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冪整天躲在丹房,任誰也不能輕易看見他。


    於是,一天三次,阿冪給雪汀送藥,就成了轟動闔府的春色大會。


    隻要阿冪經過之處,從丹房到書房,再到雪汀的小樓,一路之上,都少不了年輕窈窕的身影時隱時現;阿冪經過的路上,每天都掉落很多女兒家的物事,汗巾子了,玉簪兒了,還有別的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了。


    阿冪對這些毫不在意,他隻看著手裏端著的那碗無論是滿的抑或空的藥碗,微微垂著紫眸,任誰也看不到他那神光離合的誘人眼色。


    隻有雪汀,即使對身邊的特異情形有所感,卻未對阿冪的容貌產生什麽特殊感想。


    她是成人的靈魂寄予幼年的軀體,本身就是時時刻刻感受著怪異和不習慣,也時刻需要提醒自己注意把握年齡差別的分寸。


    有著這種克製心理,她麵對阿冪時,比任何人都能清晰的認識到:那還隻是個孩子。


    還隻是個孩子,需要關注他什麽?雪汀來到這個世界,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關注。


    當然,在他人看來,五歲的小孩子,能懂得美麽?她不愛阿冪也很正常的。


    所有人都在追逐阿冪的美色,雪汀則是整天待在書房。


    宵風真人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開課講學,向太子和公主授課,並定期於太學公開講課,每次皆引起轟動。


    不過,這些雪汀都不參予。


    前者,她不願與太子公主紮一堆,而且宵風授課總是以太子為主,她和太子相差十歲,還不像是能夠一個腦迴路的,宵風所授內容未必適合她;後者公開講學的大雜燴,就更加沒必要參與了。


    宵風真人有一個大書房,他似乎是把山上紫岩峰的藏書都搬過來了,這個書房浩大無比,上下前後左右兩層十二間房,一眼望去,重重疊疊,一本本,一部部,一卷卷,排列堆砌直到天花板,延綿不絕。


    書海浩瀚。


    這不是書房,雪汀覺著用書庫來形容更合適些。


    這些書有的是紙書,有的甚至還是竹簡乃至玉簡。


    雪汀第一次看到玉簡很有些大驚小怪,放在手裏倒騰半天想看看有沒有傳說中的空間,可惜玉簡的本質和竹簡是一樣的,在其表麵寫字而已。


    拉一本竹書,束縛住竹簡的繩子倘然不巧鬆開,嘩的一下能把雪汀給埋了。


    雪汀經曆過一次這種險境。


    幸而那本竹書放得比較高,她是由紅台抱著,結果一拉繩子,掉了一地,堆成小山,她要是站在地上,妥妥就埋了。


    雪汀和紅台兩個大眼瞪小眼,麵麵相覷,忍不住吃吃笑起來,那以後,但凡雪汀邁著小短腿向書架跑,紅台都緊急跟上。


    紙書取閱則方便多了,但這時期的紙書,大都為手抄,年深月久,有的紙頁發脆,有的字跡都有所模糊了,若有缺頁,便很難再補。


    宵風真人於他的書庫愛惜非常,每一旬必有一日指派仆僮前來整理、曬書、打掃。


    幾十個人同心協力,共同操作,分工明確有序,打掃曬書這種枯燥活計也做得很好看。


    雪汀目睹這些情形,不由想到,從前在書上讀到華夏曆史四大發明,光明璀璨,她還不能體會其意義。


    身臨其境,起碼她現在深刻理會了印刷術的偉大。


    這個時期,四大發明中另一輝煌技術,造紙術已經實現,這種技術令得紙的造價遠遠低於竹簡書,攜帶之方便也遠非竹簡書可比。


    非但如此,在紙上抄一遍書總比竹簡上抄一遍方便且易保存多了,還可以相互傳閱,不用擔心運輸和掉色的問題,如此使得寒門士子讀書成為可能,也使得許多古著典論得以保存。


    也正是由於造紙術的發明和流傳,同時也令書法產生了質的飛躍,雪汀所知她所處的這個時期,書畫都已經出現了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森然大家,書法出現不同的字體趨勢,畫技也隱隱然形成各家各派。


    但是,印刷術在這個時候,還沒有發明,書藉隻能手抄,相互傳閱。且不說其中可能的傳抄謬誤,有些人是借不到書看的,有些人則抄到一本好書蔽帚自珍,有些人寫了一本書又得不到宣傳推廣,這導致很多書僅是孤本,碰上兵荒馬亂、天災人禍,孤本一旦遺失毀壞,那就成了絕本。


    這種事跡,在雪汀從前的曆史多如牛毛。很多寶貴的書,比如張仲景的《傷寒論》,東漢末年方寫就,到了西晉,五十年間,這書已經從醫書寶典變成了殘篇斷章,好不容易才由人搜集補,到了唐初,又早已是孤蹤難覓。


    如果是一般的筆記傳奇類書藉,也就罷了,失傳就失傳吧,反正人類的想象力永不枯竭,總會有更妙的故事更好的傳奇出來。


    然而學術類專著的一再毀損,帶來的傷害就可能無法挽迴,後人憑想象的增補且不說有沒有堅實的學術基礎,連倒底繼承了幾分真正的傳承都難說得很。


    學術這種東西,靠的是一代一代的傳承,延續的過程中夯實基礎,繼續豐富和充實,後人站在前人的發明基礎上,也就是常說的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做得更好、發現更多,老是經曆一種傳承“中斷了、找到了、補了、弄丟了”,周而複始,幾百乃至上千年後,連最原始的基礎還存在幾分都不好說了,想要在此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更是癡人說夢,導致傳承成虛話,學術研究和理論從零開始,從頭跋涉。


    所以,在很多方麵,曆史原地踏步,永無進展。雖不能說盡是書藉保存與流傳之禍,但,總是她從前所處的那個世界,有很多學術方麵的傳承從有到無、消失衰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吧。明明發展得最早,走在最前列,可是,隻能靠口口相傳,命懸孤脈,到了後來,稍一意外,那就徹底沒有了。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墨家的機關,武道的劍技,不要說是在現代文明,就是到了明代,已經有人感歎說:“今無劍客,故世上名劍,即鑄劍之法亦不傳。”——鑄劍的法子也沒有了,劍術的基礎都沒有了,試問劍客又從何而來?


    雪汀琢磨,有沒有辦法提前發明印刷術?


    她想了想,學生時代對於四大發明毫不在意,曆史書上對於那些的介紹,也不過就是一筆帶過,她是半點印象都沒有,靠她來發明的話那是沒指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簪纓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穆若靜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穆若靜風並收藏簪纓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