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心上人」三個字時,皇帝的眉頭跳了跳,訝然道:「你和大將軍……罷了,老侯爺和侯夫人去的早,朕一直視你為親生骨肉。這些年你疾病纏身,朕心裏也並不好過,倘若你想做的事能讓你快活,那你就去吧,多保重。」
侯爺微微頷首,道:「陛下也是,保重龍體,若有機會,晏迴京時,自會來宮中覲見陛下。」
說完,侯爺便行了禮,打算告退。
目送著他的身影緩緩朝殿外走去,皇帝忽的五味雜陳,帶著些酸楚開口道:「晏兒,朕六十大壽時,你曾舞劍助興,一折入陣曲,名動天下。朕後來每每想起,仿佛都歷歷在目。你走之前,可否再舞一次?」
侯爺的步伐頓了頓,並未迴頭,「請陛下恕晏不能聽命了,從今往後,晏隻為一人舞劍。」
直到人都沒影了,皇帝還在傷神,旁邊的大太監看不下去,道:「陛下這又是何必,教太子殿下吃這些苦。」
「你不懂……」皇帝擺了擺手,「若非老侯爺捨命相救,朕當年早已離開人世,又何來帝位,何來太子。晏兒是朕看著長大的,若沒有他,朕的江山也不會至今穩固。」
「何況,太子愚蠢,匈奴才剛平定,他就敢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下手,朕若不責罰他,豈不是寒了我大梁眾將士的心。」
他目光蒼涼,仿佛透過殿內斑駁的光影,遙想起許多年前的故人。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侯爺從殿內出來時,少年還立在原地,望眼欲穿般遠遠看著。
可見了人,他又若無其事地轉過頭,等人走近了,才問道:「侯爺,陛下有為難您嗎?」
侯爺並不拆穿他,淡笑道:「沒有。」
頓了頓,又說:「擷鏡,今後,可就當不成大將軍了,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聞言,少年蹙了下眉,像是有些委屈般低下頭,「加官進爵,從來非擷鏡所願,隻要能陪在侯爺身邊,怎麽都是好的,以後您便是趕我走,我也不走。」
「哄你玩的,怎麽這麽不禁逗。」侯爺有些好笑地捏了捏少年的臉頰,道,「好不容易得來的心上人,如何捨得趕你走。」
少年有些恍惚,張了張唇,卻不知該說什麽,迷迷糊糊間就被人牽著手,並肩走向停在宮門外的馬車。
馬車緩緩行著,行過萬家燈火,最終停在那盞前,隻為他一人而亮。
☆、第 10 章
夜色漸漸濃了,如烏墨潑在窗戶紙上,隻在縫隙間細碎地漏進幾縷月光。
少年沐浴歸來時,侯爺也已沐浴完,和衣倚在床外側,正隨意翻著手裏的書。
屋內熏了香,上好的伽楠,有安神定心之效,溫和的香味彌散在空氣中。
桌案上點了盞油燈,燭光時不時在他漆黑的眼瞳裏躍動幾下,好似夜空中閃爍著的啟明星。
自少年受傷以來,這段時日,為了方便,侯爺都是留宿在他的臥房中。雖同榻而眠,但各執一方,倒也並無不妥。
隻是少年忽然想到,他的傷已經好了,似乎並無理由繼續這樣子一起睡。
猶豫片刻,他還是說了句:「侯爺,我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言下之意便是,不需要再被照顧了。
「是嗎?」侯爺放下書冊,笑了笑,「過來,我看看。」
少年沒多想,聽話地走過去,便被拽住手腕,拉上了榻。
雖然不知為何查看傷勢需要這樣的姿勢,但少年還是老老實實地跨坐著,任由侯爺輕柔地拉下他的衣領,指腹輕輕按住原本被刺穿的地方。
那裏已經結痂脫落了,長出淡粉的肉,摸上去有點癢。少年忍不住瑟縮了一下,垂眸望向侯爺的手。
侯爺的手生得極為好看,既有提劍的淩厲英氣,亦有握筆的白皙修長。
過去少年常幫他研墨,邊研墨邊用餘光偷看他的手,想著如果可以牽一牽,定然很舒服。
可此時,那隻曾經提筆寫下一個個遒勁有力的字的手,撫過傷口之後,緩緩下移,帶著衣袍也垂落下來,又被手肘卡住。
沒有了衣袍的阻隔,撫摸就變得更令人心悸。
先是鎖骨,再是腰側,繼而緩緩地滑過大腿,沒入堆疊在二人之間的衣料中。
少年閉上眼,不敢再看。
昔日研墨時的場景和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在眼前交替上演,模糊間,他荒唐地想起來,那一年,他在遇到侯爺之前,曾被幾個潑皮無賴恥笑。
紅袖添香、疊被暖床。
何曾想到,兜兜轉轉,這些事情,他還是一一都做了。
侯爺拉下少年鬆散的衣袍,輕聲問:「冷嗎?」
少年下意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正值深秋,屋外秋風蕭瑟,即便門窗緊閉,衣袍褪下後還是會冷的。
冷是分明的,熱也是分明的,被那隻手撫過的地方,像是都起了火,由內而外的,叫囂著噴薄欲出。
看出他大抵是在緊張,侯爺笑了笑,托住少年的腰,帶著他翻了個身。
燭火跳動了一下,床幔搖曳著垂下來,少年隻覺眼前天旋地轉,再定睛時,已然平躺在床上,侯爺身後攏著被褥,居高臨下地望著他。
「這樣就不冷了。」侯爺彎了彎眼角,伸手摸了把少年滾燙的臉頰。
侯爺微微頷首,道:「陛下也是,保重龍體,若有機會,晏迴京時,自會來宮中覲見陛下。」
說完,侯爺便行了禮,打算告退。
目送著他的身影緩緩朝殿外走去,皇帝忽的五味雜陳,帶著些酸楚開口道:「晏兒,朕六十大壽時,你曾舞劍助興,一折入陣曲,名動天下。朕後來每每想起,仿佛都歷歷在目。你走之前,可否再舞一次?」
侯爺的步伐頓了頓,並未迴頭,「請陛下恕晏不能聽命了,從今往後,晏隻為一人舞劍。」
直到人都沒影了,皇帝還在傷神,旁邊的大太監看不下去,道:「陛下這又是何必,教太子殿下吃這些苦。」
「你不懂……」皇帝擺了擺手,「若非老侯爺捨命相救,朕當年早已離開人世,又何來帝位,何來太子。晏兒是朕看著長大的,若沒有他,朕的江山也不會至今穩固。」
「何況,太子愚蠢,匈奴才剛平定,他就敢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下手,朕若不責罰他,豈不是寒了我大梁眾將士的心。」
他目光蒼涼,仿佛透過殿內斑駁的光影,遙想起許多年前的故人。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侯爺從殿內出來時,少年還立在原地,望眼欲穿般遠遠看著。
可見了人,他又若無其事地轉過頭,等人走近了,才問道:「侯爺,陛下有為難您嗎?」
侯爺並不拆穿他,淡笑道:「沒有。」
頓了頓,又說:「擷鏡,今後,可就當不成大將軍了,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聞言,少年蹙了下眉,像是有些委屈般低下頭,「加官進爵,從來非擷鏡所願,隻要能陪在侯爺身邊,怎麽都是好的,以後您便是趕我走,我也不走。」
「哄你玩的,怎麽這麽不禁逗。」侯爺有些好笑地捏了捏少年的臉頰,道,「好不容易得來的心上人,如何捨得趕你走。」
少年有些恍惚,張了張唇,卻不知該說什麽,迷迷糊糊間就被人牽著手,並肩走向停在宮門外的馬車。
馬車緩緩行著,行過萬家燈火,最終停在那盞前,隻為他一人而亮。
☆、第 10 章
夜色漸漸濃了,如烏墨潑在窗戶紙上,隻在縫隙間細碎地漏進幾縷月光。
少年沐浴歸來時,侯爺也已沐浴完,和衣倚在床外側,正隨意翻著手裏的書。
屋內熏了香,上好的伽楠,有安神定心之效,溫和的香味彌散在空氣中。
桌案上點了盞油燈,燭光時不時在他漆黑的眼瞳裏躍動幾下,好似夜空中閃爍著的啟明星。
自少年受傷以來,這段時日,為了方便,侯爺都是留宿在他的臥房中。雖同榻而眠,但各執一方,倒也並無不妥。
隻是少年忽然想到,他的傷已經好了,似乎並無理由繼續這樣子一起睡。
猶豫片刻,他還是說了句:「侯爺,我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言下之意便是,不需要再被照顧了。
「是嗎?」侯爺放下書冊,笑了笑,「過來,我看看。」
少年沒多想,聽話地走過去,便被拽住手腕,拉上了榻。
雖然不知為何查看傷勢需要這樣的姿勢,但少年還是老老實實地跨坐著,任由侯爺輕柔地拉下他的衣領,指腹輕輕按住原本被刺穿的地方。
那裏已經結痂脫落了,長出淡粉的肉,摸上去有點癢。少年忍不住瑟縮了一下,垂眸望向侯爺的手。
侯爺的手生得極為好看,既有提劍的淩厲英氣,亦有握筆的白皙修長。
過去少年常幫他研墨,邊研墨邊用餘光偷看他的手,想著如果可以牽一牽,定然很舒服。
可此時,那隻曾經提筆寫下一個個遒勁有力的字的手,撫過傷口之後,緩緩下移,帶著衣袍也垂落下來,又被手肘卡住。
沒有了衣袍的阻隔,撫摸就變得更令人心悸。
先是鎖骨,再是腰側,繼而緩緩地滑過大腿,沒入堆疊在二人之間的衣料中。
少年閉上眼,不敢再看。
昔日研墨時的場景和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在眼前交替上演,模糊間,他荒唐地想起來,那一年,他在遇到侯爺之前,曾被幾個潑皮無賴恥笑。
紅袖添香、疊被暖床。
何曾想到,兜兜轉轉,這些事情,他還是一一都做了。
侯爺拉下少年鬆散的衣袍,輕聲問:「冷嗎?」
少年下意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正值深秋,屋外秋風蕭瑟,即便門窗緊閉,衣袍褪下後還是會冷的。
冷是分明的,熱也是分明的,被那隻手撫過的地方,像是都起了火,由內而外的,叫囂著噴薄欲出。
看出他大抵是在緊張,侯爺笑了笑,托住少年的腰,帶著他翻了個身。
燭火跳動了一下,床幔搖曳著垂下來,少年隻覺眼前天旋地轉,再定睛時,已然平躺在床上,侯爺身後攏著被褥,居高臨下地望著他。
「這樣就不冷了。」侯爺彎了彎眼角,伸手摸了把少年滾燙的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