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恩公?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軍大營之中,韓信坐在右側,主位上卻是坐著一個年輕人,營帳內外的三大營士兵皆是看得目瞪口呆。
心中暗道,這武陽王到底是靠什麽征服了侯爺?
原本李兆也不願如此喧賓奪主,畢竟自己此番前來隻是助陣罷了。
在得知老二的近況和籌謀之後,李兆也明白了一點,那就是自己必須要加速統一中原的進程。
武穆太後是自己親媽,等於西涼其實已經在自己手上,大唐就更不要說了。
大遼雖占據了大唐兩州,但本就是地處邊陲,李兆並沒有將大遼也放進自己目前的布局之中。
如此一來金夏和西蜀便成了統一中原的主要目標,李兆也是看出太後老媽的心思,才主動插手此事,而皇帝老爹派出韓信和三大營,自然也是和自己打著同樣的主意。
況且原本老二早就插手了金夏的國事,金夏那位掌握了實權和兵權的秦王,早就與老二扯上了關係。
如果不能將金夏這個如鯁在喉的魚骨頭早點解決,遲早會成為潛在的大麻煩。
而西涼大軍壓境征討金夏,很明顯也打亂了老二一開始的布局,老二想要扶持秦王奪權,讓對方成為金夏下一任的皇帝,此後再將金夏作為他重新踏足中原的立足之地。
如今金夏局勢動蕩,哪怕金夏那位秦王再想當皇帝,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搞內部分裂。
李兆也曾想過是不是可以采用懷柔的手段,扶持金夏那位對自己仰慕的三皇子,拓跋真。
但比起曲線救國的幫助拓跋真幹翻秦王,在目前的局勢看來,還不如趁此機會直接把金夏徹底掀翻來得穩妥。
隻是這樣一來,李兆對於拓跋真便是或多或少有些愧疚,畢竟這位金夏三皇子幫了自己不少忙。
不管是在臨安城之時,還是在後來的長安城,甚至拓跋真還將可以調兵遣將的紫虎令牌都送給自己。
都說美人恩惠難消瘦,其實美男的恩惠是更加難以下咽...
不過李兆本就不是心慈手軟的人,還是曹大人那句話說得好,寧教我負天下,不讓天下人負我。
韓信見李兆有些心不在焉的神色,端起茶盞開口道:“王爺,我定下了規矩,軍中不可飲酒,便是以茶代酒了,還望王爺不要見怪。”
李兆迴過神來,同樣是舉起茶盞:“侯爺說的哪裏話,能在三大營的軍帳裏吃上一頓佳肴,這可比在晴文館裏吃飯更有一番風味,本王倒是得多謝侯爺款待了。”
“嶽飛已經帶著十萬炎黃軍馳援,東鵬城應該不會出什麽岔子。”
見嶽飛親自率兵而來,韓信也是看出了李兆對金夏的重視程度,不過這便是讓韓信覺得穩妥了不少。
雖然對於韓信來說,就算隻有十萬大軍,也足夠在金夏橫著走,但就在幾日前他接到了來自臨安城的密旨。
旨意中,皇上便是讓自己同西涼的涼莽鐵騎一起,將金夏從中原大地上抹除,而且朝廷此後不會再派出任何兵馬支援,這也看得出這件事並非是朝廷的決定,而是當今天子一人的謀斷。
韓信雖然不理解為何皇上會願意和西涼合作,也要把金夏除掉的用意,但為兵為將者向來隻從天子軍令。
眼下李兆帶著十萬大軍來金夏,對於大唐這一方說自然是好事,至少在正麵戰場上,大唐已經有了可以跟西涼碰一碰的硬實力。
隻是韓信如何也想不到,這一次西涼和大唐並不是敵對的關係,而是兩國的一把手心照不宣的合謀,不過此事也別說韓信了,就算是天下人也不可能看出一絲的端倪。
韓信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問道:“王爺,不知皇上此番為何會突然對金夏發難,若是大唐不趟渾水,金夏和西涼的國力必然會消耗更大,大唐豈不是能坐山觀虎鬥...”
雖未曾見過那位金夏突然冒出來的武安君,但韓信光從對方用兵的手段和謀略上便能看出,此人絕不是凡夫俗子,甚至在正麵戰場博弈,韓信也沒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從對方手中占盡優勢。
有了這位武安君的存在,西涼此番很難從金夏身上占到便宜,而這兩國也有極大的可能性陷入國力之間的拉鋸戰。
都不需要動腦子便能明白,大唐不出兵是最好的選擇。
李兆自然是看出韓信心中的疑惑,不過他卻是不可能明說,其實武穆太後是我爹的老婆,這都是我一家人的布局...
隻怕是說出真相後韓信也不會相信,畢竟這玩意兒簡直比神話故事還要玄幻...
“侯爺,父皇的心思我看不透,不過父皇此舉也並非是隨意而為,西涼派出四十萬大軍,其中還有涼莽鐵騎,此番可謂是舉國之力征討金夏,大遼內部動蕩不安,若非那位武安君橫空出世,隻怕是金夏被西涼吞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我大唐與其耗費兵力幫助金夏擊退西涼,不如以更小的代價在金夏謀取更多的好處,到時候金夏被滅,西涼大軍也是損耗不小,自然不會再與我大唐開戰...說難聽點,這不過就是做了一筆生意,最後到底是五五分賬還是七三分賬,對於大唐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
李兆的這番說辭在來見韓信之前便準備好了,畢竟韓信可不是什麽傻子,若是隨便找個借口也不可能糊弄得了。
饒是如此,李兆也清楚,自己得這番說辭未必能讓韓信百分之百的信服。
但不管如何,這至少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而李兆也並不擔心韓信會對皇帝老爹的旨意陽奉陰違,隻不過是給咱們的大唐軍神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罷了。
與此同時的東鵬城內,霍去病率領的五千輕騎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將城中的金夏守軍殺得哭爹叫娘。
對於此等悍將,白起亦是沒有一點辦法,那些引誘霍去病到西城的守軍,還沒來得及把人帶進去,就已經被殺死在路上。
金夏這邊的數位武將前去迎敵,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在霍去病的手下走過三個迴合,純粹就是去送人頭。
“爹,這座城守不住咯。”
白起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伸手在小男孩的頭上敲了一下。
“臭小子,你這烏鴉嘴...”
接著白起便是目光冰冷的朝屋子裏的將士開口道:“從密道出城,將東鵬城燒了吧...”
金夏的將士同時倒吸一口涼氣,暗道,武安君不愧是能攔住西涼四十萬大軍的男人...太狠了...
“報!”
一名士卒跌跌撞撞的衝進來。
“武安君,東城門出現一支大軍,人數亦在十萬,對方已經入城,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火器,這幫人簡直比那個霍去病還要恐怖...”
白起當即走到窗戶前,隻見數千人已經衝到了城西,這些人全部穿著黑綠相間的軍服,皆是攜帶火器。
但隨即白起便是皺起眉頭,這些士兵好像在哪裏見過?尤其是這些火器,好像也有點印象...
小男孩一下子跳到窗框邊上,探出小腦袋往外看去。
“爹,這不是當初救我們的恩公手下的人嗎,我記得他們就有人穿這種衣服。”
白起頓時反應過來,當時他帶著兒子離開村子,後來在山坡上遠遠的看見了那位救自己的年輕人,而這支軍隊正是屬於那位恩公。
白起猛然迴過頭,瞳孔震動的吼道。
“快把傳令的人抓迴來!不要燒城!”
心中暗道,這武陽王到底是靠什麽征服了侯爺?
原本李兆也不願如此喧賓奪主,畢竟自己此番前來隻是助陣罷了。
在得知老二的近況和籌謀之後,李兆也明白了一點,那就是自己必須要加速統一中原的進程。
武穆太後是自己親媽,等於西涼其實已經在自己手上,大唐就更不要說了。
大遼雖占據了大唐兩州,但本就是地處邊陲,李兆並沒有將大遼也放進自己目前的布局之中。
如此一來金夏和西蜀便成了統一中原的主要目標,李兆也是看出太後老媽的心思,才主動插手此事,而皇帝老爹派出韓信和三大營,自然也是和自己打著同樣的主意。
況且原本老二早就插手了金夏的國事,金夏那位掌握了實權和兵權的秦王,早就與老二扯上了關係。
如果不能將金夏這個如鯁在喉的魚骨頭早點解決,遲早會成為潛在的大麻煩。
而西涼大軍壓境征討金夏,很明顯也打亂了老二一開始的布局,老二想要扶持秦王奪權,讓對方成為金夏下一任的皇帝,此後再將金夏作為他重新踏足中原的立足之地。
如今金夏局勢動蕩,哪怕金夏那位秦王再想當皇帝,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搞內部分裂。
李兆也曾想過是不是可以采用懷柔的手段,扶持金夏那位對自己仰慕的三皇子,拓跋真。
但比起曲線救國的幫助拓跋真幹翻秦王,在目前的局勢看來,還不如趁此機會直接把金夏徹底掀翻來得穩妥。
隻是這樣一來,李兆對於拓跋真便是或多或少有些愧疚,畢竟這位金夏三皇子幫了自己不少忙。
不管是在臨安城之時,還是在後來的長安城,甚至拓跋真還將可以調兵遣將的紫虎令牌都送給自己。
都說美人恩惠難消瘦,其實美男的恩惠是更加難以下咽...
不過李兆本就不是心慈手軟的人,還是曹大人那句話說得好,寧教我負天下,不讓天下人負我。
韓信見李兆有些心不在焉的神色,端起茶盞開口道:“王爺,我定下了規矩,軍中不可飲酒,便是以茶代酒了,還望王爺不要見怪。”
李兆迴過神來,同樣是舉起茶盞:“侯爺說的哪裏話,能在三大營的軍帳裏吃上一頓佳肴,這可比在晴文館裏吃飯更有一番風味,本王倒是得多謝侯爺款待了。”
“嶽飛已經帶著十萬炎黃軍馳援,東鵬城應該不會出什麽岔子。”
見嶽飛親自率兵而來,韓信也是看出了李兆對金夏的重視程度,不過這便是讓韓信覺得穩妥了不少。
雖然對於韓信來說,就算隻有十萬大軍,也足夠在金夏橫著走,但就在幾日前他接到了來自臨安城的密旨。
旨意中,皇上便是讓自己同西涼的涼莽鐵騎一起,將金夏從中原大地上抹除,而且朝廷此後不會再派出任何兵馬支援,這也看得出這件事並非是朝廷的決定,而是當今天子一人的謀斷。
韓信雖然不理解為何皇上會願意和西涼合作,也要把金夏除掉的用意,但為兵為將者向來隻從天子軍令。
眼下李兆帶著十萬大軍來金夏,對於大唐這一方說自然是好事,至少在正麵戰場上,大唐已經有了可以跟西涼碰一碰的硬實力。
隻是韓信如何也想不到,這一次西涼和大唐並不是敵對的關係,而是兩國的一把手心照不宣的合謀,不過此事也別說韓信了,就算是天下人也不可能看出一絲的端倪。
韓信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問道:“王爺,不知皇上此番為何會突然對金夏發難,若是大唐不趟渾水,金夏和西涼的國力必然會消耗更大,大唐豈不是能坐山觀虎鬥...”
雖未曾見過那位金夏突然冒出來的武安君,但韓信光從對方用兵的手段和謀略上便能看出,此人絕不是凡夫俗子,甚至在正麵戰場博弈,韓信也沒有十分的把握可以從對方手中占盡優勢。
有了這位武安君的存在,西涼此番很難從金夏身上占到便宜,而這兩國也有極大的可能性陷入國力之間的拉鋸戰。
都不需要動腦子便能明白,大唐不出兵是最好的選擇。
李兆自然是看出韓信心中的疑惑,不過他卻是不可能明說,其實武穆太後是我爹的老婆,這都是我一家人的布局...
隻怕是說出真相後韓信也不會相信,畢竟這玩意兒簡直比神話故事還要玄幻...
“侯爺,父皇的心思我看不透,不過父皇此舉也並非是隨意而為,西涼派出四十萬大軍,其中還有涼莽鐵騎,此番可謂是舉國之力征討金夏,大遼內部動蕩不安,若非那位武安君橫空出世,隻怕是金夏被西涼吞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我大唐與其耗費兵力幫助金夏擊退西涼,不如以更小的代價在金夏謀取更多的好處,到時候金夏被滅,西涼大軍也是損耗不小,自然不會再與我大唐開戰...說難聽點,這不過就是做了一筆生意,最後到底是五五分賬還是七三分賬,對於大唐來說都不是一件壞事。”
李兆的這番說辭在來見韓信之前便準備好了,畢竟韓信可不是什麽傻子,若是隨便找個借口也不可能糊弄得了。
饒是如此,李兆也清楚,自己得這番說辭未必能讓韓信百分之百的信服。
但不管如何,這至少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而李兆也並不擔心韓信會對皇帝老爹的旨意陽奉陰違,隻不過是給咱們的大唐軍神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罷了。
與此同時的東鵬城內,霍去病率領的五千輕騎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將城中的金夏守軍殺得哭爹叫娘。
對於此等悍將,白起亦是沒有一點辦法,那些引誘霍去病到西城的守軍,還沒來得及把人帶進去,就已經被殺死在路上。
金夏這邊的數位武將前去迎敵,結果沒有一個人能在霍去病的手下走過三個迴合,純粹就是去送人頭。
“爹,這座城守不住咯。”
白起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伸手在小男孩的頭上敲了一下。
“臭小子,你這烏鴉嘴...”
接著白起便是目光冰冷的朝屋子裏的將士開口道:“從密道出城,將東鵬城燒了吧...”
金夏的將士同時倒吸一口涼氣,暗道,武安君不愧是能攔住西涼四十萬大軍的男人...太狠了...
“報!”
一名士卒跌跌撞撞的衝進來。
“武安君,東城門出現一支大軍,人數亦在十萬,對方已經入城,從未見過如此厲害的火器,這幫人簡直比那個霍去病還要恐怖...”
白起當即走到窗戶前,隻見數千人已經衝到了城西,這些人全部穿著黑綠相間的軍服,皆是攜帶火器。
但隨即白起便是皺起眉頭,這些士兵好像在哪裏見過?尤其是這些火器,好像也有點印象...
小男孩一下子跳到窗框邊上,探出小腦袋往外看去。
“爹,這不是當初救我們的恩公手下的人嗎,我記得他們就有人穿這種衣服。”
白起頓時反應過來,當時他帶著兒子離開村子,後來在山坡上遠遠的看見了那位救自己的年輕人,而這支軍隊正是屬於那位恩公。
白起猛然迴過頭,瞳孔震動的吼道。
“快把傳令的人抓迴來!不要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