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就幾千的人馬,卻敢打曹操救援陶謙,他是不自量力嗎?咱們書接上迴。
話說,劉備帶著兄弟風風火火的來給孔融幫場子,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戰。他看劉備兵少,就沒當迴事,這是狗眼看人低,看不起老劉呀,火龍果三兄弟與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惡狠狠衝出來,太史慈想要出峰,被關羽早了一步,管亥怎麽能是關二爺的對手。數十合之後,青龍刀起,劈管害於馬下,咱不知道是斜著劈還是豎著劈,反正管亥的死狀應該挺慘。不過,他能和關二爺陣前打個十幾個迴合,也算是個有點武力值的選手了。
救援孔融還是很簡單的。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孔融接劉備進城,雙方行禮,大擺慶功宴,酒席宴上,孔融帶著糜竺來見劉備,把徐州的戰況分享給他,糜竺看到劉備,一眼就相中了,就是長相,看一眼就忘不了,糜竺講述了張闓殺曹嵩的事件經過,講到了曹操正在進攻徐州。
劉備一聽,立刻正義感爆棚:陶謙是仁人君子,不該受這無辜之冤。孔融一聽,這事有門,就趕緊鼓勵老劉,你是漢室宗親對不對?你看著曹操殘殺百姓不忍心對不對?你特別痛恨那種以強欺弱的人對不對?所以,你何不與融同往救之啊,孔融果然是高手,用漢室宗親捆綁劉備,劉備一聽,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老劉一聲長歎:不是我推辭,你看我手下就這麽點人,恐怕不夠曹軍塞牙縫的,孔融一看劉備,這是打退堂鼓呀,加把勁繼續攛掇他。我救陶謙,雖是因為舊誼,但主要還是為了大義,難道劉備你就沒有仁義之心嗎?大家看孔融又用大義與仗義之心再次道德綁架,劉備是沒法再後退了。
因為仁義二字,可是劉備亂世立足的根基,如果不救,到時候孔融給他一宣傳,以後自己在道上,還混不混了?孔融能用這兩個虛名套住劉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此時劉備身份地位,他確實是需要名望,有了名望,劉備的事業才能打開局麵,所以他必須得上,但是人少怎麽去,還是得借人。
劉備道:既然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便來,聽劉備這麽說。孔融還是不放心,去借兵,要是借不到是不是就不來了呢?所以他提醒劉備:你可不要失信啊,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劉備是何許人也?當世的英雄,豈能說話不算話?劉備道:聖人雲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我劉備說話是算數的,你放心,那孔融也不好再說什麽,也不能非拉著劉備走啊,隻好叫糜竺,先迴徐州去報信,他便收拾起程。
眼看孔融危機解除,太史慈就站出來告辭了,太史慈道:我奉母命前來相助。既然事情解決了,揚州刺史劉繇與我是同郡,他用書來喚我,我不敢不去,咱們就此別過。太史慈要走,孔融也沒有挽留,以金箔相謝。但是被太史慈給拒絕了,哥們,我是義務幫忙,拿錢不就成打手了嗎?就這樣,太史慈露了一麵就閃身下線。
趙雲和劉備一見如故,而同樣是猛將的太史慈,為什麽沒有產生類似的感情呢?因為太史慈這個人不像趙雲那麽有理想,為了百姓奮鬥,太史慈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是單純的辦事。太史慈的故事,我們後文再說。
單說劉備去見公孫瓚,說了想要救徐州之事,公孫瓚就納悶了,曹操與你沒仇吧,幹嘛替別人處理啊,對你有什麽好處?對我又有什麽好處呢?你去和曹操開戰,打敗了損失是我的,曹操還得恨我,打贏了好處是你的,我啥戰利品和名聲都撈不到,不管打輸打贏都對我沒好處,這買賣太不劃算。
當然了,公孫瓚嘴上不會這麽說,但他必定是這麽想的。劉備看著公孫瓚一臉狐疑,隻說了一句話:備以許人,不敢失信,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麽?誠信呀。靠著誠信二字,公孫瓚還真就借了劉備馬步軍二千。
大家就要問了,為什麽沒有好處?公孫瓚還要借呢?第一,他也是有吞並天下的野心的,曹操得了徐州。從長遠來看,確實對他沒有好處。第二,誰沒有個有災有難的時候,劉備的能力,公孫瓚是看在眼裏的,萬一以後自己有難,再和袁紹幹架,還得求劉備幫忙呢。第三,上次和袁紹對陣還是火龍果三兄弟救了自己,這個人情不得還呀。但是他也留了個心眼。劉備說借三五千人,馬公孫瓚隻借了兩千,意思意思走走過場就得了。劉備顯然對這個人馬不滿意,就提出了另一個要求,要了一個他夢寐以求的人。劉備道:望再借趙子龍一行。劉備想挖這塊牆角,不是一天兩天了,公孫瓚本就不怎麽信任趙雲,你要借你就拿去吧,就這麽著。
火龍果三兄弟帶著本部三千人外加趙雲帶著兩千人向徐州進發,這裏肯定有人會覺得,劉備就帶這麽點人去打曹操,是不是有點太不切實際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表麵看一點好處沒有,換誰這事都沒法幹。但是站到劉備的立場與發展的角度思考,這事就完全不同了。現在,劉備是公孫瓚的小弟,如果沒有新的機會,劉備基本上就是跟著公孫瓚一路走下去,想要出頭,恐怕要到猴年馬月了,劉備一向就是個善於看到風口的人。
這次由孔融作為推薦人,救援徐州絕對是一個好機會。咱們再說糜竺迴報陶謙,孔融又請來劉備助戰。同時陳登也報青州田楷領兵來救。這麽一來,陶謙心裏可就安穩許多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呀,可是很快陶謙就發現不對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來是來了,但是懼怕曹操,遠遠的依山下寨,不敢前進。
與此同時,曹操看到來了兩路人馬,也不敢掉以輕心,也暫停了對徐州的進攻。等到劉備帶兵趕到,先和孔融開了個碰頭會,孔融向劉備分析了眼前的局勢。曹操勢大,又善於用兵,咱們隻能靜觀其變,尋找機會。你看人家叫你來救城,你在這不動,這怎麽叫救呢?劉備實在是看不下去,你可以不要臉,但是我不行呀。劉備表示:但恐城中無糧,士兵餓肚子就要造反的,這樣子。雲長、子龍領軍四千,在這幫你看場子,省得你擔驚受怕。
我與張飛殺奔曹營,先去會合陶謙商議,也算是給他打個鎮定計,孔融當然同意了,他立刻去找田楷開會,咱倆形成犄角之勢,仗就讓劉備去打。所以說孔融這個人呢,出工不出力,解徐州之圍,還得靠火龍果三兄弟。
那為什麽劉備那麽拚,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咱們這裏先挖個坑,話說劉備、張飛帶著一千人馬殺入曹兵寨邊,正行之間,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般湧了出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於禁,於禁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哪裏去!張飛見了,也不說話,直取於禁,幾個迴合就把於禁給打跑了。
張飛一路追殺,就來到徐州城下。陶謙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急令開城門,然後列隊歡迎,把劉備接到府衙,設宴款待,陶謙在席上看劉備這個長相,儀表軒昂,這大耳朵,長手臂,一看就是富貴相,肯定能給自己帶來福氣。
於是他當場做了一個違背皇帝的決定,那麽這個決定是什麽?
話說,劉備帶著兄弟風風火火的來給孔融幫場子,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戰。他看劉備兵少,就沒當迴事,這是狗眼看人低,看不起老劉呀,火龍果三兄弟與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惡狠狠衝出來,太史慈想要出峰,被關羽早了一步,管亥怎麽能是關二爺的對手。數十合之後,青龍刀起,劈管害於馬下,咱不知道是斜著劈還是豎著劈,反正管亥的死狀應該挺慘。不過,他能和關二爺陣前打個十幾個迴合,也算是個有點武力值的選手了。
救援孔融還是很簡單的。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孔融接劉備進城,雙方行禮,大擺慶功宴,酒席宴上,孔融帶著糜竺來見劉備,把徐州的戰況分享給他,糜竺看到劉備,一眼就相中了,就是長相,看一眼就忘不了,糜竺講述了張闓殺曹嵩的事件經過,講到了曹操正在進攻徐州。
劉備一聽,立刻正義感爆棚:陶謙是仁人君子,不該受這無辜之冤。孔融一聽,這事有門,就趕緊鼓勵老劉,你是漢室宗親對不對?你看著曹操殘殺百姓不忍心對不對?你特別痛恨那種以強欺弱的人對不對?所以,你何不與融同往救之啊,孔融果然是高手,用漢室宗親捆綁劉備,劉備一聽,原來在這等著我呢。
老劉一聲長歎:不是我推辭,你看我手下就這麽點人,恐怕不夠曹軍塞牙縫的,孔融一看劉備,這是打退堂鼓呀,加把勁繼續攛掇他。我救陶謙,雖是因為舊誼,但主要還是為了大義,難道劉備你就沒有仁義之心嗎?大家看孔融又用大義與仗義之心再次道德綁架,劉備是沒法再後退了。
因為仁義二字,可是劉備亂世立足的根基,如果不救,到時候孔融給他一宣傳,以後自己在道上,還混不混了?孔融能用這兩個虛名套住劉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此時劉備身份地位,他確實是需要名望,有了名望,劉備的事業才能打開局麵,所以他必須得上,但是人少怎麽去,還是得借人。
劉備道:既然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後便來,聽劉備這麽說。孔融還是不放心,去借兵,要是借不到是不是就不來了呢?所以他提醒劉備:你可不要失信啊,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劉備是何許人也?當世的英雄,豈能說話不算話?劉備道:聖人雲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我劉備說話是算數的,你放心,那孔融也不好再說什麽,也不能非拉著劉備走啊,隻好叫糜竺,先迴徐州去報信,他便收拾起程。
眼看孔融危機解除,太史慈就站出來告辭了,太史慈道:我奉母命前來相助。既然事情解決了,揚州刺史劉繇與我是同郡,他用書來喚我,我不敢不去,咱們就此別過。太史慈要走,孔融也沒有挽留,以金箔相謝。但是被太史慈給拒絕了,哥們,我是義務幫忙,拿錢不就成打手了嗎?就這樣,太史慈露了一麵就閃身下線。
趙雲和劉備一見如故,而同樣是猛將的太史慈,為什麽沒有產生類似的感情呢?因為太史慈這個人不像趙雲那麽有理想,為了百姓奮鬥,太史慈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是單純的辦事。太史慈的故事,我們後文再說。
單說劉備去見公孫瓚,說了想要救徐州之事,公孫瓚就納悶了,曹操與你沒仇吧,幹嘛替別人處理啊,對你有什麽好處?對我又有什麽好處呢?你去和曹操開戰,打敗了損失是我的,曹操還得恨我,打贏了好處是你的,我啥戰利品和名聲都撈不到,不管打輸打贏都對我沒好處,這買賣太不劃算。
當然了,公孫瓚嘴上不會這麽說,但他必定是這麽想的。劉備看著公孫瓚一臉狐疑,隻說了一句話:備以許人,不敢失信,做人最重要的是什麽?誠信呀。靠著誠信二字,公孫瓚還真就借了劉備馬步軍二千。
大家就要問了,為什麽沒有好處?公孫瓚還要借呢?第一,他也是有吞並天下的野心的,曹操得了徐州。從長遠來看,確實對他沒有好處。第二,誰沒有個有災有難的時候,劉備的能力,公孫瓚是看在眼裏的,萬一以後自己有難,再和袁紹幹架,還得求劉備幫忙呢。第三,上次和袁紹對陣還是火龍果三兄弟救了自己,這個人情不得還呀。但是他也留了個心眼。劉備說借三五千人,馬公孫瓚隻借了兩千,意思意思走走過場就得了。劉備顯然對這個人馬不滿意,就提出了另一個要求,要了一個他夢寐以求的人。劉備道:望再借趙子龍一行。劉備想挖這塊牆角,不是一天兩天了,公孫瓚本就不怎麽信任趙雲,你要借你就拿去吧,就這麽著。
火龍果三兄弟帶著本部三千人外加趙雲帶著兩千人向徐州進發,這裏肯定有人會覺得,劉備就帶這麽點人去打曹操,是不是有點太不切實際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表麵看一點好處沒有,換誰這事都沒法幹。但是站到劉備的立場與發展的角度思考,這事就完全不同了。現在,劉備是公孫瓚的小弟,如果沒有新的機會,劉備基本上就是跟著公孫瓚一路走下去,想要出頭,恐怕要到猴年馬月了,劉備一向就是個善於看到風口的人。
這次由孔融作為推薦人,救援徐州絕對是一個好機會。咱們再說糜竺迴報陶謙,孔融又請來劉備助戰。同時陳登也報青州田楷領兵來救。這麽一來,陶謙心裏可就安穩許多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呀,可是很快陶謙就發現不對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來是來了,但是懼怕曹操,遠遠的依山下寨,不敢前進。
與此同時,曹操看到來了兩路人馬,也不敢掉以輕心,也暫停了對徐州的進攻。等到劉備帶兵趕到,先和孔融開了個碰頭會,孔融向劉備分析了眼前的局勢。曹操勢大,又善於用兵,咱們隻能靜觀其變,尋找機會。你看人家叫你來救城,你在這不動,這怎麽叫救呢?劉備實在是看不下去,你可以不要臉,但是我不行呀。劉備表示:但恐城中無糧,士兵餓肚子就要造反的,這樣子。雲長、子龍領軍四千,在這幫你看場子,省得你擔驚受怕。
我與張飛殺奔曹營,先去會合陶謙商議,也算是給他打個鎮定計,孔融當然同意了,他立刻去找田楷開會,咱倆形成犄角之勢,仗就讓劉備去打。所以說孔融這個人呢,出工不出力,解徐州之圍,還得靠火龍果三兄弟。
那為什麽劉備那麽拚,把別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咱們這裏先挖個坑,話說劉備、張飛帶著一千人馬殺入曹兵寨邊,正行之間,寨內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般湧了出來。當頭一員大將,乃是於禁,於禁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哪裏去!張飛見了,也不說話,直取於禁,幾個迴合就把於禁給打跑了。
張飛一路追殺,就來到徐州城下。陶謙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急令開城門,然後列隊歡迎,把劉備接到府衙,設宴款待,陶謙在席上看劉備這個長相,儀表軒昂,這大耳朵,長手臂,一看就是富貴相,肯定能給自己帶來福氣。
於是他當場做了一個違背皇帝的決定,那麽這個決定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