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問題,一輩子也想不明白;有些事,一輩子也做不好。


    小時候,跟上老父親到城隍廟看戲,不太關心戲台上演的內容,眼巴巴地瞅著戲台旁邊賣的各種小吃。那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年代,兩毛錢一斤花生,一分錢兩個軟柿子。把手指頭含進嘴裏,仰起頭看著老爹爹那張飽經滄桑的臉,心裏期待著,指望爹爹能為我買點什麽,即使花上一分錢,買上兩隻軟柿子,我那幼小的心靈也能得到滿足。


    可是父親竟是那樣的吝嗇,一分錢也舍不得給我花。戲完了,我的眼裏噙著淚花,跟著爹爹走進城隍廟,父子倆跪下給爺爺(神仙)磕頭,老爹爹竟然將一毛錢放進供桌前的錢罐子裏……迴家的路上問爹:“那些錢爺爺(神仙)怎麽花?”


    爹在我的頭上拍了一下:“小孩子,不該問的別問!”


    年紀大了,思想卻容易鑽牛角。幾個老友在一起諞閑,談到現今的農貿市場,按道理物價下降是件好事,少花錢就能買到更多的東西。可是大家談起來卻有點憂心,去年的蘋果收購價四塊五左右,今年三塊錢賣不出去;去年的玉米收購價一塊錢一斤,今年一斤六毛五;去年羊肉三十塊錢一斤,今年賣十八……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不斷貶值,國內的農副產品卻不斷降價。關中的親戚來洛川打工,說,種下的麥子收不迴來成本。(真偽待考,但是農民收入下降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老友走後突然間來了靈感,打開電腦卻有點無處下筆。正在這時進來幾個本村的年輕人,原來是燈會收費。洛川每年正月十五都辦燈會,燈會成為洛川的一道風景,說到底那也是一次祭祀活動,各家燈會都請來各路神仙為他們坐鎮。其實那沒有什麽不好,本人對辦燈會也非常熱心,那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燈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娛和快樂。隻是近幾年燈會辦得有點變味,據說正月十四、十五兩天有的燈棚竟然有幾十萬元現金的收入。絕大部分祭拜者心甘情願地掏錢,裝錢的玻璃罐子被百元大鈔塞滿。


    想起來朋友說過的一句話,外國人進教堂是為了懺悔,中國人進寺廟是為了行賄……可能有點偏激,朋友說中國有一種“賄賂文化”,可以追溯到遠古年間,老百姓有什麽好的東西首先想到要給官員進貢,當官的有什麽好的玩意首先想到要奉獻給皇帝。朋友還舉例說什麽《和氏之璧》,楚人和氏為了給皇帝行賄,不惜刖其雙足……本人當時有點不以為然,未置可否,尤其對那個《和氏獻璧》不敢苟同。現在想起來朋友的見解還是有一些道理。聽說當今中國寺廟的主持最有錢,有些錢純碎是灰色收入,比如香客們給神仙的供奉。


    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反腐是不是首先要從製度上進行改革,讓官員們沒有腐敗的機會?比如,把神仙們香案前的那個錢罐子拿走,讓寺廟真正成為一個淨化靈魂的場所,國家可以從稅收中拿出一部分資金資助寺廟。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支海民文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支海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支海民並收藏支海民文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