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工作的特征可以用三個字來總結——髒、累、苦。
累這個很好解釋,不分內外科,隻要來了患者就得接。沒有休息時間,隻要有病人那就得悶頭往上衝。而且工作起來,那可不是想停就能停的——這邊緊張做著止血和胸外按壓,另一頭你突然發現已經到了今天的下班時間,然後就想拍拍屁股走人……怎麽可能啊?
苦則是建立在累的基礎上形成的。急診醫生的工資普遍不高,而且不少醫生的執醫證上還標明了“急診醫學方向”。這也就意味著,哪怕真的幹不下去辭職了,除非你重新考證或者幹脆改行,否則就算是換了一家醫院,還是隻能走急診方向。
國內的急診醫學分可以大致分為“急診”和“危急重症”兩個方向。而“急診”的研究內容和“危急重症”實際上有非常大一塊的重疊部分。多發創傷、再灌注損傷、中毒、心髒驟停後綜合征等等都涉及到了重症醫學的研究領域裏。
但急診的工作報酬一般來說都趕不上重症醫學。同樣背景的主治醫生,在經濟發達區域醫院裏的急診科任職的話,基本工資加上雜七雜八的補助,一個月大概能有一萬五六。和整個城市的平均水平比起來,這個收入絕不算低,但也肯定算不上高——醫生們不吃不喝工作一年,也就能攢錢買個廁所而已。
可如果能在icu裏工作那就不一樣了。雖然根據地區不同,icu醫生的收入也有變化。一般來說,icu裏醫生的工資會是急診醫生的兩倍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能相差十倍。
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繁多,收入不如同行,甚至連改行都難。急診醫生,又累又苦。
至於髒嘛……看看曹醫生,看看孫立恩就知道了。
在急診工作,被人吐一身,身上被濺一身血,甚至被兜頭澆糞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四院甚至有“慶祝規培和實習生第一次被吐一身”的習慣。孫立恩剛來醫院被吐了一身後,得到的慶祝慰問禮是一瓶可樂。
急診醫神工作髒、累、苦。這直接導致了全國範圍內的急診醫院都缺人。不願意當醫生的肯定不會去急診,就算是懷了一顆治病救人懸壺濟世心的,去外科和內科或者icu不也一樣能達到目的?
不得不說,四院所踐行的“大急診”模式,是目前看起來最優希望打破這個奇怪循環的模式。這個模式下,急診的功能和重要性被成倍放大,而且最後基本都需要將這些患者重新送到專科去接受手續治療再出院。這種模式既能讓急診主導醫院內的大部分診療活動,提高急診醫生的收入水平,同時也能保證其他專科的收入和運轉。
四院的績效工資,是由院辦統計並且下發到各個科室的。這和以前各個科室各自為戰還是有些不同。
不過,就算這樣,要堅持在急診幹下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自從被噴了一脖頸之後,曹嚴華醫生就一直緊緊閉著嘴。臉上發白,神情嚴峻。
哪怕已經在又髒又累而且還很辛苦的急診工作了這麽長時間,被細菌性痢疾的患者噴一脖頸屎的這種經曆仍然徹底超過了曹嚴華醫生的承受極限。孫立恩看著他步路蹣跚的離開搶救室,前往休息區洗澡的背影,打心底深處同情著這位住院總醫師。
不知道這次能不能通過八寶栗香鴿之類的東西撫平他內心的創傷。
現在大概是淩晨三四點,普通人早就已經在床上睡覺了。這個時間段裏,因為各種外傷被送入醫院的患者數量會大幅度減少。待在家裏別出去,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自己或者其他人受傷的可能。
但這也意味著,如果出現了外傷患者,那可能情況會非常非常非常嚴重。
“120急救中心,預報一名右臂撕脫傷患者。”四院的值班台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孫立恩一把抓過了電話,對麵直接傳來了120急救中心調度員的聲音,“患者大量失血,意識不明。”
淩晨四點鍾的時候,為什麽會有撕脫傷患者?孫立恩楞了一下,但長期的急診工作已經讓他先對預報作出了反應,他站起身來開始組織醫護人員集合準備搶救,“預報撕脫傷……”他頓了頓,“我來接手,胡姨你幫我安排五個護士來。”
這個時候,大部分二線醫生都在休息。孫立恩盤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去叫周軍的效果肯定不會有多好——周軍大概一個小時前才睡下,現在正是困的時候。與其叫他起床,還不如先自己處理患者情況——反正曹嚴華醫生已經洗了半個小時了,再怎麽內心受傷,也該洗完了才對。
“小郭,你過來一下。”孫立恩把自己包裏的t恤衫拿了一件出來,扔給了一旁的護士小郭,“你去休息室找曹嚴華醫生,讓他換上衣服馬上過來。”稍微頓了頓,他對這個和自己一樣來搶救室支援的男護士認真道,“他要是敢磨蹭,你就直接把他給我從淋浴室裏拖出來。”
有個患者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而且現在很可能正生命垂危。孫立恩可沒有心情再去關心曹醫生的心理創傷問題——實在不行就買兩隻八寶栗香鴿好了。現在救人要緊。
急救車拉著警笛衝到了四院的搶救同道,孫立恩馬上和幾個護士迎了上去。開始幫忙把患者轉移下車。
“男性,二十一歲。”院前急救員手腳利落的開著車廂門,一邊往下搬運患者,一邊對孫立恩快速轉達著基本情況。“右臂應該被機器給絞進去了。消防的同誌們費了好大勁才把那個機器給拆開。”
孫立恩快速看了一眼患者頭上的狀態欄,然後什麽都沒說,轉身就開始推著搶救車往醫院裏跑。
“鄭新,男,21歲。右臂尺骨、橈骨、肱骨粉碎性骨折(00.48.32),肱骨小頭骨缺損(00.46.22),右臂皮膚缺損40%(00.46.22),右臂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缺損(00.46.22),右臂尺動脈、橈動脈、肱動脈缺損(00.46.22),右臂深靜脈、淺靜脈缺損(00.46.22)失血狀態(00.36.22)。”
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右臂撕脫傷。孫立恩兩條腿跑的飛快,一邊跑一邊對搶救室裏喊道,“準備血液定型,準備好的rh陰性o型血馬上輸兩個單位!”
這哪裏是撕脫傷應該有的表現?這明明就是毀損傷才對!
累這個很好解釋,不分內外科,隻要來了患者就得接。沒有休息時間,隻要有病人那就得悶頭往上衝。而且工作起來,那可不是想停就能停的——這邊緊張做著止血和胸外按壓,另一頭你突然發現已經到了今天的下班時間,然後就想拍拍屁股走人……怎麽可能啊?
苦則是建立在累的基礎上形成的。急診醫生的工資普遍不高,而且不少醫生的執醫證上還標明了“急診醫學方向”。這也就意味著,哪怕真的幹不下去辭職了,除非你重新考證或者幹脆改行,否則就算是換了一家醫院,還是隻能走急診方向。
國內的急診醫學分可以大致分為“急診”和“危急重症”兩個方向。而“急診”的研究內容和“危急重症”實際上有非常大一塊的重疊部分。多發創傷、再灌注損傷、中毒、心髒驟停後綜合征等等都涉及到了重症醫學的研究領域裏。
但急診的工作報酬一般來說都趕不上重症醫學。同樣背景的主治醫生,在經濟發達區域醫院裏的急診科任職的話,基本工資加上雜七雜八的補助,一個月大概能有一萬五六。和整個城市的平均水平比起來,這個收入絕不算低,但也肯定算不上高——醫生們不吃不喝工作一年,也就能攢錢買個廁所而已。
可如果能在icu裏工作那就不一樣了。雖然根據地區不同,icu醫生的收入也有變化。一般來說,icu裏醫生的工資會是急診醫生的兩倍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能相差十倍。
工作壓力大,工作內容繁多,收入不如同行,甚至連改行都難。急診醫生,又累又苦。
至於髒嘛……看看曹醫生,看看孫立恩就知道了。
在急診工作,被人吐一身,身上被濺一身血,甚至被兜頭澆糞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四院甚至有“慶祝規培和實習生第一次被吐一身”的習慣。孫立恩剛來醫院被吐了一身後,得到的慶祝慰問禮是一瓶可樂。
急診醫神工作髒、累、苦。這直接導致了全國範圍內的急診醫院都缺人。不願意當醫生的肯定不會去急診,就算是懷了一顆治病救人懸壺濟世心的,去外科和內科或者icu不也一樣能達到目的?
不得不說,四院所踐行的“大急診”模式,是目前看起來最優希望打破這個奇怪循環的模式。這個模式下,急診的功能和重要性被成倍放大,而且最後基本都需要將這些患者重新送到專科去接受手續治療再出院。這種模式既能讓急診主導醫院內的大部分診療活動,提高急診醫生的收入水平,同時也能保證其他專科的收入和運轉。
四院的績效工資,是由院辦統計並且下發到各個科室的。這和以前各個科室各自為戰還是有些不同。
不過,就算這樣,要堅持在急診幹下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自從被噴了一脖頸之後,曹嚴華醫生就一直緊緊閉著嘴。臉上發白,神情嚴峻。
哪怕已經在又髒又累而且還很辛苦的急診工作了這麽長時間,被細菌性痢疾的患者噴一脖頸屎的這種經曆仍然徹底超過了曹嚴華醫生的承受極限。孫立恩看著他步路蹣跚的離開搶救室,前往休息區洗澡的背影,打心底深處同情著這位住院總醫師。
不知道這次能不能通過八寶栗香鴿之類的東西撫平他內心的創傷。
現在大概是淩晨三四點,普通人早就已經在床上睡覺了。這個時間段裏,因為各種外傷被送入醫院的患者數量會大幅度減少。待在家裏別出去,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自己或者其他人受傷的可能。
但這也意味著,如果出現了外傷患者,那可能情況會非常非常非常嚴重。
“120急救中心,預報一名右臂撕脫傷患者。”四院的值班台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孫立恩一把抓過了電話,對麵直接傳來了120急救中心調度員的聲音,“患者大量失血,意識不明。”
淩晨四點鍾的時候,為什麽會有撕脫傷患者?孫立恩楞了一下,但長期的急診工作已經讓他先對預報作出了反應,他站起身來開始組織醫護人員集合準備搶救,“預報撕脫傷……”他頓了頓,“我來接手,胡姨你幫我安排五個護士來。”
這個時候,大部分二線醫生都在休息。孫立恩盤算了一下時間,現在去叫周軍的效果肯定不會有多好——周軍大概一個小時前才睡下,現在正是困的時候。與其叫他起床,還不如先自己處理患者情況——反正曹嚴華醫生已經洗了半個小時了,再怎麽內心受傷,也該洗完了才對。
“小郭,你過來一下。”孫立恩把自己包裏的t恤衫拿了一件出來,扔給了一旁的護士小郭,“你去休息室找曹嚴華醫生,讓他換上衣服馬上過來。”稍微頓了頓,他對這個和自己一樣來搶救室支援的男護士認真道,“他要是敢磨蹭,你就直接把他給我從淋浴室裏拖出來。”
有個患者遭受了嚴重的創傷,而且現在很可能正生命垂危。孫立恩可沒有心情再去關心曹醫生的心理創傷問題——實在不行就買兩隻八寶栗香鴿好了。現在救人要緊。
急救車拉著警笛衝到了四院的搶救同道,孫立恩馬上和幾個護士迎了上去。開始幫忙把患者轉移下車。
“男性,二十一歲。”院前急救員手腳利落的開著車廂門,一邊往下搬運患者,一邊對孫立恩快速轉達著基本情況。“右臂應該被機器給絞進去了。消防的同誌們費了好大勁才把那個機器給拆開。”
孫立恩快速看了一眼患者頭上的狀態欄,然後什麽都沒說,轉身就開始推著搶救車往醫院裏跑。
“鄭新,男,21歲。右臂尺骨、橈骨、肱骨粉碎性骨折(00.48.32),肱骨小頭骨缺損(00.46.22),右臂皮膚缺損40%(00.46.22),右臂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缺損(00.46.22),右臂尺動脈、橈動脈、肱動脈缺損(00.46.22),右臂深靜脈、淺靜脈缺損(00.46.22)失血狀態(00.36.22)。”
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右臂撕脫傷。孫立恩兩條腿跑的飛快,一邊跑一邊對搶救室裏喊道,“準備血液定型,準備好的rh陰性o型血馬上輸兩個單位!”
這哪裏是撕脫傷應該有的表現?這明明就是毀損傷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