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邊關和京城的動亂全都消停下來,已經是兩個月之後了。


    邊關的土地似乎被匈奴人的鮮血染紅,本來荒涼蕭瑟的土地漸漸有了人跡。


    不論是種田還是經商,這片曾經被大魏人畏懼的土地,總算開始活了起來。


    土豆已經被蘇衡玉推廣了起來,還有適合作為牧草的紫花苜蓿等植物種子也被她傳到了農人們手中。


    匈奴人飼養的那些牛羊被大批商人收購了起來,蘇衡玉這邊有將牛奶和羊奶做成各種奶製品的方法。


    她很快招攬了剩下的那些匈奴部落的女子和孩童,組建了一個臨時的加工工廠,讓他們在那裏工作。


    往後無論大魏要怎麽對待這片土地,至少這個工廠的存在,能夠給這些女人和孩子一口飯吃。


    至於被擄掠過來的大魏百姓則已經被將士們帶了迴去,他們大多不願意再迴到自己的家中,隻有少數幾戶人家,願意接納受到了傷害的親人。


    其餘的不是被家中人嫌棄,就是家裏早就死光了。


    他們無處可去,索性就留在了南宜城,加入了幾家工坊,開始自食其力,並慢慢在邊關站穩了腳跟。


    邊關的百姓對這些同胞的包容度很高,他們既沒有去詢問這些可憐的人的經曆,也沒有排斥他們曾經在匈奴部落待了那麽多年。


    連帶著不少擁有匈奴和漢人兩種血脈的孩子,也漸漸被接納了。


    這些百姓知道匈奴已經被滅了,他們的仇恨也該隨之消散。死去的人已經無法迴來,活著的人更該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


    又是半個月後,朝廷那邊終於有了對關外這大片土地的管理辦法。


    大部分的匈奴人依舊被要求生活在那裏,他們可以繼續放牧,也可以進入奶製品加工廠。


    但年輕的漢子不許再飼養戰馬,要開始學著耕種,尤其是種植牧草。


    草原麵積太廣,朝廷那邊將這裏分成了幾個州府,各自安排了適合的官員前來管理。


    同時又號召大魏百姓前往關外定居,朝廷會給他們安排田地,並許諾前三年不收取一分稅賦。


    原本這些號召百姓們是不怎麽理會的,畢竟關外的土地貧瘠,就算朝廷免費分田,他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恐怕也種不出什麽糧食。


    但如今不一樣了,蘇衡玉這邊提供出了許多適合種在草原的糧種。甚至就算不種地,放牧也是一種收益。


    他們養好了牛羊,就會有商人前來收購。無論是肉食,還是羊毛這些都是十分緊俏的貨品。


    哪怕大魏吃不下這麽多貨物,還能買到周邊的國家去,不怕賣不出去。


    更遑論還有奶製品加工廠,蘇知縣都說了,匈奴人之所以力氣大個子高,就是因為吃多了肉和奶。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不少大夫都佐證了蘇衡玉的話,一時間整個京城的肉價瘋漲。


    好在她這邊的商隊及時送去了一大批牛羊肉,這才抑製漲價的風潮。


    蘇衡玉治理邊關一年,已經將這裏變成了一個傳說中的地方。再加上先前的一群書生來了一趟邊關,迴去後逢人就誇南宜城是個好地方,那裏的東西好、房子好,吃的水果也種類豐富。


    這不要錢般的誇讚順利傳揚開後,眾人對於南宜城的富庶自然更加確信了。


    他們都很向往南宜城的生活,期待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過上那般好日子的一天。


    而今機會就擺在麵前,百姓們多是渴望安穩的,但也有不少敢於嚐試的人。


    於是,朝廷的征召令一下,不少人家便去官府做了備案,拖家帶口跟著鏢局往邊關來了。


    他們這迴運氣好,正值朝廷抄了幾個大官的家,國庫豐裕得快要裝不下那些銀錢。魏帝便聽了蘇衡玉的建議,給那些肯來邊關的百姓分派安家費。


    這些百姓本是在自己的家鄉日子過得辛苦,想要出來謀條生路的。


    他們誰都沒想到,田地還沒分到手裏呢,卻是銀子先一步交給了他們。


    這樣的意外之喜讓百姓們高興得不行,不斷稱頌魏帝的功德,誇讚他是最好的皇帝。


    為此,那幾個新設州府的官員將這些誇讚言語都記錄了下來,送到了魏帝的案頭,讓他也看看自己那些銀子沒白花。


    緊接著就是開墾田地選擇合適的糧種種下去,以及從蘇衡玉這邊請去施工隊,幫著修通連接落雁關和各個草原州府的路。


    對於這幾個新設州府,蘇衡玉絲毫沒有吝嗇,能拿出來幫忙的幾乎都拿出來了。


    奶製品工廠她都挨個在幾個州府開了一遍,為不少女子提供了工作。


    同時,她也讓人將用羊毛編織毛衣的法子教了出去。未來這裏要飼養不知道多少牛羊,這麽多羊毛可不能浪費了。


    而就在蘇衡玉為了讓邊關發展起來的時候,來自京城剛被封了三府總督的年輕郎君,正帶著大批人趕往邊關。


    這人正是前不久憑借一己之力,把崔相連帶他的那些狗腿子全部搞下台的崔蘭亭。


    在他接到那卷封官的聖旨之前,崔蘭亭本來在家中收拾行李。他雖然厭惡崔家人,卻也在崔府中居住多年。


    如今崔相連帶著崔家一起倒台,這座大院子也要被朝廷收走了。


    好在他的父母死得早,他在崔家也沒留下什麽美好的記憶,對於這座裝滿了肮髒事的大宅院,沒有絲毫的留戀。


    隻是他當堂狀告自己長輩的事,還是在一群士人那兒招來了非議。即便崔相本來就是罪有應得,還害死了他的父母,但還是有一群蠢貨覺得他不該這樣對待自己的長輩。


    崔蘭亭對此隻能報以冷笑,然後飛快接過魏帝賜下的官位,連夜帶著自己的人離開了京城。


    他的分魂之症還沒有痊愈,在京中做官對他來說不是件好事。


    但邊關那裏沒有認識他的人,在那兒他的官位就是最大的,他大可以培養出一批心腹,從此以後在邊關待著,直到老死也不迴京城去。


    沒了家族的約束,他會將分魂症牢牢隱藏起來,這世上不會有人知曉他的秘密。


    junshixiaoshuoshugebiquhua88wx


    sosogougoubiqumibiqutibiqusha


    gaoxiaowtxtwbbiquche0dxsw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剛奪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學宅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尾山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尾山雀呀並收藏剛奪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學宅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