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吟玉唇角露出淺笑:「多謝你的好意。」


    吳懷笑著道:「哪裏哪裏?」


    這也不是吳懷自謙,實則這些點心就是太子讓他準備的。公主委屈,太子聽在心裏,作為兄長,總得寬慰上一二,便讓吳懷送了點東西來。


    吳懷這麽想著,又噓寒問暖說幾句話,退出殿去。


    床榻邊,薑吟玉緩了許久,腦中仍一片混沌。


    方才與衛燕見麵的場景一幕幕在眼前閃過,她隻覺心髒被一隻大手緊緊攥著,快要喘不上氣來。


    她自己都不知道,對衛燕的恐懼,已經到如此深的地步。


    衛燕大概真的恨極了她,那日才會不管不顧,放獵狗上山,要置她於死地。


    薑吟玉起身,去桌案上倒了一杯山棗花茶,幾口清茶下肚,緩過來了一點。


    低頭張開掌心,那裏躺著一張字條。


    方才侍衛們走時,有一人趁機塞進她袖子裏塞了這麽張字條。薑吟玉沒來得及看清那人的樣子,隻依稀感覺到那人掌側有一條粗糲的疤痕。


    此刻才有心思細看。


    字條上話不多,寥寥的幾句——


    「蘭昭儀早逝,其中另有隱情,事關重大,今晚禦花園子時相見,可悉數告之。」


    字跡力透紙背,可見書寫者的力量。


    薑吟玉眼睫顫了一下,隱情?


    她心中先是浮起一絲疑惑,隨後覺得匪夷所思,輕輕搖了搖頭。


    父皇告訴過她,母妃早逝,是因為產後思鄉過度,鬱結於心,最後心病難醫,早早香消玉殞。


    這會有什麽隱情?


    更古怪的是,她都已經躲到東宮,誰還會約她見麵?誰發現了她?


    剛剛隨著劉照一同進來的人裏的嗎?


    薑吟玉百思不得其解,看著字條,更覺得毛骨悚然,像握著一個燙手山芋,趕緊將它揉成一團,點燃了油燈,將字條燒得一幹二淨。


    她從逃,一直東躲西躲,本就淋了不少雨,整個人如強弩之末,這會又被衛燕又那麽一嚇,精神都恍惚起來。


    天還沒完全暗下來,薑吟玉就上了榻。


    薑吟玉躺了一夜,夢裏惡鬼纏身,時而夢到衛燕,時而又夢到去世的母妃,最後發了一身汗才睜開眼睛。


    醒來已經是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細縫灑進來。


    昨夜子時,她沒有前去赴約。


    薑吟玉搖搖頭,讓自己別再糾結那張字條,下榻梳洗,之後坐在大殿裏,百無聊賴地逗著小貓。


    貓兒從地上爬起來,薑吟玉跟在它身後。


    一人一貓出了大殿,不知不覺,走到一處側殿的後方。


    四處草木萋萋,荒草叢生,連一隻鳥雀聲都聽不見。


    薑吟玉擔心在這裏會遇上宮女,蹲下身抱起貓兒,準備迴去,沒注意到背後傳來足踏樹葉聲。


    緩緩的,有人一步一步靠近。


    薑吟玉方要站起身,一隻大掌一下從後捂住了她的嘴。


    男人身量比她高,胸膛卻如同一麵銅牆,直接封堵了她發後路,粗糲的手掌捂住她的口鼻,任由她如何掙紮也不放過。


    薑吟玉去掰他的手臂,口中發出:「嗚嗚——」


    男人的聲音陰柔,極具辨識性。


    「昨夜奴婢約公主出來詳談蘭昭儀一事,您未能如期赴約,是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嗎?」


    薑吟玉感受到他捂著自己的掌側,有一道道猙獰的疤痕,身子一下僵硬住。


    那人鬆開她,薑吟玉趁機從他懷裏掙脫,迴過頭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從未見過的麵龐。


    男子一身宦官青色的衣袍,麵容白淨,對著薑吟玉恭敬一拜,直起腰來,唇角似笑非笑,讓人看了背後發寒。


    他深邃的雙眸陰寒,聲音極其陰柔。


    「奴婢是蘭昭儀的故人,公主想出宮,奴婢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啊。」


    作者有話要說:


    重要人物登場,開始揭開身世線。


    10、近身


    「蘭昭儀」三個字一出,薑吟玉攥緊手,看著來人。


    昨夜就是他約自己見麵的?


    可眼前人分明生得極其年輕,比薑吟玉大不了幾歲,如何能成為她母妃的故人?


    相比之下,更棘手的情況是,薑吟玉躲在東宮被人發現了。


    男子察覺出她身上的防備,很自然地後退一步,與她保持一個界限,抬起雙臂,示意自己並不會傷害她。


    「公主知道奴婢不會對害您就行了,奴婢名叫陳琦,是來助您的。」


    薑吟玉不打算與他交談下去,抬腳往外走。


    背後響起他的聲音:「蘭昭儀死有餘恨,若泉下得知女兒對她漠不關心,一味地認賊做父,會作何感想?」


    薑吟玉腳步遲疑了一下。


    就是這一下,陳琦從後走上來,道:「皇家對外聲稱蘭昭儀死於疾病,這隻是託詞,她的死背後暗藏玄機,當今聖上根本不是你的生父。」


    薑吟玉抬起頭,眉目澄澈:「我母妃與父皇極其恩愛,你勿要汙衊,你口口聲聲道是我母妃的故人,可十幾年前你才多大?那時就已經入了宮?「


    她維護起自己的母妃,語氣難得的有些強硬。


    蘭昭儀寵冠六宮,世人皆知,當年的冊封的大典風光無限,至今還為人樂道。


    而天子一蹶不振,不事朝政的開始,就是從蘭昭儀逝世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燦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燦搖並收藏嬌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