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如讓姐姐迴來過年?
剛奪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學宅鬥 作者:長尾山雀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嬤嬤剛把話說完,王氏臉上的笑容就僵住了。
和她一起變了臉色的,還有跟在王氏身旁的蘇寶珠。
王氏恍惚了一瞬,她懷疑自己剛剛恐怕是聽錯了什麽消息,她深吸了口氣,再次問道:“陳嬤嬤,你剛剛說威遠將軍府的人,後麵會來同誰道謝?”
“夫人,他們說了,之後會來同大小姐親自道謝的。而且這謝禮也不止送了咱們府上一份兒,京郊莊子上也有一份兒呢。”陳嬤嬤知道王氏現在恐怕不想聽到這個,但這話她不說不行啊。
果然,王氏在聽清楚陳嬤嬤的匯報後,手腳一陣酸軟。
要不是李嬤嬤和蘇寶珠及時將人扶住,恐怕王氏當場便要暈過去。
屋子裏的一群婢女見狀,連忙出手將人攙扶到了椅子上坐著。王氏一邊揉著腦袋,一邊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這事兒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快些同我說清楚。”王氏顧不得其他,連忙抓著陳嬤嬤要問個仔細。
陳嬤嬤也是提前都問清楚的了,現下便迴答:“聽聞是那威遠將軍的夫人被幼子帶著出門看梅花去了,誰料冷風一吹,她的舊疾複發,一行人隻能往迴走。隻是才走到半路,便已經到了城門關閉的時間。他們隻得在附近尋找人家暫住。”
“正巧咱們的莊子就在那附近,於是威遠將軍家的人便向大小姐求助。大小姐心善收留了他們一夜,將軍夫人對此十分感激,這才決定前來道謝。”
聽完了陳嬤嬤的話,王氏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
“原來如此,隻要不是衡玉又在外麵胡鬧就行。”她現在對於蘇衡玉的性格可不敢保證了。
這些日子大女兒離開侯府之後,雖然一開始她也覺得有些難過,覺得對不起她。但日子久了,府裏安安靜靜,她出門參加宴會,也再不會有往日的那些意外發生。
時間久了,王氏已經深深品味出了大女兒不在的好處,甚至都快要忘記這個存在了。
“算了。”王氏歎道,“能跟威遠將軍府結個善緣,也是她的運道。你收拾收拾,把將軍府送來的謝禮,也一並送到莊子上給她吧。”
先前的喜悅在此刻一掃而空,王氏一喜一驚之下,也覺得有些疲累了。她剛想將人都打發走,好迴去休息一會兒。
小女兒卻忽地道:“阿娘,我瞧著除夕快到了,不如咱們將姐姐接迴來幾日,好好過個新年吧?”
王氏的動作一頓,她奇怪道:“你怎麽忽然想起這事兒了,你姐姐在莊子上過得好好的,還是不必去打擾她了。況且她恐怕也不一定願意迴來。”
王氏記得很清楚,在她同意讓蘇衡玉離府居住後,她的神色是高興的,而且在動身的那一日,她十分迫不及待,甚至一大早就開始收拾東西。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她覺得自己這個女兒,恐怕早就想要離開他們,離開侯府了。
蘇寶珠沒有看見王氏眼裏的複雜,隻是繼續道:“我知道姐姐出去養病是家裏的決定,但這些日子過去,我瞧著姐姐都能大發善心幫了威遠將軍的夫人,想來身上的病痛應該削減了不少。眼看著除夕就要到了,若是咱們一家團聚,就留姐姐一個人在外麵,我心裏總有些難過。”
“上次,我院子裏的丫鬟做了那種事,讓姐姐受了委屈。我之前不敢麵對現實,連同姐姐道歉都沒有過。若是姐姐能迴來過年,我也好跟姐姐說說心裏話,將我們兩人之間的隔閡消除。這樣子,咱們一家人也能和和美美的。”
蘇寶珠說得認真,王氏聽著其實也有些心動。
兩個女兒裏她雖然更喜歡寶珠,但對衡玉也不是全然沒有感情的。
若真能像小女兒說得那樣消除兩人之間的隔閡,她自己當然也是願意的。
不過迴想起侯爺當時的話,王氏又有些遲疑了:“這樣吧,今日等你父親迴來,我親自問問他的意思。若是他同意了,我便將你姐姐接迴來,咱們一家好好過個新年。”
蘇寶珠高興地笑了,在場其餘人則是低垂著腦袋,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等到了夜裏忠勇侯迴府,王氏便派人將他請到了自己的院子,將白日裏蘇寶珠的話說了一遍。
忠勇侯聽完便皺起了眉頭:“怎麽寶珠年紀小不懂事,連你也糊塗了?我們將衡玉送出去難道真的是為了讓她養傷?你可知當初讓你送她離開是誰的主意,正是那周珣的意思!是他親自找到了我,讓我將衡玉送走的。”
原本這話忠勇侯不願意對妻子說出來,畢竟這讓忠勇侯覺得自己就是個賣女求榮的人。
但比起讓妻子犯傻,做了得罪英國公家的事,不如讓她知曉內情,也好幫著自己維護與英國公家的情誼。
王氏聽完這話表情就難看了起來:“原來此事是英國公府插了手,他們這是什麽意思,憑什麽我家的事情,要他家來置喙了?!”
“你小聲些,若不是你在寶珠和衡玉之間左右搖擺,那周珣也不會特意來敲打我們。你分明知道我在外麵的不易,為何不肯多疼惜一下你的丈夫呢?”忠勇侯歎息道。
王氏冷著臉咬著牙,她是王家的女兒,在出嫁前就沒受過這樣的氣。但如今為了丈夫,卻隻能忍受這樣的羞辱。
見王氏似乎冷靜了下來,忠勇侯這才放下了心。
他打聽到這些日子朝中可能有些變化,他這個職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有或者沒有其實差別不大。
他隻求著,這場風波千萬別殃及自己才是。
這件事便這樣過去了,夫妻兩個沉默著入了睡。
第二日蘇寶珠過來請安的時候,王氏將自己和侯爺商量的結果告訴了她,看著女兒失落的表情,王氏隻能勸道:“別難過了寶珠,往後你姐姐是不可能再迴來了,她要過怎樣的日子,也與我們無關了。你就將她忘了吧。”
最後這句話,王氏一時間都不知道是在勸慰蘇寶珠,還是在勸慰自己。
和她一起變了臉色的,還有跟在王氏身旁的蘇寶珠。
王氏恍惚了一瞬,她懷疑自己剛剛恐怕是聽錯了什麽消息,她深吸了口氣,再次問道:“陳嬤嬤,你剛剛說威遠將軍府的人,後麵會來同誰道謝?”
“夫人,他們說了,之後會來同大小姐親自道謝的。而且這謝禮也不止送了咱們府上一份兒,京郊莊子上也有一份兒呢。”陳嬤嬤知道王氏現在恐怕不想聽到這個,但這話她不說不行啊。
果然,王氏在聽清楚陳嬤嬤的匯報後,手腳一陣酸軟。
要不是李嬤嬤和蘇寶珠及時將人扶住,恐怕王氏當場便要暈過去。
屋子裏的一群婢女見狀,連忙出手將人攙扶到了椅子上坐著。王氏一邊揉著腦袋,一邊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這事兒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快些同我說清楚。”王氏顧不得其他,連忙抓著陳嬤嬤要問個仔細。
陳嬤嬤也是提前都問清楚的了,現下便迴答:“聽聞是那威遠將軍的夫人被幼子帶著出門看梅花去了,誰料冷風一吹,她的舊疾複發,一行人隻能往迴走。隻是才走到半路,便已經到了城門關閉的時間。他們隻得在附近尋找人家暫住。”
“正巧咱們的莊子就在那附近,於是威遠將軍家的人便向大小姐求助。大小姐心善收留了他們一夜,將軍夫人對此十分感激,這才決定前來道謝。”
聽完了陳嬤嬤的話,王氏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
“原來如此,隻要不是衡玉又在外麵胡鬧就行。”她現在對於蘇衡玉的性格可不敢保證了。
這些日子大女兒離開侯府之後,雖然一開始她也覺得有些難過,覺得對不起她。但日子久了,府裏安安靜靜,她出門參加宴會,也再不會有往日的那些意外發生。
時間久了,王氏已經深深品味出了大女兒不在的好處,甚至都快要忘記這個存在了。
“算了。”王氏歎道,“能跟威遠將軍府結個善緣,也是她的運道。你收拾收拾,把將軍府送來的謝禮,也一並送到莊子上給她吧。”
先前的喜悅在此刻一掃而空,王氏一喜一驚之下,也覺得有些疲累了。她剛想將人都打發走,好迴去休息一會兒。
小女兒卻忽地道:“阿娘,我瞧著除夕快到了,不如咱們將姐姐接迴來幾日,好好過個新年吧?”
王氏的動作一頓,她奇怪道:“你怎麽忽然想起這事兒了,你姐姐在莊子上過得好好的,還是不必去打擾她了。況且她恐怕也不一定願意迴來。”
王氏記得很清楚,在她同意讓蘇衡玉離府居住後,她的神色是高興的,而且在動身的那一日,她十分迫不及待,甚至一大早就開始收拾東西。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她覺得自己這個女兒,恐怕早就想要離開他們,離開侯府了。
蘇寶珠沒有看見王氏眼裏的複雜,隻是繼續道:“我知道姐姐出去養病是家裏的決定,但這些日子過去,我瞧著姐姐都能大發善心幫了威遠將軍的夫人,想來身上的病痛應該削減了不少。眼看著除夕就要到了,若是咱們一家團聚,就留姐姐一個人在外麵,我心裏總有些難過。”
“上次,我院子裏的丫鬟做了那種事,讓姐姐受了委屈。我之前不敢麵對現實,連同姐姐道歉都沒有過。若是姐姐能迴來過年,我也好跟姐姐說說心裏話,將我們兩人之間的隔閡消除。這樣子,咱們一家人也能和和美美的。”
蘇寶珠說得認真,王氏聽著其實也有些心動。
兩個女兒裏她雖然更喜歡寶珠,但對衡玉也不是全然沒有感情的。
若真能像小女兒說得那樣消除兩人之間的隔閡,她自己當然也是願意的。
不過迴想起侯爺當時的話,王氏又有些遲疑了:“這樣吧,今日等你父親迴來,我親自問問他的意思。若是他同意了,我便將你姐姐接迴來,咱們一家好好過個新年。”
蘇寶珠高興地笑了,在場其餘人則是低垂著腦袋,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等到了夜裏忠勇侯迴府,王氏便派人將他請到了自己的院子,將白日裏蘇寶珠的話說了一遍。
忠勇侯聽完便皺起了眉頭:“怎麽寶珠年紀小不懂事,連你也糊塗了?我們將衡玉送出去難道真的是為了讓她養傷?你可知當初讓你送她離開是誰的主意,正是那周珣的意思!是他親自找到了我,讓我將衡玉送走的。”
原本這話忠勇侯不願意對妻子說出來,畢竟這讓忠勇侯覺得自己就是個賣女求榮的人。
但比起讓妻子犯傻,做了得罪英國公家的事,不如讓她知曉內情,也好幫著自己維護與英國公家的情誼。
王氏聽完這話表情就難看了起來:“原來此事是英國公府插了手,他們這是什麽意思,憑什麽我家的事情,要他家來置喙了?!”
“你小聲些,若不是你在寶珠和衡玉之間左右搖擺,那周珣也不會特意來敲打我們。你分明知道我在外麵的不易,為何不肯多疼惜一下你的丈夫呢?”忠勇侯歎息道。
王氏冷著臉咬著牙,她是王家的女兒,在出嫁前就沒受過這樣的氣。但如今為了丈夫,卻隻能忍受這樣的羞辱。
見王氏似乎冷靜了下來,忠勇侯這才放下了心。
他打聽到這些日子朝中可能有些變化,他這個職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有或者沒有其實差別不大。
他隻求著,這場風波千萬別殃及自己才是。
這件事便這樣過去了,夫妻兩個沉默著入了睡。
第二日蘇寶珠過來請安的時候,王氏將自己和侯爺商量的結果告訴了她,看著女兒失落的表情,王氏隻能勸道:“別難過了寶珠,往後你姐姐是不可能再迴來了,她要過怎樣的日子,也與我們無關了。你就將她忘了吧。”
最後這句話,王氏一時間都不知道是在勸慰蘇寶珠,還是在勸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