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該上床睡覺了。」
李仲海看大丫坐在石凳上不住的打哈欠,就叫她迴屋睡覺。
「唔,爹,我還不困。」
李仲海一把把大丫抱起來,「還說不困,你都快栽地上了。」
大丫趴在李仲海的肩膀上,還沒沾床就睡著了。
次日,大丫醒來,太陽已經升起。無奈嘆氣,計劃失敗,敗給了小孩子的身體。
院子裏大公雞「喔喔」叫趾高氣昂追著二牛跑,肯定是二牛又手癢偷拔大公雞的毛了。
劉氏掐著腰,站在正方門口,大聲罵著二牛,「你個遭雷劈的小崽子,非要把家裏這幾隻雞霍霍了。」
劉氏身體圓潤,一生氣兩道細眉倒豎,頗有氣勢,一把殺豬刀使得虎虎生威,可以說鬥遍下河鎮上男女老少,無人是她的對手。
大丫每次看到劉氏生氣,都在心裏感慨,不愧是屠戶的女兒,真是頗有乃父風範。
李大成從正房走出來,望了一眼院子裏的情況,心裏瞭然。
「二牛,別惹你奶奶生氣,那公雞是用來打鳴的,你這樣揪它的毛,公雞不威風了,就不打鳴了。到時就讓你半夜起來替公雞打鳴。」
雖然這話是開玩笑的,可二牛還是被李大成一貫說到做到的作風嚇到了。
「爺爺,我以後再也不拔公雞的毛了,你別讓我半夜打鳴。」
院子裏的人都笑了。
李大成雖然早年逃難受了許多苦,可這些年來養尊處優,又有大丫的月光水暗中調養,如今看起來俊秀斯文,一派書生氣。
和劉氏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隻不過這朵鮮花是個男的,還是個將近五十歲的老頭子。
據說當年劉氏就是看中了李大成這張臉,才死活鬧著要嫁給他。不然一個外地逃難的,一無所有,怎麽能娶到本地頗有勢力的劉屠戶的女兒。
李大成的幾個兒子都長的像爹,娶的媳婦也不算難看,所以生出來的娃都不醜,在人群中相貌中等偏上。
大丫摸著自己的臉,對此十分滿意,在亂世,長的好看就是道催命符,長的醜她又接受不了,這樣最好不過了。
據說早逝的大姑姑長的像劉氏,可這個姑姑去世時大丫還沒出生,不知是真是假。
而大丫對這個姑姑唯一的印象,是每年的大年初二,劉氏都待在屋子裏哭得不見人——因為在下河鎮,大年初二是出嫁女迴娘家的日子。
今早的飯是炊餅、紅薯粥和醃蘿蔔,劉氏把握著家裏的糧食大權,連飯菜都要她親自分。
大丫分到了一個炊餅和小半碗紅薯粥,裏麵稀稀拉拉幾乎都是水。往二牛碗裏掃一眼,比自己的稠多了。
二丫和三牛年齡小,分到了半個炊餅和小半碗粥。三牛還有個雞蛋吃。
二丫比三牛還小一歲,隻能眼巴巴地看著三牛吃雞蛋,也不敢哭。
大伯娘王氏低頭,一勺一勺把碗裏的粥餵給二丫,哄她,「二丫最喜歡喝紅薯粥了是不是?紅薯粥可甜了。」
吃完飯,李大成去醫館忙活,李仲海和李叔河去看田地。
王氏陳氏還有顧氏則要忙著紡紗、餵雞、給菜地除草、浣洗衣服等各種雜事,總之,大人們都有事幹。
小孩子無所事事,二牛就提議去河邊挖茅草根。
茅草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野草,根部有莖,洗幹淨了可以吃,有絲絲甜味,是小孩子很喜愛的一種零嘴。
除此之外,曬幹的茅草根還可以入藥,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效,可以治療水腫、熱淋和黃疸等,有時醫館缺這味藥材了,李大成也讓二牛和大丫幫他挖一些迴來。
大丫卻不想去河邊,前些日子李大成好不容易答應教她識字,她剛把《湯頭歌》裏的《辛溫解表劑》學完,背下來啃啃巴巴的,一日之計在於晨,她打算趁這段時間鞏固一下。
西廂房牆角有一小堆細土,是大丫自己搗碎的,他們家還沒奢侈到小孩子識字用筆墨紙硯。
大丫蹲在角落裏,抓一把沙土撒在地上,均勻攤開,用樹枝在上麵寫字。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
射幹麻黃亦治水,不在發表在宣肺;薑棗細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寫完一遍,大丫看著地上不算整齊的字,還算滿意,畢竟算起來,她已經有整整五年沒寫過字了,現在要重新從這個小孩子的身體開始練起,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幸好在這個年代,楷書是主流,對大丫來說學起來不算太難。
大丫識字前生怕爺爺認為自己不開竅,現在又要有意克製住自己學習的進度。
即使如此,也已經讓李大成很驚訝了,他嘴上雖然不說,心裏卻嘆氣,可惜大丫是個女娃,不然李家又要出一個讀書人了。
溫習完《湯頭歌》,大丫把細土又堆起來,省的下次還要重新搗碎。
「大丫過來。」
大丫剛把沙土放好,就被陳氏拉進了西廂房,還沒說話,嘴裏就被陳氏塞了一塊糖,是麥芽糖。
陳氏笑眯眯看著她,「甜不?這是你爹從外麵帶迴來的,別往外說。」
大丫點頭如搗蒜,捂住嘴,「我什麽都不往外說。」
「娘,三牛有嗎?」
李仲海看大丫坐在石凳上不住的打哈欠,就叫她迴屋睡覺。
「唔,爹,我還不困。」
李仲海一把把大丫抱起來,「還說不困,你都快栽地上了。」
大丫趴在李仲海的肩膀上,還沒沾床就睡著了。
次日,大丫醒來,太陽已經升起。無奈嘆氣,計劃失敗,敗給了小孩子的身體。
院子裏大公雞「喔喔」叫趾高氣昂追著二牛跑,肯定是二牛又手癢偷拔大公雞的毛了。
劉氏掐著腰,站在正方門口,大聲罵著二牛,「你個遭雷劈的小崽子,非要把家裏這幾隻雞霍霍了。」
劉氏身體圓潤,一生氣兩道細眉倒豎,頗有氣勢,一把殺豬刀使得虎虎生威,可以說鬥遍下河鎮上男女老少,無人是她的對手。
大丫每次看到劉氏生氣,都在心裏感慨,不愧是屠戶的女兒,真是頗有乃父風範。
李大成從正房走出來,望了一眼院子裏的情況,心裏瞭然。
「二牛,別惹你奶奶生氣,那公雞是用來打鳴的,你這樣揪它的毛,公雞不威風了,就不打鳴了。到時就讓你半夜起來替公雞打鳴。」
雖然這話是開玩笑的,可二牛還是被李大成一貫說到做到的作風嚇到了。
「爺爺,我以後再也不拔公雞的毛了,你別讓我半夜打鳴。」
院子裏的人都笑了。
李大成雖然早年逃難受了許多苦,可這些年來養尊處優,又有大丫的月光水暗中調養,如今看起來俊秀斯文,一派書生氣。
和劉氏站在一起,就像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隻不過這朵鮮花是個男的,還是個將近五十歲的老頭子。
據說當年劉氏就是看中了李大成這張臉,才死活鬧著要嫁給他。不然一個外地逃難的,一無所有,怎麽能娶到本地頗有勢力的劉屠戶的女兒。
李大成的幾個兒子都長的像爹,娶的媳婦也不算難看,所以生出來的娃都不醜,在人群中相貌中等偏上。
大丫摸著自己的臉,對此十分滿意,在亂世,長的好看就是道催命符,長的醜她又接受不了,這樣最好不過了。
據說早逝的大姑姑長的像劉氏,可這個姑姑去世時大丫還沒出生,不知是真是假。
而大丫對這個姑姑唯一的印象,是每年的大年初二,劉氏都待在屋子裏哭得不見人——因為在下河鎮,大年初二是出嫁女迴娘家的日子。
今早的飯是炊餅、紅薯粥和醃蘿蔔,劉氏把握著家裏的糧食大權,連飯菜都要她親自分。
大丫分到了一個炊餅和小半碗紅薯粥,裏麵稀稀拉拉幾乎都是水。往二牛碗裏掃一眼,比自己的稠多了。
二丫和三牛年齡小,分到了半個炊餅和小半碗粥。三牛還有個雞蛋吃。
二丫比三牛還小一歲,隻能眼巴巴地看著三牛吃雞蛋,也不敢哭。
大伯娘王氏低頭,一勺一勺把碗裏的粥餵給二丫,哄她,「二丫最喜歡喝紅薯粥了是不是?紅薯粥可甜了。」
吃完飯,李大成去醫館忙活,李仲海和李叔河去看田地。
王氏陳氏還有顧氏則要忙著紡紗、餵雞、給菜地除草、浣洗衣服等各種雜事,總之,大人們都有事幹。
小孩子無所事事,二牛就提議去河邊挖茅草根。
茅草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野草,根部有莖,洗幹淨了可以吃,有絲絲甜味,是小孩子很喜愛的一種零嘴。
除此之外,曬幹的茅草根還可以入藥,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效,可以治療水腫、熱淋和黃疸等,有時醫館缺這味藥材了,李大成也讓二牛和大丫幫他挖一些迴來。
大丫卻不想去河邊,前些日子李大成好不容易答應教她識字,她剛把《湯頭歌》裏的《辛溫解表劑》學完,背下來啃啃巴巴的,一日之計在於晨,她打算趁這段時間鞏固一下。
西廂房牆角有一小堆細土,是大丫自己搗碎的,他們家還沒奢侈到小孩子識字用筆墨紙硯。
大丫蹲在角落裏,抓一把沙土撒在地上,均勻攤開,用樹枝在上麵寫字。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
射幹麻黃亦治水,不在發表在宣肺;薑棗細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寫完一遍,大丫看著地上不算整齊的字,還算滿意,畢竟算起來,她已經有整整五年沒寫過字了,現在要重新從這個小孩子的身體開始練起,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幸好在這個年代,楷書是主流,對大丫來說學起來不算太難。
大丫識字前生怕爺爺認為自己不開竅,現在又要有意克製住自己學習的進度。
即使如此,也已經讓李大成很驚訝了,他嘴上雖然不說,心裏卻嘆氣,可惜大丫是個女娃,不然李家又要出一個讀書人了。
溫習完《湯頭歌》,大丫把細土又堆起來,省的下次還要重新搗碎。
「大丫過來。」
大丫剛把沙土放好,就被陳氏拉進了西廂房,還沒說話,嘴裏就被陳氏塞了一塊糖,是麥芽糖。
陳氏笑眯眯看著她,「甜不?這是你爹從外麵帶迴來的,別往外說。」
大丫點頭如搗蒜,捂住嘴,「我什麽都不往外說。」
「娘,三牛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