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汪正即將下線
剛奪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學宅鬥 作者:長尾山雀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一個京城人士,蘇衡玉十分清楚,整個大魏大部分的官宦之家和讀書人,幾乎都聚集在那座城中。
而在這個時代,越是自詡高貴的人家,對於家中女子的名節就越發看重。
不說像葉希安這樣被山匪擄走,在京中哪怕隻是被外男碰了一下,古板些的人家要麽送女兒去做尼姑,後半生長伴青燈古佛。狠辣些的,會直接逼迫女兒自盡,以保全家族聲譽。
蘇衡玉對葉家了解不多,但隻看對方寧願對外宣布女兒死了,也不願出來尋找女兒下落,就可以知道他們對於女兒家名聲有多麽看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葉明安真的將葉希安帶迴去了,先不說葉家會怎麽對待這個“死而複生”的女兒,外麵那些人的聲音就不會好聽。
首先,葉希安在外人眼裏已經是個死人了,葉明安就這樣將人帶迴去,要怎麽和旁人解釋呢?
說這是自己的堂妹,她沒有死。
那麽接下來,就要和這些人解釋葉希安的遭遇,到時候葉家會允許這個女兒活著嗎?
恐怕到時候假死都變成真死了。
說是自己別的親戚,那為何這樣一個親戚要跟在葉明安身邊由他照顧,難道這個姑娘沒有旁的親人了,為何不讓葉家人來照顧她呢?
到那時這對兄妹就會被有心人傳成什麽不知禮數的野鴛鴦,等到事情鬧大了,影響了葉明安議親成婚,葉家人同樣會出麵,葉希安也照樣會死。
況且在京城裏葉希安隻能待在小小的屋子裏,即便出門也隻有茶樓和胭脂鋪子這些地方能逛一逛。
讓葉希安如此憋屈地縮在後院裏,隻能靠哥哥養著,這是她想要過的日子嗎?
如果葉希安是這種願意依靠他人的姑娘,她就不會這麽積極主動地想要爭取到一個管事的位置,並為此百般努力了。
蘇衡玉將自己看到的葉希安告訴了葉明安,也同對方說了她這些日子來的進步:“她是我收留的這些姑娘裏,進出書房次數最多,看書的時間也最長的人。她是真的想要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這一點我能看出來。”
葉明安的眼睫微微顫動,蘇衡玉看出他已經有些動搖了。
她繼續道:“我的身份您若是不清楚,可以去詢問季公公,他對我的底細了如指掌。如果您願意相信我,我會和葉小姐簽訂最正規的契書,讓她在我手底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葉明安抹了把臉:“能讓我和希安見一麵嗎,等我問過了她的意思,我會給你迴答的。”
蘇衡玉點頭答應了下來。
喬婉的確是個合適的管事,她不過跟在蘇衡玉身邊學習了一段日子,便已經成長了許多。
這次也是她努力安撫住了葉希安的情緒,讓葉希安冷靜下來,並鼓起勇氣,終於和葉明安見了一麵。
和妹妹見過麵後,葉明安再次找上蘇衡玉時,對待她的態度已經不似先前那樣客氣但帶著疏遠了,而是敬重又感激。
他不敢想象,若是蘇衡玉沒有出手救下妹妹等人,她們的命運會走向何方。
若非有蘇衡玉願意伸手拉這些姑娘們一把,恐怕這些人中會有大半像那位小芙一樣自盡。
一想到這裏,葉明安心中便是一陣後怕。
他如今也清楚了蘇衡玉真正的身份,對方是個姑娘,還是侯府的小姐,無論如何至少不會對自己堂妹起那些齷齪心思。
從前他在京中沒少聽說這位蘇小姐的傳言,但現在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話“傳言不可信”。
葉明安已經和妹妹說定會將她留在昆城這裏,繼續為蘇衡玉做事。隻是兩人之間的聯係不能斷,葉希安每月至少要給他迴一封信,讓他知道妹妹一切安好。
對於葉明安的選擇蘇衡玉早就猜到了,畢竟真正在乎你的親人,自然會作出對你有利的選擇。
“這次汪正鬧出來的事情影響太大,我們需得盡快將他押迴京城,不知小公子可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盡力做到。”說完了關於妹妹的事,葉明安便想做些什麽來報答蘇衡玉的恩情。
蘇衡玉還真沒什麽需要葉明安幫忙的,不過她還是道:“敢問葉大人可知道,接下來會接任昆城知縣一職的是哪位大人?”
“此事在我離開的時候朝中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小公子請放心,出了汪正這樣的人,朝中對於新任知縣的選擇一定會更加慎重,必定不會再出現如汪正這樣的事。”葉明安保證道。
蘇衡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她不求這位知縣有多大的本事,隻求對方好好做自己的事兒就行。
從前昆城這邊除了盛產鮮花,也沒什麽旁的特色,官員來了這裏一般做不出什麽政績,便也沒什麽人願意往這裏跑。
汪正能來昆城做知縣,就是因為他學識一般,雖然有人推舉本人但到底不是正經科舉出身,所以好地方根本輪不到他。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蘇衡玉來了這裏開設工坊,往後昆城的花就有用武之地了。
等到提煉花露的方法被蘇衡玉傳授下去,昆城的花露在大魏打出名頭來,到時候昆城定然會吸引不少商戶來此,昆城的稅收和百姓們的收入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對於昆城知縣來說,就是真的實打實的政績了。
可以說,隻要新任昆城知縣肯給她方便,與她配合,那麽蘇衡玉不介意幫對方刷一刷政績。
就像葉明安說得那樣,季公公這行人身負重任,自然不好在昆城多做停留。
他們將汪正和他的親信都抓了起來,其餘的衙役等人則是免了他們的職位,將他們打發迴去做平頭百姓了。
等到新的知縣赴任,到時候縣衙的班底就需要他自己組建了。
在這之前,就由縣衙裏其餘清白的官吏暫且管著昆城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汪正的師爺也是被抓的一員,但因為他提早預料到了危險,所以在季公公等人到來之前就暗自整理出了汪正這些年來貪汙受賄的名單,以及汪正和那些山匪來往的各類證據。
這些東西一奉上,他的刑罰也會酌情削減。
就這樣,葉明安一行人押解著汪正等人離開了昆城。
三日後,新的知縣也在南山鏢局等一眾鏢師的護送下,入主了昆城。
而在這個時代,越是自詡高貴的人家,對於家中女子的名節就越發看重。
不說像葉希安這樣被山匪擄走,在京中哪怕隻是被外男碰了一下,古板些的人家要麽送女兒去做尼姑,後半生長伴青燈古佛。狠辣些的,會直接逼迫女兒自盡,以保全家族聲譽。
蘇衡玉對葉家了解不多,但隻看對方寧願對外宣布女兒死了,也不願出來尋找女兒下落,就可以知道他們對於女兒家名聲有多麽看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葉明安真的將葉希安帶迴去了,先不說葉家會怎麽對待這個“死而複生”的女兒,外麵那些人的聲音就不會好聽。
首先,葉希安在外人眼裏已經是個死人了,葉明安就這樣將人帶迴去,要怎麽和旁人解釋呢?
說這是自己的堂妹,她沒有死。
那麽接下來,就要和這些人解釋葉希安的遭遇,到時候葉家會允許這個女兒活著嗎?
恐怕到時候假死都變成真死了。
說是自己別的親戚,那為何這樣一個親戚要跟在葉明安身邊由他照顧,難道這個姑娘沒有旁的親人了,為何不讓葉家人來照顧她呢?
到那時這對兄妹就會被有心人傳成什麽不知禮數的野鴛鴦,等到事情鬧大了,影響了葉明安議親成婚,葉家人同樣會出麵,葉希安也照樣會死。
況且在京城裏葉希安隻能待在小小的屋子裏,即便出門也隻有茶樓和胭脂鋪子這些地方能逛一逛。
讓葉希安如此憋屈地縮在後院裏,隻能靠哥哥養著,這是她想要過的日子嗎?
如果葉希安是這種願意依靠他人的姑娘,她就不會這麽積極主動地想要爭取到一個管事的位置,並為此百般努力了。
蘇衡玉將自己看到的葉希安告訴了葉明安,也同對方說了她這些日子來的進步:“她是我收留的這些姑娘裏,進出書房次數最多,看書的時間也最長的人。她是真的想要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這一點我能看出來。”
葉明安的眼睫微微顫動,蘇衡玉看出他已經有些動搖了。
她繼續道:“我的身份您若是不清楚,可以去詢問季公公,他對我的底細了如指掌。如果您願意相信我,我會和葉小姐簽訂最正規的契書,讓她在我手底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葉明安抹了把臉:“能讓我和希安見一麵嗎,等我問過了她的意思,我會給你迴答的。”
蘇衡玉點頭答應了下來。
喬婉的確是個合適的管事,她不過跟在蘇衡玉身邊學習了一段日子,便已經成長了許多。
這次也是她努力安撫住了葉希安的情緒,讓葉希安冷靜下來,並鼓起勇氣,終於和葉明安見了一麵。
和妹妹見過麵後,葉明安再次找上蘇衡玉時,對待她的態度已經不似先前那樣客氣但帶著疏遠了,而是敬重又感激。
他不敢想象,若是蘇衡玉沒有出手救下妹妹等人,她們的命運會走向何方。
若非有蘇衡玉願意伸手拉這些姑娘們一把,恐怕這些人中會有大半像那位小芙一樣自盡。
一想到這裏,葉明安心中便是一陣後怕。
他如今也清楚了蘇衡玉真正的身份,對方是個姑娘,還是侯府的小姐,無論如何至少不會對自己堂妹起那些齷齪心思。
從前他在京中沒少聽說這位蘇小姐的傳言,但現在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話“傳言不可信”。
葉明安已經和妹妹說定會將她留在昆城這裏,繼續為蘇衡玉做事。隻是兩人之間的聯係不能斷,葉希安每月至少要給他迴一封信,讓他知道妹妹一切安好。
對於葉明安的選擇蘇衡玉早就猜到了,畢竟真正在乎你的親人,自然會作出對你有利的選擇。
“這次汪正鬧出來的事情影響太大,我們需得盡快將他押迴京城,不知小公子可有什麽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盡力做到。”說完了關於妹妹的事,葉明安便想做些什麽來報答蘇衡玉的恩情。
蘇衡玉還真沒什麽需要葉明安幫忙的,不過她還是道:“敢問葉大人可知道,接下來會接任昆城知縣一職的是哪位大人?”
“此事在我離開的時候朝中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小公子請放心,出了汪正這樣的人,朝中對於新任知縣的選擇一定會更加慎重,必定不會再出現如汪正這樣的事。”葉明安保證道。
蘇衡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她不求這位知縣有多大的本事,隻求對方好好做自己的事兒就行。
從前昆城這邊除了盛產鮮花,也沒什麽旁的特色,官員來了這裏一般做不出什麽政績,便也沒什麽人願意往這裏跑。
汪正能來昆城做知縣,就是因為他學識一般,雖然有人推舉本人但到底不是正經科舉出身,所以好地方根本輪不到他。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蘇衡玉來了這裏開設工坊,往後昆城的花就有用武之地了。
等到提煉花露的方法被蘇衡玉傳授下去,昆城的花露在大魏打出名頭來,到時候昆城定然會吸引不少商戶來此,昆城的稅收和百姓們的收入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對於昆城知縣來說,就是真的實打實的政績了。
可以說,隻要新任昆城知縣肯給她方便,與她配合,那麽蘇衡玉不介意幫對方刷一刷政績。
就像葉明安說得那樣,季公公這行人身負重任,自然不好在昆城多做停留。
他們將汪正和他的親信都抓了起來,其餘的衙役等人則是免了他們的職位,將他們打發迴去做平頭百姓了。
等到新的知縣赴任,到時候縣衙的班底就需要他自己組建了。
在這之前,就由縣衙裏其餘清白的官吏暫且管著昆城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汪正的師爺也是被抓的一員,但因為他提早預料到了危險,所以在季公公等人到來之前就暗自整理出了汪正這些年來貪汙受賄的名單,以及汪正和那些山匪來往的各類證據。
這些東西一奉上,他的刑罰也會酌情削減。
就這樣,葉明安一行人押解著汪正等人離開了昆城。
三日後,新的知縣也在南山鏢局等一眾鏢師的護送下,入主了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