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李世民你殺兄殺弟
開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 作者:照今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荷:“太子,天文有變,當速發以應之……”】
【可惜,他們的計劃剛開始,太子一黨的紇幹承基就因為齊王之事被抓了,紇幹承基為了不死的太難看,果斷告發太子李承乾謀反。】
【李承乾、侯君集、李安儼、杜荷等太子一黨被一網打盡。】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唰啦啦……
禦花園中,跪了一大片人。
侯君集冷汗狂冒。
杜荷砰的跪下。
杜如晦早已經去世,沒想到他的兒子杜荷居然會跟著太子一起謀反,
房玄齡搖頭歎息。
房相尚且不知高陽公主的謀反和他兒子房遺愛有關,待會就得輪到他心神俱裂了。
天幕上,李世民看著跪在大殿中的兒子,目露悲戚。
【大殿內氣氛冷凝。
皇帝李世民高高坐在上首,看向這個他寄予厚望的長子李承乾。
“太子,你為什麽要謀反?”】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太子,自己的高明會謀反!
距離齊王謀反才過了幾天,就又給朕一個爆炸級‘驚喜’,隻是這‘驚’太過驚恐,以至於讓李世民甚至不想麵對。
李承乾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解脫,他一甩衣袍,完全不顧自己時時刻刻巨痛的腳,砰的一聲向著自己的君父跪了下去。
跪下的那一刻,他心裏是暢快的。
那種隱秘又詭異的快樂,在看到父皇臉上那難以抑製的怒火後,達到了頂峰。
這一切,似乎從他跛腳的那一刻開始,便一步步的滑向了一個無可挽迴的深淵。
【李承乾抬起頭,用一種無比認真,無比不解的神情看向自己的父親。
“父親,你到底為什麽要如此偏袒魏王?”
為什麽?
究竟是為什麽?
是因為魏王不跛腳?
是因為魏王慣會演戲?
是因為魏王聰明?
李世民勃然大怒:“我在問你,為什麽要謀反?”
李承乾平平淡淡的看向已然失控的父親。
“我就是在說我為什麽謀反。”
“謀反是為了自救!”
“謀反是為了活著!”
“父皇,你忘了李承乾這個名字是誰取的麽!是我的爺爺,是你的父親!”
最後一句,李承乾歇斯底裏的吼出。
“父皇,你忘了你自己是怎麽上位的麽?”】
李承乾最後一句話,徹底把李世民給惹火了。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逆鱗。
【李世民急急忙忙地走下皇座,一臉陰沉的看向李承乾。
“孽障,閉嘴!”
李承乾怒吼。
“父皇,你殺了你的親哥哥李建成,你殺了你的親弟弟李元吉!”
“你忘了嗎?”
“你忘了!”
“玄武門之變如今才過去不過17年時間,你就把一切都忘了!”】
李承乾的話終於把李世民惹的失去了理智。
他狠狠的甩出手中的皮鞭。
隻一鞭!
李承乾從額頭劃過眼角,再劃過嘴角留下了一條深深的血痕。
李承乾當了一輩子的好兒子,但是此時此刻,他已然放棄了這種身份。
摸著自己受傷的臉,李承乾看向父皇那張失控的臉,他心裏越發的失望。
【“你忘了玄武門事變之時,是母親!是母親苦苦的守護在我的房前,是母親拿著劍護著我!”
“父皇,你忘了母親臨終前對你的囑托!”
“父皇,你想要立魏王取代我為太子!”
“你讓他住進武德殿!”
李世民閉目不想再聽。
他心裏覺得李承乾愚蠢不堪,又是無奈又是痛恨。
身為太子,如此沒有容人之量,李泰是他的親弟弟!】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魏征猛然轉頭看向李世民,滿臉不可思議。
太子說什麽?
太子說,陛下讓李泰住進了武德殿!
那可是武德殿啊!
整個皇宮裏麵,誰不知道,武德殿就是未來的皇帝,現在的太子才能住的地方。
那裏簡直就是如同‘東宮’一樣的存在。
可是李世民居然讓魏王李泰住進武德殿。
房玄齡也傻眼了。
天上的陛下,是貞觀十七年的陛下,莫非以後,陛下真的動了廢除儲君的想法。
滿朝文武小心翼翼的抬頭打量著陛下的臉色。
就連程咬金這個精明鬼都麵露詭異的看著皇帝。
天幕上畫麵再一變。
【李承乾,唐太宗嫡長子,619年武德二年,在太極宮的承乾殿裏出生了。
李淵非常開心這個孩子的出世,親自給自己的皇孫取了一個寓意深遠的名字。
——李承乾
——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武德年間,李承乾受封中山郡王。
史書記載,太子為人非常聰敏,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從小,李承乾便在陸德明、孔穎達、於誌寧、杜正倫等大儒的教導下成長。
孔穎達:唐初十八學士之一
所以,太子的聰慧並非是虛假。
唐太宗即位後,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李世民冊立為太子。
“小小少年,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父皇對他嚴厲、母後亦是對他嚴厲。”
“但是一國儲君,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自然需要修身愛仁,取予合度。”
“受所詆辱,功不自名。”
“李承乾不負眾望,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讚譽。”
李承乾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畢竟自己是太子必須得為兄弟們做出表率。
可是在貞觀五年和貞觀七年時,李承乾生了一場大病,從此腳便出現了問題。
腳部有疾病,對於一國太子而言似乎是很影響形象的事。
李承乾瞬間便感到了濃鬱的壓力,並且這種壓力會隨著他腳疾越發嚴重而與日遞增。
而太子的疾病甚至嚴重到,連皇帝都要親自過問的程度。
與此同時,太宗皇帝對群臣說。
“人生壽數難以預料,太子身體不好,若是有朝一日太子不幸早亡,那麽其他皇子就可能是你們的君主了。”
這話一出,禮部尚書立刻辯駁。
“自古以來,都是子孫相承,不立兄弟才能杜絕庶子覬覦皇位,堵塞皇朝禍亂的根源,這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必須要引以為戒的。”
李世民思考了會,覺得禮部尚書說得對,於是當時聽從了。
那麽,太宗皇帝聽進去了嗎?
並沒有。】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並、沒、有!
這三個字砸進了文武大臣的心中。
魏征心裏發涼,聰明的他已然知道了這場禍事的根源。
陛下啊,陛下,怪不得太子會說你忘記了玄武門之變。
當年太上皇痛苦不堪的經曆,你忘了麽。
李泰,嗬!
怕,就是因為李泰,太子才走了絕路。
【可惜,他們的計劃剛開始,太子一黨的紇幹承基就因為齊王之事被抓了,紇幹承基為了不死的太難看,果斷告發太子李承乾謀反。】
【李承乾、侯君集、李安儼、杜荷等太子一黨被一網打盡。】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唰啦啦……
禦花園中,跪了一大片人。
侯君集冷汗狂冒。
杜荷砰的跪下。
杜如晦早已經去世,沒想到他的兒子杜荷居然會跟著太子一起謀反,
房玄齡搖頭歎息。
房相尚且不知高陽公主的謀反和他兒子房遺愛有關,待會就得輪到他心神俱裂了。
天幕上,李世民看著跪在大殿中的兒子,目露悲戚。
【大殿內氣氛冷凝。
皇帝李世民高高坐在上首,看向這個他寄予厚望的長子李承乾。
“太子,你為什麽要謀反?”】
李世民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太子,自己的高明會謀反!
距離齊王謀反才過了幾天,就又給朕一個爆炸級‘驚喜’,隻是這‘驚’太過驚恐,以至於讓李世民甚至不想麵對。
李承乾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解脫,他一甩衣袍,完全不顧自己時時刻刻巨痛的腳,砰的一聲向著自己的君父跪了下去。
跪下的那一刻,他心裏是暢快的。
那種隱秘又詭異的快樂,在看到父皇臉上那難以抑製的怒火後,達到了頂峰。
這一切,似乎從他跛腳的那一刻開始,便一步步的滑向了一個無可挽迴的深淵。
【李承乾抬起頭,用一種無比認真,無比不解的神情看向自己的父親。
“父親,你到底為什麽要如此偏袒魏王?”
為什麽?
究竟是為什麽?
是因為魏王不跛腳?
是因為魏王慣會演戲?
是因為魏王聰明?
李世民勃然大怒:“我在問你,為什麽要謀反?”
李承乾平平淡淡的看向已然失控的父親。
“我就是在說我為什麽謀反。”
“謀反是為了自救!”
“謀反是為了活著!”
“父皇,你忘了李承乾這個名字是誰取的麽!是我的爺爺,是你的父親!”
最後一句,李承乾歇斯底裏的吼出。
“父皇,你忘了你自己是怎麽上位的麽?”】
李承乾最後一句話,徹底把李世民給惹火了。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逆鱗。
【李世民急急忙忙地走下皇座,一臉陰沉的看向李承乾。
“孽障,閉嘴!”
李承乾怒吼。
“父皇,你殺了你的親哥哥李建成,你殺了你的親弟弟李元吉!”
“你忘了嗎?”
“你忘了!”
“玄武門之變如今才過去不過17年時間,你就把一切都忘了!”】
李承乾的話終於把李世民惹的失去了理智。
他狠狠的甩出手中的皮鞭。
隻一鞭!
李承乾從額頭劃過眼角,再劃過嘴角留下了一條深深的血痕。
李承乾當了一輩子的好兒子,但是此時此刻,他已然放棄了這種身份。
摸著自己受傷的臉,李承乾看向父皇那張失控的臉,他心裏越發的失望。
【“你忘了玄武門事變之時,是母親!是母親苦苦的守護在我的房前,是母親拿著劍護著我!”
“父皇,你忘了母親臨終前對你的囑托!”
“父皇,你想要立魏王取代我為太子!”
“你讓他住進武德殿!”
李世民閉目不想再聽。
他心裏覺得李承乾愚蠢不堪,又是無奈又是痛恨。
身為太子,如此沒有容人之量,李泰是他的親弟弟!】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魏征猛然轉頭看向李世民,滿臉不可思議。
太子說什麽?
太子說,陛下讓李泰住進了武德殿!
那可是武德殿啊!
整個皇宮裏麵,誰不知道,武德殿就是未來的皇帝,現在的太子才能住的地方。
那裏簡直就是如同‘東宮’一樣的存在。
可是李世民居然讓魏王李泰住進武德殿。
房玄齡也傻眼了。
天上的陛下,是貞觀十七年的陛下,莫非以後,陛下真的動了廢除儲君的想法。
滿朝文武小心翼翼的抬頭打量著陛下的臉色。
就連程咬金這個精明鬼都麵露詭異的看著皇帝。
天幕上畫麵再一變。
【李承乾,唐太宗嫡長子,619年武德二年,在太極宮的承乾殿裏出生了。
李淵非常開心這個孩子的出世,親自給自己的皇孫取了一個寓意深遠的名字。
——李承乾
——承繼皇業,總領乾坤
武德年間,李承乾受封中山郡王。
史書記載,太子為人非常聰敏,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從小,李承乾便在陸德明、孔穎達、於誌寧、杜正倫等大儒的教導下成長。
孔穎達:唐初十八學士之一
所以,太子的聰慧並非是虛假。
唐太宗即位後,年僅8歲的李承乾被李世民冊立為太子。
“小小少年,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父皇對他嚴厲、母後亦是對他嚴厲。”
“但是一國儲君,上承天意,下順民心。”
“自然需要修身愛仁,取予合度。”
“受所詆辱,功不自名。”
“李承乾不負眾望,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讚譽。”
李承乾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畢竟自己是太子必須得為兄弟們做出表率。
可是在貞觀五年和貞觀七年時,李承乾生了一場大病,從此腳便出現了問題。
腳部有疾病,對於一國太子而言似乎是很影響形象的事。
李承乾瞬間便感到了濃鬱的壓力,並且這種壓力會隨著他腳疾越發嚴重而與日遞增。
而太子的疾病甚至嚴重到,連皇帝都要親自過問的程度。
與此同時,太宗皇帝對群臣說。
“人生壽數難以預料,太子身體不好,若是有朝一日太子不幸早亡,那麽其他皇子就可能是你們的君主了。”
這話一出,禮部尚書立刻辯駁。
“自古以來,都是子孫相承,不立兄弟才能杜絕庶子覬覦皇位,堵塞皇朝禍亂的根源,這是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必須要引以為戒的。”
李世民思考了會,覺得禮部尚書說得對,於是當時聽從了。
那麽,太宗皇帝聽進去了嗎?
並沒有。】
李世民位麵
貞觀九年(635年)
並、沒、有!
這三個字砸進了文武大臣的心中。
魏征心裏發涼,聰明的他已然知道了這場禍事的根源。
陛下啊,陛下,怪不得太子會說你忘記了玄武門之變。
當年太上皇痛苦不堪的經曆,你忘了麽。
李泰,嗬!
怕,就是因為李泰,太子才走了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