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魚娘,陳氏和綾羅肚子裏也都飽了。到最後隻有李仲海自己一個人唿嚕唿嚕吃了一大海碗的麵條。
三牛這個小饞鬼,嘴裏塞的鼓囊囊的,眼睛還不時往李仲海的碗裏看,「爹,這麵條好吃嗎?」
李仲海頭也不抬含糊道:「好吃,比咱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
三牛隻覺得自己手中的吃食都不香了,他也好想吃麵條啊。
吃完飯後,李仲海又領著他們逛了一圈,看到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給三牛和魚娘買下來,最後要不是陳氏攔著他,指不定能把渡口上的攤子都全買一遍。
魚娘迴到眾人商議好的地方時,發現已經有不少人迴來了,他們一家隻顧著吃吃喝喝了,倒是李伯山一家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爹,這裏離安陵城不遠,走路隻需兩三個時辰,安陵城外有地方專門安置從江北過來的人。」
李大成手裏抱著一包炊餅,「我也打聽了一下,和你說的大差不差,從江北渡過來的人都要去那裏一趟,宜早不宜遲,今天的天色尚早,咱們現在就去吧。」
李叔河不解:「爹,那朝廷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渡河啊?不去不可以嗎?」
李大成搖搖頭,「你啊,好好想想,凡事不能隻看表麵。」
魚娘心裏想了一下,這船家的話語之中對南方的朝廷多有推崇之意,且了解甚深,很有可能與朝廷有牽連,他和朝廷一通氣,朝廷自然知道到底有哪些人上船到了安陵。除此之外,到了安陵後要想生活下去,置地買房是必不可少的,買地需要地契,這些都要經由官府才能辦成,沒有身份可謂是寸步難行,難怪朝廷不害怕渡江的人自己跑了。
找到了馬車後,就無須再走著去安陵城了,馬車是露天的,專門用來拉人,一輛馬車上能坐下二三十人。大家分坐在幾輛馬車上,晃晃蕩盪開始往安陵城駛去。
安陵和遂牧郡隻隔著一條蘭江,景色差別不大,遂牧郡秋冬之際是何般景色,安陵便是何般景色,隻是略比遂牧郡溫暖一些罷了。
一路上,草木凋零,隻剩下耐寒的鬆樹和一些別的樹種還有幾分綠意,剩下的無一不是光禿禿的。
魚娘倚在陳氏懷裏,漫無目的地左看右看,說起來,下了船以後她好像就沒有見過沈思安了,往日裏他和李子晏最要好,兩人在一起仿佛有說不完的話,現在李子晏身邊是二牛和二丫,不見沈思安的身影,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很快便到了安陵,安陵也是一個古城,城牆厚重而古樸,巍峨地矗立著。
城外搭建了幾個簡樸的屋子,屋內坐著幾個書吏,還有幾個穿著蟒袍的官員,屋外排著長隊,有一隊士兵把守著維持秩序。魚娘掃了一眼,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都是和他們一起乘船渡江的。
一個中年書吏拿著紙筆走到了他們這裏,和藹道:「諸位,我先來和你們說一下情況。自北邊起了戰亂還有饑荒,我們這裏就來了不少人,如今安陵城內無論是鋪子還是房子都貴的厲害,若非是家底積蓄殷實,安陵城內實在不是個宜居之地。我看各位衣著樸素,說句實話,最好還是別定居在安陵城了。」
李大成沉默片刻,「那依大人之意,哪裏適合我們這一家老小安頓下來?」
書吏拿出一本簿冊,翻開了幾頁,指著上麵的內容道:「若是家中有些積蓄,安陵城以南五十裏有個縣名雲陽,民風淳樸,有不少土地可以耕種,而且雲陽隸屬於安陵管轄,屆時若家中有子弟科考,到安陵城也不算太過奔波。」
李大成又問:「除了雲陽,可還有別的地方?」
書吏又掀了幾頁,「雲陽離安陵最近,除了雲陽,別的地方便要出安陵了,不過越往南人越少,能分到的田地也就越多。老丈若是想多幾畝地,可選靠南的一些縣。」
李大成點點頭,「辛苦大人了,隻是我們這一行一百來人,能否都分到雲陽去?」
書吏看了一眼李大成身後的這些人,「他們可與老丈是同族的?」
李大成搖搖頭,「和我同族的隻有我的三個兒子,另外的這些人我們都是半路上搭夥逃難的,並不怎麽認識。」
這些話是他一路上和石貴他們商量好的,怕的就是到時不被分在一起。
書吏道:「既然不是同族,自然可以分在一起。老丈先考慮考慮,看到底決定留在哪裏。」
李大成拱拱手道:「多謝大人告知。」
等書吏走後,石貴走過來,「李叔,你覺得哪裏比較好?」
李大成捋了捋鬍子:「我看雲陽不錯。」
石貴不解:「為何不去安陵?安陵繁華,而且我有錢,我們想在安陵生活下去不是難事。」
李大成笑道:「我自然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隻是我們一家都是種地的,一想到要離開土地就渾身不舒坦。而且雲陽離安陵近,坐馬車也不過是一天的時間。」
石貴嘆口氣,「我再去和劉大麻子他們商量商量。」
劉大舅悄悄道:「妹夫,那咱們就去雲陽?」
李大成點點頭:「就去雲陽,安陵大,居不易。手裏這些銀子要留著讓大牛他們上學,不能因為貪圖安陵的繁華就忘了咱們的初心。」
劉大舅一拍胸脯:「行,我都聽你的,咱們就去雲陽。等大慶他們都考中了功名,做了大官,這安陵咱們想什麽時候來酒什麽時候來。」
三牛這個小饞鬼,嘴裏塞的鼓囊囊的,眼睛還不時往李仲海的碗裏看,「爹,這麵條好吃嗎?」
李仲海頭也不抬含糊道:「好吃,比咱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
三牛隻覺得自己手中的吃食都不香了,他也好想吃麵條啊。
吃完飯後,李仲海又領著他們逛了一圈,看到什麽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給三牛和魚娘買下來,最後要不是陳氏攔著他,指不定能把渡口上的攤子都全買一遍。
魚娘迴到眾人商議好的地方時,發現已經有不少人迴來了,他們一家隻顧著吃吃喝喝了,倒是李伯山一家打聽到了不少消息。
「爹,這裏離安陵城不遠,走路隻需兩三個時辰,安陵城外有地方專門安置從江北過來的人。」
李大成手裏抱著一包炊餅,「我也打聽了一下,和你說的大差不差,從江北渡過來的人都要去那裏一趟,宜早不宜遲,今天的天色尚早,咱們現在就去吧。」
李叔河不解:「爹,那朝廷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渡河啊?不去不可以嗎?」
李大成搖搖頭,「你啊,好好想想,凡事不能隻看表麵。」
魚娘心裏想了一下,這船家的話語之中對南方的朝廷多有推崇之意,且了解甚深,很有可能與朝廷有牽連,他和朝廷一通氣,朝廷自然知道到底有哪些人上船到了安陵。除此之外,到了安陵後要想生活下去,置地買房是必不可少的,買地需要地契,這些都要經由官府才能辦成,沒有身份可謂是寸步難行,難怪朝廷不害怕渡江的人自己跑了。
找到了馬車後,就無須再走著去安陵城了,馬車是露天的,專門用來拉人,一輛馬車上能坐下二三十人。大家分坐在幾輛馬車上,晃晃蕩盪開始往安陵城駛去。
安陵和遂牧郡隻隔著一條蘭江,景色差別不大,遂牧郡秋冬之際是何般景色,安陵便是何般景色,隻是略比遂牧郡溫暖一些罷了。
一路上,草木凋零,隻剩下耐寒的鬆樹和一些別的樹種還有幾分綠意,剩下的無一不是光禿禿的。
魚娘倚在陳氏懷裏,漫無目的地左看右看,說起來,下了船以後她好像就沒有見過沈思安了,往日裏他和李子晏最要好,兩人在一起仿佛有說不完的話,現在李子晏身邊是二牛和二丫,不見沈思安的身影,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很快便到了安陵,安陵也是一個古城,城牆厚重而古樸,巍峨地矗立著。
城外搭建了幾個簡樸的屋子,屋內坐著幾個書吏,還有幾個穿著蟒袍的官員,屋外排著長隊,有一隊士兵把守著維持秩序。魚娘掃了一眼,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都是和他們一起乘船渡江的。
一個中年書吏拿著紙筆走到了他們這裏,和藹道:「諸位,我先來和你們說一下情況。自北邊起了戰亂還有饑荒,我們這裏就來了不少人,如今安陵城內無論是鋪子還是房子都貴的厲害,若非是家底積蓄殷實,安陵城內實在不是個宜居之地。我看各位衣著樸素,說句實話,最好還是別定居在安陵城了。」
李大成沉默片刻,「那依大人之意,哪裏適合我們這一家老小安頓下來?」
書吏拿出一本簿冊,翻開了幾頁,指著上麵的內容道:「若是家中有些積蓄,安陵城以南五十裏有個縣名雲陽,民風淳樸,有不少土地可以耕種,而且雲陽隸屬於安陵管轄,屆時若家中有子弟科考,到安陵城也不算太過奔波。」
李大成又問:「除了雲陽,可還有別的地方?」
書吏又掀了幾頁,「雲陽離安陵最近,除了雲陽,別的地方便要出安陵了,不過越往南人越少,能分到的田地也就越多。老丈若是想多幾畝地,可選靠南的一些縣。」
李大成點點頭,「辛苦大人了,隻是我們這一行一百來人,能否都分到雲陽去?」
書吏看了一眼李大成身後的這些人,「他們可與老丈是同族的?」
李大成搖搖頭,「和我同族的隻有我的三個兒子,另外的這些人我們都是半路上搭夥逃難的,並不怎麽認識。」
這些話是他一路上和石貴他們商量好的,怕的就是到時不被分在一起。
書吏道:「既然不是同族,自然可以分在一起。老丈先考慮考慮,看到底決定留在哪裏。」
李大成拱拱手道:「多謝大人告知。」
等書吏走後,石貴走過來,「李叔,你覺得哪裏比較好?」
李大成捋了捋鬍子:「我看雲陽不錯。」
石貴不解:「為何不去安陵?安陵繁華,而且我有錢,我們想在安陵生活下去不是難事。」
李大成笑道:「我自然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隻是我們一家都是種地的,一想到要離開土地就渾身不舒坦。而且雲陽離安陵近,坐馬車也不過是一天的時間。」
石貴嘆口氣,「我再去和劉大麻子他們商量商量。」
劉大舅悄悄道:「妹夫,那咱們就去雲陽?」
李大成點點頭:「就去雲陽,安陵大,居不易。手裏這些銀子要留著讓大牛他們上學,不能因為貪圖安陵的繁華就忘了咱們的初心。」
劉大舅一拍胸脯:「行,我都聽你的,咱們就去雲陽。等大慶他們都考中了功名,做了大官,這安陵咱們想什麽時候來酒什麽時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