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大小竹簍,大的裝有五十斤珍珠米,小的裝著十升油與四十個雞蛋,份量也不少,將大小竹簍放在半米高的水泥墩子上。


    小竹簍裏雖然輕很多,但也是和大竹簍相比起來,對於九歲小姑娘也背不動,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潘燕和潘小妹兩人都背不動。


    “大米,大雞蛋,大油拿不迴去了,吃不了炒雞蛋了。”潘小妹直接哭了,眼淚婆娑,在她小腦袋有限的記憶中,每年領了之後就有炒雞蛋吃。


    拿不迴去就沒得吃,所以哭了,就是這樣簡單的邏輯。


    潘燕緊咬牙齦,將虎口墊在簍繩上,慢慢傾斜彎腰,想要將大竹簍用身體的力量撐起來。


    然而,十一歲的潘燕本就瘦不拉幾的,一米二左右,體重隻有二十六公斤,也就是五十二斤,全身重量加起來,也隻重了兩斤,撐得起來才有鬼。


    “導演真的是,韓軾能帶手機就不是違反規矩?簡直是亂彈琴。”


    王蕾氣唿唿的道:“還什麽等韓軾去幫忙,嗬嗬噠。”


    王蕾會嗬嗬噠也實屬正常,之前下山的時候,潘氏兩姐妹背得還很輕,都沒見韓軾說要幫忙,更不用說現在五十斤了。


    隻不過,正當王蕾的話音剛落,就傳來了韓軾的聲音。


    “放下,給我,我來。”


    六個字,卻猶如六顆炸彈,瞬間將眾人給炸暈了,所有人齊刷刷的側目看去。


    隻見韓軾在眾目睽睽之下,收著手機,走到潘燕跟前,把簍繩一奪,捏在手中,並且將另外一隻手拿的樹杆也放進了竹簍中。


    “哥哥……”潘燕小臉通紅的看著韓軾,不明白為什麽會突然跑來幫忙。


    “行了,別囉嗦了。”韓軾打斷,動作很粗暴,把潘小妹袋子小竹簍裏麵的雞蛋和油拿了出來。


    隨即,韓軾安排道:“你拿那一桶金魚龍的菜籽油,你拿雞蛋。”


    四十個雞蛋大概四五斤,九歲的潘小妹差不多,而一桶油十升的油,按照菜籽油的密度,大概十八斤左右,潘燕背著也差不多。


    說起來,跟著劇組一大堆人,在人來人往的縣政府福利領取辦公室還是很吸引人注意力的,不少人駐足指指點點的議論。


    “快走,太吵了。”韓軾眉宇挑了挑,精致的小臉上不耐煩的催促。


    “唿……”


    催促完後,無論後麵的人能不能跟上,韓軾猛吸一口氣,費力的背著五十斤大米往瓦龍村的方向走。


    “啊?哦哦。”


    數秒後,潘燕和潘小妹這才醒悟,胡亂的應聲,然後連忙背十升的油,提拉著雞蛋,屁顛屁顛的跟上。


    竟然真的幫忙了!?


    剩下幾十人的劇組,從導演到燈光師,腦中所浮現的差不多就是這個念頭。


    毫無疑問,沒人認為在旁邊玩手機完全不管其餘事情的韓軾會去幫忙,但事實卻狠狠地扇了眾人一巴掌。


    韓軾不但幫忙了,還是背走最重的五十斤大米。


    “導演,這種轉折,是……您安排的?”


    “好有戲劇性,真的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嗎?”


    “導演,好好給我們說說,你到底是如何說服這位乖張小少爺的?”


    “我也想知道。”


    於是乎,有幾個擦了擦眼睛,有幾個目瞪口呆,有幾個甚至直接問向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劇情。


    可實際上,導演是最懵逼的一個,瞪著一對圓鼓鼓的牛眼,默默的聽著眾人的詢問,內心卻是咆哮的。


    想知道泥煤,他現在才是最想知道這是什麽情況的人!


    還什麽是他安排的,導演之所以拒絕王蕾要幫助潘燕兩姐妹的提議,除了規則之外,是想增添一個現實感,但現在……


    還詳細說說,找誰詳細給他說說。


    “剛才……真的是韓軾?”


    知道潘燕兩姐妹和韓軾都走出小十米了,王蕾都還沒有開始跟拍,扭頭問牛明明。


    “如果我們劇組裏麵沒有另外一個和韓軾長得一模一樣的人,那就是他了。”牛明明道。


    “這是良心發現,或者是就想背著玩玩?”王蕾道。


    其實後者根本不可能,畢竟五十斤的重量,可不是隨便玩玩的程度。


    “開始拍攝了,愣著幹什麽。”


    製片人最先反應過來,不管理由是如何,拍攝劇組必須跟上。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這句話有局限性,如果路途遙遠的話,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都會非常累。


    就像現在,韓軾背著五十來斤的大米走了十幾分鍾,每往前跨一步,都在打顫。


    “這具身體比我以前身體雖然強多了,但要背動五十斤還是太勉強。”韓軾心情是既高興又無奈。


    想想也是正常,背著五十斤的東西上山,不要說他這身板,就算換做是一個強壯的成年男子,也會有些吃力。


    更何況,這身體的原主人從小就沒有吃過什麽苦。


    “別說兩個小時的山路,這剛走了十分鍾就這樣了,二十分之一都沒有完成。”


    韓軾用虎口墊著簍繩,向前三十度彎腰,腰部緊緊地貼合底沿,根據計算,這種狀態是最省力的。


    “世界上最著名的自傳小說之一《馬丁伊登》中有一句話,一個人隻要有意誌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韓軾暗自嘀咕,以此轉移注意力:“但我想,傑克倫敦先生肯定沒有背著東西爬山。”


    時間流逝,上山的速度越來越緩慢,原因自然是韓軾的步伐越來越沉。


    “哥哥,要不然我們分著背,我還能背動些。”潘燕提議,小家夥光潔的額頭上也是冒著密汗,很顯然,背著二十多斤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囉嗦什麽,太熱了,快走。”韓軾蠻橫的催促潘燕,後者隻好繼續向前。


    已經走了四十多分鍾了,韓軾已經感到雙腿不是他的了,全身的t恤都被汗水浸濕了,也虧得衣服散熱好,不然貼在身上更難受。


    目光掃了掃潘小妹,抱著四十個雞蛋格外小心,雖然氣喘籲籲,但卻沒有抱怨一句話。


    “如果連一個九歲的丫頭都比不了,就不要說什麽花開不敗了,丟人。”韓軾用這種方式激勵打氣,雙臂猶如被兩把刀緊緊勒住,疼痛感清晰可見。


    繼續往前走,作為改變形象的第一步,無論如何也要送迴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締造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人家的小貓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人家的小貓咪並收藏文娛締造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