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對吳越作戰會議(五)·孫儒的遺產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冠侯是南唐新生代將領的代表,也是作戰會議當中,一個讓人“不爽”的愣頭青。
林仁肇、李景達、鄭彥華、劉政諮這些人,軍旅生涯過程中,有勝有敗,性情方麵也圓滑,對於李煜安排陳冠侯作為主力戰將一事,不能說滿意,但也理解,不願意、也不敢多說什麽。
尤其劉政諮想的比較多——
陳冠侯打得好,吳越滅了之後,加官進爵,撐死位列二品,或者破格給個侯爺的虛名。
一旦打得不好,嘿嘿,小子你就背鍋吧!
要論玩心眼兒,皇帝的心眼就跟篩子一樣,李煜啟用一個新人,閩國的“降將集團”與南吳的“功勳集團”都不會太在意,打了敗仗,兩大集團也好脫身,國內軍事力量係統還能保持相對穩定。
【李煜:劉政諮你放屁,朕沒這麽想過!】
但是別忘了,參加軍事會議的還有一個“壞種”,一個“老愣頭青”,就是盧絳。
曆史上,可以這麽說,縱使南唐國破,盧絳未嚐一敗!
全是豬隊友的禍……
未等李煜開口,盧絳先發質問:“陳節度,攻克秀州(嘉興),你可有良策?”
話語中,帶著火藥味,加上臉上戲謔、輕蔑的表情,小子,你太嫩了!
陳冠侯不氣不惱,心平氣和地問道:“陛下,臣以為秀州不過雞肋,隻要環太湖戰事起來,臣當率軍沿著江南運河,直取杭州。”
“哦,陳節度,朕提醒你,杭州是吳越西府,若不顧秀州的話,海鹽、海寧、平湖、嘉善等地駐軍,會把你堵死在江南運河上。”
陳冠侯躬身施禮,堅定地說:“斬蛇斬頭,擒賊擒王!杭州乃是吳越國都,錢俶亦在西府之內,隻要攻下這裏,吳越敗局已定!”
盧絳冷笑:“哼,話說得漂亮,陳節度,你可知杭州城有多高?壕有多深?兵有多少?那是西府,那是國都!”
在一眾老將麵前,陳冠侯的話,確實有些托大了,就如同瘸腿的張瓊,連蘄州都沒收住,他跟趙匡胤說,給我一萬人(節度兵馬規模),我去把金陵收拾了,老大你去做南唐皇帝。
趙匡胤聽了,肯定狠踹張瘸子那條好腿!
林仁肇比較實誠,提醒道:“陳節度,杭州城池防禦之堅固,不輸金陵。”
說一句“先有杭州城,後有吳越國”的話,並不誇張,尤其在錢氏建國之後,杭州城(公元589年之前為“錢塘郡”)就不斷修繕、擴張、加固,曆經三代五王、六十餘年,城池的防禦能力可想而知。
陳冠侯麵容如常,說道:“陛下,諸位將軍,還請陛下調動天策軍,隨之出征,不過,請暫時恢複‘黑雲都’的編製!”
眾人臉色一變,尤其盧絳,臉都漲紅了,這小子,說你胖還喘上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黑雲都”這三個字,皇帝能說,你也能說?!
李煜不以為然:“陳節度,為何如此行事?”
“攻打杭州,秀州不可無視,亦無需重視,陛下及諸位將軍,應該知道秀州四縣(嘉興、海鹽、華亭、崇德)的駐軍當中,有一半是武勇。”
吳越軍隊係統中,除了各地節度使、廂軍、戍卒、三直、親衛等之外,還有一支很重要的軍事力量,就是武勇軍。
李煜追問:“那又如何?”
“陛下,黑雲都與武勇軍,同出一脈,雖人異境移,但人心更好拉攏。”
李煜暗暗吃驚,也慶幸,先不說陳冠侯所說的行不行得通,單是能夠想到這一層,已經很牛x了。
陳冠侯說的不錯,黑雲都、武勇軍的基礎班底,都來自一個人,五代十國時期的著名屠夫孫儒。
名字裏有一個“儒”字,這個人,可一點都不儒雅,簡直是黃巢第二,幹翻過朱溫,火燒過洛陽,屠殺平民、以人為糧。
而且,孫儒本身就是洛陽人!對自己老家的人就這麽狠,更別提對外地人了,那年頭,雖然沒有“地域黑”,可跨越南、北方就如同出國差不多。
公元891年,孫儒率兵南下,跨過長江之後,一口氣就攻破了潤州、常州、蘇州、揚州,戰鬥力驚人。
如果不是水土不服,軍中瘟疫流行,孫儒可能取代錢鏐,成為唐末政權冊封的“吳越王”。
孫儒這麽厲害,除了他本人強大之外,還有就是他從中原帶去的軍隊,在攻破揚州的時候,號稱五十萬,都是行走的屠夫。
後來兵敗,孫儒手下軍隊,一部分有楊行密接收,成了“黑雲都”,另一小部分則有錢鏐收編,改成了武勇軍。
曆來,軍隊傳統就是“世襲製”,尤其是孫儒這種帶兵遠征的情況,幾萬人的隊伍就算是收編了,人的文化底色不會變,甚至說,主要基因聚落都不會變。
說不定,年紀大一點的黑雲都士兵與武勇軍士兵見麵了——
“弄啥嘞?”
“吾木事兒。”
“吃了某?”
“木有,一塊吃唄!”
“中啊!”
“叨菜!”
南宋定都杭州,一千多年過去了,杭州方言與開封方言有很多詞匯,還是一脈相承,更別提,僅僅過去了幾十年。
李煜點頭:“陳節度,你打算用離間之計?”
“武勇軍低級將領中,仍有當年孫儒手下降將之後。”
“好,朕準了,屆時會委派天策軍協助你,牽製秀州兵馬!”
天策軍,也要好好挑挑,最好是能說河南話的。
陳冠侯再行禮,說道:“單靠天策軍還不夠,臣還想請求陛下,調動泉州水軍!”
盧絳有點忍不住了,這陳冠侯,得寸進尺了,到底是你打還是別人打!再說,泉州水軍跟攻打杭州有什麽關係?
林仁肇示意盧絳,不準說話!
李煜一皺眉:“你想讓陳誨率領水軍,繞道舟山?進入錢塘江?”
異想天開吧!
錢塘江上潮信來,一浪排得入東海!
錢塘江大潮不是每年就一次,是每個月初一到十五都準時來,準的跟小日子國旗一樣。
稍有不慎,泉州水師就全軍覆沒了。
陳冠侯否定,說道:“陛下,臣隻想效仿當年錢劉之戰,先攻克溫州、台州。”
錢劉之戰,也是“杭越之戰”,是錢劉與劉漢宏的戰爭,也是吳越的“立國之戰”。
戰後,錢氏一族得到了曆史上最著名的嘉獎——丹書鐵券。
“……永將延祚子孫,使卿永襲寵榮,克保富貴。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林仁肇、李景達、鄭彥華、劉政諮這些人,軍旅生涯過程中,有勝有敗,性情方麵也圓滑,對於李煜安排陳冠侯作為主力戰將一事,不能說滿意,但也理解,不願意、也不敢多說什麽。
尤其劉政諮想的比較多——
陳冠侯打得好,吳越滅了之後,加官進爵,撐死位列二品,或者破格給個侯爺的虛名。
一旦打得不好,嘿嘿,小子你就背鍋吧!
要論玩心眼兒,皇帝的心眼就跟篩子一樣,李煜啟用一個新人,閩國的“降將集團”與南吳的“功勳集團”都不會太在意,打了敗仗,兩大集團也好脫身,國內軍事力量係統還能保持相對穩定。
【李煜:劉政諮你放屁,朕沒這麽想過!】
但是別忘了,參加軍事會議的還有一個“壞種”,一個“老愣頭青”,就是盧絳。
曆史上,可以這麽說,縱使南唐國破,盧絳未嚐一敗!
全是豬隊友的禍……
未等李煜開口,盧絳先發質問:“陳節度,攻克秀州(嘉興),你可有良策?”
話語中,帶著火藥味,加上臉上戲謔、輕蔑的表情,小子,你太嫩了!
陳冠侯不氣不惱,心平氣和地問道:“陛下,臣以為秀州不過雞肋,隻要環太湖戰事起來,臣當率軍沿著江南運河,直取杭州。”
“哦,陳節度,朕提醒你,杭州是吳越西府,若不顧秀州的話,海鹽、海寧、平湖、嘉善等地駐軍,會把你堵死在江南運河上。”
陳冠侯躬身施禮,堅定地說:“斬蛇斬頭,擒賊擒王!杭州乃是吳越國都,錢俶亦在西府之內,隻要攻下這裏,吳越敗局已定!”
盧絳冷笑:“哼,話說得漂亮,陳節度,你可知杭州城有多高?壕有多深?兵有多少?那是西府,那是國都!”
在一眾老將麵前,陳冠侯的話,確實有些托大了,就如同瘸腿的張瓊,連蘄州都沒收住,他跟趙匡胤說,給我一萬人(節度兵馬規模),我去把金陵收拾了,老大你去做南唐皇帝。
趙匡胤聽了,肯定狠踹張瘸子那條好腿!
林仁肇比較實誠,提醒道:“陳節度,杭州城池防禦之堅固,不輸金陵。”
說一句“先有杭州城,後有吳越國”的話,並不誇張,尤其在錢氏建國之後,杭州城(公元589年之前為“錢塘郡”)就不斷修繕、擴張、加固,曆經三代五王、六十餘年,城池的防禦能力可想而知。
陳冠侯麵容如常,說道:“陛下,諸位將軍,還請陛下調動天策軍,隨之出征,不過,請暫時恢複‘黑雲都’的編製!”
眾人臉色一變,尤其盧絳,臉都漲紅了,這小子,說你胖還喘上了,哪壺不開提哪壺!
“黑雲都”這三個字,皇帝能說,你也能說?!
李煜不以為然:“陳節度,為何如此行事?”
“攻打杭州,秀州不可無視,亦無需重視,陛下及諸位將軍,應該知道秀州四縣(嘉興、海鹽、華亭、崇德)的駐軍當中,有一半是武勇。”
吳越軍隊係統中,除了各地節度使、廂軍、戍卒、三直、親衛等之外,還有一支很重要的軍事力量,就是武勇軍。
李煜追問:“那又如何?”
“陛下,黑雲都與武勇軍,同出一脈,雖人異境移,但人心更好拉攏。”
李煜暗暗吃驚,也慶幸,先不說陳冠侯所說的行不行得通,單是能夠想到這一層,已經很牛x了。
陳冠侯說的不錯,黑雲都、武勇軍的基礎班底,都來自一個人,五代十國時期的著名屠夫孫儒。
名字裏有一個“儒”字,這個人,可一點都不儒雅,簡直是黃巢第二,幹翻過朱溫,火燒過洛陽,屠殺平民、以人為糧。
而且,孫儒本身就是洛陽人!對自己老家的人就這麽狠,更別提對外地人了,那年頭,雖然沒有“地域黑”,可跨越南、北方就如同出國差不多。
公元891年,孫儒率兵南下,跨過長江之後,一口氣就攻破了潤州、常州、蘇州、揚州,戰鬥力驚人。
如果不是水土不服,軍中瘟疫流行,孫儒可能取代錢鏐,成為唐末政權冊封的“吳越王”。
孫儒這麽厲害,除了他本人強大之外,還有就是他從中原帶去的軍隊,在攻破揚州的時候,號稱五十萬,都是行走的屠夫。
後來兵敗,孫儒手下軍隊,一部分有楊行密接收,成了“黑雲都”,另一小部分則有錢鏐收編,改成了武勇軍。
曆來,軍隊傳統就是“世襲製”,尤其是孫儒這種帶兵遠征的情況,幾萬人的隊伍就算是收編了,人的文化底色不會變,甚至說,主要基因聚落都不會變。
說不定,年紀大一點的黑雲都士兵與武勇軍士兵見麵了——
“弄啥嘞?”
“吾木事兒。”
“吃了某?”
“木有,一塊吃唄!”
“中啊!”
“叨菜!”
南宋定都杭州,一千多年過去了,杭州方言與開封方言有很多詞匯,還是一脈相承,更別提,僅僅過去了幾十年。
李煜點頭:“陳節度,你打算用離間之計?”
“武勇軍低級將領中,仍有當年孫儒手下降將之後。”
“好,朕準了,屆時會委派天策軍協助你,牽製秀州兵馬!”
天策軍,也要好好挑挑,最好是能說河南話的。
陳冠侯再行禮,說道:“單靠天策軍還不夠,臣還想請求陛下,調動泉州水軍!”
盧絳有點忍不住了,這陳冠侯,得寸進尺了,到底是你打還是別人打!再說,泉州水軍跟攻打杭州有什麽關係?
林仁肇示意盧絳,不準說話!
李煜一皺眉:“你想讓陳誨率領水軍,繞道舟山?進入錢塘江?”
異想天開吧!
錢塘江上潮信來,一浪排得入東海!
錢塘江大潮不是每年就一次,是每個月初一到十五都準時來,準的跟小日子國旗一樣。
稍有不慎,泉州水師就全軍覆沒了。
陳冠侯否定,說道:“陛下,臣隻想效仿當年錢劉之戰,先攻克溫州、台州。”
錢劉之戰,也是“杭越之戰”,是錢劉與劉漢宏的戰爭,也是吳越的“立國之戰”。
戰後,錢氏一族得到了曆史上最著名的嘉獎——丹書鐵券。
“……永將延祚子孫,使卿永襲寵榮,克保富貴。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