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清穿同人]成為皇上白月光後 作者:沉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哲哲緩緩收了笑,不加掩飾地迴望她。投井自盡,如此荒唐的理由,半晌她吸了口氣,放軟聲音:「我們同出科爾沁,本就一脈連枝。姑姑從前有對不住你的地方……」
「姑姑沒有對不住我。」海蘭珠的指尖豎在唇邊,「姑姑對不起的是大汗。」
哲哲心頭驟冷,慢慢捏起繡帕,就見她笑了起來:「從前的事,我們暫且不論,隻是豪格既為貝勒,又是大汗的長子,如何能被那起子小人離間呢。」
說到最後,幾乎化為氣音,像是掌控人的心髒,卻偏不一下捏碎,而是一刀一刀地淩遲。
她果然知道了。
阿娜日便是再忠心,如何熬得過酷刑,哲哲動動唇,控製不住地往後退步。還有她指使玉兒聯繫多爾袞,把琪琪格當槍使,從前的樁樁件件,海蘭珠全知道了!
「姑姑,你既與莽古濟公主來往頗多,不如替我捎句話。何必執著於我的命,等大汗歸來,我若揭發公主有反心,豈不是一句話的功夫?」
好一個有反心。
這話如驚雷一般響徹,哲哲猛地閉上眼,不讓自己的情緒外露。莽古濟有反心,那與反賊來往的大福晉又是什麽?
她拚著最後的冷靜,擠出一句話:「你這是汙衊。」
海蘭珠的語調又輕又柔,像是恃寵生嬌:「汙衊又如何?我不喜歡講理。」
隨即傳喚候在外邊的宮人:「大福晉累了,你們送大福晉迴宮。」
……
說是送,實則帶有強製的意味,與此同時,西四所內。
長榮溫聲對同僚道:「謝了。」
「你我之間,道什麽謝。」不就是撒個小謊,同僚用拳頭頂了頂他,壓低聲音問,「侍衛所傳來風聲,富察·長榮要調去崇政殿裏當值,你小子走了什麽好運?」
長榮木訥寡言,文不及內院學士,武不及兩黃旗兵士,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忠心。
可忠心之人多了去了,富察氏不比出了開國功臣的瓜爾佳氏、鈕鈷祿氏顯赫,長榮的曾祖雖投奔老汗王,也隻是個佐領。
後來,老汗王將長榮的祖父撥給孟古大妃,為顯重視,也為保護,也就有了如今東配殿的守衛。
大汗記著孟古大妃跟前的老人,長榮憑祖父的蔭蔽成為帶刀侍衛已是恩賜,日後運作一番,當個外放的官兒,亦有不差的前途。
而守衛崇政殿的差事不一樣,堪稱一步登天!日日在大汗跟前晃悠,前途自然遠大,同僚既驚奇又艷羨,卻也真心實意為他高興。
長榮的臉微微發紅。
侍衛所做主之人,乃鰲拜統領調教出來的心腹,大汗不在,聽誰的自然不言而喻。
他哼哧一番,道:「遇到一個姑娘……」
他們富察家家風清正,連小廝都沒有幾個,長榮又是被祖父帶大,小時候除了母親,沒見過其餘女人,對於外貌的認知並不清晰。
故而見了海蘭珠並不愣神,還讓關雎宮的宮人稀罕了好一會兒,長榮侍衛這樣的多罕見吶!
同僚卻聽得傻眼了。
遇到一個姑娘?什麽姑娘能有那麽大的能量,說調就調,還送他一個前程?
他咽了咽口水,驚恐道:「留在宮中的兩位格格還不滿十歲……」
長榮:「……」
不一會兒,西四所傳來一聲直入雲霄的慘叫。
.
哲哲又氣又怒,一迴宮便倒了下去,臥床許久,太醫開藥也不見好。
她得的是心病。
如今的破局辦法,唯有解決掉海蘭珠,可她做不到。
大福晉入秋感了「風寒」,無人懷疑病因。代善同心腹談起的時候,捋著短須感嘆:「從前都說海蘭珠福晉體弱,宮權由她掌管,我擔憂的唯有這個。現在看來,倒也不盡然。」
世人的恐懼有千萬種,卻都逃不過「投鼠忌器」四個字。大汗親征已逾兩月,整整兩個月,公主府安分萬分,再也沒有額外的動靜,唯獨放了豪格大福晉與嶽托大福晉入府探望,對外說是養傷。
——即便她的額傷血流如注,看著嚇人,卻沒有危及性命。一時間人言紛紜,都說公主時運不好,該去佛寺去去晦氣,一時間,宗室們除去送藥,便是送開了光的佛像,公主府堆積如山,連一向唯唯諾諾的駙馬都有了意見。
許是哲哲同十四貝勒府傳了話,海蘭珠難得過了清淨的日子。隻除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信件再三地讀,珍惜地與令牌放在一處,或是打聽戰事如何,不比朝臣的關懷少。
大金節節勝利,就是她最好的慰藉。
小玉兒便笑她,與其藏在心底不與她人說,不如坦白出來,思念還會少一些。
說罷嘆了一聲:「我那冤家,半月沒有傳信迴來,不會是打著打著另找新歡,徹底把我拋在腦後了吧?」
海蘭珠:「……胡說什麽?」
那天小腹傳來的不舒服隻是一瞬,很快就消失無蹤,海蘭珠隻以為是擔憂吉雅的緣故,並沒有放在心上。補藥依舊喝著,平安脈也未落下,太醫顯得極為高興,說福晉的身子一日日好轉,再養養便稱得上康健。
太醫診斷,海蘭珠自然不會懷疑,隻是近兩天的感受越發異樣——
身體時常使不上力氣,用膳偶爾沒有胃口,這些異樣時有時無,也沒有到忽視不了的地步。
「姑姑沒有對不住我。」海蘭珠的指尖豎在唇邊,「姑姑對不起的是大汗。」
哲哲心頭驟冷,慢慢捏起繡帕,就見她笑了起來:「從前的事,我們暫且不論,隻是豪格既為貝勒,又是大汗的長子,如何能被那起子小人離間呢。」
說到最後,幾乎化為氣音,像是掌控人的心髒,卻偏不一下捏碎,而是一刀一刀地淩遲。
她果然知道了。
阿娜日便是再忠心,如何熬得過酷刑,哲哲動動唇,控製不住地往後退步。還有她指使玉兒聯繫多爾袞,把琪琪格當槍使,從前的樁樁件件,海蘭珠全知道了!
「姑姑,你既與莽古濟公主來往頗多,不如替我捎句話。何必執著於我的命,等大汗歸來,我若揭發公主有反心,豈不是一句話的功夫?」
好一個有反心。
這話如驚雷一般響徹,哲哲猛地閉上眼,不讓自己的情緒外露。莽古濟有反心,那與反賊來往的大福晉又是什麽?
她拚著最後的冷靜,擠出一句話:「你這是汙衊。」
海蘭珠的語調又輕又柔,像是恃寵生嬌:「汙衊又如何?我不喜歡講理。」
隨即傳喚候在外邊的宮人:「大福晉累了,你們送大福晉迴宮。」
……
說是送,實則帶有強製的意味,與此同時,西四所內。
長榮溫聲對同僚道:「謝了。」
「你我之間,道什麽謝。」不就是撒個小謊,同僚用拳頭頂了頂他,壓低聲音問,「侍衛所傳來風聲,富察·長榮要調去崇政殿裏當值,你小子走了什麽好運?」
長榮木訥寡言,文不及內院學士,武不及兩黃旗兵士,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忠心。
可忠心之人多了去了,富察氏不比出了開國功臣的瓜爾佳氏、鈕鈷祿氏顯赫,長榮的曾祖雖投奔老汗王,也隻是個佐領。
後來,老汗王將長榮的祖父撥給孟古大妃,為顯重視,也為保護,也就有了如今東配殿的守衛。
大汗記著孟古大妃跟前的老人,長榮憑祖父的蔭蔽成為帶刀侍衛已是恩賜,日後運作一番,當個外放的官兒,亦有不差的前途。
而守衛崇政殿的差事不一樣,堪稱一步登天!日日在大汗跟前晃悠,前途自然遠大,同僚既驚奇又艷羨,卻也真心實意為他高興。
長榮的臉微微發紅。
侍衛所做主之人,乃鰲拜統領調教出來的心腹,大汗不在,聽誰的自然不言而喻。
他哼哧一番,道:「遇到一個姑娘……」
他們富察家家風清正,連小廝都沒有幾個,長榮又是被祖父帶大,小時候除了母親,沒見過其餘女人,對於外貌的認知並不清晰。
故而見了海蘭珠並不愣神,還讓關雎宮的宮人稀罕了好一會兒,長榮侍衛這樣的多罕見吶!
同僚卻聽得傻眼了。
遇到一個姑娘?什麽姑娘能有那麽大的能量,說調就調,還送他一個前程?
他咽了咽口水,驚恐道:「留在宮中的兩位格格還不滿十歲……」
長榮:「……」
不一會兒,西四所傳來一聲直入雲霄的慘叫。
.
哲哲又氣又怒,一迴宮便倒了下去,臥床許久,太醫開藥也不見好。
她得的是心病。
如今的破局辦法,唯有解決掉海蘭珠,可她做不到。
大福晉入秋感了「風寒」,無人懷疑病因。代善同心腹談起的時候,捋著短須感嘆:「從前都說海蘭珠福晉體弱,宮權由她掌管,我擔憂的唯有這個。現在看來,倒也不盡然。」
世人的恐懼有千萬種,卻都逃不過「投鼠忌器」四個字。大汗親征已逾兩月,整整兩個月,公主府安分萬分,再也沒有額外的動靜,唯獨放了豪格大福晉與嶽托大福晉入府探望,對外說是養傷。
——即便她的額傷血流如注,看著嚇人,卻沒有危及性命。一時間人言紛紜,都說公主時運不好,該去佛寺去去晦氣,一時間,宗室們除去送藥,便是送開了光的佛像,公主府堆積如山,連一向唯唯諾諾的駙馬都有了意見。
許是哲哲同十四貝勒府傳了話,海蘭珠難得過了清淨的日子。隻除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拿出信件再三地讀,珍惜地與令牌放在一處,或是打聽戰事如何,不比朝臣的關懷少。
大金節節勝利,就是她最好的慰藉。
小玉兒便笑她,與其藏在心底不與她人說,不如坦白出來,思念還會少一些。
說罷嘆了一聲:「我那冤家,半月沒有傳信迴來,不會是打著打著另找新歡,徹底把我拋在腦後了吧?」
海蘭珠:「……胡說什麽?」
那天小腹傳來的不舒服隻是一瞬,很快就消失無蹤,海蘭珠隻以為是擔憂吉雅的緣故,並沒有放在心上。補藥依舊喝著,平安脈也未落下,太醫顯得極為高興,說福晉的身子一日日好轉,再養養便稱得上康健。
太醫診斷,海蘭珠自然不會懷疑,隻是近兩天的感受越發異樣——
身體時常使不上力氣,用膳偶爾沒有胃口,這些異樣時有時無,也沒有到忽視不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