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多看一眼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上千名錦衣衛的護送下,這些官員拖家帶口的登上來寶船,從他們激動的淚水就能看出來,他們絕對都是發自內心想要出海...
李辰穿著一身素淨的長衣,披著白色狐裘,雖然依然散發出貴氣,卻不似往昔的太子威嚴。
“九弟,其實不管父皇的聖意到底如何,我也懶得再去揣測,至少能保全這條性命也是好的。”
李辰苦笑著說道:“那張龍椅讓我被約束在臨安城快三十年,如今倒是將一切都放下了,出海也不見得是什麽壞事。”
李辰這番話並不是違心之言,而是他這兩天的真實想法。
直到他發現放棄了對那張龍椅的執念之後,這天下突然便變得無比廣闊,甚至於對出海有了幾分新的期許。
一旁的李源則是一言不發,冷哼了一聲便是搶先一步登上了一艘寶船。
站在甲板上才朝李兆喊了一嗓子。
“老九,老子不服太子,也不服老二,但是服你了!有機會來那什麽勞什子亞美利亞州,老子請你喝酒!”
說完便是鑽進了船艙裏,身後的老管家立馬跟上去。
小心翼翼的詢問道:“殿下,要不要找機會逃下船,這出海可是十死無生啊...”
李源皺著眉頭,冷聲道:“我乃是李唐皇室的子孫,難道還怕出海?”
老管家頓時噤若寒蟬的連連點頭。
李源揮了揮衣袖,神情灑脫的笑道:“比起跟太子爭儲君,我倒是想見識一下老九說的那些西方人,聽說拿什麽無敵艦隊很厲害,我就不信他當真無敵...”
其實李兆也沒想到太子和老三會突然釋懷,本以為這二人會對出海的事情一直心懷芥蒂,如今看來倒是出乎了李兆的預料。
李辰轉過身朝寶船走去,剛走了幾步又停下來,轉過頭笑著說道。
“老九,這出海的事情是不是你給父皇提議的,以父皇的脾氣,沒殺掉我們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李兆隻是笑著點點頭,並沒有過多解釋什麽。
李辰仰起頭朗笑了幾聲,嘴裏含糊的念著什麽詩詞,緩緩的登上的甲板。
兩名穿著飛魚服的男人走到李兆身旁,恭敬的抬手道。
“王爺,還有什麽吩咐?”
這兩人其實並不是錦衣衛的番子,而是炎黃水軍的兩名的副將,曹達華,陳近南。
眼下隨行船隊出海的一萬士兵也不是朝廷官方兵馬,而是出自炎黃水軍。
不管如何,李兆也不可能完全對太子和老三放心,這一萬兵馬名義是受太子和老三節製,但實際上兵權還是掌握在曹達華和陳近南的手上。
這一萬炎黃水軍都是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中兩千人更是攜帶了燧發布槍和足夠的彈藥,而且李兆還在寶船上分別配置了三十門紅夷大炮。
隨行的人員中還有大量的工匠以及醫師,甚至還有負責教化工作的道士、和尚,至於儒學的教化,船上那些流放的官員就完全可以勝任,可以說此番出海的標準,就是衝著殖民去的。
畢竟李兆並不是一時興起想要圖謀海外的疆土,既然他落子了,便不會僅僅是為了流放太子和老三。
李兆從懷裏掏出兩本冊子,分別是記錄了他記憶中對於美洲和非洲的地理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的信息。
“你二人放心出海,你們的後代,本王會幫你們照顧好,你們的父母,本王會替你們送終。”
“不過,本王還是希望你們能活著迴來...”
李兆這番話並沒有拖泥帶水,對於這些當兵的人來說,說什麽好聽的詞藻都顯得蒼白無力,這種最實際的話語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炎黃水軍從最早的數千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數萬人,而那些人都是自願加入炎黃水軍。
他們圖什麽,不就是圖炎黃水軍的待遇好嗎,隻要成為炎黃水軍,便可以讓家人衣食無憂,甚至能讓後代可以有機會讀書識字,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惠。
因此這次隨行出海的一萬炎黃水軍,沒有一個人是被強迫的,因為他們明白,就算他們身死異鄉,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曹達華和陳近南都是炎黃水軍最早的老班底,也是跟隨李兆一同去東瀛的貼身護衛。
對於這兩人的忠心程度李兆自是沒有任何懷疑,而且這兩人如今都是八品上的武道高手,對於海戰也有充足的經驗。
兩人接過冊子之後,同時神情嚴肅的朝李兆鞠了一躬。
曹達華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嘿嘿,王爺,記得在東瀛的時候,您還帶我們去了歌舞伎町,等下次我們迴來之時,一定給您帶幾個西洋女人。”
比起曹達華,陳近南則是要沉穩許多,皺眉道:“曹副將,別一天到晚就知道女人,咱們這次出海不比以往,稍有差池便會葬身海上。”
曹達華憋著嘴嘟囔道:“老陳啊,你就是太迂腐了,人生可不止是打打殺殺。”
兩人一邊吵吵鬧鬧,一邊朝著各自的寶船走去,似乎在他們兩人眼中,這看似兇險無比的海外之行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隨著船上吹響啟航的號角,幾艘寶船依次駛離了碼頭,順著河道南下,漸行漸遠...
李辰站在甲板上,即便此刻的江麵上已經起風,但他卻依然不為所動,眼神空洞的看著逐漸模糊的方向。
公孫衍穿著布衣走到李辰身後,這位曾經立誌於要扶持李辰登基天子之位的頂級謀士,如今也不似往日那般傲慢。
“殿下,起風了,進船艙吧。”
李辰眯著眼睛,聲音沙啞的喃喃道:“公孫先生,這江山當真廣闊啊,讓我多看幾眼吧...”
公孫衍隻是苦笑著搖搖頭,恭敬的站在李辰身後,同樣是注視著遠方。
待出海的寶船已經完全消失在視野中,李兆這才鬆了口氣,轉身登上他的專屬黑色馬車。
黃大樓坐在馬車裏,此時正一臉激動的翻著賬本,這些賬本皆是來自於太子、老二還有老三的府邸。
雖然抄家這種事情應該是朝廷來做,但畢竟李某人的權勢不可同日而語,這些東西最後進了李兆的荷包。
黃大樓笑嘻嘻的開口道:“殿下,這次收獲頗豐啊,加起來足足有兩千多萬兩銀子,這還不算上資產和田產...咱們賺大發了。”
雖然李兆知道這三個家夥肯定私下攬了不少銀子,但聽到這個數字後還是有些驚訝。
難怪上一世曆史上的皇帝都喜歡養一些貪官,等到時機成熟了就直接抄家。
這抄家果然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比做生意還賺錢。
碼頭外,一個男人乘著快馬疾馳而來,在馬車旁停下來。
“王爺,前線急報。”
李兆撩開車簾,將對方手中的軍報接過來,看完上麵的內容後露出意料之中的神情。
原著中燕王是被老二平定的,但如今燕王麵對的卻是韓信、嶽飛,加上沐斌,好像比原著中敗得更慘了...
李辰穿著一身素淨的長衣,披著白色狐裘,雖然依然散發出貴氣,卻不似往昔的太子威嚴。
“九弟,其實不管父皇的聖意到底如何,我也懶得再去揣測,至少能保全這條性命也是好的。”
李辰苦笑著說道:“那張龍椅讓我被約束在臨安城快三十年,如今倒是將一切都放下了,出海也不見得是什麽壞事。”
李辰這番話並不是違心之言,而是他這兩天的真實想法。
直到他發現放棄了對那張龍椅的執念之後,這天下突然便變得無比廣闊,甚至於對出海有了幾分新的期許。
一旁的李源則是一言不發,冷哼了一聲便是搶先一步登上了一艘寶船。
站在甲板上才朝李兆喊了一嗓子。
“老九,老子不服太子,也不服老二,但是服你了!有機會來那什麽勞什子亞美利亞州,老子請你喝酒!”
說完便是鑽進了船艙裏,身後的老管家立馬跟上去。
小心翼翼的詢問道:“殿下,要不要找機會逃下船,這出海可是十死無生啊...”
李源皺著眉頭,冷聲道:“我乃是李唐皇室的子孫,難道還怕出海?”
老管家頓時噤若寒蟬的連連點頭。
李源揮了揮衣袖,神情灑脫的笑道:“比起跟太子爭儲君,我倒是想見識一下老九說的那些西方人,聽說拿什麽無敵艦隊很厲害,我就不信他當真無敵...”
其實李兆也沒想到太子和老三會突然釋懷,本以為這二人會對出海的事情一直心懷芥蒂,如今看來倒是出乎了李兆的預料。
李辰轉過身朝寶船走去,剛走了幾步又停下來,轉過頭笑著說道。
“老九,這出海的事情是不是你給父皇提議的,以父皇的脾氣,沒殺掉我們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李兆隻是笑著點點頭,並沒有過多解釋什麽。
李辰仰起頭朗笑了幾聲,嘴裏含糊的念著什麽詩詞,緩緩的登上的甲板。
兩名穿著飛魚服的男人走到李兆身旁,恭敬的抬手道。
“王爺,還有什麽吩咐?”
這兩人其實並不是錦衣衛的番子,而是炎黃水軍的兩名的副將,曹達華,陳近南。
眼下隨行船隊出海的一萬士兵也不是朝廷官方兵馬,而是出自炎黃水軍。
不管如何,李兆也不可能完全對太子和老三放心,這一萬兵馬名義是受太子和老三節製,但實際上兵權還是掌握在曹達華和陳近南的手上。
這一萬炎黃水軍都是挑選出來的精銳,其中兩千人更是攜帶了燧發布槍和足夠的彈藥,而且李兆還在寶船上分別配置了三十門紅夷大炮。
隨行的人員中還有大量的工匠以及醫師,甚至還有負責教化工作的道士、和尚,至於儒學的教化,船上那些流放的官員就完全可以勝任,可以說此番出海的標準,就是衝著殖民去的。
畢竟李兆並不是一時興起想要圖謀海外的疆土,既然他落子了,便不會僅僅是為了流放太子和老三。
李兆從懷裏掏出兩本冊子,分別是記錄了他記憶中對於美洲和非洲的地理環境以及風土人情的信息。
“你二人放心出海,你們的後代,本王會幫你們照顧好,你們的父母,本王會替你們送終。”
“不過,本王還是希望你們能活著迴來...”
李兆這番話並沒有拖泥帶水,對於這些當兵的人來說,說什麽好聽的詞藻都顯得蒼白無力,這種最實際的話語才能讓他們感到安心。
炎黃水軍從最早的數千人,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數萬人,而那些人都是自願加入炎黃水軍。
他們圖什麽,不就是圖炎黃水軍的待遇好嗎,隻要成為炎黃水軍,便可以讓家人衣食無憂,甚至能讓後代可以有機會讀書識字,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惠。
因此這次隨行出海的一萬炎黃水軍,沒有一個人是被強迫的,因為他們明白,就算他們身死異鄉,也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曹達華和陳近南都是炎黃水軍最早的老班底,也是跟隨李兆一同去東瀛的貼身護衛。
對於這兩人的忠心程度李兆自是沒有任何懷疑,而且這兩人如今都是八品上的武道高手,對於海戰也有充足的經驗。
兩人接過冊子之後,同時神情嚴肅的朝李兆鞠了一躬。
曹達華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嘿嘿,王爺,記得在東瀛的時候,您還帶我們去了歌舞伎町,等下次我們迴來之時,一定給您帶幾個西洋女人。”
比起曹達華,陳近南則是要沉穩許多,皺眉道:“曹副將,別一天到晚就知道女人,咱們這次出海不比以往,稍有差池便會葬身海上。”
曹達華憋著嘴嘟囔道:“老陳啊,你就是太迂腐了,人生可不止是打打殺殺。”
兩人一邊吵吵鬧鬧,一邊朝著各自的寶船走去,似乎在他們兩人眼中,這看似兇險無比的海外之行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隨著船上吹響啟航的號角,幾艘寶船依次駛離了碼頭,順著河道南下,漸行漸遠...
李辰站在甲板上,即便此刻的江麵上已經起風,但他卻依然不為所動,眼神空洞的看著逐漸模糊的方向。
公孫衍穿著布衣走到李辰身後,這位曾經立誌於要扶持李辰登基天子之位的頂級謀士,如今也不似往日那般傲慢。
“殿下,起風了,進船艙吧。”
李辰眯著眼睛,聲音沙啞的喃喃道:“公孫先生,這江山當真廣闊啊,讓我多看幾眼吧...”
公孫衍隻是苦笑著搖搖頭,恭敬的站在李辰身後,同樣是注視著遠方。
待出海的寶船已經完全消失在視野中,李兆這才鬆了口氣,轉身登上他的專屬黑色馬車。
黃大樓坐在馬車裏,此時正一臉激動的翻著賬本,這些賬本皆是來自於太子、老二還有老三的府邸。
雖然抄家這種事情應該是朝廷來做,但畢竟李某人的權勢不可同日而語,這些東西最後進了李兆的荷包。
黃大樓笑嘻嘻的開口道:“殿下,這次收獲頗豐啊,加起來足足有兩千多萬兩銀子,這還不算上資產和田產...咱們賺大發了。”
雖然李兆知道這三個家夥肯定私下攬了不少銀子,但聽到這個數字後還是有些驚訝。
難怪上一世曆史上的皇帝都喜歡養一些貪官,等到時機成熟了就直接抄家。
這抄家果然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啊,比做生意還賺錢。
碼頭外,一個男人乘著快馬疾馳而來,在馬車旁停下來。
“王爺,前線急報。”
李兆撩開車簾,將對方手中的軍報接過來,看完上麵的內容後露出意料之中的神情。
原著中燕王是被老二平定的,但如今燕王麵對的卻是韓信、嶽飛,加上沐斌,好像比原著中敗得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