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遵循自己的時鍾
晨心辰意:影帝的法官女友 作者:林深鹿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她提起那兩個案子,顧司辰心突然緊張起來,害怕她會受到影響,情緒發生起伏。
接下來的時間讓他意識到是他過於擔心了。
“那同學們對這個案件有什麽想法,咱們交流討論一下,今天的主題就是交流,如果我一個人講就沒意義了。”蔣紫晨順勢向台下同學發出邀請。
一位男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刑法應該保持謙抑性,也應該做到罪責相適應。在受害人隻有一名兒童的情況下,把兩名被告人都判處死刑,是不是刑罰過重?”
他的言論引起台下熱烈討論,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
蔣紫晨微笑著聽完他的意見,又問“謝謝這位男同學提出自己的想法,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又一位男生站起來,一臉正氣的說“我不認可剛才這位同學的意見,雖然被害人隻是一名幼童,但是生命是平等的,不能以年齡在劃分。還有,兩名被告人共同實施了加害行為,他們就應該共同承擔責任,而不應該因為受害人的數量和年齡就減輕罪責,相反,他們加害無辜的幼童,更應該受到嚴厲懲罰。”
這個同學反駁的話引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蔣紫晨請他坐下,走到舞台最前邊站定說“我大膽猜測一下,兩位同學是不是一個要做律師,一個將要成為人民檢察官?”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兩人身上,他們都點頭,後邊那個男生還伸出大拇指。
蔣紫晨笑了笑說“這就是站在不同立場上做出的不同判斷。律師是站在被告人角度,用現有的法律為被告人爭取最大利益;而檢察官站在公訴人角度,要為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秩序與不法行為做鬥爭。所以兩位同學剛才的發言都不能說錯。作為居中裁判的法官,一方麵要維護受害人的權益,當然也不能忽視被告人該享有的合法權益。所以不論在偵查階段還是在起訴、審理階段,我們的法律都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權利,在座的同學都清楚。具體到這個案件,就像剛才第二位男生所說,兩名被告人的行為不單單是一種違法行為,更是一種蔑視任性,任意踐踏社會秩序和作為人的基本的良知。再有,有的人會說那個女的又沒有具體實施,為什麽判刑跟男的一樣。事件的主要起因和策劃都是在她的主導下進行的,所以認定她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相同。”
一個刑事案件,她和同學們交流了半個多小時,雖然專業知識不及他們的專業老師講的多、講的深刻,親身經曆的案子終歸要比道聽途說感受強烈。
她又說“這段經曆讓我迴想起大學時期挑燈夜戰備戰期末考試的場景,也讓我把刑法的幾大原則認真梳理一遍,在案件中把曾經不理解的知識徹底搞懂,相信接受了四年、四年專業刑法知識的你們,在將來麵對刑事案件時會有更多更不一樣的收獲。”
台下響起熱烈掌聲,她再次舉起話筒“我辦理了兩起刑事案件,一個我用法律救了被告人的生命,另一個我同樣用法律將被告人繩之以法,所以,同學們可以認識到你們學習的法律是多麽重要,無論你們是從事什麽工作,都請對法律報之以審慎的態度,不要被自己的偏見和外界的聲音左右。法律要傾聽民眾的聲音,但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話音未落,台下再次報之以熱烈的掌聲。
講完這些,她看了眼牆上的鍾表,還有些許時間,又問“大家有沒有其他想交流的?”
一位女生站起來說“聽說您去西藏援助過,想聽聽您在那裏的感受,因為我也報名了。”
蔣紫晨朝她鞠了個躬,才說“同學,你比我勇敢。我畢業時也想去,後來因各種原因沒能去成,直到工作了六年才下定決心報名。在西藏前後兩年半,真的身心得到了洗禮和升華。那裏不光有皚皚雪山,碧綠湖泊,雪域犛牛,神聖的布達拉宮,美麗的神話,還有淳樸的藏民同胞。在那裏,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能否克服高原反應,如果這一點沒法克服,我還是建議不要輕易去。我去的地方是拉薩中院,那裏同事上上下下都對我特別關照,還打算給我介紹藏族小夥兒,想把我留在她們那裏。”
這時台下又一陣大笑,一個聲音出來“那您怎麽沒留下\",又是一陣笑聲。
顧司辰嘴角也露著得意的笑。
\"因為我喜歡的人不在那裏。\"她嫣然一笑,臉上全是幸福。
台下人都像被喂了狗糧似的發出“哇哦”的聲音。
接著又有同學說“聽說學姐在西藏被求婚,是不是真的?”
她笑著調侃“同學,你的信息有點滯後啊。”
算是承認。
她言歸正傳“如果同學們確實想去,援藏也好,援疆也罷,趁早,趁年輕。去領略一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風情,對將來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選擇也有裨益。”
她看了眼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台下同學還有想聽她講的,於是她又講了幾個在省院辦理的商事案件。
最後,一名同學提到她辭職的事,問她後不後悔。她告訴台下稚氣未脫的學弟學妹們,“其實沒什麽好後悔的,我們都是芸芸眾生,誰都無法預料未來會如何,所做出的選擇對以後的自己會帶來好的還是不好的結果。我相信,大多數人在按下決定鍵時,內心期望的都是未來向好。很多事情就算時間能重來一遍,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曆,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自認為最符合當時情形的選擇,避免不了同樣的結果。當然,那些訊息可能存在偏差、當初的自己閱曆還不夠豐富,但人本來就是在失敗中學乖的,與其搶著過去後悔,不如擦擦眼淚繼續向前。”
十點一刻,她在對同學們的寄語中結束這場交流“不論你們是繼續深造,還是去到公安法院檢察院還是律所企業,不管你們之後會不會像我剛才說的那個案件一樣,在同一個審判庭相遇,都希望能夠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為當事人、為法律權威和公平正義,為我們的司法事業努力。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遵循自己的時鍾,做不後悔的選擇,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希望你們都有勇氣有能力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
接下來的時間讓他意識到是他過於擔心了。
“那同學們對這個案件有什麽想法,咱們交流討論一下,今天的主題就是交流,如果我一個人講就沒意義了。”蔣紫晨順勢向台下同學發出邀請。
一位男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刑法應該保持謙抑性,也應該做到罪責相適應。在受害人隻有一名兒童的情況下,把兩名被告人都判處死刑,是不是刑罰過重?”
他的言論引起台下熱烈討論,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
蔣紫晨微笑著聽完他的意見,又問“謝謝這位男同學提出自己的想法,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又一位男生站起來,一臉正氣的說“我不認可剛才這位同學的意見,雖然被害人隻是一名幼童,但是生命是平等的,不能以年齡在劃分。還有,兩名被告人共同實施了加害行為,他們就應該共同承擔責任,而不應該因為受害人的數量和年齡就減輕罪責,相反,他們加害無辜的幼童,更應該受到嚴厲懲罰。”
這個同學反駁的話引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蔣紫晨請他坐下,走到舞台最前邊站定說“我大膽猜測一下,兩位同學是不是一個要做律師,一個將要成為人民檢察官?”
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兩人身上,他們都點頭,後邊那個男生還伸出大拇指。
蔣紫晨笑了笑說“這就是站在不同立場上做出的不同判斷。律師是站在被告人角度,用現有的法律為被告人爭取最大利益;而檢察官站在公訴人角度,要為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秩序與不法行為做鬥爭。所以兩位同學剛才的發言都不能說錯。作為居中裁判的法官,一方麵要維護受害人的權益,當然也不能忽視被告人該享有的合法權益。所以不論在偵查階段還是在起訴、審理階段,我們的法律都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權利,在座的同學都清楚。具體到這個案件,就像剛才第二位男生所說,兩名被告人的行為不單單是一種違法行為,更是一種蔑視任性,任意踐踏社會秩序和作為人的基本的良知。再有,有的人會說那個女的又沒有具體實施,為什麽判刑跟男的一樣。事件的主要起因和策劃都是在她的主導下進行的,所以認定她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相同。”
一個刑事案件,她和同學們交流了半個多小時,雖然專業知識不及他們的專業老師講的多、講的深刻,親身經曆的案子終歸要比道聽途說感受強烈。
她又說“這段經曆讓我迴想起大學時期挑燈夜戰備戰期末考試的場景,也讓我把刑法的幾大原則認真梳理一遍,在案件中把曾經不理解的知識徹底搞懂,相信接受了四年、四年專業刑法知識的你們,在將來麵對刑事案件時會有更多更不一樣的收獲。”
台下響起熱烈掌聲,她再次舉起話筒“我辦理了兩起刑事案件,一個我用法律救了被告人的生命,另一個我同樣用法律將被告人繩之以法,所以,同學們可以認識到你們學習的法律是多麽重要,無論你們是從事什麽工作,都請對法律報之以審慎的態度,不要被自己的偏見和外界的聲音左右。法律要傾聽民眾的聲音,但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話音未落,台下再次報之以熱烈的掌聲。
講完這些,她看了眼牆上的鍾表,還有些許時間,又問“大家有沒有其他想交流的?”
一位女生站起來說“聽說您去西藏援助過,想聽聽您在那裏的感受,因為我也報名了。”
蔣紫晨朝她鞠了個躬,才說“同學,你比我勇敢。我畢業時也想去,後來因各種原因沒能去成,直到工作了六年才下定決心報名。在西藏前後兩年半,真的身心得到了洗禮和升華。那裏不光有皚皚雪山,碧綠湖泊,雪域犛牛,神聖的布達拉宮,美麗的神話,還有淳樸的藏民同胞。在那裏,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能否克服高原反應,如果這一點沒法克服,我還是建議不要輕易去。我去的地方是拉薩中院,那裏同事上上下下都對我特別關照,還打算給我介紹藏族小夥兒,想把我留在她們那裏。”
這時台下又一陣大笑,一個聲音出來“那您怎麽沒留下\",又是一陣笑聲。
顧司辰嘴角也露著得意的笑。
\"因為我喜歡的人不在那裏。\"她嫣然一笑,臉上全是幸福。
台下人都像被喂了狗糧似的發出“哇哦”的聲音。
接著又有同學說“聽說學姐在西藏被求婚,是不是真的?”
她笑著調侃“同學,你的信息有點滯後啊。”
算是承認。
她言歸正傳“如果同學們確實想去,援藏也好,援疆也罷,趁早,趁年輕。去領略一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風情,對將來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選擇也有裨益。”
她看了眼時間,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台下同學還有想聽她講的,於是她又講了幾個在省院辦理的商事案件。
最後,一名同學提到她辭職的事,問她後不後悔。她告訴台下稚氣未脫的學弟學妹們,“其實沒什麽好後悔的,我們都是芸芸眾生,誰都無法預料未來會如何,所做出的選擇對以後的自己會帶來好的還是不好的結果。我相信,大多數人在按下決定鍵時,內心期望的都是未來向好。很多事情就算時間能重來一遍,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曆,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自認為最符合當時情形的選擇,避免不了同樣的結果。當然,那些訊息可能存在偏差、當初的自己閱曆還不夠豐富,但人本來就是在失敗中學乖的,與其搶著過去後悔,不如擦擦眼淚繼續向前。”
十點一刻,她在對同學們的寄語中結束這場交流“不論你們是繼續深造,還是去到公安法院檢察院還是律所企業,不管你們之後會不會像我剛才說的那個案件一樣,在同一個審判庭相遇,都希望能夠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為當事人、為法律權威和公平正義,為我們的司法事業努力。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遵循自己的時鍾,做不後悔的選擇,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希望你們都有勇氣有能力做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