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兄,怎麽又緊皺眉頭?有何煩憂之事何不與我幾人說說?」與張蘊同行的都是和這次一起考上村長之人,因方向相同,所以幾人相約趕路。


    「各位仁兄可有留意東家冊子上的批註。」同行的人這麽說了,張蘊便也不客氣的將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或許大家商議商議便能想通其中的道理了呢!


    這話一說立馬得到了另外兩人的附和,「留意到了,我所在的村子東家的批註是『橡果經濟』」


    「我的是經濟作物。」


    張蘊和另外兩人對視一眼,然後問「諸位可能看懂東家所言?


    幾人皆搖搖頭。


    幾人都知道東家的批註很是重要,但是卻想廢了腦子都不解其意。


    有人嘆氣,「在縣衙時應該問清楚的。」明明東家看著像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但是和她說話時卻還是忍不住緊張,當時東家給他們冊子之時是沒人注意到這個批註,隻是大家的思路都跟著東家的思路走了,到最後竟無人問這一問題!


    「如今也不晚,咱們剛出了始安城,若要迴去還來得及。」張蘊橫下心下決定迴城問清此事,


    「懷才兄,你莫是忘了,東家今早已經先我等一步出城了?」


    「何必非要尋東家?找奚大人便可。」


    幾人一想奚大人主負責各村之事,找他準是沒錯的,而且和奚大人說話也不會有和東家說話的緊張感。


    幾人當下立馬掉頭去進城去尋奚黎。


    他們到的時候奚黎正淹沒在書海中,顧月照將手上能給他所看的書籍都讓人搬去了奚黎的住處,隻說了聲讓他先熟悉業務便去尋原餘槐縣縣令譚見青譚大人去了。


    奚黎頂著一雙黑眼圈問,「冊子上的批註?」


    「奚大人可知東家批註所言梯田,桑基魚塘是何意?」


    奚黎就像現代每一個剛入職場的還不熟悉的大學生般,自己尚且不熟悉,還得給人解答疑慮,他微微沉吟一番道,「長寧昨日才上任,許多事都不甚清楚,諸位不防把疑問都留下來,待東家迴城,長寧問明後寫信告知諸位如何?」


    奚黎是昨日才和他們進城的,張蘊等人自然理解他的難處,紛紛作揖道「勞煩。」


    幾人重新上路時已經是第二日清晨了,剛匯合便有人感嘆,「從未覺得當一個村長那麽難。」


    張蘊笑笑,安慰這位同僚,「我等讀書幾十載,所願不就是護這萬民安康,天下太平?東家這般做倒是給了我們機會,職位雖小,但東家重視,不比那些風光的職位差。」


    另一個人附和,「是啊,我等讀過書這麽多年,連最基礎的童子試都未過的人,若不是東家,怕是連村長都當不起,咱們是該感激。」


    「也就現在還有我等的容身之地,照餘槐和始安如今的發展來看,再過一年半載,莫說童生,怕是秀才都再難入東家眼了。」


    幾人邊說,牛車邊慢慢往前走,昨日下了些雨,今日路上滑溜很,路上的泥早被早上進城的百姓踩懶,稍微不當心,便極容易滑倒。


    正想著呢,就見前麵前麵的路上一輛牛車陷進路中間的一個大坑中,一個漢子帶著幾個小子拉車在氣喘籲籲的拉車,但是路麵濕滑,任幾人費勁了力氣,車輪依舊紋絲不動。


    「大哥,你牛車上貨物太多,卸下些或許車輪會好抬些。」張蘊提醒累得滿頭大汗的漢字。


    「多謝郎君提醒,之前想偷個懶,不卸貨物,如今看來是不行了。」漢子迴過頭來,爽朗一笑。


    「小哥,可否去幫幫這位大哥?」為保安全,每個去赴任的官員都有護衛隊的人貼身護送。


    因這些兵卒出自縣衙,張蘊等人對其也是極為客氣。


    身後的護衛隊的人點點頭,闊步行至陷進坑中的馬車前,三下五除二的將貨物卸下,然後將陷進泥沼的車輪拔出後,又將貨物裝在了車上。


    幾人力氣大,在漢子和幾個小子手中重若鐵的貨物,在他們手裏跟拎棉花似的,半點不廢力氣。


    漢子見之大喜,他之前便是嫌麻煩才未卸貨拔車,如今見護衛隊的人不僅幫他把車輪拔了出來,貨物也給他原封不動裝上了車,省的自己再一番折騰,臉上的笑更顯熱情。


    「多謝幾位郎君慷慨相助,幾位郎君要往何處去?」


    「我們去新芽鎮。」張蘊答。


    「新芽鎮呀,那地方我熟,如今護衛隊的宋二哥正帶人在那處清理年前被災民打砸的房屋呢!聽說過幾過幾日東家新派的鎮長便要去任職。」


    他說完後又和幫忙的護衛隊隊員道,「看你二人眼生,是後頭才入的護衛隊吧,宋山宋二哥認識嗎?這位宋二哥雖不常出穀,卻很得東家看重,是和東家一道從北方而來,情誼重著呢!」


    這兩位恰好和宋山一起剿過綠林,聽了這話忙點頭。


    「認識的。」


    張蘊聽他語氣熟撚,對青鹿穀似是極為熟悉,忙問,「大哥認識魏大人?」


    「自是認識的,青鹿穀中誰不認識魏大人?不過我也隻遠遠見過魏大人幾次,沒有和他說過話的,倒是和陳大人一張桌上喝過酒。」


    「大哥口中所說陳大人,可是陳耳東陳大人?」


    「自然是他,青鹿穀中也就兩個陳大人,另一位如今遠在京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搞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靜子swa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靜子swag並收藏我在古代搞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