自己的門生,可惜毫無用處,已經打出了性子的遼陽鎮兵如狼似虎,不停的將小雞一樣的生員從隊列中拖了出來。
不少生員都是登記在冊的,此前活動最兇的,罵的最兇今日又出現在會場的,一個個下場都是不好。
“大宗師。”有一個鎮軍軍官認得王鐸等人,笑著道:“我們拿捕的這些家夥,才是真正有辱斯文,核實之後,怕是要勞動大人的大駕,將他們全部開革功名。”
王鐸等人,聞言色變!
對一個讀書人最嚴重的處罰無非就是開革功名,有秀才功名在身,見到知縣也能分庭抗禮,上了堂也就長揖一聲,叫聲“老公祖”就算見了禮,沒有功名在身,上了堂就跪下,一樣要打板子,還有優免田租和力役的好處,這一切可就是全沒了。
悠悠萬事,哪怕是生死大事,亦未必比開革功名更嚴重了。
“斷難辦到!”
王鐸抗聲道:“言者無罪,貴鎮如此處置生員,簡直胡鬧。至於總兵官所說的話,粗鄙不文,簡直荒唐可笑,不值一駁!”
“總兵官所說,率直返真,充滿真意,哪裏有可笑之處?若說荒唐,占盡了利,遇事袖手無用的讀書蠹蟲,才是荒唐。”
“你是誰?”王鐸厲聲道:“膽敢這般有辱聖教門徒,觀你模樣打扮,也是讀書人,如此不知自愛麽?”
以王鐸的身份經曆,不要說遼陽,便是整個遼東的讀書人能夠資格不被他訓斥的也是不多,是以他放顏厲聲,毫不客氣的訓斥接話的老儒生,料想對方是被蠱惑的腦子的秋風鈍秀才,訓斥一通,趕走也就罷了。
誰知對方噗嗤一笑,下巴幾縷胡須一抖一抖,煞是可笑。
但在王鐸眼中,卻是十分可惡。
當下忍不住吩咐自己的隨員,令道:“拿下來,查清姓名,本官要開革他的功名。”
“對不住了。”那個老儒生微笑道:“大宗師容稟,在下好歹也是二甲進士,曾任一府明堂,這功名,恐怕閣下開革不了。”
一府宗師,能管束的當然就是本府生員,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老儒生,看起來就象是哪個村裏的老塾師樣的人物,居然曾經是二甲進士,一府知府?
王鐸麵色一變,拱手道:“敢問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賤名何敢辱尊聽……姓李名贄,流落天下,所好者一杯酒一本書,偶然三五知已,講述學問,探詢書中真意,此生便是樂哉逍遙。”
“原來是卓吾先生!”
這一迴不僅是王鐸色變,其餘的儒學官員,都是臉色大變。
生員之中,不乏知道李贄名頭的,也都是交頭結耳,連一邊逮人拿人的熱鬧景像,也是顧不得看了。
大明的軍人榮譽感,絕對需要這個東西來拔高,催化,使之變質。惟功看過戚繼光的很多文稿,特別是他拿來鼓勵麾下義烏新兵的那一段話。
戚少保無疑是個誠懇的人,他的部下也是一群很樸實的農民和礦工組成的質樸的新兵。戚繼光的話,有理有節,所以打動人心,加上訓練和戚繼光的天才指揮,戚家軍百戰百勝,終於威名赫赫。
但戚家軍隻是如戚繼光所說,激發天良,吃餉打仗,訓練是為了在戰場上保命,不然就太蠢了。
或許這樣的軍隊是封建時代軍隊的最高典範之一,但毫無疑問,戚繼光的成就隻局限於此,相比較而言,在他之前之後的同時代的歐洲,有古斯塔夫二世這樣的更傑出的軍事指揮家和更為精銳的軍隊,東西方這千年之間,中國自唐宋或是武力或是文明一直在領先,到目前來說,經濟總量仍然領先,而很多東西,毫無疑問已經開始落後了。
軍事成就,亦是嚴重落後。
惟功要扭轉,就一定要做的比戚繼光更好,更強,更為先進。
迅速提升軍人榮譽,先秦的授勳授爵給田也是華夏古典軍國主義的最佳辦法,但惟功現在走的路,顯然更好,更為先進。
一枚勳章掛在李達的身上,聽著惟功對勳章的講解,李達這樣的鋼鐵般的漢子都是忍不住渾身顫抖,熱淚長流。
可想而知,這種榮譽對長久缺乏這種東西的大明軍人和軍戶來說,是何等重要!
甚至在場的很多軍人,肯定願意用性命和財富來換取李達此時的榮譽,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僅會有,而且一定會有不少。
哪怕是普通的士兵,獲得三等勳章就等同千總資曆,不僅僅是資曆,而是武職會保到指揮僉事這四品職司,世職也有千戶,一整套的待遇下來,一枚勳章不僅僅是榮譽,還有很多實質性的東西,可想而知,這東西會有多難得,又會使得人多麽狂熱的想去得到那麽一枚。
對勳章的製造也是極盡工本,全部是純金打製,巧匠製造,光是本身的價值就已經十分昂貴,導致惟功對李達開起玩笑,叫他窮困時可莫拿去當了賣酒。
至於獲得的難度,則是每一次大規模的戰事根據軍事主管和士兵的表現,戰績,然後來確定下發的勳章數字,接著再評定最終能獲得勳章的軍官和士兵。
這一次援沈戰事打的很漂亮,斬首多,救助的百姓也多,使得遼陽鎮在沈陽為核心的遼東地區也打開了局麵,在未來的時間對沈陽等地的滲透和掌握會變的更容易……雖然如此,勳章下發也並不多,佟士祿這個帶隊軍官就沒有份,軍官中隻有馬世龍有一枚三級優秀勳章,二級被李達得了,還有幾個表現突出的士兵獲得優秀勳章,當然,他們的勳章會在內部軍鎮會議時頒發,這一次的軍民大會,就李達一人有這種榮譽了。
這當然是有政治考量,算是千金市骨,李達一人,可以邀買遼中和遼南數十萬軍戶的人心,倒是值了。
舍人營出身的人,難免會給本地軍人強龍過江的印象,過於強勢雖然使人心歸附,但肯定有潛在的問題,李達這一枚二級勳章能解決不小的麻煩,倒是真的值得了。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也就惟功和寥寥幾人知道,而麵對感激涕零的李達時,惟功的心中,變是拋卻其餘的念頭,竟也是單純的羨慕起李達來。
“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一天,誰能給我一枚勳章?”
惟功的話是真心,他也是一個武人,這樣的榮譽,也是他所渴求的。
李達不知道如何答,半響才道:“大人總會有一日,凱旋迴京。”
“嗬嗬,但願如此。”
朝堂汙濁,豈是眼前這單純的軍人能理解的,惟功也並沒有多說,隻是由得李達敬了一個軍禮,轉身下台。
至此,今日大會,算是可以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到了這時,惟功才轉向周永泰所在的方向,用探詢的聲音問道:“軍門大人,是否上來校閱三軍?”
周永泰此時還能說什麽,隻得客客氣氣的答道:“不必了,今日本官大開眼界,今日之事,必當具本奏聞當今。”
“此事在日前本將已經奏上了,軍門大人當然請隨意。”
“甚好,本官還要在城中巡查一番,總兵官有什麽公務,亦請自便。”
“是,軍門大人請慢走。”
到了此時,周永泰四周的遼陽鎮軍人才散了開來,讓開了一條道路。
周永泰四周的隨員和撫標親兵戰戰兢兢的過來,圍住巡撫軍門,慢慢的退了出去。
自來巡撫出門,恐怕憋屈如周永泰的,也真是開天辟地的頭一迴了。
至此當然散會,但王鐸等人能輕鬆返迴的卻並不多。
有官身的,自是安然散去,然而在生員和外來人員的四周道路上,軍法司和公安司加上軍情司的人帶著鎮兵已經守候多時。
普通的鄉紳,宗族的族老,小地主,刁滑長工和出言不遜之輩,加上那些青皮無賴,一個個被點名叫了出來。
被叫出來的當然麵無人色,可當著刺刀長矛,反抗的念頭也變的十分可笑,隻能老老實實的束手就擒。
也有少數笨蛋,大嚷大叫,誰知立刻就是被槍托給重重砸在臉上和身上的要害之處。
一個生員剛剛開始辱罵動手的士兵,立時就被一槍托打在胃囊部門,整個人蜷縮在地上,如同一隻煮熟了的蝦米,臉上和身上,都紅的可怕。
“上頭有令,事實已經清楚,再有胡說八道,辱罵遼陽鎮將帥士兵者,一律拿捕。”
有了法理,下頭這些經手辦事的人當然不會客氣,相同的情形在長長的隊列之中時有發生,聰明的生員和士紳都知道今日大會以後,張惟功和遼陽鎮在遼中遼南等地的權威無可觸犯,連巡撫軍門都毫無辦法,最少在當麵時是毫無辦法,事後的奏折打架是朝堂層麵的事情了,他們在這裏如果繼續強硬,眼前虧是吃定了的……現在的遼陽一帶,誰還會為生員們出頭?以前辛辛苦苦造出來的一點輿論,現在已經是毫無用處,隻剩下一點餘燼而已!
王鐸等人,氣的渾身發抖,他們不停的想護住自己的門生,可惜毫無用處,已經打出了性子的遼陽鎮兵如狼似虎,不停的將小雞一樣的生員從隊列中拖了出來。
不少生員都是登記在冊的,此前活動最兇的,罵的最兇今日又出現在會場的,一個個下場都是不好。
“大宗師。”有一個鎮軍軍官認得王鐸等人,笑著道:“我們拿捕的這些家夥,才是真正有辱斯文,核實之後,怕是要勞動大人的大駕,將他們全部開革功名。”
王鐸等人,聞言色變!
對一個讀書人最嚴重的處罰無非就是開革功名,有秀才功名在身,見到知縣也能分庭抗禮,上了堂也就長揖一聲,叫聲“老公祖”就算見了禮,沒有功名在身,上了堂就跪下,一樣要打板子,還有優免田租和力役的好處,這一切可就是全沒了。
悠悠萬事,哪怕是生死大事,亦未必比開革功名更嚴重了。
“斷難辦到!”
王鐸抗聲道:“言者無罪,貴鎮如此處置生員,簡直胡鬧。至於總兵官所說的話,粗鄙不文,簡直荒唐可笑,不值一駁!”
“總兵官所說,率直返真,充滿真意,哪裏有可笑之處?若說荒唐,占盡了利,遇事袖手無用的讀書蠹蟲,才是荒唐。”
“你是誰?”王鐸厲聲道:“膽敢這般有辱聖教門徒,觀你模樣打扮,也是讀書人,如此不知自愛麽?”
以王鐸的身份經曆,不要說遼陽,便是整個遼東的讀書人能夠資格不被他訓斥的也是不多,是以他放顏厲聲,毫不客氣的訓斥接話的老儒生,料想對方是被蠱惑的腦子的秋風鈍秀才,訓斥一通,趕走也就罷了。
誰知對方噗嗤一笑,下巴幾縷胡須一抖一抖,煞是可笑。
但在王鐸眼中,卻是十分可惡。
當下忍不住吩咐自己的隨員,令道:“拿下來,查清姓名,本官要開革他的功名。”
“對不住了。”那個老儒生微笑道:“大宗師容稟,在下好歹也是二甲進士,曾任一府明堂,這功名,恐怕閣下開革不了。”
一府宗師,能管束的當然就是本府生員,眼前這位貌不驚人的老儒生,看起來就象是哪個村裏的老塾師樣的人物,居然曾經是二甲進士,一府知府?
王鐸麵色一變,拱手道:“敢問高姓大名?”
“不敢,在下賤名何敢辱尊聽……姓李名贄,流落天下,所好者一杯酒一本書,偶然三五知已,講述學問,探詢書中真意,此生便是樂哉逍遙。”
“原來是卓吾先生!”
這一迴不僅是王鐸色變,其餘的儒學官員,都是臉色大變。
生員之中,不乏知道李贄名頭的,也都是交頭結耳,連一邊逮人拿人的熱鬧景像,也是顧不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