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天我真能君臨唐國,就住在北京,將猴子你封在南京,替我坐鎮大明的南方,將信臣留在日本,把朝鮮封給勝家!”
柴田勝家和秀吉都是信長麾下的重臣,秀吉一心要蓋過勝家,現在聽信長這般說,立時喜不自勝。
兩人將要醉倒之前,信長吩咐道:“猴子你現在不要隨意向人吐露此事,總得我們將本願寺和毛利家都征伐下來,混一日本之後,我為征夷大將軍之時,再說此事。”
信長現在已經是日本第一人,幾次上洛,幕府將軍都是由他一手擁立,他是日本兩大貴族集團平、源二姓中的後人,是正經的世襲貴族,也是“公家”的身份,所以不少人勸信長自為天皇,但信長就不願為之,因為日本的天皇向來是無能者居之,有能者為幕府將軍,總攬大政,所以信長的野心,就是在幾年之後成為執掌大政的征夷大將軍,實權在手,倒無所謂虛名。
如果能征服明國,那就不妨自立為皇帝了,唐人的皇帝向來是執掌實權,統馭萬分,以當時日本貴族對中國的了解,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
“最近島津家給我推薦了幾個不錯的唐人,一個已經是足輕大將,一個也是足輕組頭,我見過了,全是難得的人才,那個足輕組頭叫李守拙,謹慎能幹,我再用他幾年,再派他迴唐國去,真正收集一些有用的情報……用的那些海盜,白白害死我們的人,全無用處啊。”
“唐人的駐軍,有多少道,府,縣,最少查實清楚,軍隊用什麽武器,擅長什麽,有什麽名將,大臣,最好是做些有用的功夫。”
“是,是!”
秀吉連連答應,心裏其實不怎麽以為然,他打算用唐人武士再去搜羅情報,也是聽從信長的意思,他和信長兩人的特點就在這裏顯現出來,秀吉是根據現有的情況,感覺能做了,便去做,信長則是表麵疏狂,其實內心十分縝密小心,這一點,倒是和盟友德川家康很象,而信長的器宇膽氣,又比德川要強的多。
著名的信長包圍網時期,織田和德川聯軍敗於武田軍,信長旁若無事,皆因他深信繼續下去,必能破圍,而德川則嚇了一褲子的屎,是真的嚇出屎來了……
“猴子你這家夥這樣是不行的啊……”
信長終於醉倒了,酣然入夢,在夢中,似乎已經真的攻入大明,征服天下了。
而秀吉的迷夢,似乎更加宏偉的多……不僅要混一中日朝三國,他還打算打下印度,所有已經知道的偉大國度,他都想去征服!
……
……
八月下旬的時候,張豬兒帶著自己一個千總部的部下,已經在中左所和木城驛的中間,靠近西官山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營地。
淩晨之時,他趴在還散發著新建築特有的石灰和泥漿味道的公廳內,借著油燈的燈火,書寫著報告。
現在有司各司其職,象中左所營地這樣的大興作是由建築司來執行工程運作,用的物資,材料,銀兩,由建築司向財務司報備,同時廉政司會派人員來監察,民政事務,軍人不必多管。但底下領了多少帳篷,領多少器械,使用多少軍需物資,盡管有軍需司的人在千總部負責統計審核,但主官還是得親自報備才行。
“迄今為止,本部所領戰馬馬匹一百五十匹,輜重雜馬一百三十匹,大車二十七輛,鹽菜銀子三千一百五十兩,公使銀一千二百兩,所建房舍軍營四百一十間,校場一個,火銃一百二十杆,子藥三千斤,彈丸一千斤……”
寫到這,感覺到夜風的涼爽,張豬兒舒服的伸了個懶腰,將信紙用火漆封好,預備第二天交給軍需的人,一起上交。
每個千總部所領的銀兩,物資,包括軍鏟和帳篷,鐵鍋,罐子,小刀、叉、水壺在內,全部要有明細的帳目表,並且隔一段時間統計損耗。很多細節上的工作,軍需官就做好了,不過需要主官確認下來,張豬兒這一次報備的是大件,主要是戰馬和火銃。
他的千總部當然不可能補齊,現在各營其實隻是把架子鋪起來,各千總部也是如此,不過中左所千總部是獨立在外,需要單獨鎮守一方,特別是鎮守軍港,張豬兒臨行時被召見過一次,與惟功麵談過後,才知道自己責任有多重。
鎮守軍港,肅清地方,同時還要擠壓原本的中左所,配合有司的工作,可以說,他要做的是千總軍官的事,又遠遠不止一個千總軍官。
正因如此,中左所千總部兩個司各配了兩個滿員的局,一個老兵局帶一個新兵局,同時還有一個騎兵局,雖不是夜不收局,但也是十分精銳,有一些老兵參加過鎮夷堡之戰,也有一些是趙雷奔襲救出曹簠時的部屬。
雖然隻有不到七百人的部下,這也是張豬兒帶過的最強的力量了,在此之前,他就是一個司副把總,這一次大擴軍,是很多軍官的機會,張豬兒是幸運的,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手中,一下子就躍成了千總,很多以前的上司,已經成了他的部下。
隻經過一個半月的建設,四百多間營房和環繞一裏半路的胸牆堡壘,配合十來個箭樓哨塔,整個千總部的營地,防備十分森嚴,營地裏有取水的深井,排水溝,垃圾填埋和廁所,一應俱全,背倚西官方,在他們的正前方,就是中左所的北城,再往前就是南城,往東南方向就是土城子。
三個城加起來,方圓也不到十裏,張豬兒站起身來,借著官廳高大寬敞的窗子往北去看,但見三個城池如同蹲在地上的三個怪獸,黑漆漆的一片,根本看不清楚,隻有城樓子上掛著的氣死風燈,在初秋的微風裏來迴的搖晃著。
很快就要天亮了,借著燈火燭光和晨曦的微光,張豬兒最後寫道:“中左所千戶黃敬特別費二百兩,以上。”
特別費是從公使費用裏出,一旦用光就要請軍需司補,公使錢由主將自由支配,但要寫明用途,以備查察。
一般的地方官也有公使錢,但那等於是特別津貼,隻要用不完就是官員自己的,大明官員似乎還真沒有把這錢用掉的,反正當官不修衙,不事興作,又能得好評,還能把銀子落袋,皆大歡喜,最好不過。
遼陽鎮的公費就是公費,張豬兒用來買紙張筆墨的錢就是從這裏頭來,但叫他貪汙幾錢銀子,他不敢,亦不值當。
好歹一個月十六兩了,還有米,糧,布,何必幹這種營生行當。
象遼東都司原本的這些武官,那個黃敬是世襲千戶,田畝也有過千畝,役使軍戶替他種地,一年所得不過幾百兩,開銷又大,還要賄賂上官,窮的要死,二百兩特別費他打算親自送去,看看黃敬的表情也好。
天亮之後,軍號響起,所有的士兵起身跑圈,十二圈跑完了,每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
在這裏立營已經有半個月,新兵從入營直接就拉練到這裏,然後每天上午三小時體能訓練,下午一小時體能,兩小時技戰術,晚上臨睡前一小時識字班和講評點名,然後熄燈休息,時間雖不久,那些新兵也脫了身上的平民習氣,一舉一動都象個軍人的模樣了。
正因如此,張豬兒決定今天開始第一次行動。
軍號聲中,七百零五人被集結起來。
“全體,披甲!”
“是,全體,披甲!”
張豬兒沉聲下令,兩個司把總,四個局把總,還有他們的副手,立刻接二連三的下起令來。
他的千總部已經發下火銃,軍訓局還配給了最好的一群教官,都是精通火銃發射與戰法的好手,同時周晉材可能也在月底或下月初趕來,甚至有傳言,總兵官大人也會前來中左所,一則視查軍港建設,迎接第一批放排前來的大木,二則就是觀察中左所千總部的訓練情形。
因此,在隊伍之中,不僅是有張豬兒的部下們,還有相當多的教官,他們在脫列觀察,有時候會提醒部隊主官。
“此時不妨鬆散,但行軍和戰時一定要更加密集。”
“要叫弟兄們適應下來,每個方陣內彼此留多少距離,給火銃手多大的施展空間,各方陣之間的通道留多少距離。”
“入你娘的,長槍手在兩側是要保護銃手,你們離銃手有些遠了!”
這些軍訓教官都是從舍人營時代就開始參與軍訓,到目前為止,各局訓導官已經全部脫離指揮序列,成為專職的教官,等軍隊成為老兵,訓練合格之後,他們會再去訓練新兵,而一旦有新戰法,他們可能也會出現在老兵隊伍之中。
在他們眼裏,隻有受訓者,沒有老兵新兵之分,所以隊伍中不論新老,隻要出現錯誤,便是挨罵無疑。
張豬兒的老上司李寶,也在其中,他現在是千總部訓導官,與張豬兒平級,平時脾氣很好的一個人,在此時卻是漲紅了臉,青筋畢露,不停的大聲喝罵著。
柴田勝家和秀吉都是信長麾下的重臣,秀吉一心要蓋過勝家,現在聽信長這般說,立時喜不自勝。
兩人將要醉倒之前,信長吩咐道:“猴子你現在不要隨意向人吐露此事,總得我們將本願寺和毛利家都征伐下來,混一日本之後,我為征夷大將軍之時,再說此事。”
信長現在已經是日本第一人,幾次上洛,幕府將軍都是由他一手擁立,他是日本兩大貴族集團平、源二姓中的後人,是正經的世襲貴族,也是“公家”的身份,所以不少人勸信長自為天皇,但信長就不願為之,因為日本的天皇向來是無能者居之,有能者為幕府將軍,總攬大政,所以信長的野心,就是在幾年之後成為執掌大政的征夷大將軍,實權在手,倒無所謂虛名。
如果能征服明國,那就不妨自立為皇帝了,唐人的皇帝向來是執掌實權,統馭萬分,以當時日本貴族對中國的了解,這一點是人盡皆知的。
“最近島津家給我推薦了幾個不錯的唐人,一個已經是足輕大將,一個也是足輕組頭,我見過了,全是難得的人才,那個足輕組頭叫李守拙,謹慎能幹,我再用他幾年,再派他迴唐國去,真正收集一些有用的情報……用的那些海盜,白白害死我們的人,全無用處啊。”
“唐人的駐軍,有多少道,府,縣,最少查實清楚,軍隊用什麽武器,擅長什麽,有什麽名將,大臣,最好是做些有用的功夫。”
“是,是!”
秀吉連連答應,心裏其實不怎麽以為然,他打算用唐人武士再去搜羅情報,也是聽從信長的意思,他和信長兩人的特點就在這裏顯現出來,秀吉是根據現有的情況,感覺能做了,便去做,信長則是表麵疏狂,其實內心十分縝密小心,這一點,倒是和盟友德川家康很象,而信長的器宇膽氣,又比德川要強的多。
著名的信長包圍網時期,織田和德川聯軍敗於武田軍,信長旁若無事,皆因他深信繼續下去,必能破圍,而德川則嚇了一褲子的屎,是真的嚇出屎來了……
“猴子你這家夥這樣是不行的啊……”
信長終於醉倒了,酣然入夢,在夢中,似乎已經真的攻入大明,征服天下了。
而秀吉的迷夢,似乎更加宏偉的多……不僅要混一中日朝三國,他還打算打下印度,所有已經知道的偉大國度,他都想去征服!
……
……
八月下旬的時候,張豬兒帶著自己一個千總部的部下,已經在中左所和木城驛的中間,靠近西官山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營地。
淩晨之時,他趴在還散發著新建築特有的石灰和泥漿味道的公廳內,借著油燈的燈火,書寫著報告。
現在有司各司其職,象中左所營地這樣的大興作是由建築司來執行工程運作,用的物資,材料,銀兩,由建築司向財務司報備,同時廉政司會派人員來監察,民政事務,軍人不必多管。但底下領了多少帳篷,領多少器械,使用多少軍需物資,盡管有軍需司的人在千總部負責統計審核,但主官還是得親自報備才行。
“迄今為止,本部所領戰馬馬匹一百五十匹,輜重雜馬一百三十匹,大車二十七輛,鹽菜銀子三千一百五十兩,公使銀一千二百兩,所建房舍軍營四百一十間,校場一個,火銃一百二十杆,子藥三千斤,彈丸一千斤……”
寫到這,感覺到夜風的涼爽,張豬兒舒服的伸了個懶腰,將信紙用火漆封好,預備第二天交給軍需的人,一起上交。
每個千總部所領的銀兩,物資,包括軍鏟和帳篷,鐵鍋,罐子,小刀、叉、水壺在內,全部要有明細的帳目表,並且隔一段時間統計損耗。很多細節上的工作,軍需官就做好了,不過需要主官確認下來,張豬兒這一次報備的是大件,主要是戰馬和火銃。
他的千總部當然不可能補齊,現在各營其實隻是把架子鋪起來,各千總部也是如此,不過中左所千總部是獨立在外,需要單獨鎮守一方,特別是鎮守軍港,張豬兒臨行時被召見過一次,與惟功麵談過後,才知道自己責任有多重。
鎮守軍港,肅清地方,同時還要擠壓原本的中左所,配合有司的工作,可以說,他要做的是千總軍官的事,又遠遠不止一個千總軍官。
正因如此,中左所千總部兩個司各配了兩個滿員的局,一個老兵局帶一個新兵局,同時還有一個騎兵局,雖不是夜不收局,但也是十分精銳,有一些老兵參加過鎮夷堡之戰,也有一些是趙雷奔襲救出曹簠時的部屬。
雖然隻有不到七百人的部下,這也是張豬兒帶過的最強的力量了,在此之前,他就是一個司副把總,這一次大擴軍,是很多軍官的機會,張豬兒是幸運的,他抓住了這個機會在手中,一下子就躍成了千總,很多以前的上司,已經成了他的部下。
隻經過一個半月的建設,四百多間營房和環繞一裏半路的胸牆堡壘,配合十來個箭樓哨塔,整個千總部的營地,防備十分森嚴,營地裏有取水的深井,排水溝,垃圾填埋和廁所,一應俱全,背倚西官方,在他們的正前方,就是中左所的北城,再往前就是南城,往東南方向就是土城子。
三個城加起來,方圓也不到十裏,張豬兒站起身來,借著官廳高大寬敞的窗子往北去看,但見三個城池如同蹲在地上的三個怪獸,黑漆漆的一片,根本看不清楚,隻有城樓子上掛著的氣死風燈,在初秋的微風裏來迴的搖晃著。
很快就要天亮了,借著燈火燭光和晨曦的微光,張豬兒最後寫道:“中左所千戶黃敬特別費二百兩,以上。”
特別費是從公使費用裏出,一旦用光就要請軍需司補,公使錢由主將自由支配,但要寫明用途,以備查察。
一般的地方官也有公使錢,但那等於是特別津貼,隻要用不完就是官員自己的,大明官員似乎還真沒有把這錢用掉的,反正當官不修衙,不事興作,又能得好評,還能把銀子落袋,皆大歡喜,最好不過。
遼陽鎮的公費就是公費,張豬兒用來買紙張筆墨的錢就是從這裏頭來,但叫他貪汙幾錢銀子,他不敢,亦不值當。
好歹一個月十六兩了,還有米,糧,布,何必幹這種營生行當。
象遼東都司原本的這些武官,那個黃敬是世襲千戶,田畝也有過千畝,役使軍戶替他種地,一年所得不過幾百兩,開銷又大,還要賄賂上官,窮的要死,二百兩特別費他打算親自送去,看看黃敬的表情也好。
天亮之後,軍號響起,所有的士兵起身跑圈,十二圈跑完了,每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
在這裏立營已經有半個月,新兵從入營直接就拉練到這裏,然後每天上午三小時體能訓練,下午一小時體能,兩小時技戰術,晚上臨睡前一小時識字班和講評點名,然後熄燈休息,時間雖不久,那些新兵也脫了身上的平民習氣,一舉一動都象個軍人的模樣了。
正因如此,張豬兒決定今天開始第一次行動。
軍號聲中,七百零五人被集結起來。
“全體,披甲!”
“是,全體,披甲!”
張豬兒沉聲下令,兩個司把總,四個局把總,還有他們的副手,立刻接二連三的下起令來。
他的千總部已經發下火銃,軍訓局還配給了最好的一群教官,都是精通火銃發射與戰法的好手,同時周晉材可能也在月底或下月初趕來,甚至有傳言,總兵官大人也會前來中左所,一則視查軍港建設,迎接第一批放排前來的大木,二則就是觀察中左所千總部的訓練情形。
因此,在隊伍之中,不僅是有張豬兒的部下們,還有相當多的教官,他們在脫列觀察,有時候會提醒部隊主官。
“此時不妨鬆散,但行軍和戰時一定要更加密集。”
“要叫弟兄們適應下來,每個方陣內彼此留多少距離,給火銃手多大的施展空間,各方陣之間的通道留多少距離。”
“入你娘的,長槍手在兩側是要保護銃手,你們離銃手有些遠了!”
這些軍訓教官都是從舍人營時代就開始參與軍訓,到目前為止,各局訓導官已經全部脫離指揮序列,成為專職的教官,等軍隊成為老兵,訓練合格之後,他們會再去訓練新兵,而一旦有新戰法,他們可能也會出現在老兵隊伍之中。
在他們眼裏,隻有受訓者,沒有老兵新兵之分,所以隊伍中不論新老,隻要出現錯誤,便是挨罵無疑。
張豬兒的老上司李寶,也在其中,他現在是千總部訓導官,與張豬兒平級,平時脾氣很好的一個人,在此時卻是漲紅了臉,青筋畢露,不停的大聲喝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